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一)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6
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英文广告词篇一: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3、《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环境较好,生活在比较开放、进步的环境中,接触到进、出口商品的机会也较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直观上有一定了解。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看,孩子们难以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各方面入手,去了解中国的发展,感受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图表等,介绍中国商品进出口情况,提升学生的自豪感。
还可多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新闻和报道等,让学生明白中外之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并日趋频繁,使其真实感受到这种密切的联系。
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我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符合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采取讨论交流、做游戏、策划方案PK、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第一课时:“洋”名字的来历、找找家中的“中国造”、中国制造的“第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第二课时: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世界加工厂”、小小智囊团。
第三课时:我们身边的进口商品、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舞台。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一)丝路驼铃学习目标:1 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2 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1 早在______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开始与国外交流往来,______因此而远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 _____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
3 丝绸之路东起______,穿过_______,最后到达________,运送的商品主要是____、____。
我国的______等技术,也沿着这条路传到____和_____,促进了那里的文明。
4 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从他的家乡___出发,经_______来到________。
被称为__________,其作品________影响很大。
合作探究:1、说说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
2、列举丝绸之路交流的商品和技术。
1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二)海上交流学习目标:1 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2 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1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已有____和____两条航线。
东海航线通往___和____,南海航线驶往_____和_____,后来,海上航线已能到达____和_____各地。
2 鉴真于公元753年,第___次东渡成功,终于到达____,日本人称他为________。
3 公元1405年,_____率领船队从_______出发。
在后来将近30年里,他出海___次,先后到过_____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________,是当时上_____的船队,_______被称为“和平之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晚了___年。
合作探究:1、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2 飘扬的五星红旗(一)从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谈起学习目标:1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和平外交,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最终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程。
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教案第二单元工业与我们的生活一、主要内容、生活离不开工业品:从身边的工业品说起不断更新的工业品2、各种各样的工厂:不同种类的工厂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3、走进北京的工业:寻找北京名牌产品认识北京的工业分布4、走进工厂去体验:了解我们身边的工厂一起制作“工业品”二、教学目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通过对家庭、学校、生活场所的调查,通过工业品的不断更新,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之间的密切联系。
2、通过介绍不同种类的工厂,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工业生产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为生活提供消费产品,一类是为其他行业提供生产资料或原材料。
另一反面,通过一个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开始走向世界。
3、引导学生简单地了解北京的品牌工业以及工业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引导学生在实际参观、调查、模拟体验中体会工业生产的流程,体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尊重工人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重点、从学生熟知了解的内容出发,力求生活化,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身边的生活用品,感受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介绍与学生生活密切或感兴趣的工业品的生产,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各部门以及工业与其他行业是如何进行密切的分工合作,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需求的,3、引导她们了解工业生产在我们的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懂得尊重工人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时间:建议单元总课时为8课时主题一生活离不开工业教学目标:主要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通过对家庭、学校、生活场所的调查,通过工业品的不断更新,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后面学生感受工业与生活的关系奠定基础。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工业品,了解工业品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世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感受工业品、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
第三课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能力目标探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带“洋”子物品的相关资料;利用多种渠道调查中国(包括本地)产品出口情况,在地图上找到所销往的国家或地区;彩笔;收集关于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教师准备:制作CAI、世界地图、红旗标签;每组发一张小型世界地图、白纸;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收集并制作近年中国的有关进口和出口商品一展表;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4-P15页内容,话题为《从“洋”货到“中国制造”》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6页内容,话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7-P18,话题为《从广交会到世博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洋”名字的来历1.情境导入:《曾祖奶奶的“洋胰子”》你还知道哪些带“洋”字的物品?学生交流找到的物品名,教师将写有物品名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看到这一个个带“洋”字头的物品名,你有什么疑问产生?3.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归纳:(1)这些物品是什么?(2)为什么都带“洋”字?(3)现在我们用的是什么?洋炉:西式火炉。
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洋龙:旧指水龙。
引水救火的工具;洋行: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洋装:西服;洋纸:旧时指从国外进口的纸张;洋片:即西洋景。
2021高三作文“中国制造的文化精神”原题及优秀范文(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人艾略特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
”余秋雨先生定义文化是“一种称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辞海》定义文化,广义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世界中学生文化交流论坛在学校举行,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请以“中国制造之外的美”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优秀范文中国制造的文化精神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制造的文化精神”。
“中国制造”是时代品牌的象征。
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承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制造”一词曾经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与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的制造也面临了巨大的问题。
传统的生产模式,低质量的原始产品以及缺乏竞争力的发展态势,无不折射出中国制造的问题。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制造困境的核心在于背后精神的缺失。
我们输出的只是我们的代工产品。
这些产品所体现的只是中国人口的众多,根本就没有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内涵。
所以中国制造的后劲肯定是不足的。
为此我们应该在产品输出的同时更多的是强调文化与精神的输出。
使我们能够通过工业产品的载体来输出我们的文化精神。
同时也以我们的精神内涵来提振我国工业产品的品质内涵。
中国制造需要有精神作为支撑。
精神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根基,一物之存在必然要有其精神作为依据。
脱离精神的物体必然是无法长期存在的,更谈不上发展。
工业的发展也必然是建立在文明的基础之上,没有纯粹的经济活动。
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曾经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国人狂热与激情过后,不得不思考我国当前制造也的困境。
追根溯源,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制造业所缺乏的核心竞争力。
市学科带头人参评教案•小学思品•1号《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和经济贸易领域现状的调查了解,感受“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
2、感受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好前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简单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活动重点: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说说“中国商品给国际市场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2、从报纸、网络等媒体搜索信息,了解近年来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的中国知名企业,如TCL、海尔集团等,了解他们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计划。
3、我们家乡走出了国门的产品有哪些?收集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一、“中国制造”的崛起1、出示“MADE IN CHINA”,交流: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标记?2、这个标记的名字是——中国制造(板书)3、30多年前,在老师你们这么小的时候,商店里的许多商品名称都带“洋”字,透过这些“洋”的印记你看到了什么?(那时我国的工农业产品十分匮乏,连生活用品,如棉布、白糖、肥皂之类都要按计划供应,更不要说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之类的大件商品了。
一些紧俏商品,更是限量购买——如果手里没有“工业品券”,即便有钱也买不到)。
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国内物质越来越丰富。
20多年后,在美国的华人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快速阅读P99《中国制造》交流:在美国的华人有怎样的感受?5、小结:“MADE IN CHINA”渐渐让全世界瞩目,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二、“中国制造”风靡世界1、11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怎样呢?“中国制造”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视频——《MADE IN CHINA》讨论: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仔细阅读课本第100页的内容,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3、小组活动:将课前查找到的我国商品出口信息的资料进行分组交流,说说中国商品给国际市场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4、故事《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是一种煎熬》一位用惯了中国商品的美国女记者,过圣诞节时突发奇想:如果没有“made in China”,生活将会怎样?于是,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带领全家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
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复习资料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1)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1932年(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第十届奥运会。
(2)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这次奥运会中国共获得(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3)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110米栏奥运会纪录,并平了世界纪录。
(4)我国运动员(邓亚平)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5)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100)枚;(6)第三十届奥运会是(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获38枚金牌,居第二位。
(7)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
(8)(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国际重大事务的讨论。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9)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我国的(上海)举行,各国首脑,身穿(唐)装。
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亚洲论坛设在我国(海南博鰲),它是亚洲各国共同商讨重要事务的场所;(10)(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
(11)中国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12)到2003年,中国已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交流与合作。
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1)我国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解决了占世界约(21%)人口的吃饭问题;(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从中国加工制造到设计制造袁毅机自10-1班100401140115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从手机、洗衣机到电脑及电视。
但这些几乎都是中国加工制造而非中国设计制造更别论形成品牌了,利润十分低廉。
所谓的中国制造就是利用中国的工场、劳动力等进行单纯的加工制造,即把中国作为了很大的劳动力、资源生产输出地!中国设计就是产品的外观、构造、性能等都是中国设计的。
.可以说设计主宰了制造!目前中国市场很多设计技术都是日本、美国等其他国家,所以中国的工场只是人家的加工地,就是说,等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劳动力、资源可以利用了,就会撤走,而中国人自己掌握了设计,那才是硬道理,我们技术掌握在手,想怎么生产、制造都可以。
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制造,那么可能将来的发展会很局限,永远都是被设计牵着走,而企业有自己的工业设计,那么无论设计、加工、制造都可以驾驭!这已经被事实验证今年以来,受欧美经济不景气影响,来自欧美的订单减少,我国进出口形势低迷,一直到五月才有所回升。
这对于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也是沉重的打击。
以出口型中小企业居多的珠三角地区尤其明显,数据显示,广东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额、工业产值等增幅均大幅下滑,曾经在08年经济危机时期都保持逆市上扬的佛山等地民营经济此次更是下滑幅度惊人。
根据中国制造网对旗下数万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会员的调查,融资困难、出口标准提高、订单下降等因素正困扰着诸多中小企业。
“最低端的加工贸易永远是受经济动荡冲击最大的。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童慧明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做代工、做外贸,完全靠来自外部的订单,像今年这种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订单大幅下滑,企业就完全无可奈何。
为了发展,我们必须借鉴各方面的经验进行自我设计,这才是硬道理。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
”童慧明举例说,现在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已经得到了认可,中国企业不缺乏制造能力,像风靡全球的苹果产品其实就出自中国的工厂,但富士康做的仅仅是代工,加工的收益是很低的,产品整体收益大部分都归了苹果公司,因为苹果公司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和品牌。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过关试题1、从1998年起,中国的电器品牌产品分别在欧洲、美国、亚洲的东南亚等地建立了,中国品牌的销售网络也遍布全球。
答案:生产基地解析:从1998年起,中国的电器品牌产品分别在欧洲、美国、亚洲的东南亚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系列产品。
中国品牌的销售网也遍布全球。
中国一些品牌产品的商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过关试题试题标签: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2、过去我们出口的大多是,现在很多也漂洋过海了。
答案:农产品、高科技产品解析:过去我们出口的大多是农产品。
从1998年起,中国的电器品牌产品分别在欧洲、美国、亚洲的东南亚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系列产品。
中国品牌的销售网也遍布全球。
中国一些品牌产品的商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容易掌握程度:理解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过关试题试题标签: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3、中国的电器产品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答案:90解析:中国的电器产品有世界电器品牌龙头老大海尔。
还有其他知名品牌TCL、长红、国美、苏宁、康佳等。
这些品牌电器产品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题型:填空题难易程度:较易掌握程度:识记考查类型:常考题试题类型:精品类型试题级别:六年级试题地区:辽宁试题来源: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过关试题试题标签: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4、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的格局已被打破,、、、都逐渐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
浅析中国制造业发展反思中国制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摘要】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促进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壮大。
中国制造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为中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但是中国制造业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是值得反思、改进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肯定了中国制造的功绩,相信中国制造业的美好前景;然后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反思,提出一些看法;最后,表明中国制造业要长久繁荣就必须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装备制造业创新一、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是人们对全世界各地销售的中国产品的总称。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
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
2006年开始中国制造便渐渐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卖场里面,made in china 的标志在人们熟悉的商品上出现,小到Ipod,大到BMW,中国制造风靡全球。
(一)相信中国制造的伟大美好前景——世界在中国制造,中国为世界制造相信中国制造有美好的前景。
目前中国制造正面临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展机遇。
这种机遇有两种,一个是中国机遇,也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数量庞大,在中国制造业产业方面完全是把“人多力量大”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当今世界,不到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造就了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奇迹,因此我们应该更期待,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绝对也能够创造出这一伟大的奇迹。
而中国制造将是主体,所以我们要相信中国制造的美好前景。
第二个机遇是全球化机遇。
目前,全世界只有25%的国家人口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说明了还有75%的国家人口现在仍在建设之中,这就是一个全球化机遇。
我们要相信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相信中国能过在这75%的国家人口中脱颖而出。
①世界在中国制造,中国为世界制造。
现在全球有超过1/3的家电产品在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了全球彩电中的50%、手机的50%、空调的70%、微波炉接近100%,全世界都在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