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4
年级学科初一课题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备课人费孝剑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课时 2 时间一、游戏导入小游戏:画鱼点睛比较与讨论: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画法。
“画如其人”,让我们走进中国花鸟画的世界,去了解画家们的内心世界吧!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踏上感悟中国花鸟画家的心灵之旅吧!二、作品赏析1. 朱耷作品赏析观察与发现:看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寻找相同点。
看朱耷的落款题名,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与探究:画家为何要这样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交流与探讨:学生交流前置性作业。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2. 赵佶作品赏析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基本信息、绘画内容、构图、用笔、用色。
思考与探究:作品的绘画特色。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3. 黄筌作品赏析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创作背景,绘画内容,用笔。
讨论与交流:学生将生活的记录,如真实禽类的照片与作品中的相应禽类进行对比赏析。
归纳与总结:黄筌作品的绘画特色。
4. 齐白石作品赏析观察与发现:学生将对河虾的记录,与绘画作品中的虾进行对比赏析。
讨论与交流:如何理解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归纳与总结:如何通过绘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课堂总结回顾本课欣赏的名家名作,师生共同归纳赏析的要点,总结赏析的方法。
以表格方式呈现。
三、深入阶段通过赏析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朱耷的《游鱼》、文同的《墨竹图》,了解中国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技巧,体会画家借物寓意,抒发情怀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 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 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 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 感受花鸟画 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赏析要点本课知识点、结构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中国花%仙叢折教师: 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方法■典雅中的寓意示例作品:《芙蓉锦鸡图》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X 53.6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 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 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 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用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笔画派绘画特色:“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宋徽宗赵佶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目的是借锦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儒家的 5种伦理道德。
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 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和“天下一人”的签名花押。
花押:也就 是现代所谓的个人签名,徽宗的花押可谓别出心裁:写得既像结构松散的“天” 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是由“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连成。
今天我们欣赏徽宗个性十足签名的同时,似乎能感受到这位皇帝可爱率真的气 质。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的第1课,主题为《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通过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包括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花鸟画的表现手法、著名花鸟画家的作品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专业术语。
2. 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和表意,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对于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可能不太了解。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花鸟画。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学生A:我觉得这幅画很美,色彩鲜艳,花鸟栩栩如生。
学生B:我觉得画中的花鸟都很自然,好像能飞出来一样。
教师:很好,你们的观察很细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花鸟画的奥秘。
步骤二:学习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的绘画传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现在,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这是一些古代花鸟画作品。
学生C:这些画作看起来很古老,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教师:没错!古代的花鸟画注重形象的写实性,追求准确地描绘花鸟的外貌特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理解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七年级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作者:————————————————————————————————日期: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2014 ~2015 学年第1 学期学校名称:枣庄市第十一中学授课专业:初中美术课程名称:美术备课教师:周刚枣庄市第十一中学课程名称七年级美术上册所在学校枣庄十一中授课教师周刚所用教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课时二课时课程类型欣赏.评述课题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材分析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课是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延伸,本册的欣赏课包括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本课主要针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及其艺术特点作了一个初步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本课将以多媒体展示花鸟画作品,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1、教学路径: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和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它不仅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一体。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中国人民喜爱。
从赵佶的《芙蓉锦鸡图》、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到文同的《墨竹》、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花鸟画家们在花鸟虫鱼中发现了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在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虫、鱼、兽的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他们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应社会现实抒发自己要表达的情感。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教案名称:《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技法和艺术表达,通过欣赏和学习经典的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学习欣赏名家的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5.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第一课: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1.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经典作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分析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取材广泛、形象逼真、用色鲜明、重视意境;3.学习用毛笔勾勒和填充的基本技法。
第二课:中国花鸟画的写意表现1.欣赏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作品,介绍写意画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2.分析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形象简练、笔墨自由、意境抽象;3.学习用大胆的笔触和墨色表现花鸟的技法。
第三课:欣赏中国花鸟画名家作品1.欣赏中国花鸟画名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2.分析名家作品中的构图、用色和笔墨运用;3.学习欣赏和品味中国花鸟画的审美特点。
第四课:学生主题创作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花鸟题材;2.分组开展主题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3.学生展示和评议,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创作心得。
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其在文人画中的地位和意义。
3.分析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讨论,了解其取材、形象、色彩和意境等方面的表现手法。
4.针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进行示范和练习,如用毛笔勾勒和填充。
第二课:中国花鸟画的写意表现1.欣赏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写意画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2~3课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2.宋代赵佶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作品芙蓉锦鸡图;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3.被称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五代的黄筌,作品写生珍禽图4.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是朱耷,作品游鱼,属“清四僧”之一;5. 墨竹图是宋代文同的代表作6.被称为“徐熙野逸”的画家是徐熙;7.双喜图是宋代崔白的代表作品;8. 中国花鸟画到了明代发展出以徐渭为代表的写意派;“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是明代的徐渭为墨葡萄图题的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触;9.蟹篓图是齐白石的作品,“为万虫写像,为百鸟传神”, 笔墨简洁,擅作花鸟鱼虫,尤爱虾;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10.清代晖寿平善用“没骨法”作画,作品花卉册;“没骨法”,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11.陈之佛,代表作松龄鹤寿图12.墨分五彩宋: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效果,如色彩一样表现丰富;第二课熟悉的物品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堆满野草莓的柳条篮子法夏尔丹;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出土,新石器时代;第三课情感的记录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稿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蜡笔,粉笔,油画棒亦可;窗边的餐桌英希拉芬尼利;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法国着名的动物学家法布尔用精美的文字、逼真的画面,带领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昆虫世界;并着有昆虫记一书;第五课耕牛·战马唐代韩滉五牛图,工笔画,运用厚重线条勾勒,用笔朴实雄健,画出了牛的坚韧筋骨,质感逼真;被元代赵孟頫评为“神奇磊落,稀世名笔”;北宋画家李公麟五马图;第六课花的变化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可概括为:夸张变化减化、夸张;丰富变化添加、组合;构成变化重复、分解;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称为“纹样”;纹样分类:单独纹样:单独存在和独立使用的纹样,图案没有边框的限制,所以也称为“自由纹适合纹样是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方、圆、三角、梯形等;连续纹样是通过纹样单元的重复而构成连续性图案,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第七课图案之美图案是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图案形式美法则:对称左右镜相式重复对称、平衡视觉上的重力平衡分布、对比点线面、色彩等的对比、律动有规律和秩序的渐变;图案按表现形式分: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等;图案按表现内容分:动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民间剪纸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南京剪纸融南北之长,纤细明丽又浑厚,柔中见刚;特点,花中有花,题中有题,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剪刀或刻刀制作的锯齿,是剪纸技巧;在剪纸对象上添加花卉,是常用手法;第八课装点生活1.器物的装饰设计一般包括: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设计;2.运用于环境中的装饰性图案,最常见于建筑外部或内部的装饰:建筑装饰图案和环境艺术装饰图案;第九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欧洲最早的静物画,是意大利画家雅各布·德·巴尔巴里1504年所作的鹧鸪与铁臂铠;荷兰画家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代表作有向日葵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源于十七世纪的荷兰;他在绘画中寻求一种坚固稳定的东西,试图把自然界的物质归为各种几何体,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画家是塞尚 ;你知道吗有些静物画不仅好看,有时候还有某种象征意义;法国雅克·林那德的画就用各种不同的器物画出了我们人类的五种感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和视觉;法国画家夏尔丹的典型技法是在画面上表现物体的粗糙质感,使其近似于没有磨光的大理石;夏尔丹最初充分表现这一特点的几幅画中, 铜壶最具代表性;不同寻常的粗糙质地,成为夏尔丹艺术的明显特色;静物画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他曾表示:静物可以让他长时间冷静地观察研究,以追求他心中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在静物画中,塞尚完全抛弃了明暗造型的传统造型手法,只用了以色彩的冷暖变化来造型;瓶中的郁金香油画博兰格荷兰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油画彼特·克莱茨荷兰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油画德·海姆荷兰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油画彼尔特荷兰12.水壶、锅子和烛台油画毕加索西班牙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山水画1:唐代的“二李”是,李思训和儿子李昭道;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李思训的代表画作有江帆楼阁图;2:唐代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给人以“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这是山水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3:北宋范宽代表作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4:南宋米有仁有“米氏云山”“米派”之称,画山水多用水墨点染,别具风致;代表作有云山墨戏图;5:马远、夏圭是南宋着名的山水画家,后人称“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的代表作有山径春行,夏圭的代表作有临流赋琴图;6:元代倪瓒代表作容膝斋图,展现的是幽静清凉的景色;7:元代黄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展现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8:元代赵孟頫代表作鹊华秋色图;9:明代吴门四家: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清代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10:明代文徵明代表作真赏斋图;11:清代龚贤代表作清凉环翠图;12:清代石涛代表作淮扬洁秋图;13:现代傅抱石、关山月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铅笔画的表现形式:素描、速写三维的主要构成形式要素————形状与空间大气透视——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着物体逐渐向远处消退,明暗对比逐渐减弱,明亮部分渐渐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浅,直到整个明暗对比成为一个中性色调;空间透视——一种加强层次感的绘画技巧,使画面深处的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随着物体向远处延伸而逐渐减弱,浅色部分越来越淡,直至所有的对比融为统一的浅色调;地平线——焦点透视中与观看者视平高度相关的一条线,是天与地汇合处的交界线;消失点、中心点和中线在最远方的结束点全都位于这条线上;清明上河图作者北宋张择端,画面内容是北宋时期的汴梁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清明上河图正是对那盛世胜景的一次信息量比较充分的记录,画面包含了防御、商业、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内容;清明上河图不仅仅具有美术上的价值,它也是史学家、社会学家们宝贵的研究素材;界画——界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技法;界指界尺,界画就是用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界画适合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则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工笔界画”;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卷、轴、册、镜片;卷:横长,两侧有细木条,可拉线挂画;轴:竖长,下有圆轴,可卷;册:近方形小画,装裱成折叠的小册子;镜片:裱成独张,不带挂轴者,亦称片子;第六课:蓝白之美1:蓝印花布是蓝与白构成的,蓝底白花或是白底蓝花;2: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广泛的地域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蓝印花布都各有特色;3:蓝印花布工艺过程:棉布刻板防染浆刮浆晾干染色刮白第七课:泥土的味道1:泥土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用它来塑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它还具有一种烧结性,经过火的高温烧结,可以把泥土塑造成既不怕水、又坚硬的陶器2:盛产瓷器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3: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书写在湿泥板上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和泥板书写;4:代表性的彩陶作品有:公元前850—前750年塞浦路斯的彩绘陶罐西汉马王堆—彩绘陶熏炉三国时期——青瓷伎乐佣唐三彩西晋永宁二年——陶马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第八课:放飞希望1: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第九课:外国风景画法国库尔贝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法国德朗威斯敏斯大桥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法国洛朗海港日出荷兰霍贝玛林间小道荷兰鲁斯达尔辛格拉温的磨坊法国莫奈日出印象法国莫奈睡莲四个系列英国透纳莫特莱克台地法国修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法国塞尚风景法国勃拉克爱斯塔克的房子荷兰蒙德里安灰色的树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我国的工艺美术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陶瓷、丝绸织绣等;陶器1、彩陶漆器双耳瓶新石器时期2、黑陶高脚杯新石器时期3、温久陶盉新石器时期二、青铜器1、青铜爵夏——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2、毛公鼎西周——铭文通篇32行,497字3、四鹿四龙凤错金银铜方案战国4、错银青铜牛形灯汉代5、编钟战国时代的青铜乐器三、漆器1、漆器不怕酸碱,可以防水、防虫,防蛀,在生活中是一种使用的器物;2、漆壶汉代、漆案战国、漆匜汉代、漆食案汉代3、云纹剔犀盒元代——张成造4、描金药盒明代5、金银平脱古琴唐代四、瓷器1、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中国也被称为瓷国;2、青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瓷器;——青瓷羊形烛台六朝3、磁州窑白瓷孩儿枕北宋、邢窑白瓷穿带壶唐代、汝窑三足洗北宋4、宋代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5、元代开始,江西景德镇烧造成功白底蓝花的瓷器,这就是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元代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一、工笔画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鸡雏待饲图宋代——李迪、碧桃图宋代——无名氏出水芙蓉图宋代——吴炳工笔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工写之间白鹰陈之佛、桑蚕图恽寿平、工笔草虫齐白石、花果册页之十二金农第三课笔情墨意抒胸臆比工笔画更加简练概括的表达称为写意画;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南宋画家郑思肖写无根兰以寄托国土沦丧之痛,元代画家王冕以水墨梅花抒清高孤傲之情;杂花图卷徐渭、兰竹图郑板桥、莲房翠羽图朱耷、松溪路任伯年、水云潘天寿、盈枝枇杷虚谷破墨——在第一遍墨色为干时,用与第一遍浓度相反的墨色画上去,使墨色产生渗化、融浑的效果;第四课水墨交融写青山以表现山川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中国画中称为山水画;秀石疏林图赵孟頫、山水清代——石涛五墨六彩——绘画用语;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如同音乐中的音阶;六彩指黑、白、浓、淡、干、湿,它是绘画中用墨变化的因素;牛毛皴、斧劈皴等各种皴法一般用于中国山水画;第五课园林探幽中国古代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以外,还有一种属于官吏、富商、文人所有的园林,它们被统称为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就是现存的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1997年12月,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六课美丽的书最早刻在湿泥板上的楔形文字是最早的书;书的要素:开本、纸张、页码、封面、印刷、装订等;书的结构:书的纸张材料、内业关系和装订的方式形成的;第七课张贴的画招贴画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最初的招贴画主要用于商业的广告,被称为“商业海报”,之后出现了用于其他目的的招贴画,如政治宣传画、文化招贴画、体育招贴画、公益招贴画等;第八课一目了然公共标志的外框形状具有特定的指向意义,如交通信号标志按照国际惯例:圆形表示禁止或警告,方形和矩形表示通告或引导,三角形表示注意或限定;公共标志设计的要素:1、图形 2、色彩 3、文字公共标志设计的特点:1、可识别 2、普遍性 3、公益性 4、约束性红色——危险、黄色——注意、绿色——安全、紫色——规定中国古代的河图、洛书以及后来的八卦图,都是一种图表;第九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画、宗教画阿克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瓶画希腊伊苏之战镶嵌壁画罗马最后的晚餐壁画达芬奇意大利最后的审判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圣母像油画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亚历山大的胜利油画阿尔特多菲德国勃鲁达的投降油画委拉斯贵支西班牙希奥岛的屠杀油画德拉克罗瓦法国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罗瓦法国梅杜萨之筏油画席里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代表:德拉克罗瓦和席里柯席里柯他曾被誉为“法国的米开朗基罗”;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油画戈雅西班牙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油画苏里柯夫俄国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油画达维特法国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1.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他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2.东汉铜奔马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3、东汉说唱俑汉代人物俑的代表作品,表现的是民间说唱艺人的豪放、乐观的性格;4.秦始皇兵马俑陕西西安临潼①在世界艺术史上,数量如此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②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是绝无仅有的;③他不但是一座军事博物馆,同时也是雕塑艺术的宝库;④秦代工匠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秦俑外部的形体特征和内在气度融为一体;⑤秦军那威严的气势和勇武的精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⑥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5、立马汉代霍去病墓前石刻采用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6、六朝陵墓雕刻①萧景墓前神道石柱六朝江苏南京②萧景墓辟邪六朝江苏南京墓前的石兽往往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威武异常;7、宗教雕塑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佛教雕塑为主;①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②敦煌石窟中最着名——莫高窟: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沙漠画廊”,静静地伫立在中国西北大地上;③龙门石窟奉先寺——唐代“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艺术中心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佛像,堪称中国佛像雕塑的顶峰;④云冈石窟—中国山西大同——释迦牟尼像展现了北魏佛像的造像风格;8、潘鹤艰苦岁月是中国现代雕塑的代表作品,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9、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表述;10、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①主体由梁思成等人设计;②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③碑座下层嵌有十块大型浮雕;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由雕塑家刘开渠、滑田友,彦涵,吴作人,张松鹤等人分工创作;④五四运动作者滑田友、冯法祀,⑤南京英雄就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作者是唐大禧等;10、五月的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11.五羊雕像作者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是广州市的标志和象征;第二课灵动的生命1. 雕塑的表现手段:手捏、刀刻、粘;2.雕塑的方法一①准备铁十四支架②手工控制③完成;雕塑的方法二①粘泥②刀刻③制作肌理、划痕;3.舞蹈演员法国德加这件作品综合使用了多种实物材料 ;4.母与子亨利.摩尔英国作者是现代雕塑家,它以其夸张变形而又近乎于抽象的造型语言,5.青铜立人像,古蜀国,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第三课有趣的夸张漫画人物肖像表现形式有多种:线描、素描、水彩、油画……最时髦的算是电脑绘画肖像画只是漫画的一种形式,漫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漫画能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中揭示某人或某一件事情的本质中国着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曾强调漫画的特质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及幽默漫画可以是单幅漫画,也可以是多格漫画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将国画与动画结合在一起的动画是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人类“视觉暂留”的特性第四课与建筑相伴1、鲁迅先生说过:壁画最能进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2、朝元图是元代永乐宫主殿壁画,因为他所画的内容是诸神朝拜道教始“元始天尊”的场面;3、创世纪最后的审判西斯庭教堂壁画意大利米开朗基罗4.泼水节首都机场壁画袁运生画家用装饰手法,表现了泼水节的欢乐;5.生命之歌壁画祝大连画家以细腻的绘画风格,描绘出我国西南部热带丛林的风貌;6、德国柏林墙壁画第五课敦煌.千年敦煌①敦煌酒泉张掖威武合称为河西四郡②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从内地进新疆到印度、波斯、罗马等国的门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总汇;③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教艺术也随着发展起来,敦煌石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④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其中以莫高窟的规模最大,保存文物最多也是价值最高;2、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的东晋,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的陆续开凿,到七世纪;3.敦煌壁画,早期受西域文化影响,造型狂怪,多用凹凸画法,中期壁画,则逐渐本土化,造型丰满,华丽多姿;晚期壁画,以元代洞窟为代表,其技艺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元代壁画成了落日余晖;①吉祥天女元代,莫高窟第三窟;②千手千眼观音元代,莫高窟第三窟;③婆薮仙元代,莫高窟第三窟;婆薮仙因杀生;入地狱,后蒙菩萨解救,从而皈依佛门;④莲花伎乐边饰隋代,莫高窟427窟;4、莫高窟的壁画的内容则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佛像、本生佛传故事、经变,供养人像,装饰图案等五类;17.经变画是根据佛经的内容绘制的大型壁画,敦煌石窟有30多种经变;观无量寿经变唐代莫高窟172窟;18.供养人画像是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为祈福求愿而在窟内绘制的画像;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唐代,莫高窟130窟19本生故事表现了释迦牟尼生前的种种善行;九色鹿本生故事北魏,莫高窟297窟双树龛内弥勒像北梁,莫高窟275窟20.装饰图案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和植物装饰,以藻井图案为其代表;三兔飞天藻井隋代,莫高窟407窟;葡萄、石榴藻井唐代,莫高窟209窟;21.敦煌是一部百科全书,是研究历史宗教民族交通文化艺术的重要素材,是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头;受到敦煌壁艺术的影响的作品有:①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②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外形设计③舞蹈千手观音,丝路花雨—反弹琵琶等第六课日用器具1.器具包括工具和用具2.器具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3.器具的发明和制造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4.人类发明各种生活或生产的器具是为了延伸身体的功能5.器具的制造首先是要方便人的使用也就是功能需求,其次是美观年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萨伏伊”模制玻璃花瓶,自由优美的曲线灵感来自芬兰众多湖泊7.器具是根据人的需要,确定功能和形式,不同功能会有不同的形式8.器具的造型设计是艺术设计中一个专门的门类,被称为“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9.生活中很多器具设计必须与双手活动相适应10.一件成功的作品,创意是关键11.仿生学可以启发设计创意12.“创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进行的智慧活动13.器具的设计可以采用装饰和立体构成的方法第七课霓裳之舞服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创造的第二层皮肤服装的演变与发展:新石器时代——人类学会用动物皮毛制作服装,后来利用植物纤维纺线织布,创造了丝绸现代的服装是人类造物变化最快的产品之一服装的功能:a.物质功能:遮体、避寒、挡风等b.非物质功能:文化、宗教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服装也称为“衣裳”,上为衣,下为裳服装设计涉及美学、人体工学、设计、材料、工艺和营销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科学、艺术、技术的应用性设计时装表演是国际通行的服装设计信息的主要发布方式服装一般分为“手工服装”和“工业成衣”;“手工服装”是采用手工或借助简单的机械如:家用缝纫机量体裁衣、单件缝制的服装;“工业成衣”:根据统一尺码,依靠大规模的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批量服装“服装效果图”是设计师常用的设计表现手法服装的基本条件:人体的基本尺寸、服装设计的款式、面料的选择、服装工程的技术缝纫是制作服装的重要的工艺过程多数服装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服装能够代表一个社会、时代、经济、文化的特性,直接而有效的表达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服装流行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服装的色彩是最为活跃的流行因素第八课最亲近的家具在古代,椅子的样式、大小甚至能够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象征现代椅子的设计和制作受到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丰富,造型也不断更新运用现代高分子材料可以使椅子的造型很独特多层的木材胶合板的发明,使椅子既保留了木质材料的亲和性,又呈现出丰富的造型T型的底部结构,能起到支撑和稳定人体的作用在油漆漆过的椅子上着色时,可在颜料中调进一些乳胶,这样颜色更容易附着第九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1、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说:“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早已存在于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见将他们从其中解放出来;”①米开朗基罗摩西像摩西是古代以色列人的救星,米开朗基罗在这一作品中,不仅表现出了摩西的智慧和情绪,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身体里蕴含着的强大生命力;②米开朗基罗垂死的奴隶是用来装饰陵墓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象征死者的权威;2、最早被人类从顽石中解放出来的生命体,是迄今3万多年前的雕塑作品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3、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雕塑真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以一种和谐的比例,平静的状态以及精湛的技术,表现出人的智慧和人体的魅力;4、古希腊米隆掷铁饼者此作品的人物造型堪称构图上的典范,作品体现了动与静的巧妙结合;5、希腊阿格桑德罗斯拉奥孔来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雕塑表现的是拉奥孔父子三人在与巨蟒生死搏斗中苦苦挣扎的情形;6、法国乌东伏尔泰坐像灵活地运用古典艺术的技法,用现实主义手法把人物性格气质和内心的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赋予雕像以生命和精神;7、十九世纪,许多雕塑家对雕塑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提出了挑战,他们对人物精神状态的把握要甚于对所谓形式的考虑;法国的罗丹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8、法国罗丹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壮结实的裸体形象,他正低头苦苦沉思;法国罗丹巴尔扎克像这件作品,不在于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刻画逼真,而在于丰富的内在力量留给观看者。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2~3课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赏析要点本课知识点、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 典雅中的寓意示例作品:《芙蓉锦鸡图》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用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绘画特色:“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宋徽宗赵佶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目的是借锦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儒家的5种伦理道德。
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和“天下一人”的签名花押。
花押:也就是现代所谓的个人签名,徽宗的花押可谓别出心裁:写得既像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是由“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连成。
今天我们欣赏徽宗个性十足签名的同时,似乎能感受到这位皇帝可爱率真的气质。
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搞了个文字游戏,在捉弄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们。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欣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背景:赵佶作为皇帝,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失败者,但作为“天下一人”的艺术家,却是个很大的成功者。
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皇帝,他是个奢君,他为了修建华阳宫,滥增捐税,激起了民变,就连小说《水浒传》,也以他的执政期为时代背景;作为一个具有皇帝身份的艺术家,他是个“功莫大焉”之人,他扩充翰林图画院,网罗画家,兴办画学,广收古物书画,让文臣编撰《宣和书语》《宣和画语》《宣和博古图》等书,除此之外,他本人还擅长书法,独创“瘦金体”。
■ 精微与逼真示例作品:《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基本信息:《写生珍禽图》卷,绢本设色,41.5厘米×70.8厘米,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绘画内容: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匀分布,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
创作背景:画面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
绘画特色:这些动物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
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展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
教法建议: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主要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而黄筌和徐熙分别是两种技法的代表人物。
课本中的作品可以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赏析,使学生理解“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含义。
■ 瞬间的气氛示例作品:《双喜图》基本信息:193.7厘米×103.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
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东)人。
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
绘画内容:此图写秋野景物,草树坡石:秋风飒飒,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
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
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居枝俯向鸣叫,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故伫足回首张望。
绘画特色:喜鹊、野兔和树木,三者动态呼应,呈现“S”型之律动感;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神韵。
这种自然生态中的景象,是画家时常到郊野观察,偶然中见得,遂以精练的技法忆写稍纵即逝的景象。
整幅画面诗意浓郁,大得自然野趣。
教法建议:《双喜图》描绘的是生动有趣、稍纵即逝的自然景象。
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研究:崔白没有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更没有现代人的照相机可协助,他是怎样将自然界的生态景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的?■ 胸有成竹示例作品:《墨竹图》基本信息:文同(1018~1079),宋代,绢本,墨笔,145.3厘米×124.6厘米。
绘画内容:《墨竹图》的画面清淡空灵,斜垂下来的一株秀竹正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用色:文同的创意在于他以没有色彩的墨色,取代了五彩缤纷的颜色;以一种如书法般自由挥洒点画的技法,取代了传统的双钩敷色的画法;以一种抒情达意的创作方法,取代了如实描摹自然的创作方法,独创了一种图式语言。
用墨:从《墨竹图》中可见,文同是运用墨的浓淡,笔的轻重变化来作画的。
他以水墨在绢上渗透的偶然性造成墨色的层次,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使得画面浓淡参差、轻重错落,枝叶的向背、折旋各具姿态。
文同的墨竹画,不仅被同时代的文人画家奉为经典,而且影响了元、明、清几代的文人画家。
绘画特色:文同是以文人的风格来画竹的,迥异于北宋时期盛行的工笔重彩的写实绘画风格。
文同把画竹作为一种寄托,一种表现,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他“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寄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画面中的竹子,极尽“虚心有节”、“洒然清风”和“飘逸淡泊”之气韵——在那清逸的墨竹之中,蕴含着文人的情思,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
以《墨竹图》的画面,对照苏轼为文同撰写的《墨君堂记》,更可以感悟文同墨竹的内涵。
教法建议:“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文同常常流连于竹林修篁之间,熟谙竹子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点,他画竹时所见之竹,已不是自然生长之竹,而是文人的“胸中之竹”。
教师可借用苏轼的题诗“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来引导学生理解“胸有成竹”的含义。
■ 画如其人示例作品1:《墨葡萄图》,明代,徐渭。
基本信息:纸本,墨笔,165.7厘米×64.5厘米。
绘画内容: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
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
绘画特色:画作风格疏放,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杰作。
教法建议:徐渭为这幅《墨葡萄图》自题一首七绝:“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悲凉。
该作品的赏析中,题款是亮点,注意让学生仔细体会。
示例作品2:《游鱼》,清代,朱耷。
绘画特色:“墨点无多泪点多”。
教法建议:作品《游鱼》中,除了一条鱼,再无多余的内容,空白的画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如何理解艺术的“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意境?可以结合朱耷的其他作品,如《荷花怪鸟图》、《孔雀竹石图》、《孤禽图》和《眠鸭图》,让学生展开分析与讨论,了解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墨点无多泪点多”——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去欣赏和理解这位画家的艺术作品。
也可以通过赏析朱耷的落款,来了解画家其人。
■ 以花鸟传情示例作品1:《花卉册》,清代,恽寿平。
基本信息:《花卉册》为恽寿平43岁时所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绘画特色:恽寿平善于用色渲染,点染并用,他以明丽淡雅代替了浓艳富丽,很快成为清代院体花鸟的正宗,为清代统治阶层所欣赏。
示例作品2:《蟹篓图》,现代,齐白石。
基本信息:33厘米×39厘米。
绘画特色:《蟹篓图》是齐白石随兴而作的小品,笔墨的趣味与生活的趣味在画面里融为一体。
教法建议:如何理解“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示例作品3:《松龄鹤寿图》,现代,陈之佛。
基本信息:148厘米×29厘米《松龄鹤寿图》是陈之佛1959年夏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而创作的,是陈之佛绘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
绘画内容:画中10只丹顶鹤,一字形排开,有停立,有漫步,有凝视,有回盼,各尽其态。
每只鹤都被刻画得精妙入微,身上每一丝羽毛,腿上每一片鳞甲都栩栩如生。
丹顶鹤身后是寿历千年的青松,根深叶茂。
用色:灰黄的背景、青翠的松针、洁白的羽毛,殷红的鹤顶,艳丽中透着古朴。
笔墨:以图案配色方法融入笔墨之中,采用不同底色的色纸表现主题;造型则勾染并施,或用水渍法作古干虬枝,益显作品的丰满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