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疾病8版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56
胸壁胸膜疾病一、前言胸壁胸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状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炎症、创伤或肿瘤等。
这类疾病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引起疼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将详细讨论胸壁胸膜疾病的相关概念、可能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二、胸壁胸膜的解剖和功能胸壁是胸腔的组成部分,它由肋骨、胸骨和胸椎构成。
胸膜是覆盖在肺和胸壁表面的薄膜,它有助于维持肺的稳定性和提供润滑作用。
当这些结构或膜发生异常时,就可能引发胸壁胸膜疾病。
三、胸壁胸膜疾病的病因1、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可能导致胸壁胸膜发炎和疼痛。
2、炎症: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胸壁和胸膜。
3、创伤:胸部外伤,如骨折或刺伤,可能导致胸壁胸膜受损。
4、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也可能侵犯胸壁和胸膜。
四、胸壁胸膜疾病的诊断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可能需要的进一步检查,如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验和其他特殊检查也可能有助于诊断。
五、胸壁胸膜疾病的治疗治疗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对于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可能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炎症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物。
对于创伤,可能需要使用止痛药或手术修复。
对于肿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六、结论胸壁胸膜疾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状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这些疾病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并恢复健康。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胸膜疾病,是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
这类疾病通常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结合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侵犯胸膜,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水积聚在胸腔内。
胸膜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1.胸腔积液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
病因不同,可以是感染性、肿瘤性。
变态反应性,也可以是化学性或物理性。
液体性质也不同,可以是血性、乳糜性、胆固醇性,也可以是脓性。
可以是渗出液,也可以是漏出液。
X线检查:(1)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少量积液最先积聚于位置最低的后肋膈角,因而站立后前位检查多难以发现。
液量达250ml左右时,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
随液量增加可依次闭塞外侧肋膈角,掩盖膈顶,其上缘在第4肋前端以下,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
中量积液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第2肋前端平面以下,中下肺野呈均匀致密影(图9-17a)。
大量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
有时仅见肺尖部透明,可见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2)局限性胸腔积液(localized pleural effusion):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为胸膜炎时,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见于胸下部侧后胸壁。
切线位片上,包裹性积液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之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常见于结核。
(3)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为局限于水平裂或斜裂的叶间裂积液,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游离性积液并存。
发生于斜裂者,正位X线检查多难以诊断,侧位则易于发现,典型表现是叶间裂部位的梭形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游离性积液进人叶间裂时多局限于斜裂下部,表现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叶间积液可由心衰或结核引起,少数肿瘤转移也可表现为叶间积液。
(4)肺底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为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
被肺底积液向上推挤的肺下缘呈圆顶形.易误诊为横隔升高。
肺底积液所致的“横隔开高”圆顶最高点位于偏外l/3,且肋膈角深而锐利.可资鉴别。
胸壁和胸膜疾病考点总结好发人群青少年转归结核感染形成脓肿,皮肤破溃后形成胸壁慢性窦道感染途径淋巴途径最为常见,血行扩散最为少见临床表现=低热、盗汗+局部寒性脓肿治疗:改善全身症状+抗结核(全身、局部抽脓液后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二、急性脓胸临床表现=高热、胸痛+患侧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有积液所致的致密阴影,若未经胸腔穿刺就已出现液平面,应高度怀疑有气管食管瘘超声:定位用穿刺:最确切治疗:抗感染+彻底排脓+支持治疗+纠正原发病三、慢性脓胸急性脓胸经过4~6周治疗后脓腔未见消失,脓液稠厚并有大量沉积物,提示脓胸已进入慢性期。
后果:慢性脓胸的脓液稠厚,纤维素及脓块沉积在脏、壁胸膜上形成厚层纤维板使肺不能扩张,脓腔不能消失,患者出现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消耗症状(发热、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一般表现(气促、咳嗽、咳脓痰)+体征(患侧胸壁下陷、呼吸活动受限、脊柱侧弯+叩诊实音)X线:纵隔向患侧移位治疗原则改善引流消除引流不畅的原因,如引流管过细、引流位置不在脓腔最低位等支持治疗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纠正贫血等手术(消除脓腔,促使肺复张)胸膜纤维板剥除术剥除壁、脏胸膜上的纤维板,使肺得以复张,消灭脓腔,改善肺功能和胸廓呼吸运动(较为理想)胸廓成形术目的是切除胸廓局部的肋骨等坚硬组织,使胸壁内陷,以消灭两层胸膜间的无效腔胸膜肺切除术慢性脓胸合并肺内严重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或结核性空洞或伴有不易修补成功的支气管胸膜瘘,可将纤维板剥除加病肺切除一次完成创伤大,目前少用~九版P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