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乳酸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 格式:doc
- 大小:621.50 KB
- 文档页数:14
嗜热链球菌分离鉴定、生产特性及双组分系统差异研究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hermophilus)是酸奶等发酵乳制品中最重要的发酵菌株,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公认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积极功效。
S.thermophilus菌株的快速生长能力、产酸、代谢乳糖、合成胞外多糖(EPS)、产细菌素及风味物质等生产特性,直接关系到发酵乳品的品质。
本研究从传统发酵乳中筛选、分离S.thermophilus菌株,并对其进行特性进行分析,旨在获得优良菌株。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信号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研究对筛选获得S.thermophilus菌株中TCS分布进行研究,旨在确定菌株中TCS数量和基因序列的信息,进而初步建立TCS与菌株性状差异之间的联系,为明确TCS在菌株生产特性差异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本研究首先从26个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分离获得了103株菌株,去除传代性状不好的菌株,最终获得56株菌,其中22株菌呈球形或卵形的形态,并成对或成链出现,经镜检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初步推测为S.thermophilus。
采用16S rRNA鉴定,最终确定上述22株菌为S.thermophilus。
根据16S-23S ITS序列分析,将22株菌分为两种类型,其中CS2、CS9、CS15和CS21菌株为ITS-St-I型,其他菌株为ITS-St-II型。
为后续实验提供借鉴。
本研究对22株S.thermophilus的重要生产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菌株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利用碳水化合物能力、抑菌能力、产风味物质(乙醛)能力、产胞外多糖和蛋白酶的能力等。
研究表明22株菌中,CS1、CS3和CS5菌株较为突出,具有生长速率高、产酸能力强、抑菌、产胞外多糖等特点;而CS2和CS9菌株在生长速率、产酸能力、产胞外多糖和产乙醛等特性上处于劣势。
分类号: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乳酸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Title:Lactic aci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i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系别: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07级生物技术学生姓名:邵志国学号:2007090223指导老师:郭志华职称:讲师2011年4月17号摘要[目的]从乳酸中将嗜热链球菌分离出并进行鉴定。
[方法] 利用MRS培养基将乳酸中的菌种培养,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分离出嗜热链球菌,最后选出7株,对它进行菌落形态的观察。
最后对其进行各种理化鉴定。
[结果]镜检结果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经过生化鉴定该菌为嗜热链球菌。
关键词:乳酸;嗜热链球菌;分离;鉴定。
ABSTRACT[objective] the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from lactic acid will isolate and evaluations. [method] Use the media will lactic acid bacteria MRS cultivation, and after gram's staining, isolated anti-bma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finally chosen for it, seven strains colony morphology observation. Finally the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esult] microscopy results this for gram-positive bacteria, after biochemical identified the bacteria for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Keywords: lactic aci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Depart; appraisal目录绪论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试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实验方法 (6)1.3.1乳酸菌的筛选 (6)1.3.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6)1.4 理化性质的测定 (7)2 结果与讨论 (8)2.1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 (8)2.2生化试验结果 (11)3 小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绪论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生物工程2011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采样环境:超市伊利(辉山)酸奶时间:地点:温度:实验目的:1、从酸奶中分离培养嗜热链球菌2、对嗜热链球菌进行鉴定实验原理及意义(1)意义:发酵乳中有多种发酵的菌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做为制作酸奶的必须原料不仅可以进入小肠的上半部分帮助消化吸收,还可以产生能乳糖酶,帮助乳糖不耐受的人们消化乳糖。
同时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物可以调节控制血压,有临床实验表明含有嗜热链球菌的酸奶可以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降低,而使血纤维蛋白的浓度升高。
(2)原理:酸奶中的菌种众多,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其中,菌落呈现黄色(或红色),显微镜观察为链球状可以确定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而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就可以确定疑似菌落为确定的嗜热链球菌。
嗜热链球菌可于45℃生长。
( 3) 利用BCG牛乳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采用涂布稀释分离的方法,从酸奶中成功分离出嗜热乳酸链球菌。
因在BCG牛乳培养基中有溴甲酚紫( 一种酸碱指示剂) ,因而其在BCG牛乳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为黄色,很容易与不产酸的杂菌分开,提高了分离效率。
利用该方法分离嗜热链球菌,菌落较大、菌落容易观察,极大地提高了分离效率.若无溴甲酚紫可用甲基红或石蕊代替,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4~6.2,红—黄,石蕊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红—蓝。
( 4 ) 采用常规的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和发酵产物纸层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简单鉴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验结果可靠.实验材料:酸牛奶、酒精灯、接种环、高压灭菌锅、培养皿(10个)、锥形瓶(3个)、显微镜、试管(8个)、量筒500ml、滴管,镊子、接种铲实验试剂:革兰氏染色试剂、无菌水、金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NaCI 5g、牛肉膏3g、蛋白胨19gBCG牛乳培养基:(A)溶液脱脂奶粉20g、水100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2ml(或甲基红、石蕊)、80℃灭菌20min(B)溶液琼脂4g、酵母膏2g、水100ml、121℃灭菌20min基础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用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实验方法:(1)配制培养基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10个平板(2)培养方式:一般培养法取5ml酸奶样品加入45ml无菌水中制成浓度为10-1的溶液,再从中取出0.5ml溶液加入到4.5ml水中制成浓度为10-2的溶液,以此类推,制的浓度为10-2,10-3,10-4,10-5的溶液,用涂布平板法将这五种浓度的细菌悬浮液分别转移到5个BCG牛乳培养基上,45℃的恒温箱中倒置培养48h48h之后在BCG培养基上出现很多菌落,其中菌落周围培养基变成透明状,即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菌落特征:黄色或红色,扁平,边缘不整齐的菌落)(3)纯培养挑选培养基上的菌落,划线纯化2~3次,最后选择单菌落,经过镜检确认为纯种,得到7个菌株,4℃斜面保存。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佟潇
【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
【年(卷),期】2004(032)003
【摘要】利用Elliker琼脂培养基对嗜热链球茵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挑取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对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菌,且细菌形状球状的菌种进行生物化学鉴定.采用糖发酵试验进行生化鉴定.对嗜热链球菌进行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发酵试验.而后,对葡萄糖、蔗糖发酵阳性,麦芽糖发酵阴性的菌种进行45℃培养.结论:在Elliker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出的茵种,镜检细菌形状为球状,葡萄糖、蔗糖发酵呈阳性,麦芽糖发酵阴性且能在45℃条件下生长的菌种即为嗜热链球菌.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佟潇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2.1
【相关文献】
1.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初步分离与鉴定 [J], 彭磊;司红丽
2.酸奶中嗜热乳酸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J], 李公美;夏娌君;单晓枫;张洪波;钱爱东
3.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性能研究 [J], 王俊英;张杰
4.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 [J], 弥春霞;代志平;杨蕾
5.酸奶中快速分离嗜热链球菌的新方法 [J], 聂玉霞;肖连明;褚新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生物工程2011酸奶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采样环境:超市伊利(辉山)酸奶时间:地点:温度:实验目的:1、从酸奶中分离培养嗜热链球菌2、对嗜热链球菌进行鉴定实验原理及意义(1)意义:发酵乳中有多种发酵的菌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做为制作酸奶的必须原料不仅可以进入小肠的上半部分帮助消化吸收,还可以产生能乳糖酶,帮助乳糖不耐受的人们消化乳糖。
同时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物可以调节控制血压,有临床实验表明含有嗜热链球菌的酸奶可以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降低,而使血纤维蛋白的浓度升高。
(2)原理:酸奶中的菌种众多,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其中,菌落呈现黄色(或红色),显微镜观察为链球状可以确定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而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就可以确定疑似菌落为确定的嗜热链球菌。
嗜热链球菌可于45℃生长。
( 3) 利用BCG牛乳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采用涂布稀释分离的方法,从酸奶中成功分离出嗜热乳酸链球菌。
因在BCG牛乳培养基中有溴甲酚紫( 一种酸碱指示剂) ,因而其在BCG牛乳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为黄色,很容易与不产酸的杂菌分开,提高了分离效率。
利用该方法分离嗜热链球菌,菌落较大、菌落容易观察,极大地提高了分离效率.若无溴甲酚紫可用甲基红或石蕊代替,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4~6.2,红—黄,石蕊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红—蓝。
( 4 ) 采用常规的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和发酵产物纸层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简单鉴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验结果可靠.实验材料:酸牛奶、酒精灯、接种环、高压灭菌锅、培养皿(10个)、锥形瓶(3个)、显微镜、试管(8个)、量筒500ml、滴管,镊子、接种铲实验试剂:革兰氏染色试剂、无菌水、金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NaCI 5g、牛肉膏3g、蛋白胨19gBCG牛乳培养基:(A)溶液脱脂奶粉20g、水100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2ml(或甲基红、石蕊)、80℃灭菌20min(B)溶液琼脂4g、酵母膏2g、水100ml、121℃灭菌20min基础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用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实验方法:(1)配制培养基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10个平板(2)培养方式:一般培养法取5ml酸奶样品加入45ml无菌水中制成浓度为10-1的溶液,再从中取出0.5ml溶液加入到4.5ml水中制成浓度为10-2的溶液,以此类推,制的浓度为10-2,10-3,10-4,10-5的溶液,用涂布平板法将这五种浓度的细菌悬浮液分别转移到5个BCG牛乳培养基上,45℃的恒温箱中倒置培养48h48h之后在BCG培养基上出现很多菌落,其中菌落周围培养基变成透明状,即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菌落特征:黄色或红色,扁平,边缘不整齐的菌落)(3)纯培养挑选培养基上的菌落,划线纯化2~3次,最后选择单菌落,经过镜检确认为纯种,得到7个菌株,4℃斜面保存。
用于牛乳中抗生素检测的嗜热乳链球菌的快速分离及签定卜秀娟;张燕;王作昭;王二雷;王宏艳;刘凯
【期刊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8)008
【摘要】本文研究了从发酵酸乳中快速分离纯化嗜热乳链球菌的方法.文中采用涂布分离法在溴甲酚紫指示剂的牛乳营养琼脂平板上可以快速的分离嗜热链球菌.经过镜检和发酵试验鉴定所分离出的菌株为纯种嗜热乳链球菌,可用于牛乳中抗生素检测.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卜秀娟;张燕;王作昭;王二雷;王宏艳;刘凯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检测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J], 赵新淮;潘琳琳
2.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试管法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J], 王伟军;李延华;张兰威;马微
3.嗜热链球菌对乳中残留抗生素检测影响因素的分析 [J], 买热木尼沙·吾甫尔;华实;贾娜;曾泽民;王志琴
4.酸奶中快速分离嗜热链球菌的新方法 [J], 聂玉霞;肖连明;褚新星
5.应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检测牛乳中抗生素的实验研究 [J], 刘兴旺;刘志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酸奶菌种的分离及鉴定乳酸菌是指一群通过发酵糖类,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总称。
乳酸从形态上可分为球菌和杆菌,并且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或厌氧性细菌。
目前,对乳酸菌的应用研究,着重于食品(如发酵乳制品、发酵肉制品和泡菜)和医药工业等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目前市售的各种酸奶制品中, 作为发酵剂的乳酸菌, 通常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株菌。
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混合培养发酵的乳酸饮品能补充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且含有易于吸收的营养素,具有抑制腐败菌、提高消化率、防癌及预防一些传染病等功效,并能为食品提供芳香风味,使食品拥有良好的质地。
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us):长杆形,直径1-3mm左右,能产生大量的乳酸。
酸碱度方面,为耐酸或嗜酸性,因低 pH能防止一些微生物的生长;温度方面,为嗜温至少许嗜热,最适生长温度在37-45℃之间,对低温非常敏感。
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卵圆形,直径0.7-0.9微米,呈对或链状排列,无运动性。
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
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
本研究对市售主要品牌酸奶中(河南花花乳业生产的酸奶)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制备酸奶条件(温度、时间等),以达到最佳的天然酸奶质量效果。
一、实验内容(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1.无菌操作倒平板、十倍稀释、划线分离,恒温培养2.菌落观察与镜检3.筛选生产用菌株(2)优化酸奶制作条件1.制备发酵液2.不同条件下,接种发酵菌剂并发酵生产3.观察发酵情况4.品尝发酵产品,进行质量评价5.记录结果二、实验器材1)菌种:新鲜乳酸饮料(标记只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2)试剂:脱脂奶粉、蔗糖、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无水乙醇)、酵母膏、琼脂、革兰氏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沙黄)、75%乙醇、香柏油、1mol/L NaOH、1mol/L HCl、碳酸钙;0.4gNaOH固体、4.2ml浓HCL(分析纯) 、20gCaCO3固体、酵母膏20g 、琼脂30g香柏油、脱脂奶粉100g 、蔗糖10g;3)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压干热灭菌箱、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培养箱、pH 试纸、酸乳瓶、培养皿(φ9或φ12)、试管、300ml三角瓶(带玻珠)、移液管、天平、牛角匙、电炉、量筒、漏斗、漏斗架、玻璃棒、棉塞、吸管、线绳、标签、500ml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接种针(环)、擦镜纸四、实验方法4.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4.1.1分离(1)配制BCG牛乳培养基,分装三角瓶,包扎,灭菌备用。
酸奶中嗜热链球菌初步分离与鉴定彭磊;司红丽【摘要】以某市售酸奶为材料,用改良M17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嗜热链球菌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链球状或者双球状排列,能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不能发酵麦芽糖,且在45℃能生长,初步确定其为嗜热链球菌。
%Using acidophilus mick as material,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was isolated and suspicious bacterium was obtained by improved M17 medium.The bacterium showed Gram-positive,chainlike or double spherical patterning,could ferment glucose and sucrose,but could【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1(000)015【总页数】2页(P359-360)【关键词】酸奶;嗜热链球菌;分离;鉴定【作者】彭磊;司红丽【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2.54;Q93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酸奶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发酵食品,其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浆和肝脏的胆固醇含量,还有抗肿瘤、延缓机体衰老等多种保健作用。
目前市售的酸奶制品主要应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来发酵[1],其中嗜热链球菌被认为是“公认安全性(GRAS)”成分,广泛用于生产一些重要的发酵乳制品,包括酸奶和奶酪。
嗜热链球菌是一种兼性厌氧或微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圆形或椭圆形,不产芽孢,多不运动;也有少数种厌氧,以2个卵圆形为1对的球菌连成0.7~0.9 nm的长链。
嗜热链球菌受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影响较大,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嗜热链球菌会长成米色至灰白色的菌落。
发酵酸菜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研究王艳萍,栾天奇,郗宏波,李骞,王金菊(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摘要:从东北自然发酵酸菜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乳酸菌,经形态学鉴定、显色培养基初步鉴定和API 鉴定为嗜热链球菌,命名为ST-111,对其进行生理特性及耐酸、耐盐试验的初步研究,该嗜热链球菌在pH 4以下几乎不生长,最适生长pH 为7~10,最适盐浓度为0%~3%;在MRS 液体培养基中菌株生长较快,2h 即达到对数期,12h 达到稳定期时OD 600可以达到4.5左右;该菌株产酸能力较强,培养24h 后发酵液pH 可降到3.6以下;耐胆盐试验和胆固醇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胆盐耐受力和较高的胆固醇移除率,在0.1%胆盐条件下生长良好,在0.1%的胆盐条件下的胆固醇移除率为42.3%。
关键词:嗜热链球菌;鉴定;胆固醇移除率Study on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from FermentationSauerkrautWANG Yan-ping,LUAN Tian-qi,XI Hong-bo,LI Qian,WANG Jin-ju(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One strain of Streptococcus was separated and screened from natural fermentation sauerkraut,and identified a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by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color -display medium preliminary appraisal and API test,named ST-111.The growth and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rain were studied in detail.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is strain's optimum growth pH value is 7-10,optimum growth salt concentration was 0%-3%.The strain grows well and performs high acid-producing ability in liquid MRS,and achieve the log phase in 2hours and stable phase in 12hours while the OD 600can reach 4.5or so;the broth pH can drop below 3.6after cultured for 24h.Bile tolerance test and cholesterol removal test indicate that the strain has high bile salt tolerance and cholesterol-removing ability.The strain grows well in the MRS broth containing 0.1%bile salt and the cholesterol-removing rate can reach to 42.3%.Key word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dentification;cholesterol-reducing ability基金项目:“十二五”科技部高科技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2011AA 100904)作者简介:王艳萍(1962—),女(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市售酸乳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RAPD分析刘鑫;马成杰;杨双熙;杜昭平;马爱民【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9(030)011【摘要】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划线分离、显微观察及糖发酵实验,从市售酸乳中获得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8株.采用23个随机引物,分别对分离的8个嗜热链球菌菌株进行RAPD扩增,再运用NTSYSpc-2.10e软件,对所得扩增产物进行统计处理,得出8株嗜热链球菌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和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8个菌株相互问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886~0.9313之间.当相似系数为0.6489时,s.t1、S.t3、S.t4、s.t5、s.t6、s.t7聚为一组,S.t2、S.t8聚为另一组;相似系数达到0.6947时,前者义聚为2个亚组,其中S.t1和S.t7为一亚组,而S.t3、S.t4、S.t5、S.t6为另一亚组.【总页数】4页(P185-188)【作者】刘鑫;马成杰;杨双熙;杜昭平;马爱民【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光明乳业技术中心武汉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4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2.54【相关文献】1.嗜热链球菌产酸特性及其发酵乳中有机酸组分分析 [J], 陈红霞;德亮亮;任艳;张冬蕾;杨彦荣;刘文俊;张和平2.分离于自然发酵乳中高产双乙酰嗜热链球菌的筛选 [J], 秦艳婷;于洁;刘文俊;王宏梅;扎木苏;白娜;乌仁图雅;德亮亮;孟和毕力格3.用于牛乳中抗生素检测的嗜热乳链球菌的快速分离及签定 [J], 卜秀娟;张燕;王作昭;王二雷;王宏艳;刘凯4.中国传统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H2的培养及益生特性评价 [J], 刘冬梅;胡金双;黄泳尧;黄燕燕5.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鉴定嗜热链球菌发酵乳中脂质构成 [J], 章丽;高洁;刘松雁;桑亚新;王向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ol.37,No.52009(total 222)0引言目前市售的各种酸奶制品中,作用发酵剂的乳酸菌,通常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株菌,两者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
目前,对乳酸菌的应用研究,着重于食品(如:发酵乳制品,发酵肉制品和泡菜)和医药工业等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1]。
特别是酸奶以新鲜牛乳经有效杀菌,以两种乳酸菌发酵剂制成的乳制品,由于营养价值较高,并能改善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稳定,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群的生长发育,已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保健食品。
在酸奶的生产上取代传统的传代发酵剂的是直接使用型超浓缩乳酸菌发酵剂(DVS )应运而生。
浓缩乳酸菌发酵剂含活菌数高,发酵活力强。
本试验全部采用直投式发酵剂。
1实验1.1材料与设备金bin 葡萄糖,胰蛋白胨,牛肉膏10g ,酵母提取物5g ,柠檬酸二铵2g ,磷酸氢二钾2g ,MgSO 4·7H 2O ,吐温-80为1mL ,蒸馏水,琼脂粉,蔗糖5g ,NaCl 为4g ,明胶2.5g ,乙酸钠1.5g ,抗坏血酸0.5g ,乳糖。
麦芽糖,七叶苷,乳清500mL ,酵母膏2.5g 。
鱼肉蛋白胨5g ,酵母提取物5g ,柠檬酸二铵2g ,乙酸钠5g ,磷酸氢二钾2g ,CaCO 3为3g ,1.6%溴甲酚紫,麦芽糖/七叶苷10g 。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CO 2培养箱,显微镜。
(1)MRS 琼脂培养基。
将MgSO 4·7H 2O ,MnSO 4·4H 2O ,葡萄糖以及吐温-80以外的各成分溶解,冷至酸乳中混合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姜中航(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86)摘要:利用MRS 琼脂培养基和Elliker 琼脂培养基分别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分离。
然后,分别挑取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对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阳性菌,且细菌形状为杆状和球状的菌种进行生物化学鉴定。
分类号: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乳酸中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及鉴定Title:Lactic aci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i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系别: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07级生物技术学生姓名:邵志国学号:2007090223指导老师:郭志华职称:讲师2011年4月17号摘要[目的]从乳酸中将嗜热链球菌分离出并进行鉴定。
[方法] 利用MRS培养基将乳酸中的菌种培养,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分离出嗜热链球菌,最后选出7株,对它进行菌落形态的观察。
最后对其进行各种理化鉴定。
[结果]镜检结果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经过生化鉴定该菌为嗜热链球菌。
关键词:乳酸;嗜热链球菌;分离;鉴定。
ABSTRACT[objective] the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from lactic acid will isolate and evaluations. [method] Use the media will lactic acid bacteria MRS cultivation, and after gram's staining, isolated anti-bma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finally chosen for it, seven strains colony morphology observation. Finally the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esult] microscopy results this for gram-positive bacteria, after biochemical identified the bacteria for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Keywords: lactic aci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Depart; appraisal目录绪论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试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实验方法 (6)1.3.1乳酸菌的筛选 (6)1.3.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6)1.4 理化性质的测定 (7)2 结果与讨论 (8)2.1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 (8)2.2生化试验结果 (11)3 小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绪论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这类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植物根茎、湖泊及动物的体内。
酸菌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球菌和杆菌,并且均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或厌氧性细菌。
目前,对乳酸菌的应用研究,着重于发酵乳制品、发酵食品和医药工业等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乳酸是以新鲜牛乳经有效杀菌,用不同乳酸菌发酵剂制成的乳制品。
由于该产品营养价值较高,并能改善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稳定,因此它已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保健食品。
在我国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各种乳酸制品中,作为发酵剂使用的乳酸菌,通常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乳酸的生产是利用原始菌种进行逐级扩大培养方式进行,即活化复壮———再进行扩大培养至乳酸菌的活力都达到可用程度后,投入生产进行发酵。
在发酵剂的活化过程中,工序多,技术要求严格,稍有不甚就会污染杂菌,通过对乳酸发酵剂嗜热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能及时掌握研究进程和生产控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和仪器乳酸:采购于超市伊利;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接种环、灭菌锅等。
1.2 实验试剂MRS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 g,肉膏10 g,酵母提取物5 g,柠檬酸二铵2 g,乙酸钠5 g,KHPO4 2 g,MnSO4.4H2O 0.25 g,MgSO4.7H2O 0.58g,葡萄糖20g,吐温80 1ml,琼脂25g,水1000ml。
调PH6..2~6.4,121℃灭菌15min。
PY基础培养基:蛋白胨0.5 g,酵母提取物1.0 g,盐溶液4.0 g,蒸馏水100ml。
调PH值6.0左右,113℃灭菌20min。
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5g,Nacl2.5 g,蒸馏水500ml。
调ph值7.0左右,121℃灭菌20min。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5g,葡萄糖5g,KHPO4 2g,蒸馏水1000ml,调PH值7.0~7.2,过滤,121℃灭菌30min。
明胶基础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1.0 g,葡萄糖0.1g,明胶12.0g,盐溶液4.0ml,蒸馏水100ml,ph值7.0,113℃~115℃灭菌15~20min。
可溶性淀粉培养基:向PY培养基中加入0.5%可溶性淀粉。
1.3实验方法1.3.1 乳酸菌的筛选将乳酸均匀涂布于MRS培养基平板上,37℃静置培养48h。
1.3.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挑取培养基上的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次,最后选择单菌落,经过镜检确认为纯种,得到7株菌株,4℃斜面保存。
将菌落平板和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用照相机照出。
1.4 理化性质的测定1.4.1 KOH试验用灭菌的接种环加1~2环5%的KOH溶液于干净的载玻片上,调菌于溶液中,用环将其混合搅匀,短时间内KOH试剂阳性菌会越搅越稠,抬起接种环会产生拉丝现象,而KOH阴性菌则无拉丝现象。
1.4.2 过氧化氢酶测定用灭菌的接种环加1~2环10%过氧化氢溶液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挑菌于溶液中,搅拌均匀。
观察产气泡情况,有气泡产生,则判断为过氧化氢酶阳性反应。
1.4.3 需氧试验将分离纯化后的各菌株分别接种于高层MRS液体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d后,观察生长情况。
1.4.4 淀粉水解试验将各菌株分别接种到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中,37℃培养1~2天。
然后向培养液中加入3~4滴卢戈氏碘液,如不显色表示淀粉水解阳性反应,显蓝黑色或蓝紫色时,表示淀粉水解或水解不完全,为阴性反应。
1.4.5 明胶液化试验菌株接种后适温培养,观察结果时需经低温处理。
如对照管(未接种)凝固而接种管液化则为阳性反应,同时凝固或者液化为阴性反应。
1.4.6 吲哚试验向培养2d后的含菌蛋白胨水培养基内加3~4滴乙醚,摇动数次,静置1min~3min,待乙醚上升后,沿管壁徐徐加入2滴吲哚试剂,在乙醚和培养物之间产生红色环状物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
1.4.7 V-P试验将各菌株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培养2d后,向培养物内加入5~10滴40%的KOH,然后加入等量的5% a-萘酚溶液,用力振荡,再放入37℃温箱中保温15min~30min,以加快反应速度。
若培养物成红色,则为V-P反应阳性。
1.4.8 产葡聚糖测试将菌株接种于加有10%蔗糖的MRS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2~4d,如斜面培养物形成粘稠状菌苔,表明产生葡聚糖,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
1.4.9 碳水化合物产酸试验采用PY基础培养基,在其中加入碳水化合物,终浓度达到1%,管内培养基高度约4~5cm。
灭菌后接入菌株各1环,37℃培养2d。
取未加入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结晶紫试剂比较颜色的变化记录产酸的强弱。
2 结果与讨论2.1 菌落形态和细胞分离到的7株菌,菌落乳白色、灰色或略显黄色;大而平坦或小而厚,菌落湿润且大及边缘整齐。
镜检细胞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及革兰氏鉴定结果见表一表一 7株菌的形态特征及大小Table 1 7 strains bacteria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ze 编号染色大小/um 形态排列方式1 G+ 1.0*(1.0-1.5) 椭球单个或呈短链2 G+ 1.0*(1.0-1.3) 椭球单个或成对或呈短链3 G+ 1.0*(1.0-1.4) 椭球单个或呈短链4 G+ 1.0*(1.0-1.3) 椭球单个或呈短链5 G+ 1.0*(1.0-1.4) 椭球单个或呈短链6 G+ 1.0*(1.0-1.5) 椭球单个或呈短链7 G+ 1.0*(1.0-1.5) 椭球单个或成对或呈短链从表一看出,从酸奶中分离出的7株为嗜热链球菌符合乳酸菌的特性。
下面附平板和细胞的照片嗜热链球菌的细胞形态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cell type嗜热链球菌的菌落形态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ultured colony morphology2.2 生化试验检测结果对筛选的7株菌进行进一步的试验鉴定结果见表2、表3。
从表2、表3可见,所有7株菌种都能水解淀粉,KOH试验、接触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但对于多种糖的利用情况不同。
表2 7株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Table 2 7 strains isolated biochemical test result项目 1 2 3 4 5 6 7KOH试验- - - - - - -淀粉水解+ + + + + + +接触酶试验- - - - - - -需氧试验好氧好氧兼性厌氧微好氧微好氧微好氧微好氧明胶试验- - - - - - -吲哚试验- - - - - - - V-P试验- - - - + - -产葡聚糖- - - - - - +注:“+”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表3 7株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试验结果Table 3 7 strains bacteria carbohydrates ferment produce acid test results1 2 3 4 5 6 7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 + + + + +麦芽糖+ + + + + + +乳糖+ + - - - + -蔗糖+ + + + + + +注:“+”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小结市售的乳酸中的乳酸菌多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其中球菌较少。
采用常规的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简单鉴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验结果可靠。
分离到的嗜热乳酸链球菌菌株经活化后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参考文献[1]陈晓平,刘华英,魏晓川.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J].食品科学.2006(2):91-93.[2]杨晓晖,籍保平,李博,等.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5):130-133.[3]黄秀梨.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8-59[4]邓放明,李罗明,尹华.碎鲜辣椒发酵制品发酵用乳酸菌的选育与接种发酵试验[J].食品科学.2005(3):106-108.[5]黄君红,成洁珊,陈青荷.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J],中国酿造.2001(2):9-11.致谢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我的指导老师郭志华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