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080000管理评审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制定部门品管部制定日期2016-03-01 修改日期页次1OF2内部品质稽核管理程序1. 目的审核各部门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计划安排,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审核工作。
3.职责3.1相关部门3.1.1按《内部审核计划》做好准备,配合审核工作;3.1.2对内审观察项及不符合项实施纠正措施。
3.2总经理/授权人3.2.1任命审核组长,授权其成立审核组;3.2.2批准《内部审核计划》;3.2.3审批《内部审核报告》,对内审结果进行评价、总结。
3.3审核组长3.3.1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及《内部审核报告》;3.3.2审批《内部审核检查表》。
3.4审核员3.4.1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对受审核部门实施审核;3.4.2跟踪和评价被审核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验证其纠正行动的有效性。
4.程序4.1审核频次4.1.1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内审,以抽样形式进行,审核对象应涵盖质量体系之所有部门。
4.1.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总经理/授权人可适时安排专项内审或集中内审:A.体系运行出现重大异常;B.公司组织结构或人员发生重大调整;C.产品过程或体系运行出现明显异常趋势;D.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重要客户投诉或退货时;F.其它认为有内审需要的情况发生时。
4.2对审核人员的要求4.2.1内审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且对审核对象不负直接责任;4.2.2内审员应客观公正地收集审核证据,不应遭受外来压力而变更审核结果;制定部门品管部制定日期2016-03-01 修改日期页次2OF24.3审核准备4.2.1总经理/授权人应确定审核组成员,任命审核组长;4.2.2审核组长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包含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审核日程安排;4.2.3《内部审核计划》经总经理/授权人审批后,发送到各受审部门;4.2.4审核员了解上次内审中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完成情况,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交审核组长批准,检查表内容应包括:检查依据的标准、质量体系文件;审核区域/部门/产品;检查要点;验证方法;抽样数;验证结果等。
环境关联物质异常管制程序1,目的:确保材料及产品所含之环境关联物质发生异常时,能有效控制,符合国际环保规范,特订定本程序。
2.范围:2.1各项进厂之原材料(金属件、塑料件、包材)发生异常。
2.2零件或成品生产制程中所使用之物品、物质发生异常。
2.3成品或客诉事件异常。
3.权责:3.1品保部:3.1.1环保小组召集。
3.1.2异常问题紧急措施之处理。
3.1.3稽核改善方案的执行。
3.2环保小组: (管代、品保部、业务部、资材部、研发部、工程部、模设及生产部门等)3.2.1原因分析、拟订改善方案。
3.2.2验证改善效果。
3.3相关部门:执行改善方案。
3.4 环境管理代表:向客户及总经理报告。
3.5 实验室:对产品执行有害物质检验并准时提供报告。
4.定义:4.1 HSF: Hazardous Substance Free 有害物质减免.指的是列于WEEE或RoHS指令或其他适用的标准(含客户要求)或法规中任何材料的减少与消除。
5.作业内容:5.1环境关联物质异常流程图如附件一。
5.2环境关联物质异常管制之时机:5.2.1 进料、制程产品、库存材料或出货产品发生环境关联物质异常时即由品保召集成立环保小组。
5.2.2以下情形无须采取紧急措施:新增材料、物质或物品申请发生异常得直接召开环保小组会议。
5.3环境关联物质异常管制之流程:5.3.1异常通知:(1)原材料之检验异常时,由品保/实验室开立「质量异常处理报告单给供货商。
(2)制程之检验异常时(组装、成型、冲压),由品保/实验室开立「质量异常处理报告单给责任单位。
5.3.2异常处理参照不合格品管制程序「矫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5.3.3采取紧急措施:除5.2.2外其余异常发生均应采取紧急措施。
(例:厂内物品隔离管制、不良标示、在途品禁止入料…等;并在2小时内向环境关联物质管理代表报告);如异常品已流入客户手中,环境关联物质管理代表须于8小时内向客户口头报告,24小时内以书面向客户报告。
1目的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含HSPM)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应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并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寻求改进机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含HSPM)。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含HSPM)的定期评审,必要时可以对HSPM单独进行评审。
3职责3.1品管部负责制订《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及《管理评审报告》。
3.3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及《管理评审报告》。
3.4品管部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安排和相关记录的保存,组织相关人员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
3.5各部门负责按《管理评审计划》准备并提供本部门相关的管理评审资料的输入,制定并实施与本部门相关的各项改进措施。
4控制程序4.1管理评审的频次4.1.1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当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管理评审。
4.2评审人员4.2.1由总经理负责组织管理评审,品管部做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管理评审通常由总经理、副总经理、质量管理代表和各部门及品管部负责人参加。
4.2.3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
4.3管理评审计划4.3.1品管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经质量管理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在实施管理评审的前1周,由品管部将《管理评审计划》发给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相关人员。
4.4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a)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顾客审核和第三方审核;b)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顾客投诉的结果;c)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d)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过程测量和监控、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e)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f)以往管理评审后采取措施的跟踪情况和有效性;g)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包括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h)HSF相关活动,包括有害物质的识别和使用、不符合事项和纠正措施执行情况等。
HSF风险评估管理程序(QC080000-2017)1.0目的为识别本公司所有原物料/零部件、供应商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管理物质风险等级,以利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料、过程与HSF产品相关之的风险评估。
3.0定义3.1材料风险:指原物料﹑零部件﹑组件所构成材料的本身的风险﹐一经评定后其一般不会再发生变化。
3.2供应商风险:指提供物料的供应商的环境管理物质体系的综合水准,一般通过对供应商RSC体系的评鉴结果,供应商的品牌、规模、知名度或其日常交货品质状况来进行适时评定。
3.3 物料风险:指材料风险、供应商风险的总体考量:一般通过将这两种风险评分的乘积作为其最终评定结果。
3.4生产过程风险:指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有生产设备、工/夹具、测量仪器、工作环境、操作人员等在正常、异常、紧急的状况下所有可能导致交叉污染产生的风险状况。
4.0组织权责4.1零件承认工程师:负责材料风险的评估。
4.2品保/采购工程师:4.2.1负责供应商风险的评估;4.2.2结合材料风险完成HSF风险等级评估;4.2.3将所有评估结果登录于风险评估表上;4.3IE工艺工程师:负责过程风险的评估。
4.4 IQC:依据风险等级结果来执行进料检验抽检。
5.0作业程序5.1风险分类5.1.1 风险评估中风险类别分为三大类:材料风险、供应商风险、生产过程风险;5.1.2 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两种类型;5.1.3 物料风险评估包括:a>HSF产品BOM表所列的物料;b>生产过程使用之物料;5.2物料风险的识别序风险类别风险等级评定参考标准1 物料风险高风险①塑胶(含硅胶、橡胶等)类材料②焊锡、锡膏类③印刷电路板类(PCB/FPC/PCBA)④胶水、有机溶剂、润滑油和色粉、色母、油墨、涂料⑤电镀、真空镀、电泳、喷涂、移印、丝印等表面处理类材料⑥其它未包括在低风险类物料。
低风险①纸、纤维、陶瓷类材料②电子元件。
9001、14001、45001、qc080000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方法。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提升其运营效率、减少风险,并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管理评审计划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四种常见的管理评审计划:9001、14001、45001和qc080000,并逐步回答关于这些计划的问题。
1. 9001管理评审计划:ISO 9001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评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标准着重于组织是否具有适当的质量管理程序和流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9001管理评审计划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评审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需要评审的管理体系范围,并制定明确的评审目标。
(2)评审计划:制定评审计划,包括评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评审准备:评审团队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调查和准备,并准备评审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评审实施:评审团队根据评审计划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5)编写评审报告:评审团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编写评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6)跟踪评审结果:组织应根据评审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及时采取措施并跟踪改进效果。
2. 14001管理评审计划:ISO 14001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评估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该标准着重于组织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001管理评审计划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评审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需要评审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并制定明确的评审目标。
(2)评审计划:制定评审计划,包括评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评审准备:评审团队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调查和准备,并准备评审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评审实施:评审团队根据评审计划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5)编写评审报告:评审团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编写评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规避 ROHS法律法规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奉献社会大众以无害、环保的产品,我们特别建立此管理程序,以控制我们的产品在设计、来料、自制、组装、出货等各阶段均符合 ROHS的达标要求。
2、范围所有 DXC的 ROHS产品供应商;所有 DXC的 ROHS产品 OEM厂商;所有 DXC各职能部门。
3、名词解释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特定有害物质它是由欧盟为了减少电子电器设备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环境和健康构成的风险,而在2002 年出台的第2002/95/EC 号ROHS指令,2003 年2 月13 公布于官方杂志, 2004 年 8 月 13 日转换成各成员国的国家法令,并于 2006 年 7 月 1 日正式生效。
包装材料:指用于产品、部件、原材料的运输和保护的材料。
具体指瓦楞纸箱、胶带、捆扎带、包装袋、塑料布、棍棒、托盘、木框等,以及这些组件上标写用的标签、油墨、涂料等。
含有:指作为成分含有的或被添加,或者指作为不纯物被含有,而且超过标准限值的。
4、引用说明4.1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 2003 年 1 月 23 日第 2002/95/EC 号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4.2 DXC 有限公司关于“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特定有害物质指令(RoHS)”的基本要求 -5、作业流程图程序说明: ROHS小组准备资料客户关于RoHS 指令的要求。
负责向实验室提供所需样品以供评估(样品数量1、ROHS产品达标审查 / 认证流程客户要求ROHS 产品ROHS小组准备资料沟通/技向实验室递交所术需材料、汇款支持/测审查/认证试证明材料否资料充足吗?符合RoHS的要求吗 ?是 ,通“过RoHS 认证”报告+光盘满足客户ROHS 基本要求,客户下单2、ROHS产品过程控制简介1、ROHS 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收集( ROHS 小组)2、客户 ROHS 服务(外贸部、 ROHS 小组)3、设计 ROHS 管理(研发部)4、供应商 ROHS 管理(采购部、 ROHS 小组)5、工厂内部 ROHS 管制(制造各部、品保部、ROHS 小组)资源配置C --- 查核1、内部审核(每月ROHS小组必须进行一次ROHS 符合性的内部审核、每年的内审直接纳入 ISO 体系的审核中)、客户审核、第三方审核2、各方面的改进信息3、所有检查出的、检验出的产品不良项目4、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5、新的法律法规出台A ---纠正、P–再计划训练 --- 内部员工、外部供应商沟通 --- 内部员工、外部供应商、外部客户记录 --- 设计、供应商、工厂、客户所有 ROHS 相关证明文件、产品资料、测试、控制、训练、沟通等记录资源 --- ROHS 项目小组ROHS 检测设备、场所、方法、频次、报告ROHS 体系文件(ROHS分区标识、ROHS 产品标识、ROHS 不合格标识、颜色标识、WEEE 部品零件标识、回收及有害标识ROHS 检测实验室SGS、ITS、TUV 、CMD 、KEMA技术支持6、程序说明6.1 ROHS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收集由 ROHS小组收集接收相关最新的 ROHS法律法规,并登记于《ROHS法律法规一览表》,(参见附件 4 )组织更新文件、知会相关方、负责相关ROHS知识培训。
管理评审计划 表单编号:编制: 核准:评审日期2011-9-10 评审时间 9:00――12:00 地点 会议室一 主持人总 经理 出席对象各部门主管 评审目的 透过适时的管理审查,确保品质系统之持续适切性与有效性。
评审主要内容 一. 品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二. 内部审核结果三. 顾客的反馈四.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五. 品质方针和品质目标贯彻执行情况六.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七. 可能影响品质管理体系的变更八. 有害物质消减计划达成状况九. 改进的建议相关要求 一.与会人员准时参加;二. 各部门提前准备各自过程的报告资料提前打印发放或现场投影报告备注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主持人:总经理报告人:管理者代表各部门主管评审会议时间、地点:2011-9-10 8:00—12:00AM 会议室一评审目的:透过适时的管理审查,确保公司品质系统之持续适切性与有效性。
参加评审人员: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评审内容摘要:品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内部审核结果顾客的反馈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品质方针和品质目标贯彻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可能影响品质管理体系的变更有害物质消减计划达成状况改进的建议1.评审结论:品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报告本公司自2010年7月导入ISO9001:2008 以来,经过咨询公司的咨询、培训,建立了书面化的品质管理体系,在品质管理体系开始实施以来:1)对全公司各部门、各层次逐级展开文件培训;2)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3)各部门的运作按文件规定的程序高效、有序进行;4)进行了一次内部品质管理体系审核,以检查体系的符合性;5)历时已3个月,体系运行正常。
2.内部品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报告:本公司于2011年9月10日,进行了第一次内部品质管理体系审核,共发现5个不合格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均已整改完毕。
内审结果表明,本公司品质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9001:2008 标准要求,符合公司品质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体系运行是有效的。
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管理手册目录前言1范围1.1总则1.2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需求和期望4.3确定HSPM体系的范围4.4HSPM体系及其过程4.4.1总则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5.1.2以顾客为关注点5.2HSF方针5.2.1制定HSF方针5.2.2沟通HSF方针5.3岗位、责任、职责与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HSPM体系的策划6.1.2组织6.2HSF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HSF目标6.2.2HSF目标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1.1总则7.1.2人员7.1.3基础设施7.1.4过程运行环境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6组织的知识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文件化信息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0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HSF要求8.2.1顾客沟通8.2.2产品和服务HSF要求的确定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8.3.1总则8.3.2设计和开发策划8.3.3设计和开发输入8.3.4设计和开发控制8.3.5设计和开发输出8.3.6设计和开发更改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8.4.2控制类型和程度8.4.3提供给外部的供方的信息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标识和可追溯性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4防护8.5.5交付后活动8.5.6更改控制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0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遵顾客满意9.1.3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9.3.1总则9.3.2管理评审输入9.3.3管理评审输出10.0改进10.1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目标11.0附录11.1程序文件清单11.2组织架构11.3职能分配表11.4HSF管理体系流程图11.5中国ROHS2要求11.6欧盟ROHS要求备注:管理手册在后面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备注1QC-Q3-001文件控制程序2QC-Q3-002记录控制程序3QC-Q3-003组织环境与相关方控制程序4QC-Q3-00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5QC-Q3-00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QC-Q3-006HSF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7QC-Q3-007设计开发控制程序8QC-Q3-008人力资源控制程序9QC-Q3-009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10QC-Q3-010采购控制程序11QC-Q3-011HSF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2QC-Q3-012HSF材料宣告表制作及变更控制程序13QC-Q3-013HSF外部供方管理程序14QC-Q3-014HSF采购产品验证程序15QC-Q3-015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程序16QC-Q3-016RoHS环保产品标识与追溯程序17QC-Q3-017HSF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8QC-Q3-018产品召回控制程序19QC-Q3-019限制性物质的监视和测量程序20QC-Q3-020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21QC-Q3-021不符合RoHS指令产品控制程序22QC-Q3-022顾客财产控制程序23QC-Q3-023HSF变更管理控制程序24QC-Q3-024风险评估控制程序25QC-Q3-025HSF产品放行控制程序26QC-Q3-026组织知识控制程序27QC-Q3-027应急管理控制程序28QC-Q3-028分析评价控制程序29QC-Q3-029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其它文件:HSF异常演习管理办法HSF目标、指标和方案、削减计划管理办法HSF风险等级评估及抽样检验规范HSF检验计划HSF控制计划控制QC-Q3-001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使质量及HSF管理系统所使用之内外部文件(标准和客户图面﹑技术资料,ISO9001标准文件,IECQ QC080000标准文件等)处理迅速、正确流通、应用及管制,以确保各相关部门能适时获得有效且适宜之最新文件。
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文件制修订记录表文件名称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管理程序1.O目的:对本公司供方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有害物质对产品污染的环节进行识别、评价、控制以确保有害物质的减免和消除。
2.0范围适用于为公司采购过程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1.0定义1.1污染源:造成HSF产品不符合HSF要求的有害物质或环节。
1.2HSF控制计划:在产品实现全过程对HSF产品控制方法的策划。
4.0职责4.1品质部负责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组织及归口管理。
4.2各部门负责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登录及管理。
4.3采购部负责将有害物质风险评估通知相关供方,并督促相关供方进行改善。
4.4管理者代表负责有害物质污染源的审核及批准。
5・0作业内容5.1有害物质的确定依据《有害物质控制程序》控制的有害物质类别及限量要求。
5.2有害物质风险识别时机5.2.1新供方纳入《合格供方名录》之前;5.2.2每年一次例行的全面评价。
5.3有害物质风险评价项目5.3.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5.3.2供方评价的结果;5.3.3有害物质检测结果;5.3.4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5.3.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5.4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成员1.4.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工程部、品质部。
5.4.2有害物质检测结果:品质部6.4.3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工程部、品质部7.4.4供方评价的结果:物资部、质量部、工程部8.4.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品质部9.4.6审核:管理者代表。
5.5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准则B.5.6风险级别判定说明5.6.1在风险评估项目中,A部分因部件/材料/活动项目为固有的特性,依据项目评估的等级风险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实施控制,并对B至E项目进行评价,任何一项评估风险级别为“高”时,则须依据评价准则中对应的控制方法实施控制。
B至1•的评估项目只针对Λ.1高风险类物料进行评价,A.2中风险类物料和A.3低风险类物料无需做后续项目(B、C、I)、E)项目的评价,只需按A.2中风险类物料和A.3低风险类物料对应的方法进行控制。
制定部门业务部制定日期2016-03-01 修改日期页次1OF5订单评审管理程序1 目的1.1 明确本公司销售订单评审及本公司下单流程;1.2 使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等信息能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执行。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销售订单评审及本公司下单流程。
3 定义3.1 销售订单:由业务部门发出的,代表客户订货需求及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合约。
4 职责4.1 业务部4.1.1 负责外部订单的接受、与顾客的沟通协调及内部订单的下达;4.1.2 负责组织产品尚未开发完已有下意向订单的订单评审;4.1.3 负责销售订单的录入;4.1.4 业务部经理负责销售订单的一级审核。
4.2 工厂PMC4.2.1 负责组织订单评审及产品交期的确认;4.2.2 负责销售订单的二级审核;4.2.3 负责生产任务的下达。
4.3 研发部:负责BOM单与销售订单要求的核对。
4.4 制造副总经理:负责销售订单的三级审核(即批准)。
4.5 实验室:负责新产品检验标准的确认。
4.6采购部:负责材料交期的确认。
4.7 工程部负责材料交期的确认、评审技术资料、产品要求、开发进度等。
5 内容5.1 流程图流 程权责单位相关说明表 单业务部 业务部 研发部 业务部 业务部 业务部 工厂PMC业务部工厂PMC总经理 工厂PMC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研发/生产/品管/工程/调达参与评审生产过程管理程序产品报价表订单 订单 订单制定部门 业务部制定日期2016-03-01修改日期页 次2OF5业务联络报 价产品开发客户确认客户下单业务沟通意向订单发出意向评审正式订单下达订单审核订单批准组织生产NGNGOK旧 品改型/新品旧品改型/新品OKNGNGOKOK制定部门业务部制定日期2016-03-01 修改日期页次3OF55.2 业务联络5.2.1 业务部通过客户查询、参展、广告等各种业务活动联系发展新老客户,并对客户背景、市场走向作出预测与评估;5.2.2 业务部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与客户进行沟通及业务联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并取得客户相关资料,以便于产品的开发与评估;5.2.3 客户确定要开发的产品为公司新产品时,由业务部开出“开发项目建议书”联络研发部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开发依《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执行;5.2.4 客户需求之产品为改进型产品时,业务部联络研发部进行打样并核算成本,具体依《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执行;5.2.5 客户需求之产品为公司旧产品的可依据客户背景、市场行情、产品成本等因素直接进行报价;5.3 意向订单评审5.3.1 客户订购之产品为公司常规旧品时,不需进行意向订单评审,直接由业务部下达生产通知单;5.3.2 客户订购之产品为公司新品、改进型产品、紧急插单或交货期缩短的旧品必须进行意向订单的评审;5.3.3 业务部填写“意向订单确认表”交由工厂PMC评审,“意向订单确认表”必须详细说明产品型号、数量、客户、要求交期、预计下单日、交货说明、客户对产品的包装、外观、结构性能、安规要求、主要材料及品质要求等信息;5.3.4 工厂PMC接到“意向订单确认表”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业务部;5.3.5 旧产品紧急插单或交货期缩短的意向订单评审部门及内容如下:A)采购单位评估材料的齐套周期;B)生产部生管评估生产周期并结合采购单位回复的材料齐套周期确定产品交期,并回复给业务部。
QC080000:2017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件(含流程图)1⽬的使不合格品处于受控状态,防⽌不合格品(含不符合HSF要求)的⾮预期使⽤。
2适⽤范围本程序适⽤于物料、在制品、成品的不合格品(含不符合HSF要求)的控制。
3职责3.1品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
对不合格信息记录、反馈、传递。
负责对整改措施落实的情况、整改效果的跟踪;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作,并对处置结果进⾏跟踪和记录。
3.2储存及使⽤部门对不合格品进⾏隔离。
3.3⼯程部⼯艺⼯程师、品管部⼯程师对不合格品给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进⾏原因分析。
3.4 产⽣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程部、⽣产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作。
3.5 物控组负责对加⼯/拣⽤(代⽤)物料的使⽤情况进⾏跟踪,由品管部负责对质量情况跟踪。
3.6采购部负责向供应商传达不合格物料的信息,要求对不合格物料作出整改,与供应商确认不合格物料的处理⽅式。
4. 名词解释:a.让步接收:由于物料的某些指标未能达到我公司的检验标准,在其使⽤后可能会产⽣个别轻微不良问题,但不影响组装和功能,因⽣产急需或成本问题,与供应商协商后接收。
b.加⼯/拣⽤:由于物料有⼀部分产品指标未能达到我公司的检验标准,但因⽣产急需通过简单加⼯/挑选合格的部分出来使⽤。
c.异常:产品、物料的某⼀标准或要求连续出现不符合,或者常规不符合的不符合程度突然加重;产品、材料出现从来未出现过或极少出现的现象,⽣产活动过程从来未出现过或在意料之外出现的现象。
d.不合格:未满⾜要求。
e. 让步放⾏:在制品成品⼀些轻微类检测项⽬未能满⾜要求,经授权⼈的许可,必要时经顾客的许可,⽽对该类不合格的交付。
f.返⼯: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g.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途⽽对其所采取的措施5、⼯作程序5.1不合格来料的控制5.1.1不合格物料反馈:进⼚物料经IQC检验确认为不合格,由IQC检验员填写《来料不合格报告》后 IQC主管审核,相关⼈员确认后IQC贴上不合格标识,由货仓给予隔离。
QC080000不合格品管理程序1。
0 目的:确保不符合RoHS要求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0 范围:从物料进厂至客户退货之各个过程均适之。
3.0 定义:3。
1 RoHS:《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共包括下面六类物质:铅及化合物(Lead(Pb) and its Compound)镉及化合物(Cadmium(Cd) and its Compound)汞及化合物(Mercury(Hg) and its Compound)六价铬及化合物(Hexavalent Chromium(Cr6+) and its Compound)多溴联苯,PBBs(Polybrominated Biphenyls)多溴联苯醚,PBDEs(Polybrominated Dipenyl Ethers)3。
2 HS:有害物质,即:Hazardous Substance:在IECQ-HSPM体系的定义中,凡是在欧盟“危害物质限用指令(Restriction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RoHS)"及“废电机电子产品指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规范的物质,就是危害物质,包括铅、镉、汞、六价铬、PBB以及PBDE.其它根据自己或客户的要求,或是不同地区、国家所订定的危害物质也包括在内。
但以RoHS指令为基本项目.HSF:无有害物质,即:Hazardous Substance Free是指如在WEEE或RoHS 指令或其它适当的标准或法规中列出的任何减量或排除的材料。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目录一、引言………………………………………………………………………………..二、评审背景…………………………………………………………………………..三、评审目的…………………………………………………………………………..四、评审范围…………………………………………………………………………..五、评审方法…………………………………………………………………………..六、评审结果…………………………………………………………………………..七、不足与建议……………………………………………………………………….八、结论………………………………………………………………………………..一、引言二、评审背景三、评审目的四、评审范围评审范围包括企业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各项制度和流程,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控制措施以及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
评审范围涵盖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有害物质的环节,包括采购、生产、使用、存储和处置等。
五、评审方法本次评审采用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
评审组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企业提交的文件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观察,还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以获得全面的评审信息。
六、评审结果1.有害物质的使用未能得到全面控制,部分工序和产品仍存在使用有害物质的情况。
2.有害物质的排放控制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
3.有害物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够准确和及时。
评审组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有害物质采购管理,确保采购的物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2.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3.增加有害物质排放监测点,加强对有害物质排放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提高员工的有害物质管理意识和技能,加强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遵守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和流程。
7、不足与建议1.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人员在有害物质管理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
管理评审程序
(QC080000:2012 & ISO9001:2015)
1、0 目的
规定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的方法和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能够适用并有效地运行。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阶层对管理体系的评审。
3、0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3.2 各部门经理以及相关人员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3.3 品管部经理负责提供管理评审的有关资料。
4、0 程序
4.1 管理评审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
4.2 管理评审一年进行一次,或因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随时进行:
①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动;
②管理体系运行出现严重不合格缺陷,整个体系有随时崩溃的危险。
4.3 管理评审前,品管部经理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兼管理者
代表批准。
4.3.1管理评审计划应包括:
①参加管理评审人员名单;
②管理评审会议日期;
③管理评审会议评审项目;
④管理评审依据(例如:机构变化、发现了重大缺陷、常规检查和考察等)。
4.3.2《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品管部经理将《管理评审计划》和
有关资料提前一周发给所有参加会议的评审人员。
4.4 管理评审内容应包括:
①本年度内部审核结果的分析,总结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②年度外部审核结果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的分析和总结;
③上次及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结果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的分析和总结;
④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
⑤市场是否有重大变化,包括新技术、新概念的发展;
⑥来料不合格数据统计分析、工序生产不合格品数据统计分析、成品退货数
据统计分析;有害物质的识别、使用、不符合及纠正措施。
⑦顾客反馈资料;
⑧供应商评审资料分析;
⑨可能引起管理体系的变更;
⑩改进的建议。
HSF计划的符合性。
4.5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
①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②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
③资源的需求。
4.6 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向会议报告本年度的有关情况。
4.7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按《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根据管理评审的有关
资料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4.8 品管部经理把管理评审结果写成《管理评审报告》,送交总经理审批。
4.9经批准后,品管部经理将《管理评审报告》副本分发给有关责任部门,并
将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管理评审报告》原件交文控员存档。
4.10 管理评审后,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依《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处理。
4.11 管理评审后需修订的文件参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5、0 记录
5.1 R-01(DXC-COP-007)《管理评审计划》
5.2 R-02(DXC-COP-007)《管理评审报告》
6、0 支持性文件
6.1 DXC-COP-001 《文件控制程序》
6.2 DXC-COP-005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