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格式:ppt
- 大小:8.21 MB
- 文档页数:17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文章内容概括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经济崛起与全球影响导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坚定的发展,中国人民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崛起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进程:1.1 农业社会到现代化城市生活: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
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下逐渐走向城市化生活,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1.2 经济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人民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社会实现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人民通过积极的劳动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中国人民也受益于此。
二、中国经济崛起与全球影响:2.1 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2 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中国经济崛起不仅使数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巨大需求和机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3 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中国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脱贫攻坚。
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的扶贫政策,使数以亿计的人口脱离了贫困。
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3.1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进程感到骄傲。
我们的先辈们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以及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过程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历史,也是我们的骄傲。
3.2 对中国发展的期待: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加快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步伐,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希望中国继续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继续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继续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把握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2、品味文中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把握主旨,能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造风格。
4、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认识建立新中国的困难和艰辛,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把握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2、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造风格。
【教学难点】1、学习“以革命道理说服人,以英雄形象感染人,以崇高精神打动人"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感受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人民日报新媒体视频《这百年》。
这个视频正是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力量,它既能让我们感受蓬勃的今天,憧憬壮丽的明天,更重要的是,还能让我们不忘艰难的昨天。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起回望那曾经不平凡的岁月。
说起不平凡的岁月,首先要回望的当然是1949 年,这一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这一年,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情境创设: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历史博物馆打算在国庆期间举办主题为“筑牢历史记忆,勇担复兴使命"的展览,共设置“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历程的展览环节。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找到了咱们,希望大家帮助完成“站起来"这一部分的布展任务。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在1949年9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所说的,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在3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获得了基本的胜利。
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本日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可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役反对人民。
那次会议的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材定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的开幕词,是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候,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历史篇章。
学习这篇文章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清楚的把握。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及其子弟兵,经过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个革命把奴役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封建势力,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二三十年来的官资本主义势力一齐推翻了。
这个革命,使历来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劳动群众,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这个革命,推翻了黑暗的旧中国,创立了光明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盛会。
学习这篇文章还要注意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精神体验。
【素养目标】1.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
4.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鉴赏2.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章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史纪录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历史瞬间的关切点。
一起去聆听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中国站起来的标志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富起来的标志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坚持改革开放,守住四项基本原则底线,强起来的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
1、站起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所谓“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2、富起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3、强起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茅于轼此文最近《炎黄春秋》已发表,但是删掉了一段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放在网上再发表一次。
正文:现在大家都说,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此以前中国人民没有站起来。
其实中国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已经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第二次站起来。
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5年的一百余年来,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凌。
满清政府对外每战必败,结果就是割地赔款。
日本,俄国,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意大利(唯独美国没有)都在中国有租界或独立行政区。
孙中山1925年去世时在遗嘱中要求“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但是孙中山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
1931年日本入侵东三省,次年建立了满洲国。
中国受到更大的屈辱。
抗战胜利后根据三巨头开罗会议的决定,日本所占领的中国领土一概归还给中国。
所有的租界也都恢复中国的主权。
全中国二十多个租界,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地的租界全部归还。
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涉及外国人在华的诉讼由外国领事裁决),经过一个世纪的抗争,也被取消。
特别是1931年918事变被日本占领的东三省,也回到中央政府手中。
我们常唱的一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终于在1945年得以实现。
现在我们忘记了满洲国的存在,可以自由来去东三省,但这是抗战胜利后才有的事。
尤其是被日本侵占半个世纪的台湾也归回中国。
这是中国百姓绝没有想到的事。
日本人在东三省,在台湾都有长远打算,投资修铁路,建工厂,开煤矿,从事大规模的建设。
由于战败不得不放弃。
中国虽然得到大片土地和财产,但是自己不争气。
到1978年改革之前中国列入世界上最穷国家的行列,人均GDP几乎排在最末位。
群众生活极端困难。
因抗战胜利,中国获得巨量的战利品,获得土地和工业资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1945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两个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时中国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武平三中连美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材料解析法、讲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要是老师问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你们肯定能脱口而出地说出自己的时间;如果老师问你们爸爸妈妈的生日时间,你们能脱口而出吗?(恐怕很难)如果老师再问你们祖国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们能轻而易举的说出来吗?是什么时候?(10月1日)2、10月1日为什么是祖国的生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天发生的事情——开国大典(板书)。
二、讲授新课(一)开国大典1、指导学生看P3的图《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了了!》2、问:这幅图片上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里?是什么事情?图片上的人物你认识哪些?3、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①升旗②奏乐③鸣炮④宣告新中国成立⑤阅兵式、群众游行。
■问:“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的“54”和“28”分别是什么意思?(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高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如下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千百万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勇敢自信,毫不畏惧。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追求梦想,奋斗不止。
几千年来,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悲痛和屈辱,
但中国人民从未低头,
他们从容面对挑战,
并且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
时代的洪流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用奋斗和智慧创造了中国的奇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背景和意
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 1949 年 9 月 21 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开幕词。
这篇演讲的历史背景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站起来了。
这篇演讲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和追求,强调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至上的理念。
此外,这篇演讲还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