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格式:docx
- 大小:14.13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结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后的自信和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期待。
结尾部分强调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象征意义,即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贫困和落后,开始走向繁荣和富强。
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期待,即中国人民将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外,结尾部分还强调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即中国人民将始终保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期待,同时也强调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材定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的开幕词,是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候,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历史篇章。
学习这篇文章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清楚的把握。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及其子弟兵,经过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个革命把奴役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封建势力,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二三十年来的官资本主义势力一齐推翻了。
这个革命,使历来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劳动群众,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这个革命,推翻了黑暗的旧中国,创立了光明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盛会。
学习这篇文章还要注意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精神体验。
【素养目标】1.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
4.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鉴赏2.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史纪录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历史瞬间的关切点。
一起去聆听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感》嘿,你知道吗?我读了一篇超级厉害的课文,叫《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读完之后,我心里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满是激动和自豪呢!在以前呀,中国人民的日子可苦啦。
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一点光亮都透不出来。
那些侵略者,就像一群恶狼,闯进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老百姓们整天提心吊胆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就像风中的小草,随时可能被吹倒。
我爷爷就给我讲过他小时候的事儿。
他说那时候啊,人们都害怕那些洋鬼子。
在街上,洋鬼子大摇大摆地走着,好像这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一样。
老百姓们只能低着头,默默忍受着。
我就想啊,这多不公平啊!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欺负我们呢?可是,咱们中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就像那压在石头下的种子,虽然被压迫着,但一直在努力地生长,想要冲破石头的束缚。
无数的英雄站了出来,他们有的拿起枪杆子,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命;有的用自己的智慧,在后方出谋划策。
这些英雄啊,就像黑夜里的星星,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聚在一起就能够照亮整个夜空。
我在课文里读到那些描写新中国成立时的场景,哇,那可太振奋人心了。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地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就像一声惊雷,传遍了整个中国,传遍了全世界。
这时候的中国人民,就像是从沉睡中苏醒的巨龙,充满了力量。
我跟我的小伙伴们讨论这篇课文的时候,大家也都特别激动。
小明说:“以前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那些被侵略的画面,就觉得很气愤。
现在知道我们终于站起来了,真的很开心。
”小红也跟着说:“是啊,就像我们在游戏里,本来一直被欺负,但是突然变得很强大了,这种感觉太棒了。
”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兴奋。
现在呢,我们的生活可好了。
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有吃不完的美食,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呀。
我们再也不用害怕那些侵略者了,我们可以昂着头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高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如下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千百万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勇敢自信,毫不畏惧。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追求梦想,奋斗不止。
几千年来,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悲痛和屈辱,
但中国人民从未低头,
他们从容面对挑战,
并且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
时代的洪流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用奋斗和智慧创造了中国的奇迹。
这句话中“站起来了”的意思是在世界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此毅然站立起来了,不需要再看列强的脸色行事。
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穷苦的人民群众,不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可以直起腰杆来做人。
中国的命运已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相关背景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出处
不少报纸、杂志刊登的回忆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篇关于李敖访问北京的报道也这样写道:“来到天安门城楼上,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李敖赶紧在此留影……”
实际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经典性和具有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的名言系出自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主席的这篇讲话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标题就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而开国大典有关纪录片、录音以及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只有“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的情节,并无“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极重要的细节。
对待历史必须尊重它的本来面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是细节也不容失真。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更应做到确凿无误,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已成为丰碑式的经典名言,对这句名言的出处来源不能继续以讹传讹。
1.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 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在3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
那次会议的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 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且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真正站起来面临的困难,了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里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2、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能力目标: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国人民艰难站立起来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教材中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2、学生了解中国站起来面对的困难。
教学准备:
1、课件。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1、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要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听了国歌你想到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2、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敬礼。
(课件:国歌乐曲)
3、这位同学,你来说说;你再说说(请3个同学)
4、是啊,我们心中涌动着无限的自豪骄傲。
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但是,法国拿破仑曾经说:中国是沉睡的雄狮,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课件)(边讲边贴中国地图)
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课件:开国大典)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贴红旗)齐读课题。
二、打开渠道,了解过去——新中国建立时有哪些困难
1、我们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旋律激昂,慷慨陈词,催人奋进。
师唱: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生接唱: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贴:三个“起来”)
2、中国要真正站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预习,用一分钟时间在小组内交流你了解到的新中国建立时的困难。
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
3、生小组交流。
4、当一组交流的时候认真听,然后对他的内容作出适当的补充,注意不要重复。
A经济方面全面崩溃,经济极其落后。
B科技发展落后,缺少专业的科学技术人才
C教育落后,缺少正规的教育体系
D经过多年战乱,国家底子薄
E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还想卷土重来……
5、对啊,老师也找到了一张统计图。
(课件)请仔细读图,你看出了什么?把你看懂的告诉大家。
6、生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当时,新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一个烂摊子,百废待兴啊!
三、了解发展,深挖内容——中国人民是如何站起来的
那么中国人民是如何站起来的呢?(课件:问题)请各小组自己研究学习。
(课件:学习任务)每个组桌子上的信封里都有一张学习任务方向标。
请组长宣读学习任务,给每个同学分配任务,组织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十分钟,选派代表发言。
四、深化主题,情感升华
是啊,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多么骄傲自豪。
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强大还要靠在座的同学。
相信,若干年后,当你们成为祖国的建设者的时候,中国可以腾飞起来!(贴:飞)
让我们再次高声齐唱国歌,唱出我们的心声!(齐唱国歌)
五、拓展提高,畅谈理想
为了让新中国更繁荣,让我们来畅谈理想吧!
1、小组交流各自的理想。
2、全班交流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