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即时评价: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变得更精彩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即时性评价的作用摘要:即时性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
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机智,抓住教学契机,对学生的表现所给予及时、准确而富有个性的即时评价,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即时评价调控导向促进即时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做的即时表扬或批评。
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与其他评价方式相比,即时性评价更加直接、快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即时性评价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内在的动力,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谈即时性评价的作用。
一、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发挥即时性评价的调控作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目前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学习无计划,上课不专心,课后不复习,做作业不认真,甚至上课睡觉,抄袭作业,等等,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学习。
面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良习惯,教师所给予的及时、客观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调整、改正和控制后续学习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选择何种方式的评价,才能使即时性评价发挥调控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是一味地批评、训斥,还是平淡乏味的说服教育?我想这种评价也许会收到一时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能维持多久呢?如果教师能随时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采取幽默式批评的评价方法,学生则会乐意去接受,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这样的即时评价的效果会更好,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精神,发挥即时性评价的导向作用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而在有组织、有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学习策略、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导向性作用。
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历史是一门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然而,历史教学评价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明确评价目标和内容设计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历史教学的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等方面。
评价的内容可以涵盖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等,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级特点来确定评价内容。
二、多元评价方法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笔试可以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但它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历史项目、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法,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
此外,利用观察、访谈、听写等评价方法也是有效的补充。
三、注重过程评价历史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学习日志、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四、建立个性化评价机制每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差异都很大,因此,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
这包括在评价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和个人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区分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差距,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
五、及时反馈与改进一个有效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强调及时的反馈与改进。
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同时,评价结果也应用于教学改进,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论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作者:刘丹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3期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一种进行性评估。
课堂即时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能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继学习的作用。
所以,在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课堂对话,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洞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和能力,抓住生成性资源,适时进行即时评价。
一、评价有激励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一个人一球打过去,打倒了7个瓶子,余下3个。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有两类评价者。
一类板着面孔指责说:“怎么搞的!还有3个没打倒!”另一类则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和肯定的语气说:“好!打倒了7个!”这时候,被评价者心理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映:前一种是心理不痛快,“你怎么就没看见我已经打倒7个!”而后一种则感到兴奋和鼓舞:“还有3个没打倒,下次一定干掉它!”“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用鼓励和期望比批评、指责更能激发积极的思想效应。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其实都在不经意中扮演着“保龄球效应”中的两类指导者角色。
在教学中学生会有许许多多的“3”与“7”,关键是教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用什么样的眼光来欣赏。
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教育本身就需要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这种发现最能体现教育者的智慧。
因此,教师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谅解学生的幼稚,通过强调进步和成就而非强调失败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使来自教师的期待内化成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预期和判断,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发展。
二、评价有针对性,内容具体明确许多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表扬,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改善其学习效果。
事实上,笼统的、单调的表扬往往是无效的。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在历史教学中,评价与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成为历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评价应该多样化。
历史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可以包括笔试、口试、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次,评价应该及时性。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进度往往比较快,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以解决。
及时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评价应该帮助学生成长。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记录,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进行反馈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反馈应该具体。
教师在给学生反馈时,应该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如何改进。
其次,反馈应该及时。
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错误积累。
最后,反馈应该积极正面。
教师在给学生反馈时,应该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多样化、及时性、帮助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和具体、及时、积极正面的反馈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方式,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字数超出要求】。
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策略及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策略及有效性⽔亭柏园学校段丽梅【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的今天,教学评价越来越成为⼤家关注的焦点。
教师的课堂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
⼀堂成功的课,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设计好的每⼀个教学环节,更在于师⽣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即时评价。
它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本和学⽣实际后焕发的⾃然⽽然的创设和⽣成,它可以让学⽣知道⾃⼰的思考是否有效,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受到熏陶感染。
本⽂主要就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即时评价的策略及有效性问题从多⽅⾯进⾏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策略有效性何谓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法、过程、效果⽅⾯作出即时的点评。
它主要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后继学习的作⽤。
现代⼼理学表明,当学⽣某种良好的⾏为出现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某种⼼理满⾜,形成愉悦的⼼境,并使同类⾏为继续向更⾼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
即时评价低起点、⼩⽬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最能拨动他们的⼼弦,它也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的⼀种体现。
那么怎样使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策略发挥有效性呢?⼀、善于搭建课堂评价的平台若要语⽂课堂的评价异彩纷呈,在课前要有⼀个孕育的过程,那就是教师的精⼼预设。
这⾥的预设是指为学⽣预设互动交流的机会,搭建课堂评价的平台,使课堂教学有效、精彩。
语⽂学习信息是灵活的、丰富的,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学⽣经验及社会⽣活的联系和融合,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教材,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如上⽹、看电视、读报刊等等。
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厚”。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标准”,提倡⽤多把尺⼦衡量学⽣,拒绝“唯⼀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之有效策略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帮助。
有效的即时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
1.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听写、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听写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 及时反馈在进行即时评价的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无论是积极的鼓励还是建设性的批评,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问答环节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指导,并就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在批改作业和听写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并相互评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4. 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时,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当具体清晰,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准确评价。
评价标准可以分为知识掌握、能力表现、表达能力等方面,多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
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教师的评价语言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反思与认识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就说:“这个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表扬他。
”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翘起大拇指,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棒!棒! 非常棒!”声音整齐而有节奏,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
或者是说:“表扬某某”、“某某,你真棒!”接着是“啪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一片”,形成一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化的做法。
二、创造性课堂评价技巧(1)、关注学生,巧妙运用即时评价语言。
评价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防止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
所以评价要“到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
“你的回答使我感到你的数学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性”,“久违了,我终于看到了从前主动回答问题的你”,“你的推理能力已远远超越了老师,你真的很棒!”等。
相信这样的即时性评价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2)、信任学生,拓展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
教师是否相信儿童,这是教师对儿童能否进行合理评价的前提,也是教师能否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基础。
(3)、接纳学生,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
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并不是单一的,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的采用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也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8加几的加法》教学片断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生1:我会算8+8=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
(众生哗然,都说“错了”。
生2黯然失色,满脸通红,嘴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说了……)师(微笑着说):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好吗?(此时,生2又重新抬起自信的头,但眼睛里还是流露出些许疑惑的目光。
课堂即时评价的名词解释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旨在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提供教学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
课堂即时评价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获得和反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指导。
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时性:课堂即时评价要求教师能够即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种实时性不仅对教师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多样性:课堂即时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包括口头问答、小组讨论、个人作业、课堂测试等等。
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单一评价方式带来的局限性。
3. 反馈性:课堂即时评价的关键在于及时给予学生及教师反馈。
学生在接受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个性化:课堂即时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提供更贴近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料和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课堂即时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或辅导。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能够观察学生在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小组合作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成果。
3. 作业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业评价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实验报告、练习册等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4. 课堂测试:课堂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即时评价方式,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时测试,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效即时评价: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变得更精彩浙江省龙泉市第二中学季资凤摘要: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
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多是随意发挥,缺乏实效。
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入手,对有效的课堂即时评价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即时评价;有效;探索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提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这样就需要评价和教学同步,及时对学生的情况做出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作为一种最快捷、最直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仔细观察历史与社会课堂,不难发现即时评价在实施中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新理念基本得到教师认可,以表扬奖励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方法成为流行,教师在重视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能关注到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实践中评价方式流于表面,形式单一,对学习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质性问题关注不够,即时评价存在过“泛”、过“虚”、过“空”、过“露”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价学生学习,如何发挥即时评价的优势,让社会课堂放出“流光溢彩”,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地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在以下五个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
一、真实准确,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真实准确是有效即时评价的基石。
真实准确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描述,它并不回避学生在思想和语言表达上的缺点和错误,在欣赏其中的智慧和独特时,不忘记一分为二地评价,肯定该肯定的,否定该否定的。
反之,一味地用“好的”“很好”“不错”这种简单笼统的评价,会让学生迷失自己,难以起到真正的反馈和导向作用。
总之,教师的即时评价应避免含糊其辞,要真实准确,要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
在教学《海拔最高的牧区》时,我创设了“天路之旅”的教学情境———龙泉的晓明准备在暑假期间去拉萨的笔友扎西家做客,要求学生帮晓明出谋划策,“出发前,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并说明理由。
”“晓明应该带上牙膏牙刷、衣服、地图、药品……因为这些都是……”没等学生们反应过来,急性子的学生甲已说完了一大通。
于是我说道:“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老师,我觉得晓明应该带上棉袄,因为拉萨那边很冷。
”学生乙自信地说道。
“你答题时总是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你,如果你能联系拉萨的夏季气候特点再深入思考,一定会得出一个更完美的答案。
”我笑着说道。
接着我看到一学生积极举手,于是让他发言,没想到他却言不达意,此时我强调:“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先想一想,想好了再发言好吗?”在以上活动中,我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了反馈,客观准确地向学生指出了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不好在哪里。
这样的评价突出了问题的焦点,语气婉转,却能一语中的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回答与思维的质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激励引导,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这些有声或无声的语言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细心地观察课堂上的信息,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给学生以首肯,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在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时,我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秦始皇?请说明你的史实依据。
”一学生说:“秦始皇是个暴君。
课本提到的‘焚书坑儒’事件就是一个证明,,而且我看过许多书,了解到秦始皇对老百姓实行非常严厉的法律,征收很高的赋税。
”我连忙说道:“你很会读书,能从课内外各种途径了解历史信息,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和眼界。
那么同学们赞同这个观点吗?”当我期待着学生的另一种结论时,突然冒出来一个声音:“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秦始皇不是个暴君,而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因为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
”对于这样的结论我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对于这样“新颖”的理由我倒是始料未及,这时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我立即说道:“老师很欣赏你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当时秦始皇建造规模庞大的兵马俑真的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笔财富还是另有目呢?”经过我的提醒,学生们很自然的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去评价,同时必须综合历史史实,全面客观地得出历史结论。
在这一教学情境中,无论是对于学生的“片面”回答还是“另类”答案,我都不是粗暴的批评而是首先予以激励表扬,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稚嫩的探究问题意识、敢于说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和乐意与他人交流看法的合作学习的精神。
但是,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现为直线型,具有简单、片面的特征,因此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点拨。
案例中我利用学生思维过程的破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反思自己的观点。
如此,“表扬”就成了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杠杆,使学生在发现求知的道路上“别有洞天”,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真正促进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三、尊重差异,让学生获得自信,取得进步我们知道,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但由于智力因素、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原因,不可避免地在学习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因此在即时评价中,我们要承认个体差异,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对不同学生的见解,进行针对性地差异评价。
一般来说,对于优等生宜用赞誉鞭策引导型的评价,中等生则用肯定鼓励型的评价,而对学困生应以宽容激励为主。
在教学《角色与选择》时,我设计了一个话题“如果你意外中奖获得200万奖金,你会选择哪些理财方式?并且说明理由。
”很快一中等生说道:“我会选择购买股票,因为现在股价大跌,趁机可以低价买入。
”我鼓励到:“你现在就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未来一定会是个‘炒股大王’。
”接着一优等生说道:“我不会把所有的钱投资到股票,毕竟风险太大了。
我会分散资金,把100万存银行,100万买股票。
”我表扬到:“你有很强的规避风险意识,如同你为人那样稳重。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又一中等生说:“老师我会用100万买国债,另外100万捐给希望工程,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同龄人。
”“你的爱心让老师钦佩,不愧是班级的‘爱心大使’。
”正当我为学生们的精彩发言连连赞叹时,看到一个平时寡言少语的学困生几次欲言又止,我立即投去鼓励的目光,她终于慢慢站起来说:“我,我想问问我经商的叔叔阿姨,有没有更好的理财方法?你们一定会认为我很幼稚吧!”全班同学笑了,我连忙说:“你很会动脑筋,考虑得很周全,想到理财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不是盲目单干。
”这时同学们对她投来了赞许的眼光,大家热烈鼓掌。
从那女孩微微泛红的脸上,我分明能够感受到她心中的那份激动。
“尊重差异,价值多元”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课堂即时评价时,我们教师应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即时评价的标准和尺度,让每个学生获得快乐、自信、成功等情绪体验。
正如一位学者说得好:“教师的评价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中。
”它不断地指引着每个学生前进的方向,引领着每个学生向高处攀登。
四、适时延迟,让学生自由思考,激发思维课堂评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
但课堂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尤其是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
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引出更准确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这位学生或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倘若适时延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和感悟,那么学生将从这开放的时空中获得更多的“顿悟”。
在教学《生活的时代印记》时,一学生对书中中国老人的“晚年感慨”提出质疑:“这位老人太傻了,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攒到了买房子的钱,那她还能享受几年啊?人生在世,应该懂得享受嘛。
”我本来想反驳,纠正,可转念一想,何不听听其他学生的意见。
我趁势让大家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第一小组:“这位老人不是‘傻’,而恰恰体现了她的伟大。
她攒钱买房子更多的是为了她的子女。
”第二小组:“现在的房价涨得这么快,可能攒了一辈子到头来也买不到一套房,还不如先贷款买房,后再还贷。
”第三小组:“老人的消费观念是‘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我奶奶也总是舍不得花钱,不是她没钱,而是她习惯了过节俭的生活,借钱买房她心里不踏实。
”第四小组:“我们与老一辈人生活的时代毕竟不一样了,现在收入越来越高,只要我们有能力还贷,提前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说实话,学生们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意料,他们在延时评价所留下的宽泛过程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课堂成了内涵喷薄的个性舞台和情愫飞扬的人文天地。
我不得不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越俎代庖”,如果没有延时评价就没有这么鲜活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产生了。
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自评互判,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教师是权威的评价主体,学生则是无奈的评价客体,这样的评价机制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反思、评判、分析能力的有效发展。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即时评价中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判。
自评互判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学生们自己真实的心声,另一方面学生的评价可能会超越教师常用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起到老师难以企及的作用。
在教学八年级《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时,我创设了“开封旅行社招聘导游”的活动情境。
要求应聘小组根据历史史实,介绍北宋时期开封市(汴梁城)的城市新气象。
然后由我所率领的招聘小组评价并做出决定。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各应聘小组使出浑身解数,轮番上阵,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招聘组同学则是洗耳恭听,时而点头,时而皱眉,专注的样子俨然是一个个专业的招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