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企业微课大赛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5.98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赛制安排】➢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内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
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
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
11月15日,深圳,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评审标准】➢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ν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ν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ν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审:ν由各公司参照“大赛”标准,自主制定➢复赛评审:ν各赛区以“大赛”标准为依据,制定评审标准ν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ν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评审ν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ν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评审标准ν图文微课音频音频视频及H5类微课【奖项设置】➢作品奖: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ν全场总冠军ν最佳教学设计ν最佳脚本设计ν最佳画面呈现ν最佳配音ν最佳配乐…➢团队奖:ν公司通过提交内部开展《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类奖项评选ν赛区根据组织情况、赛区参赛公司数量、获奖作品数量等,参评组织类奖项ν优秀战队奖ν优秀供应商奖➢个人奖:ν包括但不限于导师类、选手类及组织类等奖项注:以上奖项仅供参考,最终颁奖以公布为准【标准作者】以上标准参照“xx微课大赛”第一、第二届标准修订,组委会讨论通过。
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标准组成员以下标准由中国企业微课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为组委会)标准组起草,并经组委会审核后实施。
标准组专家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刘美凤教授、乐视大学执行校长马成功校长、著名组织学习专家邱昭良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李海燕老师组成。
基本定义1. 用于企业培训的,以音视频方式(含图文)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课件)2. 每门课长度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讲解一个知识(技能)点或解决一个问题3. 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4. 本次大赛加入纯音频微课和在线互动型微课,参赛选手请参阅相关标准参赛对象1. 以个人身份(可代表团队)为参赛主体,以“微课作品”为单位参赛2. 同一参赛主体可提交多部参赛作品3. 团队参赛可在作品中列出创作团队名单1. 本次大赛作品分为知识信息类、操作任务类、技能经验类、案例问题类等不同类型2. 本次大赛中将设立主题赛区,主题赛区内容由该专区主持人提出3. 本次大赛微课作品支持4种类型,分别是视频类微课、H5类微课、图文类微课、音频类微课(UMU语音微课、喜马拉雅音频微课)赛制赛程1.作品资格审核:由组委会审核参赛作品,确保无技术问题并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大赛网站展示1.1 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1.2 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1.3 不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1.4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1.5 符合技术标准2. 初赛评审:2.1 大众评审:作品上传后的第二周,为大众投票时段,以“点赞”方式投票,得票胜出者可进入复赛2.2 专家推荐:专家评委有权在每一评审周期,推荐优秀作品,“专家推荐“作品可直接进入复赛3. 复赛评审:3.1 复赛阶段选手,经过辅导后提交最终作品3.2 复赛作品一旦提交,不能再进行修改3.3 复赛作品的评审中,专家意见占90%,大众评选(投票)占10%(不同阶段比例会有调整)3.4 复赛专家评审标准如下:4.决赛评审4.1 决赛提名作品在线展示,集中投票4.2 参加决赛的个人或创作小组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说明4.3 在线展示投票(主要针对提名作品):每票权重1分4.4 现场大众评审投票(主要针对现场表现):每票权重1分4.5 评审点评+投票:每票权重50分4.6 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全场总冠军最佳教学设计最佳脚本设计最佳画面呈现最佳配音最佳配乐…….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组委会2016年4月。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赛制安排】➢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内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
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
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
11月15日,深圳,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评审标准】➢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ν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ν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ν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审:ν由各公司参照“大赛”标准,自主制定➢复赛评审:ν各赛区以“大赛”标准为依据,制定评审标准ν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ν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评审ν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ν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评审标准ν图文微课音频音频视频及H5类微课【奖项设置】➢作品奖: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ν全场总冠军ν最佳教学设计ν最佳脚本设计ν最佳画面呈现ν最佳配音ν最佳配乐…➢团队奖:ν公司通过提交内部开展《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类奖项评选ν赛区根据组织情况、赛区参赛公司数量、获奖作品数量等,参评组织类奖项ν优秀战队奖ν优秀供应商奖➢个人奖:ν包括但不限于导师类、选手类及组织类等奖项注:以上奖项仅供参考,最终颁奖以公布为准【标准作者】以上标准参照“xx微课大赛”第一、第二届标准修订,组委会讨论通过。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大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企业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企业”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评审流程】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作品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作品、作者信息完整,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作品审:由各企业自主制定复赛作品评审:各赛区参照“大赛”标准,制定赛区评审标准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作品评审: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运营奖项评审以企业为单位参加运营奖项评审,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实践奖”和“创新应用奖”企业按要求,于决赛开始前,向主办单位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参加评审◆ 申报表格(按类别申报)◆ 项目报告【作品评审标准】图文微课音频微课视频及H5类微课【运营项目评审】。
评分标准主要项目分块指标具体说明主题内容15分选题(5分)选题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25分设计合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10分)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5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语言表达20分语言清晰(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10分)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30分技术规范(15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
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15分)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10分目标达成(10分)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主题与内容15分选题简明(5分)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10)选题典型(5)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评定微课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评分标准中,通常包括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课大赛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首先,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容设计要求微课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求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得到充分考虑。
其次,教学效果是评定微课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微课的教学效果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要求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此外,创新性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创新性要求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够有新意,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引领教学的潮流。
微课的创新性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新鲜和活力。
最后,表达能力也是微课评分的重要考量之一。
表达能力要求微课的讲解清晰、条理清楚,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接受。
微课的表达能力还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微课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它综合考量了微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效果、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微课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评分。
因此,作为微课创作者,我们需要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评分标准,努力提升微课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最新规章制度范文-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1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难点、案例等环节进行讲授、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
(5分)
应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
(5分)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认知性错误。
逻辑清晰
(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内容完整。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赛制安排】➢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内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
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
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
11月15日,深圳,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评审标准】➢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ν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ν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ν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审:ν由各公司参照“大赛”标准,自主制定➢复赛评审:ν各赛区以“大赛”标准为依据,制定评审标准ν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ν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评审ν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ν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评审标准ν图文微课音频音频视频及H5类微课【奖项设置】➢作品奖: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ν全场总冠军ν最佳教学设计ν最佳脚本设计ν最佳画面呈现ν最佳配音ν最佳配乐…➢团队奖:ν公司通过提交内部开展《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类奖项评选ν赛区根据组织情况、赛区参赛公司数量、获奖作品数量等,参评组织类奖项ν优秀战队奖ν优秀供应商奖➢个人奖:ν包括但不限于导师类、选手类及组织类等奖项注:以上奖项仅供参考,最终颁奖以公布为准【标准作者】以上标准参照“xx微课大赛”第一、第二届标准修订,组委会讨论通过。
微课大赛评审参考标准微课大赛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比赛,在这项比赛中,评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评审需要对参赛者所提交的微课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量,同时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每个微课的表现。
下面是一些参考标准,可供评审者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微课大赛的评审工作。
一、微课内容的创意和创新作为一项创新竞赛,微课大赛的重点很自然地落在“创意”和“创新”两个关键词上。
因此,在评审过程中,评审者要对参赛者的微课内容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分析,其中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微课的创意是否与主题相关2. 微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独特性3. 微课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微课大赛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微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在评审中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微课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几个评价标准:1. 微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2. 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微课教学中是否引入技术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三、听觉、视觉和交互体验微课大赛是一个线上比赛,这就要求参赛者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想法。
因此,听觉、视觉和交互体验都是评判微课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评判标准:1. 微课的音频、视频是否清晰、流畅2. 微课的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3. 微课的互动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四、综合评价在评审过程中,评审者需要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并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同时,也要注意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做出综合评价。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综合评价标准:1. 微课的内容是否有创新点和吸引力2. 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到好的教学效果3. 微课的视听效果是否优秀4. 微课的互动体验感是否出色总体来说,微课大赛评审的难度比较高。
因此,评审者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评审,同时注重细节。
有一个好的评审标准,能够提高评审效率,减少评审失误,确保比赛结果是公正合理的。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微课是一种以微型课程为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小课堂形式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大赛是为了推动微课程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而举办的比赛。
在微课大赛中,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微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微课大赛的评分标准,希望对广大微课创作者有所帮助。
一、内容设计(30分)。
内容设计是微课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丰富、具有针对性来进行评分。
内容设计要求紧扣教学大纲,符合学科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出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30分)。
教学方法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灵活、生动来进行评分。
教学方法要求符合微课特点,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制作技术(20分)。
制作技术是微课评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制作技术是否精湛、美观、流畅来进行评分。
制作技术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能够生动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还要考虑制作技术的操作简便性和稳定性,确保能够顺利播放和传播。
四、教学效果(20分)。
教学效果是微课评分的最终目的。
评委会将根据微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持久、深远来进行评分。
教学效果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效果的实际应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确保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微课大赛评分标准是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它旨在为微课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微课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希望广大微课创作者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微课的质量,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赛制安排】➢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内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
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
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
11月15日,深圳,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技术规范】✓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评审标准】➢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ν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ν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ν符合技术标准➢初赛评审:ν由各公司参照“大赛”标准,自主制定➢复赛评审:ν各赛区以“大赛”标准为依据,制定评审标准ν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ν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决赛评审ν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ν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评审标准ν图文微课ν音频ν音频视频及H5类微课【奖项设置】➢作品奖: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ν全场总冠军ν最佳教学设计ν最佳脚本设计ν最佳画面呈现ν最佳配音ν最佳配乐…➢团队奖:ν公司通过提交内部开展《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类奖项评选ν赛区根据组织情况、赛区参赛公司数量、获奖作品数量等,参评组织类奖项ν优秀战队奖ν优秀供应商奖➢个人奖:ν包括但不限于导师类、选手类及组织类等奖项注:以上奖项仅供参考,最终颁奖以公布为准【标准作者】以上标准参照“xx微课大赛”第一、第二届标准修订,组委会讨论通过。
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
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
标准组成员
以下标准由中国企业微课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为组委会)标准组起草,并经组委会审核后实施。
标准组专家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刘美凤教授、乐视大学执行校长马成功校长、著名组织学习专家邱昭良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李海燕老师组成。
基本定义
1. 用于企业培训的,以音视频方式(含图文)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课件)
2. 每门课长度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讲解一个知识(技能)点或解决一个问题
3. 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4. 本次大赛加入纯音频微课和在线互动型微课,参赛选手请参阅相关标准
参赛对象
1. 以个人身份(可代表团队)为参赛主体,以“微课作品”为单位参赛
2. 同一参赛主体可提交多部参赛作品
3. 团队参赛可在作品中列出创作团队名单
1. 本次大赛作品分为知识信息类、操作任务类、技能经验类、案例问题类等不同类型
2. 本次大赛中将设立主题赛区,主题赛区内容由该专区主持人提出
3. 本次大赛微课作品支持4种类型,分别是视频类微课、H5类微课、图文类微课、音频类微课(UMU语音微课、喜马拉雅音频微课)
赛制赛程
1.作品资格审核:
由组委会审核参赛作品,确保无技术问题并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大赛网站展示1.1 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
1.2 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
1.3 不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
1.4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1.5 符合技术标准
2. 初赛评审:
2.1 大众评审:作品上传后的第二周,为大众投票时段,以“点赞”方式投票,得票胜出者可进入复赛
2.2 专家推荐:专家评委有权在每一评审周期,推荐优秀作品,“专家推荐“作品可直接进入复赛
3. 复赛评审:
3.1 复赛阶段选手,经过辅导后提交最终作品
3.2 复赛作品一旦提交,不能再进行修改
3.3 复赛作品的评审中,专家意见占90%,大众评选(投票)占10%(不同阶段比例会有调整)
3.4 复赛专家评审标准如下:
4.决赛评审
4.1 决赛提名作品在线展示,集中投票
4.2 参加决赛的个人或创作小组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说明
4.3 在线展示投票(主要针对提名作品):每票权重1分
4.4 现场大众评审投票(主要针对现场表现):每票权重1分
4.5 评审点评+投票:每票权重50分
4.6 每项提名最终产生一名获奖人,以得分总数为唯一计算标准,奖项种类包括但不限于:
全场总冠军
最佳教学设计
最佳脚本设计
最佳画面呈现
最佳配音
最佳配乐
……
.
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组委会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