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11.00 KB
- 文档页数:6
SCI-TECH INNOVATIONSAND BRANDS创新中国文/东北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蒋瑶希 葛琼颖 赵新军1 引言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美与整洁的追求,家用清洁工具作为家庭清洁的辅助帮手,是每个家庭必不可缺的必需品。
它给人们的清扫工作带来了便捷,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清爽。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家用产品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实现基本功能上,而是追求更人性化。
交互式的使用体验,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让家务不再劳累。
本文基于TRIZ理论分析家用地面清洁工具的发展与演变,进而预测未来家用地面清洁工具的发展趋势,为该产品进一步的设计生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2 地面清洁工具的诞生和发展演变2.1孕育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能将地面上的垃圾轻松移去,保证周围环境的整洁,他们把草木枝条聚成捆,用它去“划拉”,将散落的垃圾聚集成堆,这便是扫帚最初的雏形。
2.2正式诞生在中国的夏朝时期,人们从受伤野鸡拖地爬行受到启发,用鸡毛做成了第一把扫把,即鸡毛掸子(图1)。
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不耐磨损,人们又换上竹条、草等材料,将其改制为耐用的扫把。
2.3发展阶段在十八世纪的美国,由于富兰克林政府对高粱栽植产业的推广,一次新的尝试推动了扫把的发展,美洲、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开始应用一种用高粱穗做的扫把。
2.4近代现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扫把的用料也越来越考究,也更加细分,包括清扫衣服、衣柜、木质地板等专用的小扫把。
但除了增加了扫把的大小,改进了材质,在其他方面并未做出太大的改变;最近几十年,由于科技的进步,才对于扫帚这一传统工具有了一些质的变化,增加了一些功能,并考虑了多种使用情景,且演变出了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
3 基于TRIZ理论的地面清洁工具的发展分析随着人们更加关注设计的交互体验与人性化关怀,地面清洁工具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人们对地面清洁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1 独立站立的扫把扫帚不用时总是只能靠墙,这多少有些麻烦,这把可以直立的扫帚,只要向下施力便可折叠扫帚头,再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下把手,扫帚便可以稳固直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实例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案例TRIZ应用实例——BMW车外形设计应用背景:在欧洲那些最初为行人和马车修建的城市里,虽然燃料费用已经颇高,然而交通仍然非常拥挤。
为改善此种状况,市政府通过加税提高大型汽车在城市里的费用,以鼓励小型汽车的生产。
目前市场上无甚特色的小型汽车,在某种意义上,还不能成为有钱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以生产大型豪华私人轿车为主的德国宝马和奔驰公司,准备联合开发出一种名牌智能化的小型汽车,使其在汽车市场上独领风骚。
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出的系列新款迷你形汽车,在城市中使用非常方便:可以增加道路的使用空间,减轻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挤,容易停车,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价格更为经济、性能更为有效的新型汽车。
问题描述:车身较长,在碰撞中有一个大的变形空间,可以吸收能量,缓解交通事故对人的冲击力,减轻对乘车者的人身伤害。
但此种汽车体积较大,比较笨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挤。
而迷你形汽车因为车身较短,不具备这种变形缓冲功能。
系统存在的技术矛盾:迷你形汽车车身短与在交通事故中防撞性能降低的矛盾。
解决思路和关键步骤:本实例应用TRIZ理论来解决问题。
根据本实例的技术特性矛盾对:运动物体尺寸(Area of moving object):物体的线性尺寸。
此例中为长度变短;能量的消耗(Loss of energy)。
得出相应的创新原理:15# Dynamicity 动态性17# Shift to a new dimension 一维变多维应用15,创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15# 创新原理为“动态性”,提高运动目标的面积参数(improve the “areaof moving object” parameter)。
迷你形汽车的引擎被设计的位于车身下面,以增加引擎和乘客分隔空间的大小。
与客车相比,提升了位于碰撞影响区域上面的乘客空间。
其动力装置是一台600cc 涡轮控制的3汽缸发动机——完全电控的发动机系统,没有机械连杆与油门或变速杆连接。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背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如果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分析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时间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和擦干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解决方法:利用40#复合材料原理中用复合材料来替代单一材料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5、解决拖把不能清除死角灰尘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应性及多样性——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13#结构稳定性——可以灵活运动,必然会使其结构不太稳定将拖把手柄与拖布的连接部位的焊接变为一个可以实现360°自由转动的铰接的结构,那么当有死角需要擦拭的时候,该拖把可以轻松完成此任务。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背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如果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现在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方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分析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6,35,10,18;32,25,12,17而不浪费时间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9,1,31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和擦干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15,29,37,28组成部分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是:21,28,40,3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居家生活用品基于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的研究居家生活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和舒适。
而TRIZ理论则是一种创新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改进产品,达到更高的效率和创造力。
本文将以居家生活用品为研究对象,结合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来改进这些产品,提升其性能和功能。
1. Segmentation(分割)领域:厨房用品问题:厨房刀具易造成手部伤害创新:设计具有自动回收刀刃功能的厨房刀解决方案:引入可伸缩刀刃设计,使用后可自动缩回刀把内部,避免刀刃外触碰造成伤害。
2. Taking out (提取)领域:清洁用品问题:擦拭家具时需要频繁更换拖把抹布创新:设计可自动更换抹布的拖把系统解决方案:引入一套自动更换抹布装置,当抹布使用完毕时,按下按钮即可自动更换新的抹布,方便快捷。
3. Local Quality (局部质量)领域:家用电器问题:电热水壶沉积水垢难以清洁创新:设计易清洁的水壶内胆解决方案:使用特殊材质制作内胆,减少水垢附着,以及可拆卸设计,方便清洁。
4. Asymmetry (非对称)领域:家居装饰问题:墙壁装饰画易因挂钩脱落而掉落创新:设计可固定在墙壁的装饰画解决方案:引入不对称形状的挂钩设计,增加装饰画与挂钩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5. Merging (合并)领域:厨房用品问题:厨房垃圾桶占用空间大创新:厨房垃圾桶与储物柜合并设计解决方案:设计一个可以在储物柜内部收纳的垃圾桶,既美观又实用。
6. Universality (泛化)领域:清洁用品问题:清洁地板时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拖把创新: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地板的拖把解决方案:引入可更换拖把头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地板并保持清洁效果。
7. Nested doll (套娃)领域:储物用品问题:居家收纳杂物时位置不够创新:设计可叠放的储物盒解决方案:设计一种可以套进另一个的储物盒,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收纳能力。
拖把劳动工具发明故事
在很久以前,人们用手拿着布条擦地来清洁房间。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非常费力和耗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年轻的发明家开始思
考如何改进这个过程。
他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创新的想法:用木棒和布条制作一个可以旋转的装置,
可以更轻松地清洁地面。
他开始动手制作这个装置,并不断进行试验和修改。
最终,他成功地
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工具——拖把!
这个拖把有一个可旋转的头部和一根长柄。
使用者只需要将布条附在
头部上,并通过柄子来控制它的移动方向。
由于头部可以旋转,所以
拖把可以轻松地清洁墙角和其他难以到达的区域。
当这个发明被推广后,人们非常喜欢它。
现在每个家庭都会使用拖把
来清洁房间,并且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拖把,包括电动拖把和自动拖把。
但是,这个最初的发明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年轻的发明家通过他的创新精神和努力工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创造力和毅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发明家。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一、TRIZ理论的起源TRIZ理论是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一种发明理论,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二、主要内容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三、基本哲理TRIZ理论的基本哲理包括以下6条:1、所有的工程系统服从相同的发展规则。
这一规则可以用来研究创造发量专利信息基础上的?基于偶然发现的少数事例的发明项目不是严肃的研究成果。
事实证明,一项重大或重要的发明项目通常是建立在不少于1万到2万项专利(或知产权/版权)研究的基础上。
(2)发明人或研究者是否考虑过发明问题的级别?大量低水平的发明不如一项或少量高水平的发明。
因为,低水平的发明只能在简单的情况下运用。
(3)该项发明是否是从大量高水平的试验中提炼出来的结论或建议? 6、在大多数情况下,理论的寿命与机器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因而,“试凑”法很难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系统解。
来的 2 分离1) 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 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 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更好的操作。
4) 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 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 局部质量1) 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4) 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46ANHUI METALLURGY2019年第1期•学习园地•创新方法之TRIZ基本概念及案例之二编者按:创新从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 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先进的创新方法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最佳途径。
为了给广大冶金工作者们提供创新方法学习平台,特推出《创新方法》专栏。
0前言在学习TRIZ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包括TRIZ中通用的一些表述名词和名词的含义。
了解了TRIZ世界的语言,以便于进一步学习TRIZ中的工具和方法。
TRIZ包括克服思维惯性的、正确分析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的以及预测产品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工具和方法。
本期主要介绍TRIZ的基本概念,包括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理想度和资源等。
1技术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组件与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所组成,以实现某种(些)功能作用的组件与子系统的集合。
技术系统存在的目的是实现某种(些)特定的功能,而这种(些)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组件的集合实现的。
例如,汽车是一个技术系统,发动机、车体、车厢、座位和轮胎等则是构成这一技术系统的子系统和系统组件。
组件是指组成工程技术系统或超系统的一个部分,是由物质或者场组成的一个物体。
例如,汽车发动机属于汽车系统的组件。
在基于组件的TRIZ功能分析中,物质是指拥有净质量的物体,而场是没有净质量的物体,但是场可以传递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超系统是将已经分析过的技术系统作为组件的系统,或不属于系统本身但是与系统及其组件有一定相关性的系统。
例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驾驶员的操作,需要道路的支撑,同时也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驾驶员、道路和空气等则是汽车系统的超系统。
由于超系统不属于已有的技术系统本身,因此无法对超系统进行改变,这是由超系统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技术系统的目标是指技术系统的作用对象,是系统功能的承受体,属于特殊的超系统组件。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布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涯中天天都邑用到的物品,应当说它的消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光了,但是,如今人们用的各类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假如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必定会皱起眉头的.二.问题描写如今市场上的拖把重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陷比较图号名称长处缺陷图1通俗拖把价钱便宜,制作轻便1、不轻易拧干2、污渍清洗麻烦3、拖地时身材极易疲惫图2机械式拧干拖把用机械式的办法拧干,减轻了应用者的劳动强度,使得拧干的进程变得轻便.1、拖把打湿了之后不轻易干.(比方拖完厕所瓷砖之后又要拖地板就很不便利)如今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如许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办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夺想出一款功效加倍完美,应用加倍便利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剖析1、解决拖把不轻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艰苦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纵性——使得拧干的进程动作加倍简略,加强其可操纵性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要增长拧干功效必定使得装配较普通拖把而言加倍庞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26,35,10,18;32,25,12,17而不糟蹋时光18机械振动1使物体振动2进步振动频率,甚至超声区3应用共振现象4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5超声振动和电磁场耦合32转变色彩1转变物体或其情形的色彩2转变物体或其情形的透明度和可视性3在难以看清的物体中应用有色添加剂或发光物资25自办事1使物体具有自填补和自恢复功效2应用放弃物和残剩能量12等势在势场内防止地位的转变17多维化1将一维变成多维2将单层变成多层3将物体竖直或者侧向放置4应用给定概况的不和解决计划:应用19#把物体预先放置在一个适合的地位以让其能实时地施展感化而不糟蹋时光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配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法即可主动将水拧干.经查询拜访,这种计划已经应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后果优越.如图:2、解决拖把应用时不相符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身分——使得人体疲惫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其外形势必加倍的庞杂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9,1,31解决计划:应用1#朋分道理中把物体分成轻易组装和装配的部分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相符人体工学的外形,最幻想的情形是,人不须要哈腰即可以完成拖地的进程.3.解决一个拖把不克不及同时用来干净和擦干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5#实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5,29,37,28解决计划:应用15#动态化中的把物体的构造分成即可变更又可互相合营的若干构成部分可以应用两块拖把布,当须要湿拖的时刻换上个中一块,当须要将水擦干的时刻换上另一块即可.4、解决拖把吸水才能不强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27#靠得住性——拖把是否可以或许靠得住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26#物资或事物的数目——很可能须要增长某一具有强吸附才能的物资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21,28,40,3解决办法:应用40#复合伙料道理顶用复合伙料来替代单一材料查找一种吸水才能超强的材料,将其应用到拖把布中即可.5、解决拖把不克不及消除逝世角尘土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35#顺应性及多样性——可以顺应各类庞杂情形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13#构造稳固性——可以灵巧活动,必定会使其构造不太稳固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35,30,14解决办法:应用30#柔性壳体或薄膜中的用柔性壳体或薄膜来替代传统构造将拖把手柄与拖布的衔接部位的焊接变成一个可以实现360°自由迁移转变的铰接的构造,那么当有逝世角须要擦拭的时刻,该拖把可以轻松完成此义务.6.解决拖把拖地不干净的问题改良的技巧特征参数:27#靠得住性——将地板擦拭得更干净恶化的技巧特征参数:36#装配的庞杂性查冲突解矩阵可知应用的解决道理是:13,35,1解决计划:1.应用35#转变参数中的转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等参数可以在拖把布里面设置一种加热的装配,使得去污的速度更快. 2.应用1#朋分道理把一个物体分成互相自力的部分可以再拖把中增长一个装配,此装配中存放有干净液,应用者在拖地进程中只须要轻轻按某一按钮,即可使得干净液喷出,使得地面干净.四、小结拖把是人们生涯的必备品,我之所以会想到拖把的创新设计,是因为我平凡在家担负着拖地的重担,每次拖完之后都是腰酸背疼,并且经常几个拖把换着用,跪在地上舍命擦,往往都擦不干净.我以为,我的这些创新思惟都是比较实用的,不管如今他人是不是已经在用了.我们应当多从身边的小事动身,多不雅察多思虑,将创新的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的做一个创新型人才!07创新班丁喆0710111637。
拖把劳动工具发明故事引言拖把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工具,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
然而,其发明与演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以拖把劳动工具的发明故事为线索,探讨其起源、演变和影响。
起源:清洁需求的驱动1. 公元前古代文明的清洁方式•古代文明中,人们使用棍棒等工具搅动洗涤液,并用布条清洁地面。
这种方式相对繁琐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面积地面的清洁需求。
2. 清洁需求的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清洁的需求日益迫切。
发明的契机:改进清洁工具的迫切需要1. 木筏拖把的诞生•18世纪末,人们开始尝试改进清洁工具。
一位名叫约翰·亚当斯的英国人发明了一种用布条覆盖的木筏拖把,以便更快速地清洁地面。
2. 布条拖把的出现•19世纪初,布条拖把开始在欧洲迅速流行起来。
人们发现布条能更好地吸附水分和灰尘,提高了清洁效果。
创新与演变:不断完善拖把的性能和使用体验1. 材料的变化a. 从木制到塑料•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拖把的材质逐渐从传统的木质转变为轻便且耐用的塑料,提高了拖把的使用寿命和操控性。
2. 设计的创新a. 可伸缩手柄的出现•20世纪中期,带有可伸缩手柄的拖把问世,人们不再需要弯腰或跪地清洁,提高了清洁效率。
3. 功能的丰富化a. 自动拧水器的加入•在20世纪末,自动拧水器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拖把的便捷性和操作性,大大减轻了用户的劳动强度。
拖把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1. 简化清洁步骤•拖把的发明使清洁工作变得更简单、更高效。
人们不再需要频繁更换洁净水和抹布,使得清洁工作更加方便。
2. 促进卫生保洁产业的发展•拖把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为卫生保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增强生活质量•拖把的发明使得清洁变得简单,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论拖把劳动工具的发明,源于人们对清洁需求的迫切。
创新案例拖把
首先,创新案例拖把在材质上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传统拖把多采用棉质或化纤
材料,清洁效果有限,而且易滋生细菌。
创新案例拖把采用了高科技纤维材料,具有更强的吸水性和吸附性,可以更彻底地清洁地面,同时还能减少清洁剂的使用,更加环保。
其次,在设计上,创新案例拖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传统拖把的设计比较笨重,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而且容易造成腰部和手部的疲劳。
创新案例拖把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手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起来更加轻松省力,而且还可以调节长度,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此外,创新案例拖把在清洁效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传统拖把清洁效果有限,很难清洁到一些死角和缝隙,而且清洁后地面很容易残留水渍。
创新案例拖把采用了微纳科技,可以更加彻底地清洁地面,而且使用后地面干净干燥,不易滋生细菌,给家庭提供了更加健康的清洁环境。
总的来说,创新案例拖把不仅在材质、设计和清洁效果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
且在使用便捷性和环保性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它的出现,为人们的家庭清洁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成为了家庭清洁的得力助手。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案例拖把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
一、应用背景
拖把就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就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不?如果您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您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
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
图1 图2
图3 图4
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
现在市场上的各式拖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triz理论的方法来对拖把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
三、问题分析
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
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
可操作性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
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26,35,10,18;32,25,12,17
2把物体预先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让其能及时
地发挥作用而不浪费时间
18 机械振动1使物体振动
2提高振动频率,甚至超声区
3利用共振现象
4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
5超声振动与电磁场耦合
32 改变颜色1改变物体或其环境的颜色
2改变物体或其环境的透明度与可视性
3在难以瞧清的物体中使用有色添加剂或发光物质25 自服务1使物体具有自补充与自恢复功能
2利用废弃物与剩余能量
12 等势在势场内避免位置的改变
17 多维化1将一维变为多维
2将单层变为多层
3将物体倾斜或者侧向放置
4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
解决方案:利用19#把物体预先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以让其能及时地发挥作用而不浪费时间
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
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19,1,31
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与擦干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15,29,37,28
组成部分
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就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
附能力的物质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21,28,40,3
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5、解决拖把不能清除死角灰尘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应性及多样性——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13#结构稳定性——可以灵活运动,必然会使其结构不太
稳定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35,30,14
将拖把手柄与拖布的连接部位的焊接变为一个可以实现360°自由转动的铰接的结构,那么当有死角需要擦拭的时候,该拖把可以轻松完成此任务。
6、解决拖把拖地不干净的问题
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将地板擦拭得更干净
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
查冲突解矩阵可知使用的解决原理就是:13,35,1
可以在拖把布里面设置一种加热的装置,使得去污的速度更快。
2、利用1#分割原理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可以再拖把中增加一个装置,此装置中存放有清洁液,使用者在拖地过程中只需要轻轻按某一按钮,即可使得清洁液喷出,使得地面清洁。
四、小结
拖把就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我之所以会想到拖把的创新设计,就是因为我平常在家担负着拖地的重任,每次拖完之后都就是腰酸背疼,而且经常几个拖把换着用,跪在地上拼命擦,往往都擦不干净。
我认为,我的这些创新思想都就是比较实用的,不管现在别人就是不就是已经在用了。
我们应该多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多观察多思考,将创新的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的做一个创新型人才!
07创新班
丁喆
07101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