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13 KB
- 文档页数:3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
3. 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介绍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并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给学生。
2. 视频:拍摄家乡的山和水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家乡地理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自去感受家乡的山和水的美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乡山和水,懂得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3.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家乡山和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小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概念以及对人们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确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如何引导学生认真保护家乡山和水?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教学课件。
3.课堂活动所需物品清单(后面课堂设计中再详细说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上课第一步是导入环节,引出主题。
这节课主题为“我爱家乡山和水”,首先可以通过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山和水的美。
2. 课堂讲解环节(25分钟)这一节的重点是讲解家乡山和水的概念以及对人们的重要性。
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1.家乡山和水的定义。
2.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
3.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的好处。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明确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
3. 课堂互动环节(15分钟)学生自己探究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 情景模拟请几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农民、环保工作人员等),让他们模拟保护家乡山和水的情景,在模拟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他们理解家乡山和水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4. 课堂练习环节(25分钟)本部分将以班级小组赛的形式进行,在活动的最后,将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
1. 唱歌比赛每个小组唱一首“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歌曲,选出最优秀的小组。
2. 绕口令比赛每个小组编写两句相对应的绕口令,让其队员轮流朗读,选出成功度最高的小组。
3. 皮影戏比赛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班内表演皮影戏(有要求程序),最后从中选出最佳班级。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
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2、学生准备:学习单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沈老师要做一回小导游,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一番,怎么样?那咱们就系好安全带准备出发喽!(师戴上导游帽拿着导游旗):各位游客,咱们今天的目的地到喽!(出示图片)这里啊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
这里还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称,环城公园围绕古城墙而建,绿意盎然。
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既有古老的“庐阳八景”、“明教寺”、“逍遥津”,也有新起的“滨湖新区”“天鹅湖”。
如果逛累了想吃点特色小吃,推荐您去“罍街”尝尝“合肥特色小龙虾”、“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
渴了,吃两颗长丰的草莓,大圩的葡萄,保准让您满口生津。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小游客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生答:合肥)对了!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深爱着我的家乡。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多美(出示课题,生齐读)“我爱家乡山和水”二、我的家乡在哪里有几位小同学也和老师一样热情好客,他们正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家乡呢。
瞧!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那里吗?PPT出示:小红说: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北京)【出示图片】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山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包括山名、地理位置、特点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山的图片,感受家乡山的美丽。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家乡的水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水的清澈。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景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风景的图片,感受家乡的魅力。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宣传和保护家乡的风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四课时:家乡的故事1. 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故事的图片,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五课时:我爱家乡山和水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家乡的山和水。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欣赏图片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山和水图片素材。
2. 学生作业本。
3. 教学课件。
4. 讨论小组分组名单。
5. 教学录音设备(可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水。
2. 学生介绍: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乡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关于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精选范文4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4篇【篇1】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3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一课。
本单元在学生了解了经常出入场所的基础上,带领他们进一步扩大生活空间,进入“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家乡这一社会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特产与人们的生活,旨在促进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与责任。
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通过观察、寻访、调查、探究等多种实践活动发现家乡自然、人文的美,了解家乡的故事,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设计,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于“家乡”概念比较混乱,会与“老家”混淆。
同时由于年龄小,对家乡熟悉的一草一木缺少主动发现美的能力,更缺乏情感体验,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不同途径,从不同角度发现家乡的秀美景色,通过家乡的故事主动感受家乡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现家乡的美。
2. 能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 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现家乡的美。
2. 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整体感受家乡风光美。
1. 观看南平风光视频,明确“家乡”概念。
2.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3. 简单了解其它小朋友的家乡,能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位置介绍、简单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家乡”概念。
)二、发现家乡的风光美。
1.我是小导游。
五一小长假,老师有几个外地的朋友要来延平玩,我想带他们看看家乡最美的地方。
请同学们推荐。
(课前已布置同学们找一找、拍一拍、画一画咱们家乡最美的地方,做成课件放入小组长ipad。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关于《我爱家乡山和水》的优秀教案你们知道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我爱家乡山和水》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篇1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二年级小学生2、学科:品德与生活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图画纸、彩笔、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二、教学课题在《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让学生看到祖国山河的锦绣与壮丽,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在心灵深处留下了印记。
与此同时,我又把家乡的田野、山林、小溪、烂漫的山野花等拍摄下来,制成美丽的相册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乡村恬静与温馨,从而使学生觉得乡村和城市一样的美丽与可爱,长大有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为此而努力学习。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个主题。
2、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一课。
学习内容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
(3)能用画笔画出眼中家乡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感受。
我爱家乡山和水1、《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展开有3个话题。
(1)生我养我的地方画面和小诗让学生对“家乡”的概念形成具体的印象,并能用画笔记录自己眼中的家乡美景。
小兔贝贝的话引领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哪儿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旨在让学生能够说出家乡的地名和对家乡的感受。
(2)画画家乡的风光小兔贝贝说“让我们来画画自己的家乡”。
教师首先展示本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如:大海、建筑、公园、果园、树林、草地等图片让学生欣赏。
课本第6页,展示几幅农村和城市学生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把家乡介绍给大家。
另一个活动是以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感情。
第7页是一首描绘家乡的小诗,让学生观察家乡的风光后补充填写完整:“……家乡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再朗读补充后的小诗,以诗激情。
(3)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此话题由家乡的自然环境转向人文环境,引导学生讲家乡的故事、跳家乡的舞蹈、唱家乡的歌。
旨在让学生通过收集家乡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较差,对家乡的概念模糊,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也较少留心观察,对家乡的感情、体验不够,所以我把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养成文明、安全的调查、访问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4.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上《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格式教案第一章节: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山和水的美丽。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展示家乡的山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播放家乡山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之美。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感受。
第二章节:家乡的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培养学生对家乡山的喜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山有哪些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家乡山的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播放家乡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乡山的壮美。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的喜爱和感受。
第三章节:家乡的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培养学生对家乡水的喜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家乡的水有哪些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家乡水的清澈和美丽。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展示家乡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播放家乡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乡水的清澈和美丽。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水的喜爱和感受。
第四章节:家乡的山和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家乡的山和水是如何相互映衬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山和水的美丽。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1. 展示家乡山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播放家乡山和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乡山和水的美丽。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和感受。
第五章节:实践活动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家乡的山和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家乡山和水的美丽。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1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家乡美丽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二上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对于家乡的山和水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美丽。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家乡的山水风光,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家乡山水风光的图片或视频。
2.学具:准备纸和笔,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家乡山水。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方便学生展开讨论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和水,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家乡山水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山水风光,并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或者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家乡山水。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感受山的美丽和伟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脉介绍2. 山的形成和特点3. 山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山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的形成和生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山区的植树造林或清理垃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感受水的生命力和宝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的热爱和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河流、湖泊介绍2. 水的来源和循环3. 水的利用和节约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河流、湖泊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的来源和循环,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节约用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宣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山和水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感受山水相依的美丽。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山与水的相互关系介绍2. 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学生参与山水环境保护的行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相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第四章: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和赞美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山水美景的介绍2. 欣赏和赞美山水的方法3. 学生参与保护和珍惜山水环境的活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和描述山与水的美丽。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I)了解家乡的一景一物。
(2)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情感与态度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1) 能介绍家乡的风景。
(2) 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保护家乡的环境。
4.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视频和调查讨论,充分地了解家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周围的景物。
2.难点介绍家乡的风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人们熟悉的家乡景物的视频。
2.课件。
3.家乡的图片。
学生准备彩色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你们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方。
二、我的家乡在这里师:家乡是我们的家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的家在哪里?生纷纷回答。
师:出示图片(家在草原、山脚下、黄土高坡、省城……)。
生1:我的家在草原上,蓝天、绿草真漂亮。
生2:我家在山脚下,村前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3: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上,还可以吹唢呐。
生4:我家住在城市里,小区建设了公园,还有很多的健身器材。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可是,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随便告诉给陌生人,要注意安全。
三、赞家乡的美师:周末,老师有几个外地朋友来做客,我想带他们到泸县最美的地方走走,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1.请同学介绍道林沟、玉蟾山、屈氏庄园、龙脑桥。
2.自由说说泸县还有那些风景。
3.游戏大比拼。
四、画家乡师出示儿歌:我家门前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板书设计我爱家乡山和水我的家乡在这里赞家乡的美。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了解山的特征、植被、动物等,培养学生对山的热爱。
2. 家乡的水: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水,了解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培养学生对水的珍惜。
3. 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以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创作法: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准备绘画、摄影等创作工具。
2. 学生准备:观察和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准备创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兴趣。
3. 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家乡的山和水,用语言描述山的特征、植被、动物以及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进行绘画、摄影等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的准确性、完整性。
2. 学生创作的审美性、创新性以及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3. 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3. 家乡的传说:讲述家乡山脉和水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山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师准备相关阅读材料,包括家乡山的传说故事等。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对自己的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
3. 案例分析:教师讲述家乡山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底蕴。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 阅读与写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山和水的作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受和认同程度。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考察家乡的山和水。
2. 邀请家乡山的传说故事的传承人来校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文化。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脉、山峰简介2. 家乡山的生态环境3. 保护家乡山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山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
2. 讲解: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山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强调保护家乡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简介2. 家乡水的生态环境3.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家乡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水的生态环境和节约用水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水节约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水。
2. 讲解:介绍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水的生态环境和节约用水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水节约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二上《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3. 家乡的生态环境: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以及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以及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水的认识和感受。
4. 创作法:让学生创作关于家乡山水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家乡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
2. 视频:准备关于家乡水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3. 资料:收集关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4. 创作材料:准备画纸、彩笔等创作材料,让学生创作关于家乡山水的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学山:讲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魅力。
3. 教学水:播放关于家乡水的视频,讲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重要性。
4. 教学生态环境:分享关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5. 创作环节: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学生创作关于家乡山水的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山山水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可爱,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朴实,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们对于家乡的山山水水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过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的美丽,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家乡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的美丽,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的美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家乡的山山水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的美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家乡的美丽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山的特点。
2. 观察和描述山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家乡的山。
2. 观察记录表。
3.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
2. 观察:学生观察家乡的山,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描述: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山的特点,进行描述。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义。
第二章:家乡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水的特点。
2. 观察和描述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家乡的水。
2. 观察记录表。
3.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水。
2. 观察:学生观察家乡的水,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描述: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水的特点,进行描述。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水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义。
第三章:家乡的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身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身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身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2.同学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和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同学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考虑: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身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身喜欢家乡的什么
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身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同学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身的家乡。
3.请扮演的小朋友谈自身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身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第二课时
一.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同学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身的感受。
2.想一想自身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同学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身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
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同学交流自身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同学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扮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身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三、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身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身的家乡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