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
- 格式:xls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根据工程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3. 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性能测试;4. 掌握混凝土拌合、成型、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水、砂、石子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水、砂、石子等原材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水泥;2. 水:自来水;3. 砂:中砂;4. 石子:碎石,粒径5-20mm;5. 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6. 粉煤灰:II级粉煤灰;7. 实验仪器:搅拌机、电子秤、量筒、试模、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材料准备:称取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等原材料,准确到±0.5%。
2.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指标。
以C30混凝土为例,初步确定水灰比(W/C)为0.45-0.50,砂率(S)为35%-45%。
3. 拌合:将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等原材料按配合比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4. 成型:将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捣棒均匀捣实,刮平表面。
5. 养护:将成型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养护箱中,保持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养护28天。
6. 强度测试: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记录破坏荷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C30混凝土为例,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粉煤灰:水=1:1.5:3.0:0.2:0.35。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坍落度为150-180mm,维勃稠度为30-40s。
3. 混凝土强度:28天抗压强度达到30.0MPa,满足C30混凝土设计要求。
4. 结果分析:(1)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强度提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检查检测试验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温度应为20±5℃,湿度50%以上,温湿度计是否符合要求,后置水球是否有水,布条是否入水球内;二、检查检测试验所用仪器设备以及辅助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对搅拌机进行试转,对电子秤进行整平和归零等,需要用到的设备有100Kg电子称(称量骨料)、30Kg电子称(称量胶材及水)、1Kg电子天平(称量外加剂);称量材料用的器具(托盘、筒、水盆);取料用的器具(铁锹、小铲、抹刀、铁勺);塌落度试验工具(塌落度筒、捣棒、钢直尺、抹刀、湿抹布);容重试验工具(5升容积筒、捣棒、橡皮锤、抹布)等;三、试验步骤1.计算理论配合比1。
1计算试配强度f cu,o=f cu,k+1。
645σ1.2计算水胶比W/B,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1。
3选择单位用水量m w,并根据减水剂的减水率,换算所需用水量1。
4计算胶材总用量,并根据粉煤灰掺量比例(等量替代法),分别计算水泥m c 及粉煤灰m f的单位用量,计算完毕后要体现耐久性技术要求;计算外加剂用量1。
5选择合理砂率βs1。
6根据体积法或者假定容重法,结合砂率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单位用量m s、m g2.根据理论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3.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制取规定龄期试件,确定最终配合比4.施工配合比调整(注:以上所牵涉到的计算和步骤,计算公式要详细,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四、注意事项1.试拌开始时,先采用试拌配合比的胶材、、细集料、水及外加剂比例进行涮膛,一般称取7—10L,时间满足整个搅拌机内身充分被浆体湿润,并清除膛内浆体,不得有稀浆留置膛内;2.正式称取各种材料用量(按20L计算),注意计量精度,称量过程中注意去除皮重即归零;3.将称量物倒入搅拌机内,注意倒料顺序:砂—-—胶材(可含外加剂)———碎石-——外加剂(粉剂),盖好盖子进行干拌均匀,一般时间在1-2min,再加入水进行正式搅拌,设定搅拌时间一般为2-3min;4.搅拌完毕后倒入事先湿润的拌盘内,先目测拌合物塌落度,然后用湿润的铁锹将拌合物来回翻拌均匀;5.工作性检测:检测流动性即塌落度试验:器具要事先润湿,注意装料次数、插捣次数、插捣方法,砂率体现、提筒时间和方式,测定塌落度值的位置以及精确读数;检测粘聚性:用捣棒轻轻敲打侧面,观测拌合物倒塌方式;检测保水性:拌合物底层及周边是否有水析出;另外还要目测拌合物的包裹性能,看砂率是否适中;6.拌合物容重测取:容积升湿润后称皮重,装料次数分两层,每层插捣25下,螺旋式方式从外至中,每层完毕后在容积升壁外用橡皮锤敲打5—10下,称取重量精确至50g,容重精确至10Kg/m3;注意容重的修正,当实测值与实际重量值相差超过±2%时,需进行修正,各种材料量需乘以修正系数,反之则不必要修正;7.若所检测拌合物塌落度偏离所需值,需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即重新设计调整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小)或保持砂率不变调整砂石量以降低水泥浆用量(实测塌落度偏大)或同时调整水胶比和砂率(整体工作性较差);8.清理试验现场,仪器设备归位并关掉电源,清扫现场卫生;9.整理内业资料,配合比各材料的书写顺序m c:m f:m s:m g:m w:外加剂或者m w:m c:m f:m s:m g:外加剂完毕。
试验配合比:C=358kg/m3 S=723 kg/m3 G=1084 kg/m3 W=215 kg/m3其中碎石比例为4:6试拌混凝土30L试验准备:2000ml的玻璃瓶:m水+玻璃瓶+玻璃盖板=m P=5.600kg10L试样筒:m水+试样筒+玻璃盖板=m D=14.650kg细集料的修正系数试验:①m水+细集料+玻璃瓶+玻璃盖板=6.840kg②m水+细集料+玻璃瓶+玻璃盖板=6.840kg平均值m ks=6.840kg细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 ys=m ks-m p=1.240kg过0.15mm筛后①m水+细集料+玻璃瓶+玻璃盖板=6.860 kg②m水+细集料+玻璃瓶+玻璃盖板= 6.860 kg平均值m ks1=6.860kg 细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 ys1=m ks1-m p=1.260kg 细集料修正系数:C S=m ys /m ys1=0.98水泥表观密度试验:①试验前v1=0.2ml 试验后v2=20.0ml 密度ρ1=3.03g/cm3②试验前v1=0.4ml 试验后v2=20.2ml 密度ρ1=3.03g/cm3粗集料表观密度:吊篮在水中的质量m=291.1g 水温为16℃①试样在水中的质量m1 = 1937.7g 烘干试样的质量m=2594.1g表观密度ρ1=2.735 g/cm3②试样在水中的质量m1 = 1883.7g 烘干试样的质量m=2507.1g表观密度ρ2=2.739 g/cm3粗集料表观密度ρg=2.737 g/cm3砂的表观密度:①m水+瓶=671.6g m水+瓶+砂=856.2g 表观密度ρ1= 2.560 g/cm3②m水+瓶=680.6g m水+瓶+砂=863.5g 表观密度ρ2= 2.562 g/cm3细集料表观密度ρs=2.561 g/cm3试样步骤:混凝土表观密度:5L试样筒质量m=0.70kg①m筒+样=13.100kg 表观密度ρ1=2480kg/m3②m筒+样=13.100kg 表观密度ρ1=2480kg/m3平均值ρh=2480 kg/m3秤取两份混凝土试样m0=m A=7.450kg= m B=7.450kg计算秤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体积V=m0/ρh==3.00L其中A份试样:砂浆,水,试样筒和玻璃板的总质量m k=16.721kg砂浆在水中的质量m A,m=m k-m D=2.071kg过0.15mm筛后细集料,广口瓶,水及玻璃板总质量m ks=6.913kg细集料在水中质量m,s=C S(m ks-m p)=1.287kg其中B份试样:砂浆,水,试样筒和玻璃板的总质量m k=16.735kg砂浆在水中的质量m A,m=m k-m D=2.085 kg过0.15mm筛后细集料,广口瓶,水及玻璃板总质量m ks=6.902kg细集料在水中质量m,s=C S(m ks-m p)=1.276kg试验结果计算A份各组份质量:水泥质量:m c= 1.170kg细集料质量m s=2.111kg粗集料质量m g=3.490kg水的质量m w=0.679 kg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单位质量:C=389kg/m3W=226 kg/m3G=1162 kg/m3S=703 kg/m3B份各组份质量:水泥质量:m c=1.208kg细集料质量m s=2.093kg粗集料质量m g=3.470kg水的质量m w=0.679 kg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单位质量:C=402kg/m3W=226 kg/m3G=1155 kg/m3S=697 kg/m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比例,以配制出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要求的混凝土。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熟悉相关实验设备和操作,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其物理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含泥量为_____%,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
3、粗骨料:选用_____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为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为_____%,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
4、水: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选用_____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_____%。
三、实验设备1、电子秤:精度为_____g,用于称量原材料。
2、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容量为_____L,用于搅拌混凝土。
3、坍落度筒: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4、抗压强度试模:尺寸为_____mm×_____mm×_____mm,用于成型混凝土抗压试件。
四、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灰比定则”,即在一定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
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通过调整砂率、外加剂用量等参数,使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性能。
五、实验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按照公式 fcu,0 = fcu,k+1645σ 计算配制强度。
其中,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根据经验取值。
2、计算水灰比(W/C)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配制强度,按照公式 W/C =αa×fce/(fcu,0 +αa×αb×fce)计算水灰比。
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fce 为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其实呢,这就像做一道菜,配合得当,才能做出美味的“水泥大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配合比到底是啥。
简单来说,就是把水泥、沙子、石子和水这几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后形成坚固耐用的混凝土。
俗话说,“好事多磨”,这配合比设计可是需要精心考虑的哦!2. 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2.1 质量的保障首先,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有句老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再好的材料也没用。
想象一下,如果把水泥加得太多,混凝土可能会太硬,像个铁块;而水加得太多,又会像粥一样稀软,根本撑不住。
2.2 成本控制其次,合理的配合比还可以控制成本。
大家都知道,建房子可是个大工程,花钱如流水啊!如果在材料上浪费,那真是得不偿失。
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真是一举两得,聪明的做法。
3. 配合比设计的步骤3.1 材料选择首先,我们要选好材料。
水泥要选质量过关的,沙子和石子的颗粒度也要合适,听起来简单,其实可是门大学问。
比如,沙子得是干净的,不然脏东西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石子则需要选择坚硬的,不然容易碎裂。
3.2 试验检测接下来就是试验检测啦。
这一步就像是给混凝土“做个健康检查”。
我们需要取样,做一些抗压强度的测试。
说白了,就是看看这混凝土能不能扛得住压力。
这里的实验可是马虎不得,得认真对待。
3.3 结果分析然后,我们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如果达标,那就可以进入施工阶段了。
如果不达标,那就要调整配合比,重新来过。
就像考试一样,分数不够,就得补习,直到考到满意为止。
4. 结论总之,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既复杂又有趣的过程。
就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旅行,前期的准备决定了整个旅程的质量。
大家在做配合比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耐心,切忌心浮气躁。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建筑坚固如磐石,历久弥新。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为实际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6,含泥量小于 20%,表观密度为 2650kg/m³。
3、粗骨料:选用 5-25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 10%,表观密度为 2700kg/m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10%。
4、外加剂: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20%。
5、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2、坍落度要求为 160-200mm。
四、配合比计算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公式 fcu,0 = fcu,k +1645σ,其中 fcu,k 为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50MPa。
则配制强度 fcu,0 = 30 +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根据公式 W/B =αa×fb /(fcu,0 +αa×αb×fb),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分别取 053 和 020,fb 为胶凝材料 28d 抗压强度。
经计算,水胶比 W/B = 050。
3、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和骨料最大粒径,查相关规范,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210kg/m³。
考虑外加剂的减水率,实际用水量为 210×(1 20%)= 168kg/m³。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 168 / 050 = 336kg/m³。
5、确定水泥用量假设粉煤灰掺量为 20%,则水泥用量= 336×(1 20%)=269kg/m³。
6、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336 269 = 67kg/m³。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和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水泥、砂、石子和水的质量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定仪器等。
2. 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坍落度筒、捣棒、试模、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测定(1)水泥:测定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
(2)砂: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指标。
(3)石子:测定石子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2)确定水灰比:根据水泥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率,计算水灰比。
(3)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水泥用量。
(4)计算砂、石子用量: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砂、石子用量。
(5)计算水用量:根据水泥用量、水灰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水用量。
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定(1)坍落度测定: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测定其坍落度。
(2)和易性测定: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4. 混凝土试件制作(1)按照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和水。
(2)将水泥、砂、石子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加入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4)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模,振动密实。
5. 混凝土试件养护与强度测试(1)将混凝土试件放入养护箱,养护至规定龄期。
(2)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测定结果(1)水泥:细度为3.5,凝结时间为初凝3h,终凝6h,安定性合格。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3.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的能力;4. 了解混凝土强度测试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工作性能、耐久性等要求,通过计算确定水泥、水、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比例。
实验中,我们采用质量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照计算结果进行混凝土拌合、性能测试和强度测试。
三、实验材料1. 水泥:P.O 42.5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4. 水:自来水;5. 其他:混凝土搅拌机、量筒、天平、坍落度筒、压力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试(1)水泥性能测试:测定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指标;(2)砂性能测试: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3)石子性能测试:测定石子的级配、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C20;(2)根据设计强度等级,查表确定水泥强度等级:P.O 42.5;(3)确定水灰比:W/C = 0.5;(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 = 190kg;(5)确定砂率:s = 28%;(6)计算水泥用量:mco = mwo / W/C = 382kg;(7)计算砂用量:mso = mco s = 108.16kg;(8)计算石子用量:mgo = mco - mso - mwo = 733.84kg。
3. 混凝土拌合(1)按照计算出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依次放入搅拌机中;(2)开启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拌合物均匀、无水分。
4.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将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中,观察坍落度;(2)维勃稠度测试:将拌合物装入维勃稠度筒中,观察维勃稠度。
5. 混凝土强度测试(1)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按照标准试件尺寸,将拌合物装入模具中,进行振动密实;(2)养护:将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3)强度测试:使用压力试验机,对养护好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找到一种具有最佳性能指标和经济性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以满足工程需求。
二、试验材料
1、水泥:采用当地某品牌的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2、细骨料:选用当地河流的天然砂,级配为细度模数0.3-0.6。
3、粗骨料:选用当地的天然碎石,粒径范围为5-20毫米。
4、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试验方法
1、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水进行混合。
2、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分别制成不同的试件。
3、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保持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4、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试件进行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的配合比方案,我们发现以下配合比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
1、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 = 1:2.5:5:0.01:0.5
2、坍落度:180-200毫米
3、抗压强度:C30强度等级(平均值达到35.6 MPa)
4、抗折强度:平均值达到7.8 MPa
此配合比方案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经济性,适合于该工程的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找到了适合于该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主要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
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
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用捣棒捣实,然后取出,测量坍落度。
3.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4.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小梁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5. 表观密度测定: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容量筒,用振动台振动,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18c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满足设计要求。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
4.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³,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