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学案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地理之河流、湖泊一、考纲透析1.外流区和内流区。
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3.长江、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4.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二、体验高考(高考宁夏卷)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3题。
1.(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浅B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 围湖造田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高考真题重庆卷)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下和材料回答问题。
4.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下图中A 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 温—12.O ℃,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41°0042°0041°3010102020103020303040305050河流 60图例 20等高线/m123°0A123°3124°0我国某地区略图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第23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2.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借用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二、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林地、________、建设用地等。
2.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有利: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________、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
3.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填图绘图】在上图中标出下列内容:(1)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2)三大林区:东北、西南、东南林区。
三、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我国水土资源分配特点我国水资源中,南方占80%,北方占20%;土地资源中,南方占40%,北方占60%。
由此可见,我国南方地少水多,北方________,水土资源南北方配合不合理,加剧了我国________地区缺水的程度。
3.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A________地区,其次是B西北地区和C东南地区;按流域来说,________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四、矿产资源1.分布特点:________,相对集中。
2.能源矿产【填图绘图】在上面图中标出下列内容:我国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主要分布省区,思考我国实施北煤南运的原因?(1)煤炭:储量丰富,产量第一;主要集中在我国________,以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为主。
重难点23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知识梳理】一、河流1.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2.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二、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三、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限时检测】一、选择题“2019行走黄河——人民日报大型融媒体报道”在黄河源头正式启动。
采访组一路向东,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黄河之行”,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
读图,完成1-2题。
1.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别很大,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 B.B C.C D.D2.采访组在“行走黄河”的过程中,不可能报道的景象是()A.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发展农业B.壶口瀑布水量减少规模减小C.山东境内河段出现凌汛D.桃花峪至人海口船只来往频繁【答案】1.A 2.D【解析】1.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水流清澈,含沙量小;黄河从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该河段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从图中看出,A图符合题意。
选A。
2.黄河从桃花峪至人海口,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航运不发达,故不可能看到船只来往频繁,故D符合题意,选D。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山脉为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A.天山B.秦岭C.南岭D.太行山4.B区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A.洪涝B.地上河C.断流D.水土流失5.箭头A示意的是()A.南水北调B.西气东送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答案】3.B 4.D 5.A【解析】3.长江、黄河分居于高大的秦岭南北两侧,由于秦岭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导致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黄河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有结冰期,长江水量大、含沙量较小、汛期较长、无冰期,可见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山脉。
(课前预习案)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15分钟)使用时间:2014年3月23日【预习目标】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课前自学】一、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界线: ---阴山- ---祁连山东端、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2、水文特征: (重点掌握)(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含沙量、有无等方面来分析。
(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特点决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特点决定),②(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有无或长短(决定于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⑥汛期:夏汛---补给形式多为- 补给或补给春汛----由补给形成春汛。
无明显汛期----全年多雨或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汛期不明显。
3、河流的水系特征(静态)---河道的结构,一般包括:①源地、流程、流向、入海口:河流流向由特点决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凸,河流向低处流。
(两者方向)②河流长度③流域面积:④河道弯曲程度⑤水系形状:取决于支流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对称水系、扇形水系、向心水系二、河湖众多类型齐全1、我国河流的基本特点①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②水量丰富:年径流总量266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③③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3、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 融水和 降水②主要特征 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导学案(第三周使用)主备人:徐晓琴学习目标1、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含沙量、有无冰期、有无汛期及长短、枯水期);3、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危害、解决的办法);4、长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洪涝灾害成因)。
主要支流、水电站分布;5、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断流成因、凌汛)。
6、海河(淮河)洪涝灾害的成因;7、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水电站8、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9、京杭运河概况(南水北调)读图填图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湖名称:河流: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⑥___,⑦___。
湖泊:③____,⑨____,⑩____。
知识梳理1、河流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内容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水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而水资源,我国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我国居世界第六位)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
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截至目前,水电开发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
2、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延伸内流湖)(1)外流区和内流区:直接或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不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者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或内陆河。
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内流区。
外流区域内并非都是外流河: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和库布奇沙漠内流区、松嫩平原内流区、内蒙古内流区、藏北-柴达木内流区、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地区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其余均为外流区域。
内流区域内并非都是内流河:内流区域内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其余地区则为内流区域。
内流区产生的原因: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少,或地势阻挡,难以入海,如西北;地势低洼,地表水不能外泄,成为沼泽地,为内流区,如松嫩平原内流区。
高三地理上学期教案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考纲要求]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讲解]一、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2、水系形态(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2)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3、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4)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二、湖泊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三、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四、珠江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
学案2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了解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描述其水文特征并能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
2.运用区域认知方法了解主要河流的概况,综合分析长江、黄河和珠江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治理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
3.综合分析我国的水能开发现状,识记主要的水电设施及其经济意义。
4.掌握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流经的省区及目前的运行状况,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图表填绘])一、众多的河湖【填图绘图】在上图中标出下列内容:(1)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河流:辽河、怒江、澜沧江。
(3)湖泊:太湖、洪泽湖、巢湖。
1.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内外流区概况(1)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较大,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较小。
3.主要河流分布(1)外流河注入太平洋①松花江、辽河、②淮河、③长江、④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注入印度洋⑤雅鲁藏布江、怒江等注入北冰洋⑥额尔齐斯河(2)内流河:⑦塔里木河等。
4.主要湖泊分布⎩⎨⎧青藏高原湖区:⑧青海湖等东部平原湖区:⑨洞庭湖、太湖、⑩鄱阳湖等5.京杭运河(1)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市,南至杭州市,全长约1__800千米。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京杭运河的内河航运能力排全国第二位。
目前有山东、江苏、浙江境内的河段可以通航,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通道。
二、长江、珠江1.长江读图查找:(1)长江源头及注入的海洋:唐古拉山、东海;(2)长江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3)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湖口。
(1)流域概况:总长度、水量、流域面积全国第一。
(2)水能开发①条件: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誉为“水能宝库”,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
②水能分布及开发:主要集中于宜宾以上的上游河段,且已修建了多座水电站。
(3)航运开发:①条件: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被誉为“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②措施:重点治理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浚航道、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读图思考】1.综合分析长江水运发达的原因。
提示①长江航运与铁路相比,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②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通航里程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③长江流域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既有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又有重要的工业基地及众多城市;④长江干流航线与南北向铁路,支流及京杭运河相通,既沟通了内地与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地区;⑤长江干流注入东海,上海港既为河港,又为海港,可实现江海联运。
(4)开发利用与治理:①首要的任务是防洪。
②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a上游: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b中游: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c下游:加固江防大堤及分洪蓄洪工程。
2.珠江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
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三、黄河1.概况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巴颜喀拉山,注入②渤海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全长5 464 km,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660亿立方米流经省区(简称)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③河口,④桃花峪主要支流⑤大通河,⑥洮河,⑦汾河,⑧渭河2.流域特点及开发治理流域特点开发与治理上游多峡谷,水能丰富进行梯级开发,注重生态保护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形成“地上河”疏浚河道,加固大堤,防治洪涝【读图思考】2.凌汛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结合图示判断黄河哪些河段有凌汛现象?提示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出现河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河段。
[体系构建])重点一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知识精讲] 1.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多从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多个方面描述,其常用的描述特征、影响因素和应用如表所示:水文特征要素描述特征影响因素应用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或分析某一河流某一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或小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多少判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势起伏大小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有或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2.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
具体分析如图所示:【误区警示】河流水系特征一般是针对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发源地、流向、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和地形、水源的关系较为密切。
[学以致用](2020·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检测)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三方面比较M河、N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2)河流含沙量是影响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
解析从图中可知M河为渭河,其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
N河为汉江,水文特征与M河相反。
含沙量大,容易淤塞河道,引发洪涝灾害,降低通航能力。
答案(1)M河含沙量大,N河含沙量小;M河汛期短,N河汛期长;M河有结冰期,N河无结冰期。
(2)淤塞河道和湖泊(水库);引发洪涝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影响水质。
重点二中国主要河流的开发与治理[知识精讲]1.黄河的开发与治理(1)黄河的忧患河段忧患措施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保护植被、合理放牧中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兴修水利下游“地上河”易决口改道加固大堤;调水调沙;疏浚河道水量小,出现断流宣传节水;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价(2)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2.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1)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长江航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条件优越;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河网。
②社会经济原因:与铁路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流域内资源丰富,长江沿岸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与纵列分布的铁路网互补,减轻横向铁路运输压力。
(2)不同河段的开发与治理①上游开发重点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地质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②中游a.开发重点: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b.主要问题:洪涝灾害严重。
主要原因如下:自然原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水流不畅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c.措施:退耕还湖,疏浚河道;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修建水利工程。
③下游开发重点农业发达,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学以致用]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解析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河段都属于地上河,因此都是防汛的重点河段。
在考虑防汛的季节时,应从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雨水出发,推出它们的汛期都在降水集中的夏季。
画凌汛易发生的河段时,要注意凌汛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对于水患的治理,有加固堤坝、河道清淤、退耕还湖、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
答案(1)均为地上河(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夏(或夏秋)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3)标记见下图。
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
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建分洪区、人工裁弯取直等。
重点三湖泊类型及成因[知识精讲]湖泊分类特征内流湖:①位于内流区;②无河流与海洋相通,湖水有进无出外流湖:①位于外流区;②有河流与海洋相通成因①湖水的宣泄形式是蒸发;②湖水盐分富集;盐度上升①湖水有进有出;②水中盐分保持动态平衡,盐度低且稳定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主要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学以致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三湖泊与河流关系图,其中a、b为两条局部等高线。
材料二据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有所增加,达到近年来最大值。
(1)材料一中显示的a、b等高线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湖泊与河流的关系可知,________图中湖泊为咸水湖,____________图中湖泊为淡水湖,B、C两湖对河流的影响是什么?(2)从水循环的角度看,________图显示的是陆上内循环,________图显示的是海陆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