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
- 格式:pptx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29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技术及处理措施作者:翟龙豪何秋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4期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接缝处破坏比较常见,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破坏后修复困难,投资较大。
接缝破坏的原因较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优良的密封材料、合理的接缝构造、正确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使用质量,减少和延缓路面破坏,从而保证行车质量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病害;施工技术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类型1、施工缝施工(1)纵向施工缝当路面总宽度比一次机械摊铺宽度小时,应检查纵向施工缝,位置轮迹应避开,并靠近重合车遮线,平缝加拉杆成为纵向施工缝类型,拉杆由人工与机树装置插入。
面板厚规定为大于260 mm时,可采用企口形纵向施工缝插扛杆形式。
实践证明,100 mm为企口中间宽度理想状态,加上传力杆固定作用,在板厚于等于260 m m时,能够保证接剪切破坏不在纵缝中发生。
板厚薄于260 mm时,剪倾破坏有可能在企口纵缝之间发生,形成破碎带,不常使用。
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摊铺机的侧向拉杆眼置插入,可采用在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固定模板施工,应在振实过程中,从侧模预留孔中插入拉杆,使用手工方式。
(2)横向施工缝商品混凝土如果已经初凝、摊铺路面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剪摊铺结束可采用端头钢模板,使用横向施工缝。
其位缩缝与塔宜和胀缝相重合,实在有困难不能重合时,企口缝形式可在施工缝中设螺纹传力杆,目的是在移向施工缝中,不仅保证优良的荷载传递,而且可以生成整体板。
路中心线与横向施工缝应垂直。
平缝加传力杆型在横向加工缝缩缝处采用,在胀缝处和构造与胀缝相同.2、胀缝施工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构造常被普通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胀缝施工采用。
机械连续施工胀缝通常采用钢筋补强支架方法,胀缝两侧可以增强抗拉强度,所必需的抵抗胀缝成为抗拉应力破坏主要因素。
计算表明胀缝结构的有限元,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成为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胀缝,商品混凝土拉应力超限是在胀缝板两侧300~400 mm范围内产生,造成开裂。
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1、路基、基层的影响:(1)基层平整度差,导致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匀,离散性大,在行车荷载及温度翘曲应力作用下,使得路面应力集中。
当应力超过极限强度时,就会在厚度薄弱处产生裂缝。
(2)地基强度不均匀,路基填料混杂或压实不好,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板产生裂缝。
(3)路基软弱,未压实,或路面基层强度不足,沉降量过大,混凝土板受弯产生裂缝。
(4)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接处未按要求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好,或填方部分未压实,导致填方部分沉降或滑移而造成裂缝。
(5)老路拓宽,新填土部分施工方法不当,与劳碌结合不好,导致混凝土板产生裂缝。
2、混凝土振捣影响:振捣质量的影响。
应保证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
振捣不足,易使混凝土中出现气孔、蜂窝,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振捣过量,则粗骨料下沉,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强度。
3、养护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早期强度增长和防止收缩裂缝极为重要。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逐渐开始凝结硬化。
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时,混凝土中水分就会不断地被蒸发掉,造成混凝土由表到里逐渐失水,同时水还会阻滞混凝土的继续硬化甚至停止硬化。
如果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顶面失水快,收缩迅速;板底失水慢,收缩缓慢。
翘曲后则可能是板产生裂缝。
因此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表面手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同时必须保证养护的时间,实际养护天数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天~21天。
4、横向缩缝质量的影响;设置横向缩缝是为了减小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缩缝主要采用假缝的形式,一般用锯缝机进行切割。
切缝的作用是使内应力在切缝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裂缝在切缝处产生。
切缝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不加强控制,极易引发裂缝。
(1)切割时间。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水泥混凝土接缝的处理一、接缝的构造与布置混凝上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所组成,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的变化会形成板的中部隆起的趋势、板的周边和角隅发生翘起的趋势。
这些变形会造成板的断裂或拱胀等破坏。
为避免这些缺陷,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分割成许多板块。
混凝土板一般采用矩形,纵向和横向接缝一般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互相错位。
1. 横缝(1)概念:横向接缝是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
(2)分类: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3)胀缝① 概念:胀缝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从而避免产生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同时胀缝也能起到缩缝的作用。
② 构造缝宽:缝隙宽约20~25mm。
如施工时气温较高,或胀缝间距较短,应采用低限;反之用高限。
缝隙上部3~4cm深度内浇灌填缝料,下部则设置富有弹性的嵌缝板,它可由油浸或沥青浸制的软木板制成。
传力杆:对于交通繁重的道路,为保证混凝土板之间能有效地传递荷载,防止形成错台,应在胀缝处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
传力杆一般长40~60cm,直径20~25mm的光圆钢筋,每隔30~50cm设一根。
杆的半段固定在混凝土内,另半段涂以沥青、套上长约8~10cm的铁皮或塑料套筒,筒底与杆端之间留出宽约3~4cm的空隙,并用木屑与弹性材料填充,以利板的自由伸缩。
在同一条胀缝上的传力杆,设有套筒的活动端最好在缝的两边交错布置。
垫枕:由于设置传力杆需用钢材,故有时不设传力杆,而在板下用100号混凝土或其它刚性较大的材料,铺成断面为矩形或梯形的垫枕。
当用炉渣石灰上等半刚性材料作基层时,可将基层加厚形成垫枕,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为防止水经过胀缝渗入基层和土基,还可在板与垫枕或基层之间铺一层或两层油毛毡或2cm厚沥青砂。
一、接缝设置的原因混凝上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而在一昼夜户,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高,这种湿度坡差会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
夜间气温降低,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围和角隅翘起;(如图2-8-6a)。
这些变形会受到面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自重和车轮荷载等的约束。
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板的断裂(图2-8—6b)或拱胀破坏(图2-8-6c)。
由图2—8-6可见,由于翘曲而引起的裂缝,则在在裂缝发生后被分割的两块板体尚不致完全分离,还具有传递荷载的能力,倘若板体温度均匀下降引起收缩,则将使两块板拉开(图2-8—6c),从而失去传递荷载的能力。
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分割成为许多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可分为纵缝和横缝两大类。
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接缝称为纵缝,与路线垂直的接缝称为横缝。
接缝设计应能:①控制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所引起的裂缝出现的位置;②通过接缝提供足够的荷载传递;③防止坚硬的杂物落入接缝缝隙内。
二、纵缝及其构造1.纵向缩缝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4.5m时,应增设纵向缩缝。
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如图2—8-7所示.设置拉杆,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1/2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碎石混凝土为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
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振人木条。
槽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
根据经验,槽深—般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3~8mm。
2.纵向施工缝由于施工条件等原因,当-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需分两次以上浇筑时,则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按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并应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以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其构造如图2-8—8所示。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简介编者按:新编的交通部公路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已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
为推进该规范的宣贯工作,详细介绍新规范编制的背景、指导思想、主要技术内容、重要技术要求等内容,本刊特编发该规范编制组成员傅智、刘清泉、牛开民等专家合著的专题文章,希望引起广大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关注。
文/傅智刘清泉牛开民喻波梁军林徐加绛杨泽涛;1、前言1.1 编制背景;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发展速度很快,是国际上水泥路面里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截止2002年底已经建成各级水泥路面16.75万公里,占我国当年水泥和沥青两种高级路面里程28.86万公里的58%。
在影响水泥路面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设计与施工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技术法规作用。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7-87)已经使用了16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过修订,但未能颁布执行。
16年以来,大中型机械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滑模摊铺、轨道摊铺、碾压施工、三辊轴机组等均已取得巨大的实质性进步,而且已经在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水泥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稳步提高了水泥路面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
我国所使用的水泥路面面层结构形式越来越丰富,水泥路面适用范围越来越宽广,如缩缝设传力杆的水泥路面、钢筋水泥路面、连续配筋水泥路面及桥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双钢混凝土桥面等均已大规模采用,这些新型水泥路面结构设计与机械化施工技术也已经逐步成熟。
在这种状况下,仅规定适合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显然已经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水泥路面施工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要求。
因此,我国水泥路面建设迫切需要有一部全面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来保障和提高其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水泥路面建设正处在大发展时期。
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技术,长期以来,在设计领域和施工领域当中都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处理内容,同时也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判断,非常关键的一个标准和依据。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处理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技术有着清楚的了解,更好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提升施工技术的精良性。
本文主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来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标签: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是比较高的,同时自身也有着比较突出的稳定性,寿命比较长,在维护方面的费用比较低,因此卖耐久性比较突。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影响因素当中,外面的接缝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是耐久度实现的重要前提。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有着具体的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掌握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1 接缝的主要作用混凝土面层最主要的就是混凝土面板,因此它会具备着热胀冷缩的特点,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从而出现一定的改变,并且混凝土板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出现相应的膨胀和收缩的情况。
由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当中,会包含着复合式的路面,以及钢筋纤维混凝土路面等等,因此在实际施工操作的过程当中,不管运用何种施工的技术,大体上的施工方式和技術会存在着比较大的相似性,并且接缝的方式和施工的技术大体上是相同的。
如果施工人员在接缝处理的过程当中,操作情况不理想,就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一些前期的断板情况,同时还会有断角和渗水的现象存在,因此接缝处理环节是十分关键的。
我们只要开展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够对收缩应力的情况进行避免,使得荷载得到充分的传递,能够有效地预防一些接缝杂物掉入到接缝的缝隙里面。
2 纵向接缝施工2.1 纵向缩缝如果机械在一次铺设的宽度超过了两个以上车道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纵向缩缝的设定,同时使用假缩缝的方式进行整体工序的处理。
S12梅龙高速公路粤境程江至梅南段路面维修工程(K91+120~K103+404)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施工接缝处理作业指导书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路达分公司2011年11月一、新浇筑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施工接缝处理根据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规定,新浇水泥混凝土面板宜按以下规定执行。
1.1 纵缝施工1.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等于260mm 时,也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
采用滑模施工时,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可用摊铺机的侧向拉杆装置插入。
采用固定模板施工方式时,应在振实过程中,从侧模预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杆.2.当一次摊铺宽度大于4。
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纵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并在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3.桥面和搭板的纵缝拉杆可由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4.插入的侧向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
若发现拉杆松脱或漏插,应在横向相邻路面摊铺前,钻孔重新植入。
当发现拉杆可能被拔出时,宜进行拉杆拔出力(握裹力)检验,混凝土与拉杆握裹力试验方法可参照规范附录C。
1。
2 横向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重合,确有困难不能重合时,施工缝应采用设螺纹传力杆的企口缝形式.横向施工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
横向施工缝在缩缝处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见图1。
在胀缝处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见图2。
图1 横向施工缝构造示意图图2 胀缝构造示意图1.3 横向缩缝布置1.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
不宜采用斜缝。
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6.0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
2.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3条缩缝应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缩缝传力杆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或传力杆插入装置(DBI)法,支架法的构造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