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2
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A.着色剂B.发泡剂C.摩擦剂D.防腐剂2.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之后,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B.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亚硝酸钠溶液3.关于含氟牙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以游离态存在B.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能够与牙齿的成分形成更难溶的物质C.化合态氟元素无毒,含氟量越高越好D.氟元素有毒,最好不要用含氟牙膏4.某同学欲检验火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他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先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入品红溶液D.先通入足量溴水,再通入澄清石灰水5.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6.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试剂B 湿润试纸A 现象结论A 碘水淀粉试纸变蓝碘具有氧化性B 浓氨水,生石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氨气为碱性气体C Na2SO3,硫酸品红试纸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 Cu,浓硝酸KI-淀粉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7.下列实验能证明有SO2存在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都能证明B.只有⑤能证明C.③④⑤能证明D.都不能证明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B.纸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仙居中学尹沧浪郑懿勇一、实验要求:1、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酸碱性的检验;甘油的检验;摩擦剂的检验;补充:F-的检验。
2、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硫元素的检验;氯元素的检验。
二、实验准备1、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火柴、注射器、漏斗等。
2、试剂:0.5mo l·L-1CuSO4溶液、1mol·L-1NaOH溶液、0.1mol·L-1 AgNO3溶液、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蒸镏水、广范pH 试纸、牙膏样品若干种、稀盐酸、稀硝酸、0.5mol·L-1NaNO2溶液等。
三、实验方案1、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取适量牙膏加蒸馏水溶解、搅拌、静置、过滤。
(2)牙膏溶液酸碱性测定:取澄清溶液用pH试纸测其pH。
(3)牙膏中甘油的检测:在1mL0.5mol/LCuSO4溶液中滴加5滴1mol/LNaOH溶液、振荡;接着加入1mL牙膏澄清液,振荡;再继续加入1mol/LNaOH溶液,轻轻振荡试管。
观察现象。
(4)牙膏中摩擦剂的检验:取牙膏溶解液中的不溶物加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补充F—的检验:在0.1mol/LFeCl3的溶液中滴入l至2滴0.01mol/LKSCN溶液,呈血红色。
把少量牙膏澄清液放入这血红色的溶液中振荡,红色褪去;2、火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1)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
方案1:取两只洁净的大小不一的烧杯,小的为甲、大的为乙,在乙烧杯中加入10mL 浅红色0.01 mol·L -1KMnO 4酸性溶液,如图所示。
将多根安全火柴伸入甲烧杯中,再用一根燃着的火柴点燃火柴头,待火柴头完全烧完,即将火柴移出,迅速将甲烧杯倒扣在乙烧杯上,轻轻振荡乙烧杯。
改进一:对(套)管改进二:将2--3根火柴的火柴头摘下,置于一小试管的底部,将一小团滴有0.01mol ·L-1KMnO 4酸性溶液的脱脂棉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管底部,观察实验现象.方案2:用漏斗、试管、注射器、导管等组成如图所示装置。
实验化学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一.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检验方法: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测溶液PH?澄清溶液沉淀?检验溶液中F-检验溶液中甘油?加盐酸检验放出气体?检验溶液中Ca2+(1)根据上述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A名称:澄清溶液的PH>7的原因是②检验沉淀中含CO32-方程式:、检验溶液中含Ca2+的方程式:③检验溶液中含甘油方程式④检验溶液中含F-方程式(2)如何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CaCO3)、Ca3(PO4)2 、SiO2、A1(OH)3中的哪一种?(3)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甲酸、乙酸、乙醛、甘油、葡萄糖溶液五种液体,这种试剂是(4)仅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苯、CCl4、Na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选用的是()A、Br2水B、FeCl3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AgNO3溶液(5)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42-、CO32-、NO3-和I-。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②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③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④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热,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如何检验不能确定的离子是否存在?二.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1.火柴磨擦起火的原理:火柴盒侧面涂有和,火柴头上的物质是、、等物质。
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使与KClO3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硫)燃烧生成SO2,从而使火柴杆着火。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一、设计思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和课题评价等学生活动,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成分的检验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和过程体验,体现从“做” 中“学”和“ STS的教学理念,力求触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有所提升。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选取牙膏和火柴头为实验对象,运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熟悉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强化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用化学的视角审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基本检验方法,通过本课题实验提升学生驾御知识的能力,综合评价、判断、选择、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牙膏和火柴头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初步学会牙膏和火柴头中主要成分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
激活学生学习化学学习兴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着化学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处理。
教学难点:实验最佳方案的选择。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以教师的导为辅,以学生的演为主;教材实验设计与学生个性化实验结合。
七、教学过程:实验一:(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用分类的观点汇报市场上常见牙膏的种类,通过讨论确定课题研究的化学物质及其检验方法。
写出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设计实验检验方案。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用牙膏刷牙,使自己的牙齿保持健康洁白,牙膏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生]与牙膏中的物质有关。
与所含物质的性质有关。
[师]牙膏中到底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和作用,同学们和我一样事先已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牙膏的资料。
专题3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一、牙膏成分的检验沉淀建议不要加入太多2、建议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氟离子检验 :在0.1mol/LFeCl 3的溶液中滴入l 至2滴0.01mol/LKSCN 溶液,呈血红色。
把少量牙膏澄清液放入这血红色的溶液中振荡,红色褪去;如果在0.1mol/LFeCl 3离子的溶液中先加入澄清溶液掺合,振荡混匀后再滴人KSCN 溶液,就不会出现红色。
前者的反应是:Fe (SCN)63+ + 6F – = [FeF 6] 3– + 3SCN – (血红色) (无色) 后者的反应是: Fe 3+ + 6F – = [FeF 6]3 – (无色)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①碳酸钙(CaCO 3):碳酸钙有重质和轻质两种,重质碳酸钙是将岩石中的石灰岩和方解石粉碎、研磨、精制而成。
轻质碳酸钙是将钙盐溶于盐酸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淀。
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可用于牙膏。
②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4•2H2O和磷酸氢钙无水盐CaHPO4):磷酸氢钙分为二分子水的二水盐和无水盐两种。
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由于无水盐硬度高,摩擦力强,因此在特制除烟迹的牙膏中,可在二水盐中混入5%~10%无水盐。
③焦磷酸钙(Ca2P2O7):焦磷酸钙是将磷酸氢钙高温处理而得到的。
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④水合硅酸(SiO2•nH2O):水合硅酸是非常细的白色微粒,可用于透明牙膏中。
另外,由于其比容大,可作牙膏的增量剂和增粘剂使用。
⑤氢氧化铝[A1(OH)3]: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二、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2、附件:火柴头硫成分检验实验装置实物图,火柴头硫成分检验实验视频。
一、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名称主要成分功能摩擦剂磷酸钙或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等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
用于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上的污渍、牙斑、食物残渣等发泡剂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泡沫以起乳化、分散残留物,增强消除口腔污垢的作用保湿剂__ ___和水使牙膏保持湿润增稠剂角叉胶或羧甲基纤维素钠防止牙膏分离出水分,同时使牙膏具有适宜的黏度,易于从牙膏管中挤出成型防腐剂___________ 抵制牙膏中微生物的生长增香剂甜味剂香精、糖精改善牙膏的口感着色剂二氧化钛、食用色素使牙膏变白或呈现不同的颜色氟化物氟化钠或一氟磷酸钠主要用于预防龋齿2、药膏的酸碱性、CaCO3、甘油和F—的检验(1)测pHpH>7,牙膏略显性(2)检验甘油甘油遇新制呈色方程式:(3)检验F—1)向滤液中加入CaCl2溶液,出现离子方程式:甘油检验F—检验2)将滤液滴入FeCl3溶液,由色变色离子方程式:(4)检验CO32—为了检验少量的CO2气体,可用洁净的蘸取伸入要检验CO2的试管中,玻璃棒上的澄清石灰水变(5)检验Ca2+1)取溶液,滴加酚酞,再滴加氨水,将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溶液,有生成,再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离子方程式:2)进行焰色反应,Ca2+的火焰呈色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火柴起火的原理安全火柴的火柴盒侧面涂有_____ _ (发火剂)和Sb2S3(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_______ 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__ _等。
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氯酸钾等接触的燃烧,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生成一定量的__________。
2、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1)硫元素的检验检验火柴燃烧后是否有生成1)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现象:离子方程式:2)将SO2通入氯水溶液,现象:离子方程式:3)将SO2通入溴水溶液,现象:离子方程式:4)将SO2通入氢硫酸,现象:离子方程式:5)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变为色,加热后又变为色注:1)、2)、3)是利用SO2的性;4)是利用SO2的性;5)是利用SO2的性;(2)氯元素的检验1)检验Cl—将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方程式:、2)检验ClO3—摘下几根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溶液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和NaNO2溶液,现象:离子方程式:三、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验1、甲醛的物理性质甲醛俗名,是一种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有毒。
实验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一《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火柴头中硫、氯元素的检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第三专题《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一“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中“火柴头中硫、氯元素的检验”。
《实验化学》模块是浙江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最后一个选修模块,依据已经掌握的一些基本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初步具备基本实验素养,再进行的高层次的教学,而其核心任务是制备和合成某些化学物质,而物质检验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诸多与物质检验有关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化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火柴头为载体,设计方案检验其中硫元素和氯元素,帮助形成物质检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并通过实际的实验验证,学会优化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二氧化硫、氯酸钾及氯化钾等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能用氧化还原原理分析未知的反应,欠缺的是不了解火柴中存在的物质以及起火原理。
2、能力层面: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想法,有一定的实验素养,欠缺的是这些思想和思路往往还不系统,不会完整分析检验物质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火柴头中硫、氯元素的检验,提升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形成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实验重新优化原方案的设计,体验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火柴中硫、氯元素的检验方法难点:物质检验的一般思维方法五、教法、学法思考:六、教学过程:环节一:追寻历史,引出话题——火柴的发展史【ppt】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她手中拿着一束火柴。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向她买过一根……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提问1】当时的火柴有什么特点?【学生】说明当时火柴很容易燃烧,不安全【教师】当时是1864年的欧洲,使用的是白磷火柴或叫摩擦火柴,我们知道,白磷有毒,极易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