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苏教版选修六
- 格式:docx
- 大小:12.6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一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时间:45分钟)1.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之后,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B.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亚硝酸钠溶液解析火柴头中含氯物质为KClO3,检验ClO-3的反应原理为ClO-3+3NO-2+Ag+===AgCl↓+3NO-3,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pH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影响pH的测定。
正确方法是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更不能用试纸蘸取待测液,污染化学试剂,故答案为A。
答案 A3.某同学欲检验火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他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先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入品红溶液D.先通入足量溴水,再通入澄清石灰水解析由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检验二氧化碳前,需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除尽,最后再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 D4.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l2溶液)B.FeCl2溶液(KSCN溶液)C.KI(淀粉溶液)D.HCHO溶液(石蕊试液)解析由于BaCl2能形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沉淀,所以无法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答案 A5.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试剂B 湿润试纸A 现象结论A 碘水淀粉试纸变蓝碘具有氧化性B 浓氨水,生石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氨气为碱性气体C Na2SO3,硫酸品红试纸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 Cu,浓硝酸KI淀粉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解析本题考查试纸的选用以及规范使用试纸。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教材分析本节课“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内容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1。
本课题涉及到的成分检验的方法都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而且研究对象又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材只提供了操作流程示意图作为参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在实验中的主体价值,所以上好本节课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对牙膏和火柴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促使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并将这种情感贯穿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本节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牙膏和火柴头主要成分检验的方案设计的学习,同时让同学们尝试对各种方案作出评价并合作完成实验,在些基础上掌握物质性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难点:各种方案的设计3教学设计流程[提问]根据牙膏的成分表和课本预设知识,从化学角度考虑实际生活中应重点关注牙膏的哪些成分?如何检测?[信息1] 在口腔的湿润环境中,牙齿存在这样一个溶解平衡:[探究1]试讨论牙膏的酸碱性,并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其PH。
[小结1]国家规定牙膏的PH应在5.5~10.0之间,刚才同学们测的多支牙膏溶解稀释后溶液的PH 在7和8之间,说明大多数牙膏都是弱碱性的,和同学们的推测是吻合的。
[信息2] 图片展示一些化装产品,介绍其中的保湿成分主要是甘油(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探究2] 牙膏也必须长期保持湿润状态,请同学们通过设计实验完成对牙膏中保湿剂成分的检验。
[信息3] 1、摩擦剂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用于增强牙膏的磨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因此摩擦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牙膏的档次。
2、Ca3(PO4)2不溶于水,但Ca(H2PO4)2可溶于水。
3、Ca3(PO4)2+4HCl==Ca(H2PO4)2+2CaCl2 [探究3]请各小组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自带牙膏的摩擦剂的主要成分。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牙膏是复杂的混合物。
它通常由摩擦剂(如碳酸钙、磷酸氢钙)、保湿剂(如木糖醇、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如十二醇硫酸钠、2-酰氧基磺酸钠)、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鹿角果胶)、甜味剂(如甘油、环己胺磺酸钠)、防腐剂(如山梨酸钾盐和苯甲酸钠)、活性添加物(如叶绿素、氟化物),以及色素、香精等混合而成。
目前我国使用的牙膏分为普通牙膏,氟化物牙膏和药物牙膏三大类。
特种牙膏它是有特殊性质的牙膏。
牙膏的主要成分一般有摩擦剂、发泡剂、润滑剂、调味剂和一些其它添加成份。
牙膏中某些成份的检验使用牙膏不仅能除去日常饮食带来的牙渍、恢复牙齿的健康洁白,还可以帮助防止牙渍再生,持久洁白牙齿。
洁齿品的使用可追溯到2000-2500年前,希腊人、罗马人、希伯莱人及佛教徒的早期著作中都有使用洁牙剂的记载,早期的洁齿品主要是白垩土、动物骨粉、浮石甚至铜绿,直到十九世纪还在使用牛骨粉和乌贼骨粉制成牙粉。
用食盐刷牙和盐水漱口至今也还存在。
而我国唐朝时期即已有中草药健齿、洁齿的验方。
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工业化生产牙粉,牙粉才作为一种商品。
1840年法国人发明了金属软管,为一些日常用品提供了合适的包装,这导致了一些商品形态的改革。
1893年维也纳人塞格发明了牙膏并将牙膏装入软管中,从此牙膏开始大量发展并逐渐取代牙粉。
那么,牙膏的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牙膏有这些作用呢?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广范PH 试纸0.5mol·L-1 CuSO4溶液、1mol·L-1 NaOH溶液、牙膏样品若干种、稀盐酸1.牙膏中摩擦剂的检验摩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使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比较容易被刷下来。
麻擦剂要有一定的摩擦作用,便是不能损伤牙面及牙周组织。
常用的有碳酸钙及二氧化硅,占牙膏含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牙膏中摩擦剂只有一种,如何检验你使用的牙膏中摩擦剂是什么?实验步骤:取少量某品牌牙膏样品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2.检验牙膏中含有甘油甘油是牙膏中最常用的润滑剂,它的作用是保持牙膏的湿润性,并能保护牙龈、牙体组织。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浙江选考·加试要求] ——————————————————————————————————1.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2.检验牙膏中含有的碳酸钙、甘油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
3.火柴起火的原理。
4.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5.物质检验的方案设计。
1.了解牙膏和火柴头的主要成分及其检验方法。
培养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的技能。
2.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推论”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评价实验等综合实验能力。
3.以牙膏和火柴头成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的情感。
———————实验要素先知道一、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为CaCO3(1)CaCO3跟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2-3。
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a(OH)2+CO2===CaCO3↓+H2O。
(2)CaCl2溶液中滴加(NH4)2C2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a2+。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2O2-4===CaC2O4↓2.检验牙膏中的保湿剂是否为甘油多羟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绛蓝色的溶液。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检验牙膏中含有F -Ⅰ.Ca 2++2F -===CaF 2↓(白色) Ⅱ.Fe 3+(黄色)+6F -===[FeF 6]3-(无色) Ⅲ.Fe(SCN)3+6F -===[FeF 6]3-(无色)+3SCN -二、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 1.硫元素的检验火柴头中含有单质硫,燃烧后生成SO 2,可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品红溶液等褪色。
(1)通入稀的浅红色酸性KMnO 4溶液中,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反应方程式为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
课题一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时间:45分钟)1.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 A.着色剂B.发泡剂C.摩擦剂D.防腐剂解析A项着色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食用色素;B项发泡剂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硫酸钠;D项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安息香酸钠;C项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占牙膏成分50%左右,能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上污渍、牙斑、食物残渣等。
答案 C2.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之后,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B.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亚硝酸钠溶液解析火柴头中含氯物质为KClO3,检验ClO-3的反应原理为ClO-3+3NO-2+Ag+===AgCl↓+3NO-3,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A4Ag+;C选项,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就是SO2,还可能是其他气体,如氯气;D选项,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而醛基还可能存在于甲酸或甲酸某酯、甲酸盐以及葡萄糖等物质中。
答案 B4.某同学欲检验火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他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先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入品红溶液D.先通入足量溴水,再通入澄清石灰水解析由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检验二氧化碳前,需要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除尽,最后再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 D5.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l2溶液)B.FeCl2溶液(KSCN溶液)C.KI(淀粉溶液)D.HCHO溶液(石蕊试液)解析由于BaCl2能形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沉淀,所以无法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3.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同步检测1.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 A.着色剂B.发泡剂C.摩擦剂D.防腐剂解析:选C。
A项着色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食用色素;B项发泡剂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硫酸钠;D项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香酸钠;C项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或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占牙膏成分50%左右,能增加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上污渍、牙斑、食物残渣等。
2.(2011年宁波高二检测)检验某牙膏中不溶于水的成分是否含有Al(OH)3,可接受的方法是( )A.取滤渣加入稀氨水中,不能溶解B.取滤渣加入NaOH溶液中,能溶解C.取滤渣加入稀盐酸中,能溶解D.将滤渣平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中,均能溶解解析:选D。
物质的检验一般利用物质的特征反应。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3.取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的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元素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AgNO3溶液和稀HNO3C.AgNO3溶液、稀HNO3和NaNO2溶液D.KI淀粉溶液解析:选C。
火柴头的成分中含有KClO3,氯元素具有较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可选择还原剂将其还原为Cl-,通过检验Cl-存在检验Cl元素存在。
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ClO-3+3NO-2+Ag +===AgCl↓+3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留意KI淀粉溶液变蓝后并不能证明氯元素确定存在。
4.(2011年漳州高二检测)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下列检验SO2的装置正确的是( )解析:选B。
A会把KMnO4溶液抽入注射器内;C会把KMnO4溶液压出试管外;D无法把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抽入试管内。
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1.检验火柴头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的最佳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双氧水D.氯化钡溶液2.检验牙膏中不溶于水的成分中含有Al(OH)3,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取滤渣加入稀氨水中,不能溶解B.取滤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能溶解C.取滤渣加入盐酸中,能溶解D.将滤渣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能溶解3.下列关于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甘油和水是保湿剂B.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作为固定剂C.氟化钠主要用于预防龋齿D.安息香酸钠作为防腐剂4.鉴别苯酚、硫氰化钾、乙酸、氢氧化钠四种溶液,可用的一种试剂是( )A.盐酸 B.食盐C.新制的氢氧化铜 D.氯化铁5.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放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检验溶液中含有氯元素应加入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C.亚硝酸钠溶液和稀硝酸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和亚硝酸钠溶液6.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A.氯化铁溶液、溴水B.碳酸钠溶液、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D 氢氧化铝8.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4NH+、Mg2+、23CO-、Ba2+、24SO-。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 mL该溶液分别(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3)试确定K。
9.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2)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一、设计思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和课题评价等学生活动,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成分的检验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和过程体验,体现从“做” 中“学”和“ STS的教学理念,力求触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有所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取牙膏和火柴头为实验对象,运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熟悉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强化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用化学的视角审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基本检验方法,通过本课题实验提升学生驾御知识的能力,综合评价、判断、选择、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牙膏和火柴头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初步学会牙膏和火柴头中主要成分的
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
激活学生学习化学学习兴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着化学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处理。
教学难
点:实验最佳方案的选择。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教师的导为辅,以学生的演为主;
教材实验设计与学生个性化实验结合。
七、教学过程:
实验一:(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用分类的观点汇报市场上常见牙膏的种类,通过讨论确定课题研究的化学物质及其检验方法。
写出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设计实验检验方案。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用牙膏刷牙,使自己的牙齿保持健康洁白,牙膏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生]与牙膏中的物质有关。
与所含物质的性质有关。
[师]牙膏中到底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和作用,同学们和我一样事先已从网上下载了
一些有关牙膏的资料。
[投影]网上下载的有关牙膏的资料。
[投影]表3-1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师]要研究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我们需要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投影]提出假设一一设计方案一一实验探究一一观察现象一一得出结论一一重新假设一一设计方案一一实验探究……
[师]牙膏虽然种类很多,但都含有摩擦剂,今天同学们都从寝室里带来了你所使用的牙膏,通过资料介绍你想对牙膏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究?
[生]我想探究中华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我想探究佳洁士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
分数是多少?牙膏中的摩擦剂会伤害牙齿吗?我想知道碳酸钙摩擦剂的制取方法,我想了解含氟牙
膏中氟的存在................
[提出假设]假设1、摩擦剂是氢氧化铝;
假设2、摩擦剂是碳酸钙;假设3、摩擦剂是二氧化硅。
[设计方案]取少量某牙膏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定牙膏溶液的PH,另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检
验甘油),并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
[学生实验]实验探究一:测定牙膏溶液的PH
[师]牙膏含有甜味,该甜味物质主要是什么?
[学生实验]实验探究三:检验甘油的存在
[师]会不会是葡萄糖?因为葡萄糖也有多羟基。
[学生实验]将绛蓝色溶液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二:课前准备:对教材中检验火柴头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一、二进行评
价,若有其他方案,请将实验方案及所需实验用品报到老师处;若无,请选择方案一或二进行实验。
[投影]介绍安全火柴的起火原理:
安全火柴的火柴盒侧面有红磷(发火剂)和SbS (易燃物)等,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IQ、MnO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硫等。
当两者摩擦时,因摩擦产生的热使与氯酸钾等接触的红磷发火,并引起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燃烧,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师]如何检验火柴头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硫气体的生成?[投影]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应该正确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3、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方法在中学现有的实条件下能够得到满
足。
4、简约性应尽可能简单易行,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在较
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投影]检验火柴头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设计
S O2的性质-实验原理一药品仪器一实验操作一现象记录一实验结论
[师]请同学们对实验一的两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你是否已设计出更精巧、
简便的实验方案?请与其他同学交流,并阐述你的观点。
[师]同学们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学生实验]实验探究一:按你选定的方案进行实验
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
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评价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效果与实验感受、探究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投影]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是:1、气体的集取2、试剂的浓度与用量3、操作敏捷与准确
[学生实验]实验探究二:检验氯元素的存在
[师]未燃烧的火柴头,并不与稀硝酸、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氯酸根离子不与银离子产生沉淀,未燃烧的火柴头中无氯离子
[师]如何将氯酸根离子转化为氯离子?
[生]从氧化还原观点看,应加入还原剂,如本实验中加入了亚硝酸钠溶液。
[师]燃烧后的火柴头中氯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燃烧过程中氯酸根是如何转化为氯离子的?[生]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师]在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生]催化剂
[师]如何证明二氧化锰确实起催化剂的作用?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交流反馈]你认为自己的方案合理、可行吗?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已做了分析?[教师点评]通过本实验研究,同学们从知识、技能各方面有什么收获?
[课题小结]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
[设置新问题]运用今天学习的研究方法,同学们还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