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
- 格式:pdf
- 大小:813.73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课时1 氨气知识分层讲解学知识基础知识讲解敲黑板知识点 1 氨气【重点】1.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存在游离态:N2,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元素化合态:硝酸盐等无机盐,蛋白质等有机物。
(2)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易错1】目前工业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即人工固氮的反应。
2. 氨气的物理性质及喷泉实验(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氨气的密度为0.771 g/L,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700体积NH3。
因此一般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③氨气的沸点为-33.5℃,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2)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示例1实验装置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含酚酞)的烧杯中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轻轻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内液体颜色呈红色。
氮的循环【易错1】在判断氮的固定时,学生往往把由气态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固态的含氮化合物的过程认为是氮的固定。
如:由氨气合成碳酸氢铵的过程。
喷泉划重点:氨气喷泉实验的解释①能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烧瓶;烧瓶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②氨气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圆底烧瓶要干燥;③装置内气体的纯度要高。
3. 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常温下,一水合氨中有一小部分(约1%)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NH3·H2O NH4++OH-,或表示为:NH3+H2O NH3·H2O NH4++OH-。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氨气的泄漏事件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
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
…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上在的材料告诉我们些关于氨的什么性质?你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吗?一、氨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
易液化(-33.5℃),液氨常作制冷剂。
实验4—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烧瓶,形成;烧瓶中的液体呈色。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使瓶内压强,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到烧瓶,形成。
结论:①氨气水(1:700)。
②氨气水溶液呈。
知识迁移1 下列装置中都收满了NH3,你认为都能引发喷泉实验吗?知识迁移2 前面学过的气体SO2和Cl2,它们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你能有用它们设计出喷泉实验吗?好好想一想。
知识迁移3 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实验来吗?思考: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
NH3·H2O的不稳定性:思考:氨水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试着尽可能多写:思考: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你预测将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哪些性质?(2)氨与酸的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铵盐又叫铵态氮肥。
思考: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铵盐可以做氮肥体现了铵盐的什么物理性质?铵盐的性质①铵盐都易溶于水②铵盐受热易分解NH4HCO3受热:NH4Cl受热:③铵盐与碱反应(NH4)2SO4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NH4HCO3 + NaOH:实质:(离子方程式)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高一化学每日一练——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班级姓名1.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A.CO2B.NH3C.SO2D.HC12.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无色的酚酞溶液C.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4.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 B.NO和O2生成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5.关于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H3做还原剂,体现氧化性B.O2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C.参加反应的O2中只有一部分做氧化剂,其中做氧化剂的和不做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6D.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5:4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C.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7.在下列变化①N2和H2合成氨,②NO与O2化合,③NH4Cl受热分解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8.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 .NH 3·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9.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变蓝色的有 ( )A .加热浓氨水B .加热NH 4Cl 固体C .加热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D .加热饱和NH 4Cl 溶液 10.如图所示,室温下A 、B 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压),(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①②D .③②①1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
硫酸、硝酸和氨硫酸、硝酸和氨硫酸、硝酸和氨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的氧化性。
2.通过学习浓、稀硫酸性质的比较,引导学生从量变引起质变角度,加深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让我们攀越硫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特别的风光。
新知学习实验探究请大家分述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叙述并分析稀硫酸显酸性的原因:h2so4=2h++so 过渡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学生猜测并设计验证实验。
实验探究1、展示一瓶浓硫酸观察现象,总结物理性质,体会浓、稀硫酸的区别。
思考交流现有失去标签的浓硫酸、浓盐酸各一瓶(瓶相同,酸体积相同),不用化学方法如何鉴别?根据是什么? 注意观察、对比。
根据物理性质的区别。
学生分析总结整理归纳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硫酸,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一样?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兰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2、在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固体由兰色变为白色)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交流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现象体现浓硫酸何种特性?这两个实验体现浓硫酸的何种性质?拓展提高在胆矾晶体由兰色变为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
这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体现。
思考交流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实验探究蔗糖与浓h2so4的反应观察物质颜色、体积的变化,闻气味并抚摸烧杯外壁。
高一化学必修氨硫酸硝酸练习题人教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高一化学必修一《氨硫酸硝酸》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30分。
)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A.陶瓷餐具B.计算机芯片 C.石英钟表 D.光导纤维2.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3.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5.下列关于S、SO2、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硫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色晶体B .SO 2溶于水生成H 2SO 4C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SO 2的尾气D .浓H 2SO 4不稳定,光照易分解 6.区别SO 2和CO 2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A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 .通入品红溶液中C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 .通入石蕊溶液中7.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 或N 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 .浓硝酸B .浓硫酸C .稀硝酸D .稀硫酸8.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 9.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 .CO 2通入水玻璃中得到白色沉淀B .SiO 2溶于水成为硅酸C .CO 2通入饱和CaCl 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D .硅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SiO 2不能跟Na 2CO 3反应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干燥Cl 2B .吸收HClC .石油的蒸馏D .吸收NH 3二、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Cl 2中点燃铁丝,有FeCl 2生成B.将红热的碳投入浓硫酸中,有CO生成2C.将Cu片放入浓硝酸中,有NO生成通入NaOH溶液中,有NaClO生成D.将Cl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胶常用于作干燥剂B.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C.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1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来直接跟锌粒反应制氢气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单质碳反应C.浓硫酸和浓硝酸加水稀释后都能与金属铜反应D.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金属铝制容器盛放14.下列关于硅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金刚砂硬度很大,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D.太阳能电池可用二氧化硅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中存在Cl2C.久置氯水遇AgNO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3D.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pH增大班别:姓名:成绩: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填空题16、(10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学习目标】1.掌握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2.了解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4.掌握浓硫酸的性质;5.掌握浓、稀硝酸的氧化性;6.了解硫酸和硝酸的重要用途。
【学习重难点】氨、硝酸、硫酸性质的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氨和铵盐1.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讨论交流】合成氨的重要意义何在?(2)氮的固定的概念:思考:合成氨是氮的固定过程吗?你还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2.氨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2)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_____,瓶内液体呈____色氨_____溶于水,水溶液呈____性【思考】: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应注意哪些问题?2.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①反应方程式:②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③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2)氨与酸的反应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观察的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与氧化铜的反应:【例题1】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例题2】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
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2.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铵盐与碱反应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考】:如何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例题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氨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思考交流问题】a.氨气收集方法?能以排水法收集吗?b.试管口棉花的作用?c.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d能以硝酸铵或碳酸铵代替氯化铵吗?二、硫酸1.稀硫酸的性质:酸的通性(1)电离方程式:(2)酸的通性的体现:2.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4.4氨 硫酸 硝酸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2、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4、了解硫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5、认识浓硫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6、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7、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 方法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利用分析演绎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反应的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1、通过氮肥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饿问题,让学生感悟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氮的循环的学习树立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
3、通过实例,如浓硫酸的广泛用途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 点 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 浓硫酸的特性 硝酸的氧化性,加深对氧化还原的理解 难 点 氨气的还原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对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深化合成氨工业:N 2 +3H 2 2NH 3动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含氮的养料,一般植物不能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游离态氮,只能吸收两种形式的化合态氮,一种是氨和铵盐,一种是硝酸盐。
一、氨(ammonia)(一) 氨的物理性质1、无色 ,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氨水密度比水小3、极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作致冷剂)4、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吸收700体积氨气)(二) 氨的化学性质1、与H 2O 反应NH 3+H 2ONH 3·H 2O NH 4++OH ―高温高压催化剂NH3·H2O △NH3↑+H2O思考:氨水中有哪些粒子?与液氨有哪些区别?液氨氨水(ammonia water)物质分类纯净物(非电解质)混合物粒子种类NH3NH3、NH3·H2O、H2ONH4+、OH―、极少量的H+性质不具有碱性,有还原性有碱的通性思考:氨水易挥发,又有腐蚀性,那么氨水应如何保存呢?贮存于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内或内涂沥青的铁桶。
教师辅导讲义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O
实验室其它简易的制氨气方法:①将浓氨水滴入固体烧碱或生石灰中;②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
;NH4Cl
NaOH 。
的检验:取少量的铵盐,与强碱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色试纸变色,证明原
.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B. Ag+、NO3-、Cl-、K+
的混合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并加热,恰好把的溶液,使沉淀反应刚好完全进行,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C ,D
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硝酸铵;②碳酸铵;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钠。
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在只用一种药品制取氨气时,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