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85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一)教学重点一.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二.《临时约法》三.评价辛亥革命(二)教学难点一.三民主义二.袁世凯篡权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知识结构一.武昌起义.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斗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被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
②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③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同盟会的成立。
①兴中会a.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地位: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d.影响: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②同盟会a.建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焦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机关刊物为《民报》。
d.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例题: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因为它[答案]DA.成立时间早B。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D。
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政党”概念的理解。
政党具备的条件有:是否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系统和党的领导人。
选项A不能说明原因;选项B是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之一;选项c“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不一定具备政党形成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