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7.50 KB
- 文档页数:13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教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复习目标:1.能差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能描绘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点。
2. 能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3.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说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4.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绘物态变化的过程。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物质从 ___________态度为 __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融化。
▲2.晶体 ___________的温度称为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结点___________(填“同样” 或“不一样”),非晶体 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必定的熔点或凝结点。
▲3.晶体融化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晶体凝结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
▲4.物质从 ___________态变成 __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过程___________热;影响蒸发的快慢要素是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 沸腾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从 ___________ 态变成 __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过程___________热。
▲5.液体 ___________时的温度叫液体的沸点,沸点与___________相关。
▲6.负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物质从 _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升华过程 _______热。
▲8.物质从 _________态直接变成 _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凝华过程________热。
▲9.造成水严重缺少的主要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学习目标:
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觉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感。
导学过程:
1、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其罪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赤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要节约用水,请提出几条措施。
5、世界水日定在_________月_______日。
6、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7、交流与讨论:
说明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8、巩固练习:
随堂练本节练习题。
9、实践活动:
(1)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写调查报告。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型:复习课1、列出本章知识结构。
学生根据课本总结本章的知识结构。
2、针对提纲复习每节重点、难点。
3、实验探究过程专题复习
(1)水的三态转化
(2)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的探究。
(3)海波与石蜡的熔化过程。
4、双基的应用练习,参考随堂练习14页。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例如:冰、钻石、水晶、金属、石英、海波、明矾、食盐、萘非晶体:没有熔点。
例如:玻璃、塑料、石蜡、松香、沥青、蜂蜡二、物态变化气汽化液化吸热放热升华液凝华吸热熔化凝固放热吸热放热固1、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化过程要吸热。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a、晶体熔化过程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加热停止,熔化也停止。
例如:冰的熔化(课本P6 图11-9)b、非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温度继续升高。
时间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过程要放热。
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a、晶体凝固过程要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时间2、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过程要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A、蒸发:①定义: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例如:地上的水变干,晾晒衣服……②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④特点:吸热致冷B、沸腾:①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⑤沸腾的现象:容器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放出水蒸气⑥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液化:①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液化过程要放热。
例如:“白气”、雾、露、出“汗”、小水珠、眼镜变模糊玻璃窗出现的雾或小水珠(在温度高的那侧)②液化的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③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例: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3、升华与凝华(1)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九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从水之旅谈起)学案知识归纳一、物态变化(一)、熔化1、固体: 晶 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熔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
4、冰的熔化特点: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熔点是0℃5、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具有比较稳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
(2)晶体熔化时由固体直接变为液体,而非晶体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6、晶体与非晶体的相同点:都要吸热。
(二)、凝固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2、凝固点:晶体物质由液态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3、晶体物质的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会继续放热。
4、凝固都要放热。
考点1.熔化和凝固[例1]下图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熔化图像,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分钟, 图线是非晶体熔化图像。
(2)、乙图线中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_ 段,AB 段处于 状态,BC 段处于 _状态, CD 段处于 状态,吸热但温度不升高的是 段(3)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
(4)、在研究液体凝固物态变化时,关于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是放热还是吸热?小明认为:前面已经学过,固体熔化需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而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过程中应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①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②小明的猜想是: 。
乙③请你帮小明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
④下表是某液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请在下图中画出液体的凝固图象。
这种液体的凝固点是,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变成固体所用的时间是,固体在凝固过程中热,但温度。
(三)、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选择题1.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 以下哪种办法是可行的 ( )A.移到高山上加热B.加大火力C.延长加热时间D.加密闭的盖子2.关于物质的熔化与凝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 .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溶液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3.某地冬季气温为-30℃, 河面结了冰, 这时冰与水交界处和河底水的温度分别为( )A. -30℃, 0℃B. -30℃, 4℃C. 0℃, -4℃D. 0℃, 4℃4.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A. 萘B.食盐C. 冰D.松香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熔化时, 吸收热量, 温度可能会升高, 也可能不升高B. 冰在熔化前后密度不变C. 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 因为0℃是冰的熔点D. 夏天打开冰棍纸, 会看到冰棍冒“白气”, 这是汽化现象.6.下列各种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 )A.玻璃B. 铁C. 沥青D. 松香7.喝开水时, 如果感到热水烫嘴时, 我们一般都向水面吹气, 主要原因是 ( )A.热水温度高而所吹气的温度低, 从而吸收水的热量使其降温B.吹动液面, 使散热面积加大, 而降温C.将液面蒸汽吹走, 避免蒸汽烫嘴D.加速水面空气流动, 使热水加快蒸发, 吸热而降温8.室内有两只温度计,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装有酒精的敞口烧杯中,则它们的示数甲()乙。
A. 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9.把10克0℃的冰投到1000克0℃的水中, 若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则会有 ( )A.少量的水结成冰B.冰不会熔化成水C.水全部结成冰D. 冰不会熔化成水,水也不会结成冰10.下列所述各项内容中,跟液体蒸发快慢无关的因素是( )A.液体温度的高低B.液体表面积大小C.液面上方气体流动的快慢D.液体质量的多少11.物质在状态发生变化时, 要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汽化、升华B. 熔化、液化、凝华C. 汽化、液化、升华D. 凝固、液化、凝华12.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露的形成B. 霜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冬季里, 在室外活动的人呼出的“白气”14. 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15. 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B.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C.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16.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A.石蜡 B.固态酒精 C.玻璃 D.松香17.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18.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9.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持续上升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20.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C.蒸发性能强 D.较易流动2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A.没有吸收热量B.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汽化22.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O时间/min A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任务一、说出学习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哪些?练习: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飞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液化 C 、蒸发 D、升华学习任务二、说出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不同以及如何辨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图像练习: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熔化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 _______的熔点较高;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
达标检测: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这是_____现象。
(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现象。
(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
课题: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精选题练(二)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主备:钟敏领导签字:课时:第二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题练检测学习结果并及时查缺补漏。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练习任务: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C.水有可能在20℃沸腾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A.熔化、液化 B.凝固、凝 C.汽化、升华 D.凝华、汽化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温度/℃时间/min O 60100 80 14012012 9 3 6 15 量温度不变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达标检测: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腾规律时获得 的曲线。
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讨:熔点与沸点汶上义桥中学刘传华审核路那么儒学习目标1、在必然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能够发生转变;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3、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讨,学会记录处置实验数据,学会依如实验数据作物理图像的方式,能分析图像的物理意义。
4、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了解晶体的熔点与沸点;5、能利用熔化,汽化吸热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预备1、搜集信息上网或通过科普读物查看,自然界中云、雪、雨、露、雾、霜的形成并记录下来,预备课上与同窗交流,谈谈自己的熟悉。
2、备一张坐标纸。
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讨一、实验探讨:人造“雨”活动1: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两名同窗完成实验演示;(1).从实验室冰箱里面掏出冰块放入烧水的电壶中加热;(2).拿一个不锈钢的勺子或铲子放在壶嘴处。
①,请一个同窗描述观看到的现象;②,若是你把钢勺上的水搜集起来再次放入冰箱结果又如何?.二、科学探讨: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活动2:分组实验探讨一、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形下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进程温度如何转变?二、猜想与假设 3、制定实验方案 试探完成下列问题:谁能描述一下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现象,看谁说的全面。
冰的熔化实验中水 的位置和冰的位置谁高?应采用什么方式加热?怎样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刻?① 开始给水加热时,在什么地址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水的沸腾前后上升的气泡大小怎样变化?② 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制定出实验步骤。
组内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现。
研读教材P 5页“加油站”内的内容,组内讨论解决如下问题: 温度计如何利用?应注意哪些问题?4、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依照实验步骤,完成探究实验,汽化记录表格时间t/min温度t/℃将上述资料在座标纸上反映出来。
五、分析与论证:六、实验评估:猜想与假设是不是与实验结论一致,数据有无误差,缘故可能是什么?结论是否靠得住?活动3:自学讲义P6-P7页内容: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课题]从水之旅谈起[课型]:复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物态变化。
2、能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加强小组合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前补偿:1、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人在室内感觉比较舒服的温度大约是水的沸点(1 标准大气压下);-40℃的水银存在的状态是2、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_____ 乙______ 丙______ 丁______3、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因此常用冰来做冷却剂。
如:吃冰棒可以解热;生活应用还有:_____________4、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会感觉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汗液的;而放在电风扇下的温度计的示数(“有”“没有”)变化。
因为5、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
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
6、下列现象中,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①塑料盆、铸币、机件成形是______过程,_____热②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③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黑板上会“出汗”或(结冰花);______或_____④冬天树上的白霜_____7.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8、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至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时要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9、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
初三 1-8 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掌握物态变化过程及相关因素。
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环境,有节约用水意识。
1,理解三种物戊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过程2,物态变化过程相关因素的探究1,理解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过程2,物态变化过程相关因素的探究总结归纳法习题法刻度尺,小黑板(一)熔化与凝固:1,固化的种类:晶体与非晶体2,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没有熔点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二).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热汽化方式:蒸发与沸腾①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速度②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时要放热3,汽化和液化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三),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时要吸热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时要放热3,升华与凝华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说明他们各属于怎样的变化。
(四),水是生命之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板书: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二,熔化与凝固:1,固体的种类:晶体与非晶体2,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三.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时要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11.2质量教学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法指导]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以归纳为“放、拨、调、测、读”。
【达标学】1、质量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会随物体、、的改变而改变。
2、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一块岩石样本质量是5kg,当把岩石样本带回地球上时,这块岩石样本的质量是。
3、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有可能是0.2kg的是()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4、回忆质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① 7.6×103kg = g;② 200mg = g;③ 200g = t;④ 50kg = mg;5、小刚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并且将游码移置如图11-2-1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90gB.93.0gC.92.6gD.92.3g[学法指导] 游码读数时,○1首先要弄清每大格、每小格各表示多少克;○2要牢记游码的读数是其左边所对的值(技巧:两个边所对的两个值中较小的值)。
6、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11-2-2 所示,则若在调平过程中,小明应该;若在称量过程中,又应该。
[学法指导] 托盘天平调平口诀:○1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哪边的托盘翘,平衡螺母就向那边调;另外:平衡螺母只能在调平过程中使用,在称量时,绝对不允许再调节平衡螺母。
7、小强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②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③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
④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⑤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测物体的质量。
⑥称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有遗漏或错误。
请在横线前的括号内写上遗漏或错误的步骤序号,并在后面的横线上进行补充或纠正:();();();【拓展学】1、一袋普通的“统一100”方便面的质量最接近下列那个值()A.1gB.10gC.100gD.1斤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B.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C.登月舱到达月球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D.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是一样的;3、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A.认真仔细的直接用托盘天平进行测量;图11-2-1B.先测出100g 质量的米,再数出米的粒数为N ,则一粒米的质量为Ng100 ; C.先测量出100粒米的质量记作M ,则一粒米的质量为100M; D.先测出一粒米与一个木块的总质量M 总,再测出木块的质量M 木,则一粒米的质量为M 总- M 木;[学法指导] 测量一个小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累积法”, ○1首先测出较大数目的小物体的总质量;○2再用总质量除以小物体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小物体的质量了。
2019-2020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word教案课标要求对学习探究能力要求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2、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3、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4、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5、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7、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8、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科学内容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6、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重点、难点重点:(1)对水的熔点与沸点的科学探究;(2)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特点;(3)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4)让学生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
难点:(1)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2)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3)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吸热、放热现象的理解;(4)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水资源危机和节约用水的信息。
教材分析水是人们最熟悉的物质,本章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教材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以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九年级物理测试讲评课教案(从水之旅谈起)
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B .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 .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 .吸热,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 .水一定在100℃时才沸腾
D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熔化现象
3.冬天在火炉旁烤湿衣服时,常会发现湿衣服上冒“白气”。
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图略)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只有汽化
B .只有液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5.观察“下雨”一组漫画,根据学过的知识,简要说明漫画中的同学明白了什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如图所示,看漫画“冰箱前站着一个左手拿扇子,右手提啤酒瓶的女孩(啤酒瓶外面有水珠),女孩说‘咦,它刚从冰箱里出来,怎么和我一样全身是汗呢?’”,读信息,回答问题。
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贮存。
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
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贮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2年之多)。
问:
(1) 请解释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2)
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
里取出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本章导读本章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现了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以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水的认识,学会运用科学规律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总结、归纳出三种物态变化的普遍规律。
最后从水是生命之源,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问题提出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新课题。
启迪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要点点击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与沸点。
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快乐自主研学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B.0℃的水变成0℃的冰要吸收热量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D.冰在熔化时吸热2.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3.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强火力B.延长加热时间C.加密闭的盖子D.移往高处加热4.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A.水银有毒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云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C.冰的熔点是0℃。
D.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6.关于水池中的水结冰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池底的水先结冰B. 水池中部的水先结冰C. 表面的水先结冰D. 全池的水同时结冰7.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8.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高达2000以上,那么下列材料中可作为灯丝的是()A.铜B. 铁C. 铝D. 钨二、填空题9.汞、橡胶、金刚石这些物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适宜用做冲击钻钻头的是。
温度/℃ min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任务一、说出学习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哪些?练习: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 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飞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B 、液化C 、蒸发D 、 升华 学习任务二、说出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不同以及如何辨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图像 练习: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 熔化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 _______的熔点较高; 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
达标检测: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这是_____现象。
(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min 12 9 3 6 15现象。
(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
课题: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精选题练(二)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主备:钟 敏 领导签字:课时:第二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题练检测学习结果并及时查缺补漏。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练习任务: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 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C.水有可能在20℃沸腾 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 )A .熔化、液化B .凝固、凝C .汽化、升华D .凝华、汽化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温度不变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达标检测: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腾规律时获得 的曲线。
从曲线可知,加热时水的初温为 , 加热到第 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时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标准大 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看到如图(a)(b)所示。
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感悟小结:检测后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学习?温度/℃min课题:第一章测验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主备:钟 敏 领导签字:课时:第二周第三课时、第四课时一:填空题:1、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这是_____现象。
(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现象。
(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
2、在海拔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 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 100℃。
3、某地区今年暑假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政府部门采取了人工降雨的应急手段: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以炮弹的形式送入云层,它很快会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云层中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变大后会落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会 成为雨降落到地面。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4、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 熔化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 _______的熔点较高; 熔化长。
5、冬天晾在室外的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现象;初春冰雪消融,这是 现象;晚秋地上会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 现象。
6、身处偏远海岛,按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形成小水滴。
7、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不同。
8、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①;②。
10、“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射到发射台,发射架就会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部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这里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不会太高。
二:选择题:1、炎热的夏季,医生建议,在气温超过36℃时,每半小时需要补充一杯水,其原因是:() A.人喝水是为了补充体力; B. 人喝水是为了水的汽化放热。
C.人喝水是由于水的温度低些,因而水可以吸收人体的热;D.人喝水是为了大量出汗,汗水又迅速蒸发,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使人体表温度降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C.水有可能在20℃沸腾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3、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A.熔化、液化 B.凝固、凝华C.汽化、升华 D.凝华、汽化4、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5、用水煮食物时,只要水没烧干,食物就不会煮焦,但若用油炸食物,即使油没烧干,食物也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油的沸点比水高C.油的传热比水好D油的比热容比水大6、俗话说:水缸 "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水缸 "穿裙子"是指:盛有水的缸的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缸壁有缝隙,水渗了出B·是水的蒸发现C·是扩散现象 D·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7、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温/min 12 9 3 6 15 度不变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8、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1)(3)B .(2)(4)C .(3)(4)D .(1)(2)9、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10、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有时江面弥漫的雾B .秋天花叶上的露C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 .湖面上结了冰三:实验探究题1加热到第 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继续加热时水的温度 (填“升高”或“不变”),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情况,看到如图(a)(b)所示。
则图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2、如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
(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种):(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从下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在沸腾时需要继续加热,但温度______3、【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第1课时)讲学稿苏科版【学习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知道杠杆的有关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会画出杠杆的力臂【课前预习】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有关名词定义:支点(符号):;动力(符号):;阻力(符号):;动力臂(符号):;阻力臂(符号):;【课堂学习】问题1:拔图钉时,不用手,有哪些办法可以做到呢?生活中,有哪些任务用类似的方法来完成呢?请举例。
问题2: 观察图11-2,归纳出什么叫杠杆?问题3:杠杆的五个名词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问题4:你认为在画力臂时有什么规律可寻?【当堂反馈】1.如图所示,用老虎钳拧图钉时:(1)动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2)阻力的作用点在 点,方向向 。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 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3.在图1中画出力F 1、F 2对支点O 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L 1、L 2表示。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 ) A .OAB.OCC.ODD.OF 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6.左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7.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的示意图.【学后反思】1.如何认识杠杆?2.如何正确画出力臂?有什么技巧?【课后巩固】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在 的作用下 的硬棒叫做杠杆,此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杠杆如果绕固定点O 转动,则O 点称为 . 叫动力臂. 叫阻力臂.2.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5) (6)(7) (8) (9)(1) (2) (3)A (4)3.如左下图所示,筑路工人用撬棒撬石头,O为撬棒的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撬棒上动力F 的力臂.4.在右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l 1. (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5.在下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以及阻力臂6.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0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