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下颌骨后部的舌面,从第三磨牙斜向前磨 牙区,由宽变窄。下颌舌骨嵴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
下方有不同程度的倒凹。覆盖此区的基托组织面应
适当缓冲,以免产生压痛。
第二十七页,共43页。
12、舌侧翼缘区(lingual flange area) 是与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接触的部位,从
前向后的解剖标志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 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舌侧翼 缘区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此 区基托应越过下颌舌骨嵴,有足够的伸展。
边缘封闭区、缓冲区。
第三十页,共43页。
1、主承托区(primary stress-bearing area) 指承受咬合力的主要区域。 范围:上下颌后牙牙槽嵴顶区,
腭穹隆区,颊棚区等。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特点: 骨组织表面覆盖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致
中等形及平坦形。由硬腭和 软腭组成,硬腭在前部。在
硬腭前1/3 处覆盖着高度角
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
紧密的粘膜下层附着,可以
承受咀嚼压力。硬腭后2/3含 有较多的脂肪和腺体,腭中 缝区为上颌隆突。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7、翼上颌切迹(pterygomaxillary notch)
在上颌结节之后,为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 间的骨间隙。表面有黏膜覆盖,形成软组织凹陷,
口义齿推起。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10、下颌隆突(torus mandibularis)
位于下颌两侧前磨牙根部舌侧的骨性隆起。表面覆 盖的黏膜较薄,与之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 过分突出的下颌隆突,其下方形成显著的倒凹,需施行
手术铲除后再制作全口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