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4
车削加工中钻孔、镗孔和铰孔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套类零件的车削比轴类零件的车削难度要高,在套类零件车削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零件质量的问题,比如钻孔时孔径偏大或歪斜,镗孔时孔的粗糙度不够理想,铰孔时精度达不到要求,本篇文章介绍钻孔、镗孔及铰孔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改进与提高套类零件质量的具体措施。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套类零件在车削加工中钻孔、镗孔及铰孔的质量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积极方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车削特点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套类零件车削时,切削情况不能用视力来观察;孔径大小限制刀杆的截面,特别是加工孔径小、长度长的孔,刀杆刚性不足;切屑排出不易,测量套类零件,尤其是测量小孔更加困难。
一、钻孔问题1.孔钻偏歪:问题分析:(1)工件端面没有车平或者有凸台;(2)车平后第二次装夹时工件端面与轴线不垂直;(3)车床装夹钻头的尾座磨损中心降低或者与主轴轴线产生偏移;(4)钻头刚度不好,初钻时手动进给量过大;(5)钢材质量不好,工件内部有硬块。
解决方案:(1)钻孔前必须先车平端面,不能留有中心余头;(2)第二次装夹时校正工件;(3)修配调整车床尾座中心高度并与主轴的同轴;(4)选用较短的钻头或先用中心钻钻中心孔定位导向,初钻时宜采用高速小走刀,或用档铁支顶防止钻头摆动;(5)降低主轴转速,减小进给量;问题2.钻孔直径偏大超差问题分析:(1)由于粗心大意把钻头直径选错,或者选用的钻头过大余量太小;(2)钻头刃磨时切削刃一边长一边短不对称;(3)钻头在钻削时摆动。
解决方案(1)看清图纸,选取的钻头直径需作检查,选用小一点钻头,加大钻削余量。
(2)刃磨钻头必须使切削刃对称,横刃要通过轴心线;(3)初钻时可用档铁支顶钻头头部,防止摆动,并要保证钻头锥柄的配合良好。
问题3.钻孔后孔壁粗糙问题分析:(1)钻头使用过久磨损不锋利;(2)手动进给量过大或不均匀;(3)切削液供应不足或者性能差;(4)排屑不畅,切屑堵塞了螺旋槽;解决方案(1)刃磨钻头,保持钻头锋利;(2)提高钻孔技能,手动进给均匀;(3)随时注意切削液的浇注情况,保持切削液通畅;(4)钻头经常退出到孔外,清除切屑,保持螺旋槽排屑通畅。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套筒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套筒常用的材料有铸铁、合金钢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规划:在确定套筒的形状和尺寸后,进行工艺规划。
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3.车削:套筒类零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车削加工。
首先是粗车削,将套筒的外径、内径和长度粗略加工到指定尺寸。
然后进行精车削,将尺寸加工到精度要求的范围内。
4.放电加工:对于一些工艺要求高、难以进行车削的套筒类零件,可以采用放电加工。
通过电火花的烧蚀和溶解作用,使套筒的表面精度得到提高。
5.热处理:对于一些要求硬度和耐磨性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等,可以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6.光洁处理:对于一些外观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光洁处理。
包括抛光、喷砂等方法,使套筒表面变得光滑。
二、套筒类零件的夹具设计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用的夹具类型有卡盘夹具、槽铣夹具等。
2.夹紧力设计:根据套筒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夹紧力。
夹紧力要足够大,保证工件的刚性和位置精度。
3.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销针定位、销楔定位等。
4.夹具结构设计:根据套筒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
包括夹具机构、夹具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
5.夹具刀具设计: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设计夹具的刀具。
包括车刀、铣刀等。
刀具要具备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
6.夹具的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夹具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以上是关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夹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薄壁套类零件车削加工方法摘要:工业中广泛使用薄壁件,但是由于其加工工艺性差,在切削力、残余应力、切削热、夹紧力等因素影响下,薄壁件易发生加工变形,不易控制加工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
本文对薄壁件加工过程中引起变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工件的压紧方式和定位基准,设计制作工装并加工验证,得出加工薄壁件的合理工艺安排,顺利解决了工件变形问题,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关键词:薄壁套类零件车工夹具设计装夹方法一、前言航空工业中广泛使用薄壁结构零件。
薄壁零件由于其刚性好、强度高、相对重量较轻等优点,使得薄壁零件在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薄壁零件主要是指零件的壁厚小于2mm的零件。
它们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薄壁套类零件因其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和结构紧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
此类零件结构复杂,刚度较低,加工余量大,并有很多的形位公差要求,加工中极易发生变形和切削振动,让刀现象严重,装夹和定位较困难,一直以来都是加工难点。
二、结构分析此项套类零件是用来支承旋转轴及轴承,该类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外圆,其主要技术要求是内孔及外圆的尺寸以及圆度要求;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
薄壁套类零件壁厚很薄,径向刚度很弱,在加工过程中受切削力、切削热及夹紧力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变形,导致以上各项技术要求难以保证。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薄壁套类零件加工过程中装夹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
我厂生产某项车削加工薄壁套类后盖零件,首次投入400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
此项零件壁厚仅为0.7mm,最薄的地方为0.5mm。
三、初次加工存在的问题我们对首批加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投入400件,超差品181件,报废19件,合格率仅为50%。
按照原来的加工方法,先镗右端内腔及环槽,再调头车削左端圆台,夹持零件右端外圆时零件已经变形,然后用和圆台同样大小的圆环将零件小端面压紧在芯轴上,接触面小,在加工过程中旋转,零件跳动量大,装夹不牢靠。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1. 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并起到保护轴和轴承的作用。
轴套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引擎、机床、风机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2. 轴套的材料选择轴套的材料选择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合金、铝合金、钢等。
铜合金轴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铝合金轴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适用于重量要求较轻的设备;钢制轴套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高负载和恶劣工况下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3. 轴套的加工工艺3.1 轴套的车削加工轴套的车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适用于轴套的内外径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车床、夹具、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车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切削深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并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夹紧;步骤4:启动车床,进行粗车削和精车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车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研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3.2 轴套的磨削加工轴套的磨削加工通常用于提高轴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内孔磨削。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磨床、砂轮、刀具等设备和工具;步骤2:根据轴套的尺寸要求,确定磨削的加工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砂轮粒度等;步骤3:将轴套固定在磨床上,并调整好夹具,保证轴套的稳定性;步骤4:启动磨床,进行粗磨削和精磨削,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磨削,直至达到轴套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步骤5:检查轴套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如有需要可以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
3.3 轴套的冷镦加工轴套的冷镦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内孔上的花纹或沟槽。
冷镦加工与车削和磨削不同,它通过冷镦机将金属材料挤压成型。
提高薄套类零件车削加工精度的研究万思敏(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643000)应用科技脯要】本文针对薄套类零件车削加工的特点——零件壁滓、刚性差、易产生变形和振动。
围绕影响薄套类零件车削加工精度的因素一车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凌、工装夹具开展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选择车床、合理刀具几何参数和合适切削用量、切削液的原则及两种车削薄套类零件外圆和孔的工装夹具。
同时总结了两种简单易行的减振方法,提高薄套类零件车削加工精凰陕键间薄套类零件;加工精度;车削加工随着机械工业的逐步发展,薄套类零件需求数量日益增加。
由于薄套类零件在车削加工中易产生变形和振动,零件精度难保证,属难加工件。
下面从影响薄套类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和减振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和介绍。
1影响薄套类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1.1车床.车床是加工薄套类零件的基础,车床的精度直接影响薄套类零件的加工精度。
主轴轴颈圆度、主轴中心线与拖板导轨平行度、主轴间隙等均是影响因素。
调整车床主轴、拖板、刀架等转动和滑动部位的间隙,使车床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薄套类零件车削加工精度。
12刀具,【..伺碜数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提高效率,嘲氐成本的有效途径。
刀具门伺参数主要包括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这些角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质量。
下面是选择加工薄套类零件刀具几伺参数的原则:1)前角。
在主剖面内,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合理的前角既要切削刃锐利,又要有一定的强度和散热体积。
车削薄套类零件时,为减少振动适当加大前角。
2)后角。
在主剖面内,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车削薄套类零件时,选稍大后角,利于增加刀头强度,增大散熟,体积。
3)主偏角。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加工薄套类零件为减少振动,选用较大主偏角,使主刀刃参加工作的长度越,J、越好。
4)吾蝙角。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盘套类零件的车削1. 盘类零件的加工盘类零件的轴向L(纵向)尺寸一般远小于径向D尺寸,且最大外圆直径D与最小内圆直径d 相差较大,并以端面面积大为主要特征,如图6-1所示。
这类零件有:圆盘、台阶盘以及带有其他形状的齿形盘、花盘、轮盘和圆盘形零件等。
在这类零件中,较多部分是作为动力部件,配合轴杆类零件传递运动和转矩。
盘类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内圆面、外圆面及端面等,其加工方法与其毛坯材料、加工余量有关.分别简介如下。
一、工艺分析1.选材与选毛坯盘类零件一般需承受交变载荷,工作时处于复杂应力状态。
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常用45钢或40Cr钢先做锻件,并进行调质处理,较少直接用圆钢做毛坯,但对于承受载荷较小圆盘类零件或主要用来传递运动的齿轮,也可以直接用铸件或采用圆钢、有色金属件和非金属件毛坯。
2.确定工序间的加工余量盘类零件的毛坯加工余量在选毛坯时就已确定,但每一个工序的加工,须为下一工序留下加工余量。
3.定位基准与装夹方法盘类零件内孔、端面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是盘类零件加工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盘类零件加工时通常以内孔、端面定位或外圆、端面定位、使用专用心轴(一种带孔工件的夹具)或卡盘装夹工件。
二、工艺过程特点一般来说,车削加工通常以内孔、端面定位、插人心轴装夹工件,这符合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
车内孔时,车削步骤的选择原则除了与车外圆有共同点之外,还有下列几点:1)为保证内外圆同轴,最好采用"一刀落"的方法,即粗车端面、粗车外圆、钻孔、粗镗孔、精镗孔、精车端面、精车外圆、倒角、切断、调头车另一端面和倒角。
如果零件尺寸较大,棒料不能插入主轴锥孔中,可以将棒料比要求尺寸放长lomm左右切断。
在镗孔时不要镗穿,以增加刚性,车到需要尺寸以后再切断。
2)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孔,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车削,即钻孔、粗铰孔、精铰孔、精车端面、磨孔。
但必须注意,在粗铰孔时应留铰孑L或磨孔余量。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轴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零件,其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的运转,减少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为了确保轴套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加工工艺分析。
首先,轴套加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轴套材料有铜、铝、钢等,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加工难度。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和成本考虑,选择适合的材料。
然后,在制定加工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到轴套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通常情况下,轴套的加工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
这些工序需要根据轴套的结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加工方法和工具,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接下来,针对轴套的内孔和外圆的加工,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
对于内孔加工,常见的方法有铰削、镗削和钻孔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轴套的尺寸和孔形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工艺参数,确保内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而对于外圆加工,通常采用车削或磨削工艺,通过选用适当的刀具和工艺参数,实现外圆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此外,轴套的加工还需要注意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为了减少加工误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固定工件,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运行,并严格控制加工质量。
最后,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轴套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硬化、镀铜、喷涂等,这些处理可以增加轴套的硬度、耐磨性和防腐蚀性,提高轴套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综上所述,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加工方案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加工参数控制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操作实施,才能保证轴套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使用字数较多的订单可能会影响响应速度。
然而,我将提供大致的文章结构和提示,以帮助你纳入所需的内容。
1. 引言(介绍轴套及其重要性)- 简要介绍轴套是什么,其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作用。
2. 材料选择(包括性能要求和材料选型)- 详细描述轴套所需的性能要求,并介绍适用的材料选项。
薄壁套筒类零件在车削加工中预防变形和振动的技术措施马立军梁斌马国宗发布时间:2023-05-14T16:50:07.51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5期作者:马立军梁斌马国宗[导读] 薄壁套筒类零件在车削加工时存在装夹变形和热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本文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产生零件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减少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
中航西飞汉中航空零件制造有限公司陕西汉中 723210摘要:薄壁套筒类零件在车削加工时存在装夹变形和热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本文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产生零件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减少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
关键词:薄壁;加工变形;一、引言因薄壁套简类零件本身特性,其零件壁厚较小、刚性差,受力或受热时极容易发生变行,车削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对加工造成极大困扰,零件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减小零件受热变形,避免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振动,则是车削薄壁套筒类零件保证质量的两大技术难点。
二、原理分析1.在车削加工时,如果直接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薄壁套简类零件,常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现象。
2.薄壁套筒类零件因其刚性差,经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后,零件因受到夹紧力产生弹性变形,如图1b所示。
在这种夹紧状态下,进行车孔加工,孔径达到技术要求,此时零件的形状如图1c所示,零件的内孔圆而外形不圆。
当零件从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卸下后,因夹紧力消失,零件弹性变形恢复,使外圆恢复圆形,可是内孔却变为三角形,如图1d所示。
这种装夹零件所造成的零件变形,将会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轮廓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图1.薄壁套筒类零件的装夹变形a)零件半成品形状 b)零件夹紧后的形状 c)车孔后的形状d)零件从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取下后的形状3.同时,由于该零件壁厚较小,相应的零件实体体积较小,零件的热容量小,切削热无法有效的传递出去,因此很容易引起零件热变形,使得零件加工尺寸难以控制。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一、引言轴套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发动机、工业机械、航天器等。
轴套的加工工艺和设计对于零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计要点。
二、加工工艺1. 零件设计轴套类零件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零件尺寸:轴套内径、外径和长度的确定需根据使用要求和机械装置的设计进行合理选择。
•材料选择: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铸铁、铜合金等。
•结构设计:考虑零件的受力情况,确定外形和内部结构设计。
2. 加工工艺流程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零件铸造•零件粗加工•零件热处理•零件精加工•零件表面处理2.1 零件铸造轴套类零件的铸造一般采用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
砂型铸造的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金属型铸造的工艺复杂,成本高,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零件。
2.2 零件粗加工零件粗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工序。
粗加工旨在将零件加工至接近最终尺寸,以便后续的热处理和精加工工序。
2.3 零件热处理零件热处理是为了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渗碳等。
2.4 零件精加工零件精加工包括磨削、刨削、车削等工序。
精加工旨在将零件加工至最终尺寸和形状,并保证其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
2.5 零件表面处理零件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热镀等。
三、设计要点轴套类零件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内外径配合:轴套的内外径配合需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配合的紧密度和工作的可靠性。
•表面润滑:轴套的表面润滑需考虑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
•结构强度:轴套的结构强度需根据受力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零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表面硬度:轴套的表面硬度需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材料的硬度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寿命。
项目四盘套类的数控车削加工一.巩固训练❖填空题1.加工内孔时G71粗车循环指令中X向的精车余量取___________值。
2.外圆车刀刀尖方位T取___________,内孔车刀刀尖方位T___________。
3.钻孔前必须将___________车平,使钻头的轴线与________________重合。
❖选择题1.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要提高工件的质量,有很多措施,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
A.绝对编程改变为增量编程B.正确选择车刀类型C.控制刀尖中心高误差D.减少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的影响2.用塞规检测工件时,若通规通过,止规不通过,则工件尺寸()。
A.刚好B.太小C.太大D.无法判断3.在数控机床上,当不使用G41、G42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时,对()的尺寸与形状没有影响。
A.圆柱面与端面B.凸圆弧与凹圆弧C.圆柱面与锥面D.圆弧面与锥面4.车孔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问题。
A.车刀的刚性B.排屑C.车刀的刚性和排屑D.冷却5.在G72 W(△d) R(e); G72P(ns) Q(nf) U(△u) W(△w) F(f) S(s) T(t);程序格式中,()表示精加工路径的第一个程序段顺序号。
(FANUC系统)A.△wB.nsC.△uD.nf6.在FANUC系统中()是精加工指令。
A.G70B.G71C.G72D.G737.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
A.背吃刀量B.每齿给量C.切削速度D.进给量8.手工建立新的程序时,必须最先输入的是()。
A.程序段号B.刀具号C.程序名D.G代码9.程序段G90 X50 Z-60 R-2 F0.1;完成的是()的单次循环加工。
(FANUC系统)A.圆柱面B.圆锥面C.圆弧面D.螺纹10.车削外圆时发现由于刀具磨损,直径超差-0.02mm,刀具偏置中的磨损补偿应输入的补偿值为()。
A.0.02B.0.01C.-0.02D.-0.0111.孔的精度主要有()和同轴度。
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制随着机器制造技术不断的发展,数控机床作为一种精密加工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程和小型批量生产的加工领域。
轴套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器零件,具有着多种功能和应用场景。
因此,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是数控机床加工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轴套零件的加工特点、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制、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轴套加工特点轴套是一种内外圆筒形零件,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和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
在加工过程中,轴套的加工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工件材料的硬度和组织结构不同,难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切削性能稳定。
2、零件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尤其是轴套的平行度、圆度等尺寸参数。
3、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表面进行切削,这需要使用复杂的夹具和刀具。
二、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制流程1、零件数据导入:首先需要将轴套零件的CAD图纸导入数控机床中,以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切削路径和机床运动轨迹。
2、工件夹持:根据轴套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加工要求,设计适合的夹持装置,并将工件固定在刀架或工作台上。
3、工件配合公差的确定:根据轴套的设计要求,确定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例如,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决定加工余量;根据加工方法和材料等因素,确定刀具半径。
4、加工参数设置: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的物理特性,设置合适的切削参数。
例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等。
5、路径规划: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利用数控编程工具生成切削路径。
例如,根据轴套的内外圆形状,生成粗加工路径和精加工路径。
6、程序调试: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程序的调试和优化,以使切削路径更加优化,使得零件加工精度更高、表面更光滑。
三、加工注意事项1、夹持装置的设计需要避免系统的漂移和振动,以确保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2、确定合适的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调整切削参数,避免切削过热,影响零件加工精度。
套类薄壁零件车削加工方法研究作者:谢国正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提出针对车削套类薄壁零件时易产生的问题,采用辅助装夹方法,结合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和切削量,有效地解决车削套类薄壁零件的难题。
关键词:套类薄壁零件夹具刀具切削量套类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车削加工中极容易变形,它是车削加工中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套类薄壁零件,必须通过工艺的合理安排才能保证加工质量,为此笔者采用一种套类薄壁零件加工方法,较好地保证了加工精度。
一、造成套类薄壁零件加工困难的原因在套类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中,零件的刚性是工艺系统刚性的薄弱环节,其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在夹紧力和切削力的作用下,如果采用传统的三爪卡盘装夹(图1)会使零件产生变形;第二,在车削过程中会产生切削热,切削热极易引起工件(特别是薄壁零件)热变形;第三,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刚性差的套类薄壁零件容易产生振动。
图1二、解决套类薄壁零件加工困难的方法加工套类薄壁零件(如图2),为了克服刚性差的问题,一般采用两种装夹方式:一是轴向夹紧,二是膨胀芯轴夹紧。
图21.设计合理的夹具根据套类薄壁零件的特点,我们应采用膨胀芯轴的夹紧方式,如图3所示。
图3夹具结构说明:(1)件1为夹具主体,左端是与主轴内锥配合的莫氏外锥(通过拉杆固定在主轴上),右端锥度与件2配合。
(2)件5为锥螺杆,左端为M16螺纹与件1配合,中间锥度与件2配合,右端为外六方形供装拆工件时使用。
(3)件2为锯成三块的锥套,如图4所示。
它们通过外圆表面2mm槽内的橡皮筋(件3)捆成锥套,左右两端组成的内锥分别与件1和件5配合。
(4)件4为工件。
图42.合理刃磨刀具(外圆车刀、内孔车刀)(1)粗车刀。
刃磨的粗车刀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但应比切削其他类型零件使用的粗车刀锋利。
粗车刀主偏角90°、副偏角8°~10°、前后角各约3°~5°、刃倾角1°~3°、切削刃倒棱0.3 f左右、刀尖圆弧半径0.2mm左右,并有卷屑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