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剖面图绘图步骤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以图示范绘制地形剖面图
(1) 确定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
(2) 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
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3) 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如图所示,从1点到15点,向MN线引垂线。
(4) 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到15′点的相应高度。
(5) 用平滑曲线把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各种地形的剖面示意图
巧用“地形剖面图”
(1)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2) 确定是否通视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
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
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
(3) 判定河流流向
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形;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形。
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方法技巧: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判读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⑴确定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
⑵确定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制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⑶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至15点向MN线引垂线。
⑷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1′点至15′点的相应高度。
⑸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⑹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主要抓住以下三看:⑴看形状: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与剖面图是否一致;⑵看关键点的海拔: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⑶看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值等高线、最低值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剖面线上最高点的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最低点的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典型例题】(2013·天津高考)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下题。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C练习: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1.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A.L1B.L2C.L3 D.L4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湖南省怀化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画剖面图的步骤如下:(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水平比例尺相同,则上、下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图。
三、地形剖面图的应用:(一)确定剖面图所对应的剖面线:1.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2.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3.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练习1:读下图,回答:(1)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的()A.AB B.CD C.EF D.GH(2)图中Q点的地形是。
(3)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 (二)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渭源县职业技术学校胡占东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它表示沿地表某一方向垂直切开的剖面图形,用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形势。
通过它,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某条剖面线上高低起伏的形态和坡度陡缓,广泛地运用于地面工程设计与施工和区域自然地理研究中。
一、水平剖面线上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直接向下垂直投影法)如图1,沿水平剖面线AB作一幅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如下: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而垂直比例尺则需要在水平比例尺的基础上扩大,一般要扩大到水平比例尺的5~20倍。
注意:垂直比例尺的确定有三看:即一看等高距,二看相对高度(即剖面线上相对高度的极大值或最大值),三看倍数关系(即相对高度是等高距的多少倍)。
根据题意,所作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可定为1∶50000。
由于原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m,剖面线AB上的最大海拔接近350m,最小的海拔高度接近50m,高差最大接近300m,因此用图上1cm代表垂直高度50m时,下面将要绘制的剖面图坐标系的纵坐标的高度就成了6cm。
在这个高度上绘制的剖面图大小适中,并能很好的反应地面高低起伏的趋势,所以可将垂直比例尺定为1:5000,相当于水平比例尺(1∶50000)的10倍。
2.绘制剖面坐标系。
首先,在剖面线AB的正下方适当的位置作水平基线ab作为横坐标,比例尺与AB相同(既1∶50000),即ab与AB等长。
其次,过a、b两点各做一条垂线(长6cm)作为纵坐标。
第三,确定纵坐标的刻度及对应海拔。
根据前面的计算可知,纵坐标上应以1cm为单位作出7个刻度(包括坐标原点),每个刻度所对应的海拔如图所示。
最后,用线段连接左右纵坐标等高的刻度(它们都是水平基线的平行线)3.向下垂直投影A、B点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用垂直投影的方法从等高线图上A、B点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引到剖面坐标系中相应高度并用圆点标注。
为例,说明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厘米表示问画出地形剖面图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盆地等)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GH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抓住剖面的各控制点进行判断,从剖面可看出,一端起点约100米,其邻米,第二高峰为500多米,另一端点为300多米。
点位于两山之间应为鞍部。
(3)垂直比例尺更大一些。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确定两地、土三个地点中清晰地观察经过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
最后,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及其地形剖面示意图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据此回(1)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2)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3)③地位于④地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经济林种植和适度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该点海拔约-参的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4)见图2-2-46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 第1题,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为0~100米,最高点为100~以相对高差为0~200米;规划公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规划公路的右图中地形剖面图与左图中相对应的剖面线是( ) D B.EF C.MP线 D.LN线。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2.让学生理解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重点难点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形剖面图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重要考点,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探究新课】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1.定线:确定需要绘制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PQ线。
2.找点:找出剖面基线PQ与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的所有交点,这些点均是为了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的高程,故将这些点称为控制点,如图所示A点到M点。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来说,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可以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倍、10倍、15倍、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图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10倍。
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100米、20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线PQ上的各控制点向矩形底边引出垂线。
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点至M′点。
(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P′点一直连到Q′点,即得PQ线的地形剖面图。
二、应用——通视问题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三. 判读剖面图的方法(1)读剖面线的方向、经纬线位置、图例和注记等。
(2)读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3)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地形区等,综合分析剖面图上某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等地理事象。
四.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应特别关注三大方面(1)剖面线的起止点。
(2)高值和低值中心。
(3)上述几个点的变化趋势。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一、知识讲解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第一步: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第二步: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确立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第四步: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AB间的剖面图如下:提示(1)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2)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2.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单位:m)(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m~250m之间,B在250m~300m之间。
(2)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m~300m之间;b在150m~200m之间;c在350m~400m之间。
(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拓展利用剖面图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型;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型。
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二、考点分析考向一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点。
1.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下图所示的AB线。
2.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控制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个点。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
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平行线是在所要画的剖面图上按垂直高程(如图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来的,垂直虚线是从剖面图AB与等高线的每个交点上开始,向矩形底边(如图所示的MN)引出的垂线。
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所示中的。
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从点1’一直连到点15’,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7.注意点: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地形剖面图的应用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修建大堤、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例题:读下图(单位:米),完成(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__________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地形剖面图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扩展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
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一:引垂直线法方法二:量距离法3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1)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3)山脊的剖面特征(4)山顶的剖面特征4、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5、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6、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及剖面线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在考题中常以做某条线的剖面图、剖面线的判断、通视问题和判断坡度陡缓等形式出现。
一、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例说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如图1中AB)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的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绘制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常见的是扩大1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按AB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相同,则图1、图2两图中的AB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2: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 …。
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量出A—1、1—2… …各段距离,并把他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上,得1、2… …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6点的高程是200米,则剖面图上过6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0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剖面图。
二、剖面线的判定方法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一观大势: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
,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第六课时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1、.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以例题的形式讲解)读右图绘制沿AB 线的地形剖面图。
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如下:(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而垂直比例尺需要扩大,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
这是为了更好地显示沿线的地形起伏。
(2)按等高线图上AB 线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度。
基线高度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度。
如图中河流最低处高程约为170米,基线高程定为160米。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度,如170米,180米……(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 量出A —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 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度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图,如下图:清河B A 256.012345678910111213141516255.62502502002001:50 00005001000 m 等高距10 m注意:等高线剖面图中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计算:水平比例尺保持不变,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计算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坡度变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比昂是陡坡。
但如果等高线的稀疏有变化,则坡度的陡缓也有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视野,即通视障碍。
下面甲和丙图中,A处为高值,B处为低值,则站在A处向下看B出,图甲视线被地物遮挡,这就是通视障碍,地形起伏如图乙所示;而图丙视线不被遮挡,即没有通视障碍,地形如图丁所示。
典例剖析【例1】(2004年江苏,9)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知识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深山藏古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