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审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5.09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微课、课件、虚拟实验评审标准
(Ver1.3 Built20200411)
类别定义:
1.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2. 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3.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传统教学和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
编制原则:
微课、课件、虚拟实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
大赛此类作品选题限定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汉语言文学和中小学相关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软件应用与开发的作品制定标准的目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的专业性;竞赛的公平性(参赛师生及评委)、便于操作及实施。
评审标准(通用)
评审标准(简化版):
1. 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启发思维
2. 创新创意:选题、设计新颖,风格独特,内容原创
3. 技术应用:技术手段丰富,运用合理适当,充分体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目标服务
4. 教学效果:作品完整,美观自然,目标达成度高
5. 作品呈现:文档齐全、完整;现场答辩回答问题流畅性、协作性
微课、课件、虚拟实验作品评审标准(具体)。
【技术标准要求】✓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时长一般为3-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10分钟左右,不超过1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 H5微课,时长一般为3-10分钟,25P以内,作品链接及二维码提交主办方✓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减分制)作品规范(10)材料完整(5分)包含音频文件、文字稿及设计说明等技术规范(5分)符合技术标准,声音清晰稳定、无错读、漏读教学设计(60)收益识别(10分)作品内容不学习者应用后的收益关联明显,能够被受众识别对象识别(10分)目标学员对象指向清晰,针对具体岗位、人员及特定的应用场景选题识别(10分)所选主题适合以音频方式呈现,符合听觉心理学习目标(10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学习内容(10分)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或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10分)展开方式逻辑、层次清晰,能够有效支持实现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并符合学员特征教学呈现(30)教学呈现(10分)导入简短顺畅,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内容呈现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教学语言(10分)普通话讲解,语言简练准确,吐字清晰,无明显语病呈现艺术(10分)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将读者带入情景总分【复赛作品评审标准】 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微课H5微课。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评定微课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包括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课大赛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容设计要求微课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得到充分考虑。
其次,教学效果是评定微课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微课的教学效果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要求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此外,创新性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创新性要求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够有新意,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教学的潮流。
微课的创新性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新鲜和活力。
最后,表达能力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考量之一。
表达能力要求微课的讲解清晰、条理清楚,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接受。
微课的表达能力还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微课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它综合考量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微课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评分。
因此,作为微课创作者,我们需要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评分标准,努力提升微课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微课评审标准
具体要求:1.在给本学科打分的时候注意一下分数的差距,最好能选出来至少10个优秀作品,能分出一、二、三等奖最好。
2.在评审微课的时候可以顺便写下评语,有评语的可以整理成一个word文件,以“作品编号:评语”的形式进行整理,评审结束后发给戴颖即可。
3.评审可以参考电教馆的优秀微课进行评审
4.请各位参加评审的老师们在完成工作之后,提交一份总结,内容包括对于本次评审微课的整体点评;自己的感受、收获、经验等;对各位老师做微课的建议;对本次微课大赛的评价和建议等等,字数不限。
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微课大赛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比赛,在这项比赛中,评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评审需要对参赛者所提交的微课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量,同时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每个微课的表现。
下面是一些参考标准,可供评审者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微课大赛的评审工作。
一、微课内容的创意和创新作为一项创新竞赛,微课大赛的重点很自然地落在“创意”和“创新”两个关键词上。
因此,在评审过程中,评审者要对参赛者的微课内容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分析,其中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微课的创意是否与主题相关2. 微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独特性3. 微课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微课大赛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微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在评审中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微课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几个评价标准:1. 微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2. 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微课教学中是否引入技术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三、听觉、视觉和交互体验微课大赛是一个线上比赛,这就要求参赛者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想法。
因此,听觉、视觉和交互体验都是评判微课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评判标准:1. 微课的音频、视频是否清晰、流畅2. 微课的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3. 微课的互动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四、综合评价在评审过程中,评审者需要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同时,也要注意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做出综合评价。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综合评价标准:1. 微课的内容是否有创新点和吸引力2. 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到好的教学效果3. 微课的视听效果是否优秀4. 微课的互动体验感是否出色总体来说,微课大赛评审的难度比较高。
因此,评审者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评审,同时注重细节。
有一个好的评审标准,能够提高评审效率,减少评审失误,确保比赛结果是公正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