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1.Its gleaming闪烁的sands and backdrop背景of pine woods and distant hills give it a pleasant and restful atmosphere. (动静结合)【译文】这儿沙滩闪烁,松林掩映,远山连绵,自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气氛。
2.On several occasions I watched him paint fluffy毛绒绒的little chicks and vivid cormorants with their heads in clear green water. (化零为整)【译文】我曾多次见他画小鸡,毛茸茸,很可爱;也见过他画的鱼鹰,水是绿的,钻进水里的,很生动。
(化整为零)3.If you confer(授予,赋予)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形合,直译)【译文】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4.Slowly climbs the summer moon.(句型结构转换)【译文】夏天的月亮慢慢地爬上来了。
5.Heat is constantly produced by the body as a result of muscular肌肉的and cellular细胞的activity. (被动变主动)【译文】由于肌肉和细胞活动的结果,身体不断地产生热。
6.In future conflicts, similar logistical后勤方面的problems are likely to be repeated.(被动变主动)【译文】在未来的冲突中,类似的后勤问题大概还会重复出现。
7.That girl student is in the green.(英语词汇含义多——内涵意义)【译文】那个女生正值青春年少8.Science is a servant of mankind.(英语词汇含义多)【译文】科学造福于人类。
第三章: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汉两种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
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义、词形、和词的音律和节奏等。
3.1英汉语的词义对比与翻译说到翻译,人们自然会想到词的选择。
有人以为手持一本英汉词典和一本汉英词典就可以翻译了。
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这不仅是因为翻译牵涉到诸多非语言因素,如文化知识和科学常识等,而且还因为英语和汉语和词汇之间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首先表现在词义上。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除了主题意义外,其他六种意义都与词义密切相关。
显然,词典告诉我们的主要是词的外延意义,如“土地”、“红色”、和“荷花”在英语中分别为earth、 red和 lotus flower,而它们的其他意义则不大可能作全面的反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科技词汇外,英语和汉语中几乎没有两个词在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等的。
具体而言,英汉词汇在意义上主要有以下区别:1 词汇的意义范围(semantic scope)不一样,如英语中的kill 一词和汉语中的“杀”就相去甚远。
例如:1 Japanesekilled millions of innocent people during the war.army在那场战争中日本军队屠杀了成百上千万无辜的平民。
2) Three men were killed in the accident.有三个男子在事故中丧生。
3) The engine was killed by the flood.汽车的引擎由于大水而熄了火。
4) Your joke nearly killed me.你的笑话真是笑死人。
5) I’m reading this book just to kill time.我读这本书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一、语音(phonetics)汉语的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汉语的音节有四种类型:V;CV;VC;CVC。
元音占优势。
没有复辅音英语的音素也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英语的音节构成却复杂得多。
除了上述四种,还可由三个辅音或四个辅音连缀在一起,如: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英语不是声调语言,而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
语调既有语法作用,能分开陈述句、疑问句或反意问句,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
英语的单词没有声调,但有重音(stressed syllable),重音有规则的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
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音节,四音节和四音节以上的词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
二、词汇(vocabulary)公元前206年,世界上的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
公元100年,许慎的《说文解字》汉语和英语的词类划分有同有异。
汉语分实词(content word)和虚词(empty word)两大类。
实词有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和量词,虚词有介词、连词、叹词和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情态(语气)助词“吗呢吧啊嘛了[语气词]”等)。
英语也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也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数词,英语没有量词;虚词又称功能词(function word)或形式词(form word),包括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等。
汉语没有冠词。
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双音节占优势。
英语句子中,名词与介词占优势;汉语句子中,动词占优势。
三、语法(grammar)汉语语法呈隐含性(covertness),英语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
第九讲第三章英汉谓语对比汉语中,除了用动词作谓语,还可以用形容词、名词或不含动词的短语作谓语。
例如:他身材高大魁梧。
他这个人死心眼。
这个女孩高鼻梁,大眼睛。
英语中的谓语必须由动词充当,动词有形态变化,如时态、语态、语气。
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只能依靠词汇手段来表达不同的时态、语态、语气。
He is working. 他正在工作。
He has finished the work. 他已经完成了工作。
英语中虽不能直接用其他词类作谓语,但是有相当多的名词、形容词以及其他一些词可转换成动词,充当谓语。
Phone him when you need his help.In the bright sunlight she had to narrow her eyes.古汉语中名词也经常能够转换成动词。
草木畴(田地)生,禽兽群(群居)焉。
范增数目项王。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叱之。
甚至方位名词也可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日渐暮,遂前其足。
现代汉语由于名词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使得名趋于固定化,不能像古汉语一样,灵活的转换成动词。
第一节名词作动词充当谓语英语中有名词转换成动词充当谓语,使得语言变得简洁,生动,常用于比喻。
Don’t brother me. 别和我称兄道弟。
He riveted his eyes on the UFO in the sky. Rivet 铆钉名词用作动词的优点:1.句子结构简洁He hurredly penciled the time on a slip of paper.The money was all pocketed by the corrupt officials.The machine bottled 10,000 jars of face cream a day.They eyed me with suspicion.He elbowed his way through the crowed.2使语言更加形象。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词汇对比第一节英汉词汇量对比汉字有多少呢?根据统计如下:商朝:甲骨文约为3500—4500字。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
清朝:张玉书等《康熙字典》收录47035字。
当代:《中华大字典》收录48000字;《汉语大字典》收录56000字;《中华字海》收录861300字。
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从商代到现代,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
近年来制订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质的汉字标准,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
如《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表》收字6763个。
根据近年来实际使用的情况,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汉语新词语虽然也层出不穷,但极少有新字产生。
偶有新字产生,用偏旁部首加谐音字根一并便成了。
汉语的构词法,不像英语那样不断衍生.靠的是固有的汉字的灵活组构,因此汉字总量总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用汉字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一些老字不断被赋予新意,而更多的古字则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英语有多少呢?中型词典如《新英汉词典》收词万余条,《远东英汉大词典》16万余条,像《牛津词典》、《韦氏词典》等大型工具书,收词量一般不下数十万。
英语的总词汇量早就超过了百万大关。
第二节英文文字的效率对比英译汉和汉译英孰难孰易?汉字简捷还是英文简捷?我们从语音、书写形式、文字承载能力和构词四方面加以讨论。
语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
中文(汉语)词汇是以单一双音节为主。
所有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俄文等)的词汇是多音节的,但是它们中的常见字、常用字也同样是单一双音节,所以它们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它们的音节由于含有辅音。
往往比汉语的音节长些。
在书写形式上汉语中的词并不像英语那样在句中分开书写,因而没有明显的书写形式或标志。
如:John saw Bill.这说明汉字节省空间单位。
其次,汉语中的某些语素可以互换位置而组成不同的词,如“算盘”与“盘算”、“平生”与“生平”、“计算”与“算计”等。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第一节悟性与理性: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1. 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意合法(parataxis).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用词注重功能、意义;句子不受严谨的主谓结构的约束,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词语,摆脱形式的束缚,直接表达现实和思维过程,体现悟性的象似性(iconicity),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联常隐含在字里行间;造句富于弹性,灵活多变,着重意念,颇多隐含;讲究语意、文气和语感的通畅,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富于领悟空间,对语境依赖较多;流水句很常见,话如行云流水,随意自然流动;完全句与不完全句混合交错,松句、散句、紧缩句、无主句、省略句、并列式复句交替并用;句子之间可断可连,流泻铺排;主谓难分,主从难辨,形散神聚,言简意赅,“意尽为界”。
悟性和“约定俗成”的语用规则决定句义。
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意,必须从词语的意义、功能甚至语段、篇章和语境中去分析、领悟、体味。
“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王力1984:141),这个“弹性”,体现了人的悟性。
汉语语篇注重话题,注重“意识流”,注重事理和先后顺序,常常采用非演绎式的、往往是领悟式的归纳型(because-therefore structure)、经验式的临摹型(isomorphism)或螺旋式(circular/spiral/indirect)、漫谈式(rambling)的思维模式;注重隐性连贯(implicit coherence),经常只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间的关系(reader-responsible),呈现曲折起伏、断续离合、若即若离的风格;喜欢“摆事实,讲道理”,信息安排常常按照“自然”语序(natural order):由远及近,“层层剥笋”,逐层深入,头长尾短,先叙述一些背景、历史、条件、环境、事实、情况、情节、理由、原因、分析、例证等,再点出主要的或重要的判断、结论、观点、态度、要旨、结果、行为等(specific-to-general sequence);或按照“开篇说明一历史回顾一现状解释一观点态度一今后任务”这类模式。
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词的意义方面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能够转换,是由人类思维的共性所决定的。
与此同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组织方式也不同。
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
词的意义也是如此。
如英语中的goose有"愚蠢"的内涵意义,但汉语中的"鹅"却没有这种不好的内涵意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义,英汉词语的词义对应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A.完全对应。
这类英汉词语多为专有名词、术语或普通名词,其数量极为有限。
如;The U.S 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补充: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美国)中央情报局 smog 烟雾 carob 角豆树 cardia 贲门carbinol 甲醇 zoology 动物学 holoscope 全息照相机B. 部分对应。
有许多英汉语词语在词义上只是部分对应。
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抽象与具体之分、一般与个别之分。
如:marriage 娶、嫁gun 枪、炮Sister 姐、妹Morning 早晨、上午补充:uncle(广义)-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狭义)milk 奶(抽象);人奶,牛奶,羊奶(具体);film 胶卷(一般),影片(个别)还有些英汉词语在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在内涵意义上却是不对应的,如:vinegar:有"不高兴,坏脾气"的内涵意义,醋有"妒忌"的内涵意义。
C. 不对应。
由于文化差异,英语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尚无确切的对应词来表达。
它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词语,翻译时多用加注或释义。
如:hippie 嬉皮士 breaker 跳布瑞克舞者,跳霹雳舞者rigjacker 劫持近海油井设备的人;eggathon 吃煮硬了的鸡蛋的竞赛congressperson 美国国会(尤其是众议员院)议员(男议员或女议员)D. 交叉对应。
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其各个意义分别与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语对应。
如下面各例中的light 一词就是这样:light music 轻音乐(light=intended chiefly toentertain)light loss 轻微的损失(light=not heavy);light heart 轻松的心情(light=relaxed)light car 轻便汽车(light=having little weight);light step 轻快的步伐(light=gentle)light manners 轻浮的举止(light=frivolous);light outfit 轻巧的设备(light=handy)light work 轻松的工作(light=requiring little effort)light voice 轻柔的声音(light= soft)(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往往是有差异的。
以英语动词to cut为例,to cut wheat—割麦子,to cut cake—切蛋糕,to cut finger-nail—剪指甲。
由此可见,英语to cut 的搭配能力很广,可以用于多种搭配,而汉语中就需要分别用“割、切、剪”,因此为了译文的规范,必须注意这种差异,译文中搭配必须符合汉语的习惯,如:1)He wore dark glasses,and thick jersey,and stopped up his ears with cotton wool.他戴黑眼镜,穿厚毛衣,耳朵里塞了棉花。
在这里 wore的宾语有两个,dark glasses, thick jersey.就翻译为“戴,穿”三.词序方面汉语中说“我们在教里学习”,而英语却说“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我们学习在教室里),在这里汉语中的状语“在教室里”要放在谓语动词“学习”前面,而英语中相反。
英汉句子中的成分——主、谓、宾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有同有异。
所以英汉词序的比较主要是定语、状语位置异同的比较。
(一)定语的位置1.单词作定语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致如此。
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但是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
例;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前置)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
(前置)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 (前置)●当两个以上的单词作定语时,译文语原文次序可能一致也有可能颠倒。
The banker’s little garden银行老板的花园The ancient Chinese alchemists中国古代的冶金术士●如果原文中名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中不习惯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尤其在口语里。
例如;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 一个要饭的,身材短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瘸腿,满脸胡须。
(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语中短语作定语一般在名词之后,汉语里相反,有时候也于英语一样,视汉语习惯而定。
(二)状语的位置1.单词作状语(1)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置前,和汉语一样。
例;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但他在班上很活跃。
(2)修饰动词时置后,语汉语相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3)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状语时可前可后,但是在汉语里一般置前。
He is running fast enough他跑得够快的了。
The molecules of a gas are moving about extremely fast in all direction1.短语作状语。
(1)英语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是,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之后的,视汉语的习惯而定。
Then with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A jeep, full ,spe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后置)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疾驶而过,贱了我一身水。
(后置)(2)英语中地点状语一般放在时间状语之前,而在汉语中时间状语往往在地点状语之前,如;He was born in Furth on May 27,1923.(地点在前)他是一九二三年五月二十七在菲尔特出生的。
(时间在前)注意;英语中时间短语状语之间的排列一般一般都是从小到大,而在汉语中一般都是从大到小。
时间的排列也一样。
补充;有些词语组合顺序在英语里是正常语序,如直译成汉语时却不符合汉语习惯,须作颠倒处理,否则译文意思不准确或是表达不符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rural America 美国农村;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国际经济新秩序She stopped listening. She felt as though she had been slapped to the extremeouter edge of life, into a cold darkness.她再也听不下去了。
她觉得似乎自己狠狠地让人击了一掌,给摔到生活的最外的危险边缘,推进又冷又黑的地方第二节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对比英汉句法现象主要涉及橘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达手段。
1.句子结构在翻译中,英语句子结构有时可以不转换,有时则要转换。
这种转换对于我们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语句子结构转换大体有以下五种;(一)英语简单结构转换为汉语复合句结构(联合复句并列句、分合句、偏正复句因果句、条件句、让步句)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nomical artificial heart is only a few transient failures away.只要在经过几次失败,就能造出价格低廉的人工心脏了。
(英语简单句---汉语偏正复句的条件句)This attitud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ything from a “merciful loss of memory “to “escapist therapy”.人们对这种态度有各种议论,有的说是“好心的遗忘”,有的说是“逃避现实的疗法”。
(英语简单句----汉语联合复句的分合句)(二)英语复合句结构转换为汉语简单句结构英语复合结构分英语并列复合句、英语主从复合句。
例;It was well past midnight, and twenty-four flew high over the horizon.已过半夜的时候,二十四架美国飞机高飞在天际。
(英语并列复合句——汉语简单句)That he will come to the discussion is certain .他肯定会来参加讨论的。
(英语主从复合句——汉语简单句)(三)英语复合句结构转换为汉语其他句子结构。
1.英语主从复合句结构转换为汉语联合复句结构Hardly had I got aboard when the train started.我刚上火车,车就开了。
2.英语并列复合句转换为汉语偏正复句结构。
It was a difficult task, but we accomplished it.虽然任务艰巨,可是我们完成了。
Grasp all, loseall.如果你样样都抓,就会一样也抓不到手。
(四)英语倒装句结构转换为汉语正装句结构Here ends the diary of Dr.Watson华生医生的日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Little did I then know the meaning of war and what it was in reality.当时我确实还不太懂得战争的意义以及战争实际上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