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股票、债券和保险上课用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36
《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教学依据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政治学科特点,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学理念贯穿于整节课,力图通过投资理财方式的情境建构,使本节课的教学充满生活色彩,也使本节课设置的生活情境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能够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从而使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反思生活体验的“信息场”,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各种投资方式,股票、债券和保险,学会理性投资。
教材内容分析:《股票、债券和保险》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
本框内容是在了解了储蓄存款这种最常见的投资方式后,拓展学生认识我国当代社会其他的投资理财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和保险三种。
通过了解各具特色的投资理财手段,认识不同投资手段的特点,以便学生在今后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理财时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投资理财是公民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公民应当具有投资理财的意识和观念。
因此,在整个《经济生活》的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了解债券的含义;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和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能力;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股票的收益2、难点:综合各种因素,学会投资。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探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6.2 《股票、债券和保险》课后作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方案。
2.能力目标: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
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2)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
(3)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重点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内容:股票、债券、保险的性质与特点。
难点:投资的风险性,学会理性投资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现视频、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3.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法。
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开展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4.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六课第2课时、《固学案》第六课第2课时。
2.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案和教学设计。
学生准备:1.全班同学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
2.了解比较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这几种投资方式。
3.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
完成《导学案》P35《知识体系梳理》部分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导入同学们,我现有10万元存在银行里,你们知道这10万元存在银行有什么好处吗?(引导学生回顾“储蓄存款”的知识)可是我发现钱存在银行里利息太低了,且通货膨胀使这些钱正在贬值,我想让这10万元钱生钱,获得更多的利润,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学生说自己的主意。
(说法不一)老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让老师豁然开朗,但对于股票、债券和保险等投资方式只是初略了解,今天我们就将系统的来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幻灯片展示:股票、债券和保险),相信大家通过学习后会给我更多的好主意。
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材分析本框题在上一个框题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了股票、债券和保险等三种常见的个人金融投资理财方式,让学生知道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风险性和收益性,养成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债券的含义,商业保险的含义和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2)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能力;(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各种投资方式的比较2.难点:各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四、教学方法:L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答案,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维,掌握个人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3.合作探究法: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4.对比教学法:对几种投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列表进行对比掌握。
5.典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生活导入,设疑引思PPT展示下列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工先生夫妇二人都是白领,收入较高,孩子还小,家中有50万元的积蓄。
可王先生不善于理财,这些钱“躺在家里睡大觉”,没能给他带来收益。
你能给王先生合理的理财建议吗?学生:买房子、买股票、投资建厂、买债券……老师:你们说的很好,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二种投资方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2•了解债券的含义。
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三种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3•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
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股票、债券和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难点:对不同的投资方式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景体验法、点拨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当大家手里有一笔巨额财款的时候,大家是想坐吃山空,还是想钱生钱呢?生:钱生钱!师: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要想让手里钱进行“钱生钱”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理财方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观看课件展示本课重难点问题)【合作探究】一一假如大家都是理财师要求: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运用股票、债券和保险相关知识,为小明的家庭选择适宜的理财方式。
2•每个小组确定发言人,介绍本组的理财计划并说明理由。
3.时间6分钟。
【小组展示&精讲点拨】师:哪位理财师帮助小明进行理财?生1投资理财应该从收益性和风险性方面进行考虑,小明工作稳定,手中也有闲钱,为了让钱生钱,可以选择高收益的股票。
同时他有敢拼敢闯的性格,父母有退休金,他可以选择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师:刚才有提到股票具有高收益,那股票的收益来源于哪里?生1: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师:我们知道股票高收益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风险,股票为什么具有高风险呢?生1:因为股息或红利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或红利。
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
课例:《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教学设计与策略: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我校改革的背景:传统学习方式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注重知识技术。
学习进程则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单一的刺激,标准化的训练,强调理论系统化。
我校为了让教学的脚步走在时期的前沿,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提出了思、疑、释、练的教学模式。
其宗旨是求学生有准备的课堂,求人人参与的课堂,求讲练结合的课堂,求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
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增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思、疑、释、练。
教学方式是合作式和探讨式。
将全班学生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组内分工和监督本小组的进度,各小组可通过上网查找股票、债券、保险等相关资料,找家长访谈、到银行观察购买基金和国债的人群特点、与保险推销员交流、到证券交易所实地考察等,了解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的有关知识。
在上课前要充分掌握本组所负责的投资理财方式的主要特点及影响该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大体含义、特点;债券的大体含义、种类、特点;商业保险的大体含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股票(包括基金)、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能按照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2)进程与方式:通过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按照调查、走访、课上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能归纳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加倍合理;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他人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踊跃进取的意识和精神,使学生踊跃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
因此,要踊跃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加倍富足美好,初步培育学生科学投资理财意识,正确理解个人投资理财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形成“投资理财,利国利己”的理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