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 外科学 胸壁胸膜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594.00 KB
- 文档页数:28
胸壁胸膜疾病一、前言胸壁胸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状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炎症、创伤或肿瘤等。
这类疾病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引起疼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将详细讨论胸壁胸膜疾病的相关概念、可能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二、胸壁胸膜的解剖和功能胸壁是胸腔的组成部分,它由肋骨、胸骨和胸椎构成。
胸膜是覆盖在肺和胸壁表面的薄膜,它有助于维持肺的稳定性和提供润滑作用。
当这些结构或膜发生异常时,就可能引发胸壁胸膜疾病。
三、胸壁胸膜疾病的病因1、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可能导致胸壁胸膜发炎和疼痛。
2、炎症: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累及胸壁和胸膜。
3、创伤:胸部外伤,如骨折或刺伤,可能导致胸壁胸膜受损。
4、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也可能侵犯胸壁和胸膜。
四、胸壁胸膜疾病的诊断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可能需要的进一步检查,如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血液检验和其他特殊检查也可能有助于诊断。
五、胸壁胸膜疾病的治疗治疗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对于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可能是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炎症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物。
对于创伤,可能需要使用止痛药或手术修复。
对于肿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六、结论胸壁胸膜疾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状况,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这些疾病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并恢复健康。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胸膜疾病,是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
这类疾病通常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结合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侵犯胸膜,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水积聚在胸腔内。
胸壁胸膜疾病=>先天性胸壁畸形凹陷畸形,凸出畸形,肋骨畸形,胸骨畸形=>Treitz病(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好发于2-4肋,可为双侧;局部肋软骨肿大凸起,有压痛;疼痛于呼吸、咳嗽、上肢活动时加剧;诊断:需排除肋软骨病变(TB myelitis),胸内病变处理:对症治疗(止痛/局部封闭)=>胸壁结核胸壁软组织、肋骨、胸骨的TB病变,多发于腋后线前方的3-7肋冷脓肿可沿肋骨流注至脊柱旁,侧胸壁,上腹壁表现:TB中毒症状+胸壁冷脓肿±窦道形成;LAB:肉芽活检,脓液穿刺处理:全身治疗为主,TB病情稳定后再行病灶清除术(术后抗TB 治疗0.5-1yr)未合并细菌感染的冷脓肿禁忌切开=>胸壁肿瘤不包括皮下皮肤乳腺肿瘤;转移CA多至肋骨=>脓胸1. 病因:病原菌多为金葡&G-, TB&真菌少见;可由肺部脓肿、外伤、直接播散、血行扩散;多为混合性感染2. 病理:分为渗出期(I),纤维化脓期(II),机化期(III)急性期:渗出期+纤维化脓期,清除脓肿可复张慢性期:机化期3. 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症者最常见表现:全身症状+胸腔积液;PE:胸腔积液表现;CXR:Ellis线,阴影,可有气液平(气管瘘)BUS定位+穿刺可确诊治疗:支持治疗(高蛋白,高维生素)ABx治疗排脓治疗(①胸腔穿刺:适用于渗出期;如为腐败性脓胸,穿刺后即行闭式引流;②闭式引流:穿刺后无好转,脓液积稠不易抽出,腐败性脓胸,脓气胸③早期脓胸扩清术:闭式引流无好转,多房性脓胸)4. 慢性脓胸超过3月即为慢性;多由于引流,ABx使用不当造成表现:慢性消耗+中毒症状;PE: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减弱,纵隔偏向患侧治疗:⑴营养支持;⑵闭式引流(脓腔<10ml,拔管);⑶胸腔开放引流,已有闭式引流者,脓腔大,脓液粘稠,闭式引流通畅差,胸腔粘连,纵隔固定,改为胸腔插管开放引流;⑷手术(①胸膜纤维板剥除,胸内病变复张好;②胸廓成形术,肺内病变,有活动TB灶,支气管胸膜瘘;③胸膜肺切除术,慢性脓胸伴肺内广泛病变)=>胸膜肿瘤◎转移瘤约占95%,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妇科恶性肿瘤◎原发性少见,以局限性胸膜纤维瘤&恶性间皮瘤多见1. 胸膜纤维瘤来源于胸膜间皮下间隙的间叶细胞,而不是间皮细胞◎良性纤维瘤:多发于脏层胸膜,少数来自壁层胸膜;多数有蒂长入胸膜腔,与接触石棉无关;孤立的纤维瘤多无症状,为CXR发现;30%-40%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无感染指征的发热占25%;伴肿瘤综合征 肥大脊关节炎&低血糖;切除肿瘤后恢复正常影像:CT/CXR有蒂分叶状肿物,位于肺周边或叶间胸膜投影处诊断:V ATS,胸腔镜,开胸手术行胸膜活检手术治疗:局部切除-广泛切除-肺切除◎恶性纤维瘤:低血糖比良性多见,很少发生肥大脊关节病2. 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老年发病,男性多见;与接触石棉相关,但潜伏期20-40yr不等病理:沿胸膜表面生长,可发于壁层、脏层、纵隔胸膜;多直接侵及肺间质,形成结节肿块;多转移至肺门、纵隔淋巴结;组织学分型:上皮型、内瘤样型(纤维型)、混合型;上皮型最多见表现:胸部症状;杵状指,肥大性关节炎;胸腔积液(粘稠性)CT/CXR 可发现;活检诊断分期:Butchant 分期:I -局限在同侧胸膜&肺II -侵及胸壁或纵隔脏器、胸内淋巴结III -穿透膈肌侵及腹腔,对侧胸腹,胸外淋巴结转移IV -远处血行转移治疗:目前治疗均为姑息性治疗;I 期情况好者,可行胸膜切除术/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整理:钱苏宁)§食管疾病=>概述解剖上方自咽食管括约肌,下方止胃食管交接部;全长约25-30cm ,中切牙距食管入口约15cm三个狭窄:开口处梨状隐窝,左主支气管跨过,膈食管裂孔处(异物停留,化学品腐蚀)4段:)(8//84623病变以其中心归段贲门下胸段中胸段上胸段颈段起始部cmcm T cm T cm 全层厚4mm,肌层上端5%全为骨骼肌,远端50-60%全为平滑肌(平滑肌瘤多见下段);无真正外膜血供:上-甲状腺下动脉;中-(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弓上,食管固有动脉-主动脉弓下);下-膈动脉;分段性血供,吻合困难淋巴:纵行淋巴管,横行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基础)颈/上胸部→颈淋巴结;胸段→气管旁、胸膜淋巴结;下段→腹腔淋巴结(贲门)括约肌:食管上括约肌→环咽肌,静息压力35mmHg食管末端括约肌→功能性括约肌,静息压力13-30mmHg 食管疾病无论性质/功能,吞咽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贲门失迟缓症最常见的食管功能疾病achalasia1. 病因:食管肌层内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缺乏以及副交感节分布缺陷与该病有关;导致食管末端括约肌不能松弛(2-5cm狭窄区域),食物潴留致食管扩张、伸长,并发食管炎及溃疡,可有2%-5%的恶变率2. 表现: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慢性病程吞咽困难(时轻时重,与精神因素及进食生冷食物有关);呕吐(多于进食20-30min内发生,呕吐内容物可为前一餐或隔夜食物);误吸(吸入性肺炎/肺脓肿/支扩);营养不良;胸骨后不适/疼痛吞钡:食管扩张,蠕动减弱,末端鸟嘴样狭窄,但粘膜光滑Henderson分级:I-食管直径<4cm;II-直径4-6cm;III-直径>6cm 3. 治疗:药物(解痉镇静药,对轻度可有效);机械扩张(有可能造成出血、穿孔);肉毒杆菌素注射,75%-90%有效,1.5年手术治疗:Heller术(贲门肌层切开术)-[纵行切开,头端超过狭窄区,胃端不超过1cm,一般6-7cm;切开肌层完全,使粘膜膨出超过周径的1/2;远期并发症为GERD,所以可附加胃底折叠手术抗反流]=>损伤后食管狭窄1. 病因:可由食管外伤、医源性损伤、放疗引起;一般伤及肌层才有瘢痕狭窄;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腐蚀伤:碱性腐蚀食管损伤严重→皂化、蛋白溶解、组织脱水、溶解放热酸性腐蚀损伤较轻,胃损坏严重→蛋白凝固坏死2. 表现:吞咽困难(伤后10天左右,随炎症、水肿好转减轻;但随瘢痕增生收缩;伤后3w后,又出现渐加重的吞咽困难;伤后6mon,狭窄不再加重)腐蚀伤分度:I度-伤及粘膜及粘膜下层;粘膜充血、水肿及轻度上皮脱落II度-损伤侵及肌层,食管蠕动差,大多形成瘢痕狭窄III度-累及全层及周围坏死,可引起穿孔造成纵隔炎3. 治疗:急诊→补液、镇痛、镇静,少量开水或牛奶;喉头水肿切开气管;不用酸碱中和;下胃管食管狭窄的预防→药物(激素+ABx);食管扩张(伤后10天始,1周1次→1月1次→不再回缩)手术治疗:腐蚀伤应于伤后6月病变稳定后手术局限狭窄可成形;广泛狭窄行食管重建(结肠代食管术、食管吻合术)=>食管癌河南林县1. 病因:亚硝胺及真菌;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VitC);进食过热、粗糙食物;Barret食管2. 病理:◎组织分型:95%为鳞癌,腺癌少见,极少有未分化的小细胞癌◎分段:中段最多,其次为下、上胸段◎大体分型:早期→隐伏/糜烂/斑块/乳头/隆起,局限于粘膜下层以上,且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①髓质型:最常见,侵及全层,向腔内外生长,中重度梗阻占长度较长②蕈伞型:向腔内突出,梗阻较轻③溃疡型:梗阻较轻④缩窄型:梗阻最早最重,环形或短管型狭窄⑤腔内型;◎扩散:壁内扩散→食管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管(纵行》横行),扩除缘应距肿瘤5cm以上直接扩散→淋巴转移最主要,上段至颈部淋巴结,中下段至气管旁、贲门、胃左淋巴结;血行转移少见;各段均可上下转移3. 表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哽噎、异物、停滞感中晚期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干食→半流食→流食)侵表现:持续胸背痛,刺激性干咳(食管气管瘘←钡餐),声音嘶哑,呕血4. 诊断:有吞咽困难者(>40y),应多次复查筛查依靠细胞学拉网,但有症状后不选择确诊:上消钡餐:局限粘膜破坏(早期):充缺/龛影(中晚期)内镜+活检:早期病变可结合染色(lugol碘液,甲苯胺兰+);EUS&CT评估分期注意:食管CA(尤其贲门附近)可与胃CA并发,应充分检查至十二指肠;分期:0期Tis T1 不超过粘膜下层Tim:局限于粘膜?I 期T1N0M0 T2 侵及肌层长度>5cm;产生阻塞或侵及全周II A T2-3N0M0 IIB T1-2N1M0 T3 侵及外膜III T3N1M0 T4NxM0 T4 侵及邻近结构IV TxNxM1区域node,颈疫CA→颈部(包括锁上)node;胸段CA→纵膈及胃周(不包括腹腔动脉周围)鉴别:GERD,贲门失迟缓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瘢痕狭窄、良性肿瘤、憩室5、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适用于T1m期未浸润粘膜下层者;食管切除适应症:(0,Ⅰ,Ⅱ,Ⅲ中T3 M M0)全身良好,耐受手术;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外侵的表现;禁忌症:不耐受手术;有远处转移及局部外侵的表现切除可能性:病变分期;髓质蕈伞>缩窄&溃疡;下>中>上段;CT周围软组织影,食管轴变化;非开胸:食管剥脱术(下咽)(颈段)/经裂孔食管剥脱术/钝性分离切除术/ 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适用于无明显外侵的病变,不能行纵膈清扫(弓下的上胸段CA)开胸手术:隆突以下,近贲门处隆突以下/弓后病变:右后外侧开胸切除范围:切缘距肿瘤5~7cm(且贲门应附加切及6~8cm胃切除)加三野清扫?二野指颈部+贲门&胃小弯node清扫;吻合方式:部位:颈部(最多见)弓上(中段CA多用,距门齿22cm以内)弓下(下段CA距门齿27cm以内)替代物:胃、结肠、空肠(长度不够长,多用于弓下吻合)Rowx-en-Y吻合术?胃最常用姑息手术:胃/空肠造口术;食管腔内支架;分流术※手术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最多见(胃胀气压迫肺造成不张实变)肺水肿;◎吻合口并发症:√出血术后近期,因吻合口血管破裂致;引流充分√吻合口瘘(CXR,碘油造影/口服美兰)术后7天左右;颈部瘘口引流可愈合;胸段瘘后果严重,应充分引流禁食+ABX+早期试行修补√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溃疡(胃返流)◎消化道功能障碍:胃排空障碍(保守,1wk左右恢复)腹泻肠梗阻(与食管裂孔处理有关,→太大则膈疝(容一指即可))◎乳糜胸:胸导管走行(L1乳糜池-主动脉孔-T4跨至左边)弓下吻合不易伤及,弓上吻合易伤及;主要表现为术后3天引流>600ml/day,进食后为乳糜;与大量淋巴管损伤〔引流<300ml/day,可自愈〕鉴别;处理:禁食,中分脂肪乳肠内营养保持1wk→50%葡糖× 3 (或香烯乳剂×3+lido)→手术结扎(右侧肺上)◎感染大出血,膈疝,神经损伤;综合治疗:放疗:中晚期CA不可切除;低分化鳞CA有效,腺CA效差化疗:Pt(顺铂)为主;联合治疗:放化疗同时进行+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腔内型:乳头状瘤〔下段多见,有恶变倾向〕息肉,均应手术治疗粘膜下型:上管瘤,颗粒细胞瘤(正常粘膜下质硬的白色区域)壁间型:平滑肌瘤(中下段多见,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向腔外生长;钡餐半月形阴影)=>食管憩室分为内压性(咽食管憩室、隔上憩室),牵引性~(食管中段~)1)咽食管憩室-Zenker憩室:发生于咽、食管连接处后壁(Kilian三角咽下缩肌于环咽肌之间薄弱三角)老年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表现为咽部不适,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