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产品工艺和模具基本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15
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结构五金连续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五金冲压加工的专用工具。
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五金连续冲压模具通常由模具底板、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模具切口等部件组成。
模具底板是模具的基础部分,承载着整个模具的重量。
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固定在模具底板的上方和下方。
导柱和导套则用于保持上下模具的位置稳定,确保模具的准确运动。
在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中,模具切口起着连接上下模具的作用。
模具切口通常是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别开有一个或多个切口,使得上模座和下模座能够互相套合。
这样,在工作时,上下模具就可以通过模具切口的配合来实现连续冲压的动作。
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首先,模具底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冲压过程中的巨大压力。
其次,上模座和下模座必须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导柱和导套的设计也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具备高精度和高耐磨性,以确保模具的准确运动和长期使用寿命。
在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冷却问题。
冲压过程中,模具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冷却,模具可能会变形或者损坏。
因此,模具通常会设计冷却通道,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降低模具的温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五金连续冲压模具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和夹紧。
在冲压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模具需要具备良好的定位和夹紧功能。
通常情况下,模具会设计相应的定位销和夹紧机构,来确保产品的准确定位和稳定夹紧。
总结起来,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十分复杂而又关键的。
它的结构包括模具底板、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模具切口等部件。
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精度等因素,并且需要考虑冷却和产品定位夹紧等问题。
只有合理设计和制造出高质量的五金连续冲压模具,才能保证冲压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或装置。
它是通过对原料进行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
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分,通常固定在模架上。
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间隙就是模腔,模腔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侧模板用于固定和定位模具的各个部件。
导柱和导套用于固定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位置,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顶针和顶针座用于控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形状,通常通过顶板来实现。
底板用于支撑模具的各个部件,使其保持平衡和稳定。
模具座用于固定模具在机床上的位置,以便进行加工和制造。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加工和制造需求而设计的。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模具的结构可以有所不同。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模具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便在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精度。
同时,模具的结构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易于维护性,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和保养。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个合理和优良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减少生产成本和周期。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合理选择和布置各个部件,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的基本结构由上模板、下模板、侧模板、模腔、导柱、导套、顶针、顶针座、顶板、底板、模具座、各类导向部件以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置组成。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完成对原料的加工和形状塑造,使其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具。
模具的基本结构是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模具的基本结构,以实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说到模具,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个非常专业、复杂的东西。
其实,模具就像是我们在做菜时用的锅、碗、瓢、盆一样,虽然不起眼,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如果你在想要了解模具的秘密,那就跟我一块儿揭开这神秘面纱吧!1. 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的基本结构可以说是模具的“骨架”,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一般来说,模具的结构包括了模具的型腔、型芯、模具基板、导向装置和排气系统。
这些部分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型腔和型芯:模具的“心脏”首先,咱们得聊聊模具的型腔和型芯。
这两者就像是模具的“心脏”——如果没有它们,整个模具就会失去活力。
型腔是模具的内部空腔,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想象成是一个蛋糕的模具,蛋糕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而型芯则是用来填充型腔的部分,它们就像是个“填料”,确保蛋糕的中心部分也能完美无瑕。
这两个部分通常是分开的,模具在工作时,型芯和型腔会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结构。
它们的结合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当它们分开时,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告别,心里总有些不舍。
1.2 模具基板:模具的“底盘”接着说说模具基板,它可是模具的“底盘”,就像车的底盘一样,稳固又重要。
基板是模具的支撑结构,承载了整个模具的重量和压力。
模具基板上的孔、凹槽、定位装置都是为了确保模具能够在工作时稳定地固定在机器上。
基板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强度,还要兼顾加工精度和装配方便。
如果基板不稳,整个模具就像在打高空弹跳,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因此,基板的设计可是个细致活儿,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整个模具的工作效果。
2. 导向装置:模具的“导航员”导向装置是模具的“导航员”,它确保了模具在打开和关闭时能够顺利进行。
这些装置包括了导柱、导套和定位销等。
它们的作用就像汽车上的导航系统,帮助模具精准定位,避免了模具在工作时的晃动或错位。
导向装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模具,模具是用来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具,它可以使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得到我们需要的产品。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那么模具到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它们各自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1 上模上模,也叫顶针板,是模具的上部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是与下模板配合,使原材料顺利地进入模具型腔,同时在成型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上模通常采用钢材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保证上模与下模板的配合精度,上模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精加工。
1.2 下模板下模板,也叫凹模,是模具的下部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上模板,使其与原材料接触,并在成型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下模板通常采用钢板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保证下模板与上模板的配合精度,下模板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精加工。
1.3 导柱、导套导柱、导套是模具的导向结构。
它们分别安装在上下模板的两侧,用于引导原材料流向正确的方向。
导柱、导套通常采用铜合金或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它们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二、模具的其他结构2.1 限位柱、限位环限位柱、限位环是模具的安全保护结构。
它们分别安装在上下模板的内侧,用于限制原材料在进料过程中的行程范围。
当原材料超出设定的范围时,限位柱、限位环会自动弹起,防止模具受损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限位柱、限位环通常采用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2.2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模具的重要辅助结构。
它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有效地降低模具的工作温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冷却系统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气冷两种。
三、总结通过对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模具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五金连续冲压模具基础知识五金连续冲压模具是采用传统冲压方式加工五金件的机械设备,由于它能够满足大量生产,减少成本,以及容易操作,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但是,在使用这种模具时,我们还需要有所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基础知识。
一、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一般包括模芯、模板、模具座、模夹、定位架、模头、联轴器、液压缸等主要部件。
模芯由若干模板组成,模板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结构组成,是连续冲压模具的核心部件;模具座固定模芯,模夹固定模板;定位架用于定位模具,模头用于支撑模具;联轴器用于将液压缸和模具连接起来,液压缸用于控制加工程序及实现冲压力量。
二、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当推动液压缸时,液压缸的活塞会向前推动模头,从而造成模具座的上下运动,模芯也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将模板中的五金件固定住,然后冲压模头会将模板中的五金件冲压出来,完成整个冲压过程。
三、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优点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优点非常明显,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节约成本:采用连续冲压工艺,可以节约成本,可以大大减少加工时间和材料损耗;(2)加工精度高:由于采用连续冲压工艺,可以保证加工的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更高;(3)灵活多变:采用连续冲压模具,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多变的加工;(4)容易操作:连续冲压模具操作简单,控制简单,可以大大减少操作时间。
四、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应用领域五金连续冲压模具可以应用于各种五金产品的加工,如电子、机械、家用电器、汽车部件等行业,可以应用于各种五金件的加工,如冷压件、热压件、冲床件、拉伸件等。
五、五金连续冲压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五金连续冲压模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模具更换时,应检查模具的位置是否正确,以确保正确安装;(2)检查模具的连接件是否受损,以确保正常运行;(3)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以防止发生意外;(4)定期维护模具,保持模具的正常使用效果;(5)要根据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以确保加工效果。
五金模具基本結構2012/12/31< >衝孔模 <一>衝孔模一.衝孔模基本結構. 衝孔模基本結構上 板 鎖 BB HH BP PP 彈 元 性 件 上 的 成 模 組 下 的 成 模 組 SP DB CB DD CC DH 衝 子 脫 板 料 下 板 模 下 板 墊 下 座 模 下 腳 墊 下 板 鎖 上 腳 墊 上 座 模 上 板 墊 上 板 夾二.衝孔模的工作原理1. 衝孔模部份安裝在衝床滑塊主體上,由滑塊帶動從起 . 始點(最高點)開始向下直線運動. 2. 當脫料板碰到下模的待加工件時,脫料板上下運動停 止,滑塊繼續向下脫料板受到彈力元件(如彈簧,優力 膠,汽頂杆等)的壓力,壓緊工件.滑塊繼續向下運動,固 定在上夾板上的衝子接確到工件. 定在上夾板上的衝子接確到工件 3. 衝床滑塊繼續向下運動,在接近下死點(最小閉合高度) 前,衝子穿透工件,進入下模孔內,完成衝孔. 前 衝子穿透工件 進入下模孔內 完成衝孔 4. 衝床滑塊經過下死點朝上運動,帶動上模回升,此時壓 力減小脫料板把工件從衝子上脫出完成脫料,滑塊回 力減小脫料板把工件從衝子上脫出完成脫料 滑塊回 到上死點完成一次衝壓過程.三. 衝孔模各部位零件的名稱,材質硬度及作用. 三 衝孔模各部位零件的名稱 材質硬度及作用1. 上鎖板(HP) 材質: SS41不需熱處理 作用: a.通過墊腳與上模連成一體 b.同聯接緊固件(螺絲壓板,或專用夾模器) b 同聯接緊固件(螺絲壓板 或專用夾模器) 將 模具的上模緊緊地固定在衝床的滑塊上,使模具的 上模隨衝床滑塊作上下直線運動. 2. 上墊腳(BB) 材質: SS41不需熱處理 作用: 裝置於上鎖板和上模座之間,起到使模具的高 度能符合衝床的閉合需求高度範圍 由於上墊腳起 度能符合衝床的閉合需求高度範圍.由於上墊腳起 著力的傳遞作用,故其排布的位置要合理,否則對模 具的壽命衝件的質量均有影響..3. 3 上模座(HH)材質: SS41 不需熱處理(也有使用灰口鑄鐵做模座的 通常用的牌號號HT30-50) 通常用的牌號號HT30 50) 作用: 是上模部份的固定板,當模具不需配制上鎖板 時,上模座同時還起到上鎖板的功能. 時 上模座同時還起到上鎖板的功能4. 上墊板(BP)材質: 材質 SS41(根據需要有時選用YK30或D2做上墊板) 選用SS41不需熱處理,選用YK30或D2則需要熱處理, 要求硬度達到HRC55 要求硬度達到HRC55∘~58 58∘ 作用: a.承受夾板上衝子的作用力. b.保證彈性元件有足夠的壓縮距離 b 保證彈性元件有足夠的壓縮距離.5. 上夾板板(PP)材質: SS41(精密度要求很高的時候可以選用YK30或 D2) 作用: a.對衝子及內導柱起固定及定位的作用. b.保證彈性元件有足夠的壓縮距離選用SS41不需 保證彈性元件有足夠的壓縮距離選用 不需 熱處理,當選用YK30或D2時需要熱處理,要求硬度 達到HRC50 達到HRC50∘~52 . 52∘6. 脫料板(SP)材質: 材質 YK30 .D2.SKD.(根據衝件的材質精度及批量來 D2 SKD (根據衝件的材質精度及批量來 合理選擇) 熱處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2 熱處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2∘~55 . 55∘ 作用: a.衝子的導向 b.壓料作用 c.脫料作用.7. 下模板(DB)材質: D2. SKD .SLD DC53(根據衝件的材質精度批 量等來合理選擇) 量等來合理選擇 熱處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8∘~62∘ 作用: 作用 工作模板 a.落料其型腔的形狀要和工件的實際 落料其型腔的形狀要和工件的實際 需求相符. b.衝孔:(衝子與工件的實際需求 相符)其型腔的形狀與衝子的形狀相似性良好,四周 相符)其型腔的形狀與衝子的形狀相似性良好 四周 均勻地按衝件的材質及料厚放出合理的間隙.8. 8 下墊板(CB)材質: SS41(YK30.D2) 選用SS41不需要熱處理,選用YK30或D2時需要熱處 選用SS41不需要熱處理 選用YK30或D2時需要熱處 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5∘~58∘ 作用: 同上墊板承受下模在衝壓作業時帶來的衝裁 力保證下模刃口強度承受下模入子的衝擊力..9. 10. 10 11. 12. 12 下模座(DD) 同上模座 下墊腳(CC0 同上墊腳 下鎖板(DH) 同上鎖板 衝頭(DH) 衝切工件的凸模 材質: 一般選用SKD 熱處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8∘~60∘ 熱處理要求硬度達到HRC58∘ 60∘<二>復合模一.復合模基本結構. 復合模基本結構打杆上模座 加高板 打板 傳力銷 小凸模 內脫板 上墊板 上夾板 上模板 (外)脫料板 下模(公母模) 彈性元件 下夾板 下模座二.工作過程 二 工作過程1. 衝床滑塊帶動上模從開模狀態的最高點開始向下運 動(直線往復運動),此時上下模未有接確. 動(直線往復運動) 此時上下模未有接確 2. (母模)上模板及內脫板接触到脫料板上的工件,內脫 板停止上下運動,滑塊繼續下行,脫料板受到彈性元件 的壓力緊緊地壓住工件,此時的下模,小凸模,上模,內 脫,外脫均和工件有緊密接触. 3. 滑塊繼續下行,上模與下模,小凸模與下模發生沖裁運 動(此時滑塊下行運動接近下死點,下模(又稱凸凹模 或公母模)進入上模內,而小凸模進入下模內,完成沖 或公母模)進入上模內 而小凸模進入下模內 完成沖 孔落料動作.4. 滑塊沖過下死點帶動上模往上運動,沖孔的廢料由下模孔內漏出,工件卡在上模型腔內,上模回升到上死點時,由沖床的橫杆撞擊打杆,將力傳遞到內脫將工件推出,工件外框的廢料緊包在下模(凸凹模)周圍由脫料板依靠彈性元件的彈力將廢料脫出下模,完成一次沖壓過程.三.復合模的特點1. 復合模在衝床一次行程中完成衝孔落料等數道工序在完成這些工序中,衝件的材料無需進給移動.2.工件精度較高,不受送料誤差影響.3.衝件表面較平直.4.可以充分利用小料余料邊角料.5.凸凹模受到壁厚之限制,強度相對減弱,工件只能上打出料或下頂出料不能直接漏料.四衝孔落料復合模各部位名稱材質硬度及作用四.衝孔落料復合模各部位名稱.材質.硬度及作用1. 打杆,打板傳力銷.打杆45#鋼,熱處理調質HRC30∘左右.∘左右打板YK30(D2)熱處理HRC52∘~55∘傳力銷45#熱處理調質HRC30∘左右.熱處理調質∘左右作用: 當模具隨著衝床上下運動完成衝裁動作,上升到上死點之際安裝在衝床上的打板傳力銷內脫板,將卡在上模(母模)型腔內的工件推出.2.內脫板2內脫板)熱處理HRC55∘~58∘.YK30(D2作用:對小凸模起導向作用,衝裁中起到壓料作用,使作用對小凸模起導向作用衝裁中起到壓料作用使工件平整,衝裁完畢時起到推料作用,將工件從母模型腔內平穩的推出.型腔內平穩的推出3.下模(凸凹模,又稱公模)常用SKD也有選用DC53,熱處理HRC58∘~62∘.作用: 工作模板起雙重作用即衝孔的母模及落料的公模.作用:工作模板起雙重作用即衝孔的母模及落料的公模4. 下夾板SS41 不需熱處理作用: a. 對凸凹模起到固定與定位作用作用:a對凸凹模起到固定與定位作用b. 保證彈性元件有足夠的壓縮距離.5.加高板SS41 不需熱處理5加高板SS41不需熱處理作用: a. 起到使模具的高度能符合衝床的閉合需求的高度範圍.度範圍b. 保證打板有適度合理的伸縮距離讓卡在凹模型腔內的工件能順利推出.腔內的工件能順利推出6.剩余零件: 上模座,下夾板,上墊板,母模,脫料板,下墊板,下模座的材質硬度及作用請參照,衝孔模結構之講義.座的材質硬度及作用請參照衝孔模結構之講義附:1. .凸凹模裝在上模的稱為正裝式復合模.2. 凸凹模裝在下模的稱為倒裝式復合模.3. 正裝復合模和倒裝式復合模比較:序號正裝倒裝1對薄料衝裁可達到平整要求平整度較正裝式差2操作不方便,速度慢,不能連衝操作方便能自動送料連衝3廢料不會在凸凹模內積聚每次衝裁後,打棒將廢料打出廢料在凸凹模內積聚下漏料,對凸凹模的壁厚要求較嚴,宜厚不宜薄4凹模面積較大,有利於復雜形狀的衝件的加工如凸凹模面積較大,可將其直接固定在下墊板省去下夾板五.衝孔復合模范例.1. 衝制零件墊圈材質: A 3墊圈的內徑為Φ9+0.10/0.00 外圈為Φ17+0.00/9+010/-00017+000/-0.16 料厚2.0㎜需求數量大批根以上的條件,結合部門現有設施.決定: 開制一模出三件的倒裝式復合模.:2. 畫出排樣圖33. 根據排樣圖求出料寬及送料步距離算出衝裁力,確定衝床噸位及模板的尺寸規格.44. 計算出凹模和凸凹模和小凸模刃口尺寸.a.衝件內孔要求ψ9+0.10 –0.00理想尺寸為9.05小凸模的尺寸應選其公差值的上差三分之一為理想尺寸0.10*2/3=0.07,小凸模刃口實際尺寸應為9+0.07b衝件外圓尺寸17+000016b.ψ17+0.00 -0.16凹模刃口尺寸選公差值的下差三分之一為理想尺寸.0.16*2/3=0.10 ; 17-0.1016.90; 凹模型腔實際尺寸應為ψ16.900.01.0.10=16.90;16.90+0.01.c.凸凹模的料實際尺寸內孔小凸模公稱尺寸+ψ衝裁間隙(衝裁間隙=料厚的2.0*1/10=0.20)907+020=927內孔實際尺寸9.07+0.209.27取值ψ9.27+0.01外圓實際尺寸凹模公稱尺寸衝裁間隙=凹模公稱尺寸-衝裁間隙16.90-0.20=16.70 取值ψ16.70 -0.01d d. 根據小凸模,凸凹模,凹模的公稱尺寸來決定夾板,脫板等重要零件的型腔尺寸.5. 根據計算得知16噸衝床已滿足實際的衝裁力,16噸衝床的閉合度為200~400模具的總高必須大於200m/m,小於400m/m.400m/m6. 畫出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77. 編制加工工藝及作業流程.8. 加工制作.99. 裝配模具.10. 試模驗收.。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1.1 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模、导柱、导套、顶杆等部件。
其中,上下模是模具的主体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表面;导柱和导套则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上下模之间的准确配合;顶杆则是将上下模固定在一起的重要部件。
这些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运动,使得模具能够顺利地完成产品的加工过程。
二、1.2 上下模的结构及其作用上下模是模具的核心部件,它们的结构和形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上下模都采用钢材制作,表面经过硬化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上下模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或液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上下模会不断地相互配合和分离,完成产品的成型和脱模过程。
因此,上下模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以确保其能够顺畅地完成各种工作状态。
三、2.1 导柱和导套的结构及其作用导柱和导套是模具中非常重要的导向部件,它们的作用是保证上下模之间的准确配合。
导柱通常采用圆柱形结构,长度略大于直径,以便在装配时能够灵活转动。
导套则通常采用圆形或方形结构,内径与导柱相同,外径稍大一些,以便能够卡住导柱并防止其转动。
当上下模需要配合时,导柱和导套会通过紧固螺栓或液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导向系统。
这样一来,上下模之间的配合就会非常精确,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四、2.2 顶杆的结构及其作用顶杆是将上下模固定在一起的重要部件,它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长度根据模具的大小和形状而定。
顶杆与上下模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螺纹连接、过盈连接和弹性连接等。
当上下模需要分离时,顶杆会起到分离开的作用,使得上下模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更换。
顶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磨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