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基础率地设定与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18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工作原理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脉冲式分泌基础胰岛素,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
血糖目标值初始剂量的设定(1)每日泵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①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T1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4~0.5)T2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5~0.8)②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③ 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泵内胰岛素总量设定:•注意事项:①若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没有停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可设置一个临时基础输注率,在胰岛素泵开始治疗的 12~24h 输注低于计算剂量的 50% 的胰岛素。
②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胰岛素剂量。
(2)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基础输注量是指维持机体基础血糖代谢所需的胰岛素量。
基础输注率是指胰岛素泵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速度,一般以胰岛素用量(U)/h 表示。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基础输注量占总剂量比例建议如下:成人: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 (平均 50%)青少年:全天胰岛素总量×(30%~40%)儿童:全天胰岛素总量×(20%~40%)妊娠期:全天胰岛素总量×50%剩余部分为餐前大剂量总量,按照三餐1/3、1/3、1/3 分配。
特殊情况下根据饮食成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血糖情况个性化设定。
•注意事项:基础输注率与时间段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生活状况来设定。
胰岛素泵概述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
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
俗称"人工胰腺”。
内装有一个放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
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一个胰岛素泵由充满胰岛素的储液器(类似一个常规的注射器) 、驱动泵运转的一小节电池以及允许使用者准确调节胰岛素输注量的电脑芯片构成,并全部包含在一个寻呼机大小的塑料盒子里。
储液器通过一个叫做“输注管路”的细塑料管输注胰岛素到身体内。
输注管路长61cm或107cm,末端有一个钢针针或软针,胰岛素就是从这里注入体内。
钢针和软针各有优缺点,一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人体的肝脏能储存葡糖糖原,并全天释放少量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我们始终有充足的燃料提供能量。
为了帮助葡萄糖转运到体细胞内(同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胰腺每隔几分钟就释放微量胰岛素入血,当我们摄入的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时(糖或淀粉),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胰腺就释放大量胰岛素入血,防止血糖水平过高。
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腺,每数分钟就自动释放微量短效胰岛素(1/10 或1/100 单位),称基础率,使血糖在餐间及夜间睡眠期间保持平稳。
进餐时,通过设置泵的程序(按动泵上按钮)使泵迅速输出较大剂量胰岛素,称大剂量,它能对付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因而能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泵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输注大量或少量胰岛素,而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不能模仿胰腺分泌机制,因为长效胰岛素(NPH,Lente,Ultralente )吸收入血不稳定,不能按机体需要持续稳定的输注。
长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高峰,因此必须规则进餐及添加点心,而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基础率能使血糖在餐间保持稳定,因此你可以自由安排吃饭、运动及睡觉——换句话说,你过上了真正正常健康自由的生活!胰岛素泵的优缺点人体胰岛素生理功能的特点:小量、持续的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一、胰岛素泵简介胰岛素泵是一种能够模拟人体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设备,它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胰岛素泵通过持续输注基础胰岛素和按需输注餐前大剂量胰岛素,来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二、胰岛素泵的组成部分1、泵主机:这是胰岛素泵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胰岛素的输注。
2、输注管路:将胰岛素从泵主机输送到身体内。
3、储药器:用于储存胰岛素。
三、胰岛素泵的操作准备1、清洁双手,准备好胰岛素泵、胰岛素、输注管路、储药器等相关物品。
2、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和质量,确保胰岛素没有变色、沉淀或异味。
3、检查输注管路和储药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缝或堵塞。
四、胰岛素泵的安装和设置1、安装储药器将胰岛素瓶的橡皮塞用酒精消毒。
把胰岛素吸入储药器,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把储药器的活塞推到底,排出多余的空气。
2、安装输注管路把输注管路与储药器连接紧密。
用胰岛素泵的充盈功能,排出输注管路中的空气。
3、设置胰岛素泵的基础率和大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设置基础胰岛素输注率,一般以每小时多少单位来计算。
设置餐前大剂量,根据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血糖水平来计算。
五、胰岛素泵的佩戴和固定1、选择合适的佩戴部位,常见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2、用酒精消毒佩戴部位的皮肤。
3、把输注管路的针头插入皮肤,并用专用的敷贴固定好。
六、胰岛素泵的日常使用1、监测血糖每天至少监测 4 7 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前、餐后 2 小时和睡前。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输注量。
2、补充胰岛素当储药器中的胰岛素不足时,及时更换。
更换胰岛素时,要注意新胰岛素的种类和浓度与原来的一致。
3、处理报警胰岛素泵可能会因为输注管路堵塞、电池电量不足等原因发出报警。
当出现报警时,要及时查看原因,并按照说明书进行处理。
4、运动时的注意事项运动前,根据运动的类型和强度,适当减少基础胰岛素的输注量或临时暂停胰岛素泵。
运动后,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胰岛素泵轻松设定基础率基础率是指胰岛素泵单位时间内输注胰岛素的速率,一般以单位(u)/小时(h)的形式来表示.基础率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糖原的输出,控制进餐时间段以外的血糖水平.不同的胰岛素泵基础率设定的限度不同,比方说你用的MiniMed508型胰岛素泵可以每半小时分1段,每天最多可分为48段。
当然,多数患者分3~6段即可。
"第一步—-确定每日基础量“由皮下注射转为胰岛素泵治疗时,把原来每日总量的75%作为每日起始总量。
每日起始基础量占每日总量的50%左右,就说唐先生你吧,原先每天注射64个单位,每日起始基础量定为64u×75%×50%=24u.”第二步--确定基础率“开始只设定一段基础率,即24u÷24h=1u/h。
并开始血糖监测每天8次:三餐前(早餐前、中餐前、晚餐前)、三餐后2小时(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睡前、凌晨3:00的血糖,以备粗调基础率。
”第三步——调整夜间基础率“根据监测的血糖值调整.原则是:睡前和晚餐后2小时,凌晨3:00和睡前,早餐前和凌晨3:00相比较.如果差值大于1。
7mmol/L,提前2~3小时开始增加或减少基础率,从0。
1u/h开始增减.比方说病友的第二天至第三天的血糖为:晚餐后2小时(晚20:00)为8。
0mmol/L,睡前(晚22:00)为10.2mmol/L,凌晨3:00为7.2mmol/L,第二天早餐前9,8mmol/L.调整为:20:00~22:00:1。
1u/h,22:00~0:00:不变,22:00~3:00:0.9u/h,3:00~6:00(早餐前):1。
1u/h,这样基础率的设定就变为4段了。
”第四步--调整白天基础率“可以通过推迟进餐时间或省略进餐,来确定白天基础率的分段起止时间。
持续时间及段数。
原则是:同一餐后血糖与餐前血糖相比,若大于1。
7mmol/L,则提前2~3小时开始增加基础率,从0.1u/h加起。
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的设定与调整 写在课前的话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相对于常规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可更长期平稳、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一、餐前大剂量的设定在估计胰岛素泵胰岛素总量以后,我们可以按照 50%~60% 来作为餐前大剂量,分配的比例有几种,一种是可以平均的分配于三餐前,或者按照 4 :3 :3 的比例分配于三餐前,也可以按4:2:3:1分别分配于三餐前及睡前加餐前,然后再根据所测餐后血糖(目标为餐后2小时<9mmol /L )情况调整。
下面举一例子来详细说明。
餐前大剂量 = (总剂量 / 天× 50% )/ 餐数。
如果病人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是 40 单位 / 天,那么总剂量可以按 75% 来算,40 单位乘 75% 就是 30 单位 / 天; 总餐前 大剂量是用总剂量的 50% ,是 15 单位。
如果按每餐前按照平均分配这种方式来算,就是每餐前注射 5 个单位。
餐后血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基础率的设置,第二个是进食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第三个方面是餐前大剂量的多少,最后一个方面是进食前后体力活动量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如何计算?应遵循哪些原则?二、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计算餐前大剂量的计算依据以下几个原则:餐前大剂量主要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食物中的热量来计算的,也不是根据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的重量来确定,更不是根据食物的重量来计算。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计算可以有下面几种方法:(一)从食品标签说明中直接获知如绅士牌芝士条包装筒标签上有营养说明,有脂肪的含量、有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可以看到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 13 克,占到总热量的 4% 。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胰岛素泵使用中的血糖控制目标与调整胰岛素泵是一种先进的糖尿病治疗设备,它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胰岛素剂量,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
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设置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就胰岛素泵使用中的血糖控制目标与调整进行讨论。
一、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在使用胰岛素泵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应根据个体化的需求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空腹血糖目标值空腹血糖是指餐前至少8小时未进食时测量的血糖水平。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范围是3.9-5.5 mmol/L,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根据个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目标应控制在4.0-7.0 mmol/L之间,具体的目标值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1.2 餐后血糖目标值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测量的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的控制同样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餐后血糖的目标范围应控制在7.8 mmol/L以下,具体的目标值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1.3 睡前血糖目标值睡前血糖是指晚餐后睡前测量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睡前血糖目标值应控制在6.0-7.8 mmol/L之间,以避免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二、血糖调整策略在使用胰岛素泵的过程中,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可能需要对胰岛素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糖调整策略:2.1 碳水化合物比例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是指每单位胰岛素所需碳水化合物的克数。
一般来说,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进食习惯和身体活动情况等因素,医生会计算出合适的碳水化合物比例。
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可以尝试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2.2 胰岛素基础率调整胰岛素基础率是指胰岛素泵每小时连续输送的胰岛素剂量。
如果患者的血糖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持续偏高或低,可以考虑调整胰岛素基础率来纠正血糖偏离目标范围的情况。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三)胰岛素泵治疗的基本原理图2:胰岛素泵治疗的基本原理图如图2所示胰岛素泵治疗基本原理的示意图,蓝色的曲线是我们预设的持续输注的短效胰岛素,以便满足空腹和禁食状态下代谢的需要,称之为基础率。
黄色的方形柱状曲线称之为餐前大剂量,用来提供禁食时碳水化合物所需的胰岛素。
二、胰岛素泵每日总剂量设定(一)胰岛素总剂量个体化方案制定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每日胰岛素总量,确定了胰岛素总量就可以计算出总基础量与总餐前追加量。
最初的剂量肯定不是最适合的剂量,必须在应用泵治疗的实践中根据血糖不断的校正,最终逐步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准确剂量。
确定每日胰岛素总量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来设定胰岛素每日的总剂量;二是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实际体重来设定胰岛素每日的总剂量。
(二)根据既往胰岛素治疗效果决定胰岛素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与体重来设定确定胰岛素总量,如表格一所示:对于1型糖尿病和2糖尿病情况有所不同,对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初始剂量从0.5 ~1 U/ 公斤* 天;如果1型糖尿病患者无酮症酸中毒,初始剂量一般采用0.2 ~0.6 U/ 公斤* 天;如果患者存在酮症酸中毒,初始剂量多数从1.0 U/ 公斤* 天起始;对于特别瘦小的1型糖尿病的儿童,因为他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很强,所以初始剂量从0.1 U/ 公斤* 天起始;对于青春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他拮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多,所以初始剂量可以提高如表格2所示: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情况有所不同,如果2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轻,体内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起始剂量比较低,0.1~0.2 U/ 公斤* 天;如果2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很严重、病程比较长,有胰岛素抵抗,初始剂量一般为0.3~0.5 U/ 公斤*如表3所示:在一般状态下基础率和餐前剂量各占50%,但根据患者既往的状态和体重的情况,用药精细的调整基础率与餐前大剂量的比例。
如果该患者既往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很少出现低血糖,基础率的比例可以适当放低,占每日总量的45%~50%;如果该患者以往经常低血糖,基础率要调的更低一点,占到35%~40%;如果该患者既往存在高血糖,如表4所示:根据既往患者实际的情况确定基础率与餐前大剂量的比例,如果该患者比较瘦,饮食比较固定,运动量偏大,基础率要适当放低,占总量的40% ~45%;如果该患者既往有很明显的黎明现象,运动量比较少,吃的食物中脂肪含量比较多,又存在胰岛素抵抗,基础率要适度的调高,占50% ~55%;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因为存在大量的拮抗胰岛素,基础率要适当放的更宽,要到60%作为起始基础率的比例。
四、如何在泵上设置基础率(一)胰岛素泵基础率设定模式目前基础率的设定模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一个固定不变的速率输注的基础率模式;第二,以多个固定速率输注基础率模式;第三,完全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基础率分泌的模式来设置基础率。
1. 单一速率基础率模式图3:单一速率基础率模式如图3所示:是以单一速率基础率模式来设置,它指每天胰岛素泵只有一个固定的速率作为基础率的剂量,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缺点是难以满足昼夜胰岛素需要量的不同。
2. 多段基础率设定图4:日夜二段基础率如图4所示:是以多段基础率来设定,常用的几种。
第一种为日夜两段基础率,优点在于比前一种相对合理,避免了夜间低血糖。
不足之处在于上午的胰岛素剂量相对不足。
图5:4AM-10N-8PM-4AM 三段基础率设定如图5所示:第二种为4AM -10N -8PM -4AM 三段基础率的设定,包括早上4点到上午10点的基础率,上午10点到晚上8点的基础率,晚上8点到凌晨4点的基础率。
这样设定是考虑到人体内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分泌节律,以减轻黎明现象。
第三种是四段基础率的设定,包括从早晨3点到中午12点的基础率,中午12点到晚上7点的基础率,晚上7点到夜间的凌晨的0点的基础率,0点到早上3点的基础率。
这种四段基础率主要考虑到进餐情况的不同而设置,但不能顾忌餐后血糖的控制。
六段和八段基础率的设置,它是综合考虑到进餐、胰岛素水平、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来设置。
六段基础率设置包括从是凌晨0点到早晨3点的基础率,早晨3点到早上9点的基础率,早上9点到中午12点的基础率,中午12点到下午4点的基础率,下午4点到晚上8点的基础率,晚上8点到凌晨0点的基础率。
八段基础率较之有更进一步的变化,包括从凌晨0点到早晨4点的基础率,4点到早晨7点的基础率,这一段主要消除了黎明现象。
7点到9点的基础率,主要是注重了进餐的情况,9点到中午12点的基础率,12点到下午2点的基础率,主要是注重了午餐的进餐情况。
从下午2点到晚上5点的基础率,晚上5点到晚上8点的基础率,注重了晚餐的进食情况,从晚上8点到半夜0点的基础率。
如何在泵上设置基础率?图6:24 段基础率设定如图6所示:24段基础率的设定,是一个患者每日的胰岛素用量是基础率用量的18U,他是按照24段基础率设定。
为什么需要做24小时的基础率设定?实验研究,有一些非糖尿病的健康志愿者在进食24小时之内,每小时血中的基础分泌的胰岛素水平并不相同,每天都有两个峰时与两个谷时。
峰时有两个,第一是在早晨6点到早晨7点,第二是在下午4点到下午6点。
谷时有两个,第一是在中午11点到下午2点,第二是在晚上11点到半夜2点。
(二)举例2 型糖尿病患者,45 岁,男性,无肥胖。
既往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 早晚注射,早28 单位,晚20 单位,既往血糖控制欠佳,血糖波动大,糖化血红蛋白8% 。
如果该患者想换用胰岛素泵治疗,我们如何对他的各种参数进行设定?1.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首先要看一看用泵前的总量,该患者因既往血糖不好,易发生低血糖,胰岛素泵的每日总量应该跟用泵前的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总量一致。
在确定用泵总量后,因为该病人血糖控制的不佳,所以基础率的基础量相对用餐前的比例要稍微大一点,占到50%~55%。
在确定基础量后,我们可以用单一基础率,用总量除以24,也可以根据胰岛素泵所配用的每日基础率的表来实现完全模拟人的24段基础率。
2. 胰岛素泵用量计步骤第一步应该确定胰岛素泵每日胰岛素应用总量,该患者既往用诺和灵30R,早晨28单位,晚上20单位,因为病人既往血糖控制的不好,胰岛素泵也要用到百分之百的原量,即48单位。
第二步确定胰岛素泵基础率用量,因为该患者既往血糖控制的不好,基础率分配在50%,48 ×50% = 24(U ),我们确定该患者的基础率用量是24单位。
第三步在胰岛素泵上设置基础率,第一个模式是单一基础率,24单位除以24小时,按每小时一个单位来设置。
第二个模式可以直接查24段表,得到24段基础率的每一小时的基础率数值。
五、可能影响基础率初始剂量的因素第一,在更换胰岛素泵之前,长期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的累积作用,需要洗脱期,可在12 ~24 小时内暂用50% 的基础率。
第二,体力活动量的影响,因为用胰岛素泵的病人,一般最开始是住院调整,体力活动量可能比平时要小,所以这时测出来的血糖可能比平时好,但是当病人恢复日常工作后,体力活动量增大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第三,精神与心理状态,很多胰岛素泵治疗者,刚开始治疗时,常因为不懂而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有的患者对胰岛素泵的治疗充满了理想化的幻想,认为只要带上胰岛素泵就可以开始治疗,血糖马上正常,出现低血糖时很快感到失望,或嫌麻烦而不愿意再继续治疗。
这种精神与心理状态在刚开始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中并不少见,可能会影响到胰岛素泵的疗效。
第四,年龄,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因为体内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因此胰岛素泵的设置基础率要比基础率相对高。
第五,胰岛素制剂的种类。
现在有两种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的治疗,一种是短效胰岛素,另一种是人胰岛素的类似物,超短效胰岛素,现在常用有诺和锐。
如表5所示为两种胰岛素的比较。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或控制餐时血糖,应用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泵上需要提前设置的时间就不同。
对于人短效胰岛素需要提前设置两个小时,对于超短效胰岛素只要提前一个小时设置。
(二)胰岛素制剂不同基础率的设置不同如图7所示是胰岛素制剂不同基础率设置不同的例子,该患者每天的基础率是18单位,左侧是应用短效胰岛素,右侧是应用速效胰岛素。
应用短效胰岛素时为了消除黎明现象,从3~4点开始把基础率调高,从0.6单位调到每小时0.8单位。
而用速效胰岛素时,在4~5点相应调高就可以了。
图7可能影响基础率初始剂量的因素有哪些?六、如何检测基础率设置是否合理(一)基础率设置合理标准如何评价基础率设置是否合理?有三个标准,第一是空腹血糖,最好波动在5.6~7.2 mmol/L ;第二是没有低血糖的发生;第三要符合30原则。
30原则是指不吃任何一餐的数小时内血糖平稳或仅有轻微的下降幅度≤30%或≤于1.7 mmol/L ,但是检测的前提是检测当日应该保持日常生活的起居与活动量,以避免应激和低血糖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