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实例(拖把)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7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背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如果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现在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方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分析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6,35,10,18;32,25,12,17而不浪费时间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9,1,31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和擦干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5,29,37,28组成部分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1,28,40,3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背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如果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现在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方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分析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6,35,10,18;32,25,12,17而不浪费时间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9,1,31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和擦干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5,29,37,28组成部分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1,28,40,3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拖把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清洁卫生的意识。
3. 通过创意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拖把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3. 创意拖把设计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拖把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拖把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提问:同学们知道拖把是如何使用的吗?拖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学习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拖把的握法、拖地时的力度和方向等。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创意拖把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拖把更加实用、美观、有趣?(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意设计方案。
(3)教师总结创意设计要点,如:颜色搭配、形状设计、功能创新等。
4. 制作创意拖把(1)学生根据创意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拖把,分享设计理念。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拖把。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握法、力度、方向等。
2. 评价学生的创意设计方案,如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拖把实物2.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3. 教学课件4. 教学视频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意拖把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生活中工具的变化和创新——拖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拖把的结构与作用;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3.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二.重点与难点:拖把的创新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反思一]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也给教师的学识、才能带来了挑战,在教育学生学会请教的同时,教师自己得先学会请教,学会把自己放在学生平等的位置,这样才能真正当好促进者和引导者。
[反思二]
通过比较还发现,完成得有创新意义的,往往是平素老师认为“调皮”甚至有些“出格”的学生,由于他们平时对课本学习以外的知识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兴趣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潜移默化地积累成隐含知识或能力,当遇到现实情景“激活”,他们自我发现的东西就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一定的理解和再学习的动力。
儿童拖把创意图画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儿童拖把创意图画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拖把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它的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拖把模型或图片。
2. 画纸、颜料、画笔、水杯等绘画工具。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4. 课堂展示板或墙壁。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展示拖把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拖把的功能和用途。
- 引导学生思考,拖把在哪里可以使用?它有什么作用?2. 创意思维启发(10分钟):-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支拖把,你会是什么样子?你会去哪里?为什么? -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创意想法,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可能的创意。
3. 图画创作(15分钟):- 给每位学生发放画纸、颜料和画笔。
- 指导学生绘制他们自己创意中的拖把形象。
- 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颜色和细节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4. 创意图画展示(10分钟):- 让每位学生轮流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解释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想法。
-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扩展活动(15分钟):- 提供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 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拖把的背景或场景,并将他们的创意图画粘贴在上面。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拖把的功能和用途。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法,以及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堂之外观察和记录拖把的使用场景,并绘制更多的创意图画。
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家庭清洁工具的创意图画,并组织一个小展览或分享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创意图画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布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涯中天天都邑用到的物品,应当说它的消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光了,但是,如今人们用的各类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假如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必定会皱起眉头的.二.问题描写如今市场上的拖把重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陷比较图号名称长处缺陷图1通俗拖把价钱便宜,制作轻便1、不轻易拧干2、污渍清洗麻烦3、拖地时身材极易疲惫图2机械式拧干拖把用机械式的办法拧干,减轻了应用者的劳动强度,使得拧干的进程变得轻便.1、拖把打湿了之后不轻易干.(比方拖完厕所瓷砖之后又要拖地板就很不便利)如今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如许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办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夺想出一款功效加倍完美,应用加倍便利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剖析1、解决拖把不轻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艰苦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纵性——使得拧干的进程动作加倍简略,加强其可操纵性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要增长拧干功效必定使得装配较普通拖把而言加倍庞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26,35,10,18;32,25,12,17而不糟蹋时光18机械振动1使物体振动2进步振动频率,甚至超声区3应用共振现象4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5超声振动和电磁场耦合32转变色彩1转变物体或其情形的色彩2转变物体或其情形的透明度和可视性3在难以看清的物体中应用有色添加剂或发光物资25自办事1使物体具有自填补和自恢复功效2应用放弃物和残剩能量12等势在势场内防止地位的转变17多维化1将一维变成多维2将单层变成多层3将物体竖直或者侧向放置4应用给定概况的不和解决计划:应用19#把物体预先放置在一个适合的地位以让其能实时地施展感化而不糟蹋时光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配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法即可主动将水拧干.经查询拜访,这种计划已经应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后果优越.如图:2、解决拖把应用时不相符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身分——使得人体疲惫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其外形势必加倍的庞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9,1,31解决计划:应用1#朋分道理中把物体分成轻易组装和装配的部分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相符人体工学的外形,最幻想的情形是,人不须要哈腰即可以完成拖地的进程.3.解决一个拖把不克不及同时用来干净和擦干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5#实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5,29,37,28解决计划:应用15#动态化中的把物体的构造分成即可变更又可互相合营的若干构成部分可以应用两块拖把布,当须要湿拖的时刻换上个中一块,当须要将水擦干的时刻换上另一块即可.4、解决拖把吸水才能不强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27#靠得住性——拖把是否可以或许靠得住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26#物资或事物的数目——很可能须要增长某一具有强吸附才能的物资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21,28,40,3解决办法:应用40#复合伙料道理顶用复合伙料来替代单一材料查找一种吸水才能超强的材料,将其应用到拖把布中即可.5、解决拖把不克不及消除逝世角尘土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5#顺应性及多样性——可以顺应各类庞杂情形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13#构造稳固性——可以灵巧活动,必定会使其构造不太稳固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35,30,14解决办法:应用30#柔性壳体或薄膜中的用柔性壳体或薄膜来替代传统构造将拖把手柄与拖布的衔接部位的焊接变成一个可以实现360°自由迁移转变的铰接的构造,那么当有逝世角须要擦拭的时刻,该拖把可以轻松完成此义务.6.解决拖把拖地不干净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27#靠得住性——将地板擦拭得更干净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3,35,1解决计划:1.应用35#转变参数中的转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等参数可以在拖把布里面设置一种加热的装配,使得去污的速度更快. 2.应用1#朋分道理把一个物体分成互相自力的部分可以再拖把中增长一个装配,此装配中存放有干净液,应用者在拖地进程中只须要轻轻按某一按钮,即可使得干净液喷出,使得地面干净.四、小结拖把是人们生涯的必备品,我之所以会想到拖把的创新设计,是因为我平凡在家担负着拖地的重担,每次拖完之后都是腰酸背疼,并且经常几个拖把换着用,跪在地上舍命擦,往往都擦不干净.我以为,我的这些创新思惟都是比较实用的,不管如今他人是不是已经在用了.我们应当多从身边的小事动身,多不雅察多思虑,将创新的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的做一个创新型人才!07创新班丁喆0710111637。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拖把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
- 掌握拖把的清洁和保养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拖把。
- 能够独立完成拖地任务,保持地面清洁。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或教室五、教学准备1. 不同类型的拖把(平板拖把、旋转拖把、拖把桶等)。
2. 拖把清洁剂、清水、垃圾桶。
3. 课件或教学视频。
4. 学生劳动工具(手套、小水桶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教学1. 导入:- 教师展示各种拖把,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拖把的种类。
- 提问:“大家知道拖把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 讲授新课:- 拖把的种类:介绍平板拖把、旋转拖把、拖把桶等不同类型的拖把,讲解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 拖把的使用方法:演示拖把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蘸水、如何拖地、如何清洁拖把等。
- 拖把的清洁和保养:讲解拖把的清洁和保养方法,强调清洁剂的选择和拖把的晾晒。
3. 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里常用的拖把类型。
-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使用拖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4. 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拖把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1. 分组准备:-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种类型的拖把和清洁剂。
2. 实践操作:- 蘸水: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蘸水,学生分组练习。
- 拖地: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拖把拖地,学生分组练习。
- 清洁拖把:教师讲解如何清洁拖把,学生分组练习。
3. 评比环节:-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拖地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拖地小组”。
4.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感受,总结拖把使用的经验和教训。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劳动,保持环境整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践操作的正确性。
教学制作拖把教案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拖把的作用和用途。
2.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拖把。
3. 学生能够学会制作一个简单且实用的拖把。
教学重点:1. 了解拖把的作用和用途。
2. 掌握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拖把。
3. 学会制作简单且实用的拖把。
教学准备:1. 材料:长木柄、拖把头、绳子、胶水、剪刀、刷子等。
2. 工具:锤子、钉子、尺子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拖把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拖把的作用和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拖把的重要性,并与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工作联系起来。
讲解制作步骤(10分钟):1. 介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说明每一样材料和工具的作用。
2. 解释制作拖把的步骤:先在木柄的一端用锤子和钉子固定拖把头,然后用胶水固定另一端的绳子。
示范制作(15分钟):1. 演示制作拖把的步骤,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关键细节。
2. 强调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使用锤子和钉子时要小心不要伤到手指。
指导学生制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逐步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拖把,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拖把,并互相评价。
2. 通过观察拖把的质量和学生对制作过程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总结拖把的作用和用途,强调制作拖把的重要性。
延伸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使用自己制作的拖把清洁指定区域,并记录体验感受。
2.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拖把的形状和配件,以增加自己制作拖把的趣味性。
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亲身动手制作拖把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增加他们对拖把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为了使教案更加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在幼儿园阶段强调拖把的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概念,而在高年级则可以对制作过程和材料的选择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