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七下第九课《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word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本科目:美术班级:七年级教师:名师教案菏泽市开发区广州路中学2016年3月1日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春:黄、黄绿、粉红夏:深绿、翠绿,墨绿秋:桔黄、桔红、深红冬:白、紫灰、蓝灰·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
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和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纯度低的色彩沉着灰暗。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十二色相环: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
·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三、过关检测本课中列举的大师的作品,它们分别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1、东山魁夷《湖》——同类色2、卢梭《异国风情》——邻近色3、马蒂斯《红色的和谐》霍克尼《尼科尔斯峡谷》——互补色4、克利《靠近突尼斯的圣热门》——对比色5、莫奈《打伞的女人》6、霍夫曼《曙光》四﹑我的收获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一、教学回顾根据上节课所学,了解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十二色相环·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二、自主探究·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颜色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冷暖,以为心理刺激而产生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
·色彩调和两种以上的色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整体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色彩调和的目的就是使色彩关系获得美的和谐。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色彩调和方式。
·类似调和是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本科目:美术班级:七年级教师:名师教案菏泽市开发区广州路中学2016年3月1日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春:黄、黄绿、粉红夏:深绿、翠绿,墨绿秋:桔黄、桔红、深红冬:白、紫灰、蓝灰·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
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和纯净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纯度低的色彩沉着灰暗。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十二色相环:色相环是研究色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
·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三、过关检测本课中列举的大师的作品,它们分别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1、东山魁夷《湖》——同类色2、卢梭《异国风情》——邻近色3、马蒂斯《红色的和谐》霍克尼《尼科尔斯峡谷》——互补色4、克利《靠近突尼斯的圣热门》——对比色5、莫奈《打伞的女人》6、霍夫曼《曙光》四﹑我的收获广州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一、教学回顾根据上节课所学,了解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十二色相环·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二、自主探究·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颜色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冷暖,以为心理刺激而产生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
·色彩调和两种以上的色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整体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色彩调和的目的就是使色彩关系获得美的和谐。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和谐的一种色彩调和方式。
·类似调和是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素描基础教学重点: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物体的比例和结构。
2. 第二课:色彩认知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三原色、色彩搭配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3. 第三课: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4. 第四课:图案设计教学重点: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重复、对比、对称等。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案。
5. 第五课:美术作品欣赏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评价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笔、画纸、色彩、模型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六、第六课:版画制作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基本制作流程,如雕刻、印刷等。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版画的构图和刻画细节。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版画制作技巧。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五篇范文]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 >> ——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作品欣赏教学设计课题:《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课型:欣赏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以野兽派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本课中的绘画作品,使学生初步认识西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方现代绘画野兽派的绘画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且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的绘画特征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着进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对课本的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欣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州的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
三、讲授新课:(一)、播放课件片头:出示课题: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二)、请大家阅读课本引言部分,大至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背景。
(三)、介绍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画家的作品,(出示课件相应部分结合课件讲解)欣赏分析:马蒂斯、弗拉芒克的绘画代表作品。
1、马蒂斯《马蒂斯夫人像(图)》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九课《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赣美版这幅画是野兽派的代表作。
表现心灵上色彩的平衡。
2、弗拉芒克《夏都的住宅》(图)直接使用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浓墨重彩地作画。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课业类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2、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3、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点: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听讲情绪。
2、板书课题(多媒体):古文明之旅3、导入新课:师问: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生答:知道。
师问: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生答: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有非常丰富的文明成果。
今天我们就到印度、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去看一看外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成果。
一、印度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
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纪)这近千年的历史中,佛教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对亚洲其他各国佛教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
佛像的姿态肃穆慈祥,袈裟紧贴身体,衣褶清晰,线条流畅,头后有精致华丽的光环,表现了一种庄严静穆之美。
(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
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
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
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
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
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01]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次教学将介绍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相关内容;2.掌握作画和造型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悉课程内容;2.学习作画和造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作画和造型的技能较为陌生;2.学生缺乏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教学方法:1.讲授;2.实践;3.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第一节课:课程介绍及作画基础知识讲解;•第二节课:造型基础知识讲解及实践活动;•第三节课:审美能力培养及分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课1. 课程介绍介绍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
2. 作画基础知识讲解讲解作画基础知识,包括画布的选择、颜料使用、画笔的选择和调色等。
3.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作画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技巧和方法。
第二节课1. 造型基础知识讲解讲解造型基础知识,包括线条、形状、质感等。
2.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造型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
第三节课1. 审美能力培养通过观赏和分析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意识。
五、教学评估和调整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以及通过课后测验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本次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课时:第2课时授课年级:初一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用真实观改变的角度去看20世纪后西方的一些新的绘画流派,重点探究立体主义画派是如何表现真实的。
2、能力目标: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实”的多种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现代绘画的欣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去感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西方现代艺术,吸取其富有创造性的一面,学习画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画家是如何运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去表现“真实”的分析,来解决对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着进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西版七年级美术教材最后一节的内容,从全书的知识含量与布局来看,这节课是对本学期美术知识的验收。
从第一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到第七课《欢快的节日》这些课程对造型、色彩等各方面知识都有一定的讲解逐步过渡到《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让学生能够很自然的理解并接受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审美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绘画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艺术表现形式新探索》的第2课时,学生已经对20世纪以后各绘画流派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
但对于各种艺术流派在色彩、构图、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了解还不够深入,只具备一些简单的欣赏、评述能力。
还经常把“像不像”做为评判美术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
因此,我把这节课作为知识的拓展,让他们从真实观的改变角度去欣赏20世纪后新的绘画流派。
教学过程:。
精选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精选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课型:欣赏课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展示、分析、讲解学习者分析:处在初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欣赏能力上比较能接受写实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比较容易开展欣赏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西方传统绘画的总体风格,掌握欣赏写实性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直观欣赏法,运用图片、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认识作品的风貌,给学生以全身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采取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领悟大师们的情感和心灵的表达。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解决措施:1、运用多媒体演示经典西方传统绘画作品,展示风俗画、人物画、历史画、风景画等画种的风貌。
2、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讲述他对作品的理解,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感悟作品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说出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解决措施:1、课前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西方传统绘画的资料问题参考:A、选择一幅或任意几幅作品来细细品赏B、画面内容是什么?C、该画属于什么画种?D、分析画面的构图、色调、选材及画家所表达的思想E、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有什么故事吗?F、对于这幅画你有什么疑问吗?2、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经典西方传统绘画作品,展示风俗画、人物画、历史画、风景画等画种的风貌。
3、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讲述他对作品的理解,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作品,感悟作品4、师生互相提问,互相答疑,共享资源5、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发表对西方传统绘画作品的认识和感受教学设计思路先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本图例查找该画的相关资料,做到对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将收集的资料在课堂参与讨论,力求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综述的能力。
《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教学设计——探寻西方现代绘画的奥秘
——贵州省贵阳29中刘劲
一、教材分析:
《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14册)的第8单元,自拟附标题《探寻西方现代绘画的奥秘》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这一课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在处理这节课教材时,我注意使教材知识系统化,并且符合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
二、教学重点:
多角度欣赏与认识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形式与特点,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
欣赏与理解西方现代绘画,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特点及其文化与社会价值。
四、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感到看不懂,同时也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初一学生已接受了小学阶段的课堂美术学习,对线条、色彩等基础绘画语言有初步认识,初一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欣赏西方现代绘画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了解多种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西方现代绘画形成的概况,学习多角度欣赏与认识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形式与特点,感受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语言和视觉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所学的西方现代绘画方法进行绘画表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维与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与学习绘画大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六、教学媒体和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教学课件。
七、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绘画根工具。
八、学生准备:油画棒、绘图纸等绘画工具。
九、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