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硫酸
- 格式:ppt
- 大小:13.31 MB
- 文档页数:4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氨气的泄漏事件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
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
…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上在的材料告诉我们些关于氨的什么性质?你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吗?一、氨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
易液化(-33.5℃),液氨常作制冷剂。
实验4—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烧瓶,形成;烧瓶中的液体呈色。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使瓶内压强,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到烧瓶,形成。
结论:①氨气水(1:700)。
②氨气水溶液呈。
知识迁移1 下列装置中都收满了NH3,你认为都能引发喷泉实验吗?知识迁移2 前面学过的气体SO2和Cl2,它们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你能有用它们设计出喷泉实验吗?好好想一想。
知识迁移3 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实验来吗?思考: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
NH3·H2O的不稳定性:思考:氨水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试着尽可能多写:思考: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你预测将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哪些性质?(2)氨与酸的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铵盐又叫铵态氮肥。
思考: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铵盐可以做氮肥体现了铵盐的什么物理性质?铵盐的性质①铵盐都易溶于水②铵盐受热易分解NH4HCO3受热:NH4Cl受热:③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NH4HCO3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高中教案化学氨硝酸硫酸
化学-氨硝酸硫酸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氨硝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氨硝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3. 能够运用氨硝酸硫酸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 氨硝酸硫酸的制备方法;
2. 氨硝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3. 氨硝酸硫酸的化学反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引入氨硝酸硫酸的概念和应用;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氨硝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进行氨硝酸硫酸的实验制备,并观察其产物的性质;
4. 实践应用:根据实验结果和化学性质,讨论氨硝酸硫酸的应用领域;
5. 总结归纳:整理氨硝酸硫酸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对该化合物的理解;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资源:
1. 课本资料和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图书和网络资源。
六、教学评价:
1. 实验记录和报告;
2.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
3. 小组合作和展示成果。
七、教学反思:
1. 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2. 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喷泉实验,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喷泉实验。
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1、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收集方法:(喷泉实验)观察思考:烧瓶内发生什么现象?氨气溶解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吗?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描述现象;分组讨论现象发生的原因。
实验现象:现象解释:a、实验成功的关键?b、进一步阅读教材实验4-8,利用该实验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时,叙述引发喷泉实验的步骤。
c、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具有那些性质?2、氨的化学性质a.氨气与水反应①写出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②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水中存在那些微粒?分组讨论分子:离子:③氨水与液氨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④如何证明氨水中有OH-?用什么方法检验氨气的存在?分组讨论b、与酸反应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思考:将浓盐酸换成浓硝酸或浓硫酸还会看到白烟吗?为什么?分别写出NH3与硝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完同位互批NH3+HClNH3+HNO3NH3+H2SO4c、氨催化氧化思考: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那些性质?能与那些物质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3、氨气有哪些用途?4、怎样检验氨气?当堂检测:1、在1L1mol/L的氨水中()A、含有1mol NH3分子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C、含1molNH3•H2OD、含NH3、NH3•H2O、NH4+之和为1mol2、下列气体易液化,遇挥发性酸冒白烟,而适宜作制冷剂的是()A. N2B. NH3C. NOD.NO23、在下面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成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可能分别是表中的()A(干燥气体)B(液体)A NO2水B CO24mol/LNaOH溶液C Cl2 饱和NaCl溶液D NH3 1mol/L盐酸4、以空气和氢气为原料,写出工业生产硝酸的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辅导讲义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O
实验室其它简易的制氨气方法:①将浓氨水滴入固体烧碱或生石灰中;②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
;NH4Cl
NaOH 。
的检验:取少量的铵盐,与强碱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色试纸变色,证明原
.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B. Ag+、NO3-、Cl-、K+
的混合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并加热,恰好把的溶液,使沉淀反应刚好完全进行,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C ,D
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硝酸铵;②碳酸铵;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钠。
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在只用一种药品制取氨气时,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强酸物质在化学实验中常出现,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下面是由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酸、硝酸和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它们分别是氨、硝酸、硫酸,这些知识虽然在课标中都是了解的内容,但仍然需要3节课来完成。
教科书所介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⑴氮的固定;⑵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水的成份;⑶氨盐的性质,氨的合成、实验室制法和氨的用途;⑷硝酸的工业制法及强化性;⑸浓硫酸的氧化性,及用途。
虽然,这些内容仅仅被安排为一节,但其知识点基本上包络了原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氨、硝酸及硫酸的要求。
因此,教学中既要把握其要求在了解层次,还要注意相关知识又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2)认识喷泉实验及实验室制氨气、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3)了解铵盐、浓硫酸、硝酸等物质的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氨的性质与制法;2、硝酸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氧化性四、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生基础不错。
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应适当拓宽加深。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1.情景激学法:通过图片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探究实验教学法: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六、课前准备学生猜测性质→提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七、课时安排:3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7级李家桔教学设计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教材内容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一课时—氨的性质。
氨及氨盐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本节课新教材有意地引导学生从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之旅入手,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氨这种物质。
在呈现基础知识时,教材并不是很直接地给出氨的性质,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对氨的性质的学习,在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之后,教材还呈现了氨在化工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最后展示的了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这样的知识呈现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对氨的学习网络化,而且能让学生感觉所学的东西就在自己身边,让知识体系很轻松地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来,而又不显得枯燥无趣。
从此可以看出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硅、氯、硫三种重要的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初步具备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这一重要的理论知识,可以比较容易的掌握氨的一般性质,但是对于氨与水的反应、铵的分解,由于反应复杂,不易掌握。
本节课内容是非金属元素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作用,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结合类比教学方法完成对氨的性质的掌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式学习方法对物理性质的建构,之后通过对比、演示等方法完成氨的化学性质及铵盐的学习,同样采用探究式的方法完成对氨的制法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氨的用途及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完成对氮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氨的性质的建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氨的物理性质的实验探究,学生能描述氨的物理性质,并知道形成喷泉实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