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54.09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下)数学(R)单元测试第五章平行线 A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6•福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同位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D.对顶角2.(2016春•邻水县期末)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对顶角的有()A.1个B.2个C.3个D.0个3.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同位角相等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2016•来宾)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 B.∠2=∠3 C.∠3=∠5 D.∠3+∠4=180°5.(2016春•东明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B.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6.(2016•济宁)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A.16cm B.18cm C.20cm D.21cm7.(2016•东营)如图,直线m∥n,∠1=70°,∠2=30°,则∠A等于()A.30°B.35°C.40°D.50°8.(2016春•祁阳县期末)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的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小于2cm B.等于2cm C.不大于2cm D.等于4cm9.(2016春•微山县期末)如图,木工师傅在一块木板上画两条平行线,方法是:用角尺画木板边缘的两条垂线,这样画的理由有下列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10.(2015春•丰台区期末)在同一平面内有2014条直线a1,a2,…,a2014,如果a1⊥a2,a2∥a3,a3⊥a4,a4∥a5,…,依此类推,那么a1与a2014的位置关系是()A.垂直B.平行C.垂直或平行 D.重合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016春•广州校级期末)把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邻补角相等..12.(2016春•江门校级期中)若∠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3=50°,则∠1的度数为130°.13.(2016春•淮安月考)如图,将一长方形纸条折叠后,若∠1=70°,则∠2= .14.(2016•东台市模拟)如图,将△ABC平移到△A′B′C′的位置(点B′在AC边上),若∠B=55°,∠C=100°,则∠AB′A′的度数为25 °.15.(2016•湖州)如图1是我们常用的折叠式小刀,图2中刀柄外形是一个矩形挖去一个小半圆,其中刀片的两条边缘线可看成两条平行的线段,转动刀片时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1与∠2,则∠1与∠2的度数和是90 度.16.(2016秋•商水县期末)如图所示,同位角有a对,内错角有b对,同旁内角有c对,则a+b+c的值是14 .三、解答题(共52分)17.(2016春•南陵县期中)如图所示,码头、火车站分别位于A,B两点,直线a和b分别表示铁路与河流.(6分)(1)从火车站到码头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3)从火车站到河流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18.(2016春•隆化县期末)如图,EF∥AD,∠1=∠2.说明:∠DGA+∠BAC=180°.请将说明过程填写完成.(7分)解:∵EF∥AD,(已知)∴∠2= .()又∵∠1=∠2,()∴∠1=∠3,()∴AB∥,()∴∠DGA+∠BAC=180°.()19.(2016秋•罗山县期末)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28°,求∠BOD的度数.(6分)20.(2016春•乌拉特前旗期末)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平移△ABC,使点A平移到点D.(6分)(1)画出平移后的△DEF;(2)求△ABC的面积.21.(2016春•鄄城县期末)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7分)(1)写出∠AFD的对顶角;(2)写出∠AFD的邻补角;(3)如果∠BAF=100°,求∠AFD和∠AFC的度数.22.(2016春•慈溪市期末)如图:已知AB∥DE∥CF,若∠ABC=70°,∠CDE=130°,求∠BCD的度数.(7分)23.(2016秋•郑州期末)如图已知直线CB∥OA,∠C=∠OAB=100°,点E、点F在线段BC上,满足∠FOB=∠AOB=α,OE平分∠COF.(8分)(1)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COE的度数;(2)若沿水平方向向右平行移动AB,则∠OBC:∠OFC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其比值.24.(2015秋•营山县校级期中)已知如图(5分)(1)如图(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3),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如图(4),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2)归纳,猜想,3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2.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图中只有第二个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故选C3.解: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也不成立,B、前提条件没有确定,同位角不一定相等,不成立,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也不成立;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成立,是真命题.故选D.4.解:A、∵∠1与∠2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位角,∴∠1=∠2,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B、∵∠2与∠3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内错角,∴∠2=∠3,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C、∵∠3与∠5既不是直线a,b被任何一条直线所截的一组同位角,内错角,∴∠3=∠5,不能得到a ∥b,∴符合题意,D、∵∠3与∠4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旁内角,∴∠3+∠4=180°,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情况,故A错误;B、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故B错误;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C正确;D、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而非垂线段,故D错误.故选C.6.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EF=AD=2cm,AE=DF,∵△ABE的周长为16cm,∴AB+BE+AE=16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AB+BE+AE+EF+AD=16cm+2cm+2cm=20cm.故选C.7.解:如图,∵直线m∥n,∴∠1=∠3,∵∠1=70°,∴∠3=70°,∵∠3=∠2+∠A,∠2=30°,∴∠A=40°,故选C.8.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垂线段最短),2<4<5,∴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等于2,即不大于2,故选:C.9.解:由图可知,用角尺画木板边缘的两条垂线,这样画的理由: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选C.10.解:∵a1⊥a2,a2∥a3,a3⊥a4,a4∥a5,…,∴a1⊥a2,a1⊥a3,a1∥a4,a1∥a5…以四次为一个循环,⊥,⊥,∥,∥规律:下标除以4余数为2或3垂直,下标除以4余数为0或1平行,2014÷4的余数为2,∴a1⊥a2014,所以直线a1与a2014的位置关系是:a1⊥a2014.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把命题“邻补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是: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2.解:∵∠2的邻补角是∠3,∠3=50°,∴∠2=180°﹣∠3=130°.∵∠1的对顶角是∠2,∴∠1=∠2=130°.故答案为:130°.13.解:∵四边形AEFG是长方形,∴EF∥AG,∵∠1=70°,∴∠ECB=∠1=70°,∴∠FCB=180°﹣70°=110°,∵沿CD折叠,∴∠2=∠FCD=∠FCB=55°,故答案为:55°.14.解:∵∠B=55°,∠C=100°,∴∠A=180°﹣∠B﹣∠C=180°﹣55°﹣100°=25°,∵△ABC平移得到△A′B′C′,∴AB∥A′B′,∴∠AB′A′=∠A=25°.故答案为:25.15.解:如图2,AB∥CD,∠AEC=90°,作EF∥AB,则EF∥CD,所以∠1=∠AEF,∠2=∠CEF,所以∠1+∠2=∠AEF+∠CEF=∠AEC=90°.故答案为90.16.解:同位角有∠4与∠9,∠5与∠1,∠2与∠6,∠7与∠9,∠8与∠4,∠3与∠7,∴a=6,内错角有∠7与∠1,∠4与∠6,∠5与∠9,∠2与∠9,∴b=4,同旁内角有∠7与∠4,∠1与∠6,∠6与∠9,∠1与∠9,∴c=4,∴a+b+c=6+4+4=14,故答案为:14.三、解答题(共52分)17.解:如图所示(1)沿AB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沿AC走,垂线段最短;(3)沿BD走,垂线段最短.18.解:∵EF∥A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1=∠3,(等量代换)∴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GA+∠BA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4°.20.解:(1)所作图形如图所示:;(2)S△ABC=4×4﹣×1×4﹣×2×3﹣×2×4=7.21.解:(1)∠AFD的对顶角是∠EFC;(2)∠AFD的邻补角是∠EFD、∠AFC;(3)∵AB∥DC,∠BAF=100°,∴∠AFD+∠BAF=180°,∠AFC=∠BAF=100°,∴∠AFD=180°﹣∠BAF=180°﹣100°=80°,即∠AFD=80°,∠AFC=100°.22.解:∵AB∥CF,∠ABC=70°,∴∠BCF=∠ABC=70°,又∵DE∥CF,∠CDE=130°,∴∠DCF+∠CDE=180°,∴∠DCF=50°,∴∠BCD=∠BCF﹣∠DCF=70°﹣50°=20°.23.(1)∵CB∥OA,∴∠C+∠AOC=180°.∵∠C=100°,∴∠AOC=80°.∴∠EOB=∠EOF+∠FOB=∠COF+∠FOA=(∠COF+∠FOA)=∠AOC=40°.又OE平分∠COF,∴∠COE=∠FOE=40°﹣α;(2)∠OBC:∠OFC的值不发生改变.∵BC∥OA,∴∠FBO=∠AOB,又∵∠BOF=∠AOB,∴∠FBO=∠BOF,∵∠OFC=∠FBO+∠FOB,∴∠OFC=2∠OBC,即∠OBC:∠OFC=∠OBC:2∠OBC=1:2.24.解:(1)如图(1),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如图(3),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如图(4),五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2)∴30条直线相交,∴最多有=435个交点.先制定阶段性目标—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每个人的一生,多半都是有目标的,大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结果,应该定得比较远大些,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卷一、填空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40°2.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那么,∠C应是____________。
【答案】140°3.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答案】6cm24.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OA是∠BOC的平分线;③相等的角都是直角;④线段AB.其中不是命题的是.【答案】④5.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答案】有且只有一条直线6.如图,已知直线l1与l2交于点O,且∠1:∠2 =1:2,则∠3= ,∠4 = .【答案】60° 120°二、选择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8.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 D )A.∠B=∠ACE B.∠A=∠ECD C.∠B=∠ACB D.∠A=∠ACE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与∠是同位角B. ∠与∠是同位角C. ∠与∠是同位角D. ∠与∠是同位角10.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的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尺操作正确的是(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如图,将△ABC沿AB方向平移至△DEF,且AB=5,DB=2,则CF的长度为( B )A.5B.3C.2D.11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⑤14.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OE⊥AB于点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AOC=40°B.∠COE=130°C.∠EOD=40°D.∠BOE=90°15.如图,若∠A+∠B=180°,则有( D )A.∠B=∠C B.∠A=∠ADC C.∠1=∠B D.∠1=∠C1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C )A. ∠1=∠3B. ∠2=∠3C. ∠1=∠4D. ∠3=∠4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AB∥CD,∠EAB+∠FDC=180°。
农村管理创新探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升农村管理水平,助力农村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农村管理的创新。
一、数字农村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农村管理的关键词之一。
数字农村建设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到农村,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为农村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二、贫困农村的创新案例在农村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是重点和难点。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提出了一些创新案例。
例如,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传统贫困地区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
此外,推动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电商平台的建设,也为贫困地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三、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土地管理一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土地占有权和承包权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管理的需求。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土地流转和农地集体经营的改革,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
改革可以通过确保农民权益和保护农村环境等方面,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
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难以满足农村的需求,例如小额贷款和农民保险等。
现代金融服务的创新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合作,成立农村金融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五、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组织是促进农村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在一些地方存在效率低下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
通过培育和引导有效的农村社会组织,可以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推动农村管理的创新。
六、农村教育创新农村教育是农村人才培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村教育普及和教师素质提升一直是农村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2.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3.∠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 )A.∠1=∠2 B.∠1>∠2C.∠1<∠2 D.无法确定4.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A.∠2=70° B.∠2=100°C.∠2=110° D.∠3=110°5.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 )A.∠1=∠2 B.∠2=∠4C.∠3=∠4 D.∠1+∠4=180°6.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 )A.40° B.35° C.50° D.45°7.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EMB=∠END B.∠BMN=∠MNCC.∠CNH=∠BPG D.∠DNG=∠AME8.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 )A.60° B.120° C.150° D.180°9.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 )A.4组B.5组C.6组D.7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1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等于2 cm B.小于2 cm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D.所含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两地挖一条笔直的水渠,从A地测得水渠的走向是北偏西42°,A,B两地同时开工,B地所挖水渠走向应为南偏东.1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15.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若已知AB⊥CD,则∠AOC=∠COB=∠BOD=∠AOD=.17.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 时,他跳得最远.18.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三、解答题(共60分)19.(8分)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下列句子.(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 平行;(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 和BC平行.20.(8分)如图,张三打算在院落里种上蔬菜,已知院落为东西长32 m,南北宽20 m的长方形,为了行走方便,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东西两条,南北一条,南北道路垂直于东西道路,余下的部分要分别种上西红柿、青椒、菜豆、黄瓜等蔬菜,若每条道路的宽均为1 m,求蔬菜的总种植面积是多少?21.(8分)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和点Q,PG平分∠APQ,QH平分∠DQP,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22.(8分)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23.(8分)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如果∠AOC∶∠AOD=7∶11.(1)求∠COE;(2)若OF⊥OE,求∠COF.24.(8分)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条件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25.(12分)阅读下列解答过程:如图甲,AB∥CD,探索∠P与∠A,∠C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A与∠EDC是同位角B.∠A与∠ABF是内错角C.∠A与∠ADC是同旁内角D.∠A与∠C是同旁内角2.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B)图1 图2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3.∠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位角,∠1与∠2的大小关系是(D)A.∠1=∠2 B.∠1>∠2C.∠1<∠2 D.无法确定4.如图,已知∠1=70°,要使AB∥CD,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C)A.∠2=70° B.∠2=100°C.∠2=110° D.∠3=110°5.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D)A.∠1=∠2 B.∠2=∠4C.∠3=∠4 D.∠1+∠4=180°6.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A.40° B.35° C.50° D.45°7.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A.∠EMB=∠END B.∠BMN=∠MNCC.∠CNH=∠BPG D.∠DNG=∠AME8.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A)A.60° B.120° C.150° D.180°9.如图,AB∥CD,EF∥AB,AE∥MN,BF∥MN,由图中字母标出的互相平行的直线共有(C)A.4组B.5组C.6组D.7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可以过任意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1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A.等于2 cm B.小于2 cm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一条且只有一条C.命题“若x=1,则x2=1”是真命题D.所含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两地挖一条笔直的水渠,从A地测得水渠的走向是北偏西42°,A,B两地同时开工,B地所挖水渠走向应为南偏东42°.14.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270°.15.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直线必相交.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若已知AB⊥CD,则∠AOC=∠COB=∠BOD=∠AOD=90°.17.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垂直时,他跳得最远.18.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110°.三、解答题(共60分)19.(8分)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下列句子.(1)因为∠1和∠B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DE和BC 平行;(2)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 平行;(3)因为∠BDE和∠B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DE 和BC平行.解:(1)∵∠1=∠B(已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2(已知),∴EF∥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DE+∠B=180°(已知),∴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8分)如图,张三打算在院落里种上蔬菜,已知院落为东西长32 m,南北宽20 m的长方形,为了行走方便,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东西两条,南北一条,南北道路垂直于东西道路,余下的部分要分别种上西红柿、青椒、菜豆、黄瓜等蔬菜,若每条道路的宽均为1 m,求蔬菜的总种植面积是多少?解:如图,将三条道路都平移到边上去,则空白部分的面积(即蔬菜的总种植面积)不变,因此,蔬菜的总种植面积为(20-2×1)(32-1)=558(m2).21.(8分)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和点Q,PG平分∠APQ,QH平分∠DQP,并且∠1=∠2,说出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解:PG∥QH,AB∥CD.∵PG平分∠APQ,QH平分∠DQP,∴∠1=∠GPQ=12∠APQ,∠PQH=∠2=12∠PQD.又∵∠1=∠2,∴∠GPQ=∠PQH,∠APQ=∠PQD.∴PG∥QH,AB∥CD.22.(8分)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解:∵AD∥BC,∠A=115°,∠D=100°,∴∠B=180°-∠A=180°-115°=65°,∠C=180°-∠D=180°-100°=80°.23.(8分)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如果∠AOC∶∠AOD=7∶11.(1)求∠COE;(2)若OF⊥OE,求∠COF.解:(1)因为∠AOC∶∠AOD=7∶11,∠AOC+∠AOD=180°,所以∠AOC=70°,∠AOD=110°.所以∠BOD=∠AOC=70°,∠BOC=∠AOD=110°.又因为OE平分∠BOD,所以∠BOE=∠DOE=12∠BOD=35°.所以∠COE=∠BOC+∠BOE=110°+35°=145°.(2)因为OF⊥OE,所以∠FOE=90°.所以∠FOD=∠FOE-∠DOE=90°-35°=55°.24.(8分)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直线BE和直线CF都被直线BC所截.在下面三个条件中,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证明.①AB⊥BC,CD⊥BC,②BE∥CF,③∠1=∠2.解:答案不唯一,如:已知:如图,AB⊥BC,CD⊥BC,BE∥CF.求证:∠1=∠2.证明:∵AB⊥BC,CD⊥BC,∴AB∥CD,∠ABC=∠DCB=90°.又∵BE∥CF,∴∠EBC=∠FCB.∴∠ABC-∠EBC=∠DCB-∠FCB,即∠1=∠2.25.(12分)阅读下列解答过程:如图甲,AB∥CD,探索∠P与∠A,∠C之间的关系.解:过点P作PE∥AB.∵AB∥CD,∴PE∥AB∥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A+∠2+∠C=360°.又∵∠APC=∠1+∠2,∴∠APC+∠A+∠C=360°.如图乙和图丙,AB∥CD,请根据上述方法分别探索两图中∠P与∠A,∠C 之间的关系.解:如图乙,过点P作PE∥AB.∵AB∥CD(已知),∴PE∥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EPA,∠EP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C=∠EPA+∠EPC,∴∠APC=∠A+∠C(等量代换).如图丙,过点P作PF∥AB.∴∠FPA=∠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P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FP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FPC-∠FPA=∠APC,∴∠C-∠A=∠APC(等量代换).。
2023年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与∠2是对顶角B.∠1与∠3是同位角C.∠1与∠4是内错角D.∠B与∠D是同旁内角2.如图,AB∥CD∥EF,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1+∠2+∠3=180°B.∠2+∠3﹣∠1=180°C.∠1+∠2﹣∠3=180°D.∠1﹣∠2+∠3=180°3.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有下列条件:①∠1=∠2;②∠4=∠5;③∠8=∠1;④∠6+∠7=180°.其中,能够判断a∥b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4.如图,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AC∥DE的是()A.∠A+∠2=180°B.∠1=∠A C.∠1=∠4D.∠A=∠3 5.如图,已知平行线a,b,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a上,另一个顶点在直线b 上,若∠1=70°,则∠2的大小为()A.15°B.20°C.25°D.30°6.如图,△ABC中,AH⊥BC,BF平分∠ABC,BE⊥BF,EF∥BC,以下四个结论①AH⊥EF,②∠ABF=∠EFB,③AC∥BE,④∠E=∠ABE.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7.如图,下列不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A.∠B+∠BCD=180°B.∠1=∠2C.∠3=∠4D.∠B=∠58.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2=∠4,∴AD∥BC B.∵∠1=∠3,∴AD∥BCC.∵∠4+∠D=180°,∴AD∥BC D.∵∠4+∠B=180°,∴AD∥BC9.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10.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D所截,AB∥CD,若∠D=40°,则∠1等于()A.140°B.130°C.120°D.100°11.如图,直线DE与BC相交于点O,∠1与∠2互余,∠COE=36°,则∠2的度数是()A.36°B.54°C.60°D.64°12.如图,已知直线AD∥BC,BE平分∠ABC交直线DA于点E,若∠DAB=58°,则∠E 等于()A.25°B.29°C.30°D.45°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如图,AO⊥BO,若∠BOC=10°,OD平分∠AOC,则∠BOD的度数是°.14.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50°,则∠2=°.15.如图,已知AB∥CD,则∠A=70°,∠C=130°,∠P=.1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17.如图,直线a∥b,AC分别交直线a、b于点B、C,AC⊥DC,若∠α=25°,那么∠β=°.18.已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比∠B的2倍少30°,则∠A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9分)如图,已知∠1=52°,∠2=128°,∠C=∠D.求证:∠A=∠F.20.(9分)已知:如图,EF∥CD,∠1+∠2=180°.(1)判断GD与C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G平分∠CDB,若∠ACD=40°,求∠A的度数.21.(9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BOC=75°,ON将∠AOD分成两个角,且∠AON:∠NOD=2:3.(1)求∠AON的度数.(2)若OM平分∠BON,则OB是∠COM的平分线吗?判断并说明理由.22.(9分)已知:如图EF∥CD,∠1+∠2=180°.(1)求证:GD∥CA;(2)若CD平分∠ACB,DG平分∠CDB,且∠A=40°,求∠CGD的度数.23.(10分)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平移△ABC,使点A移到点B的位置.(1)请画出平移后的△BDE,其中,B、D、E分别为A、B、C的对应点;(2)若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则△ADE的面积为.24.(10分)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为格点,将△ABC沿x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O是坐标原点),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平移后的△A′B′C′,并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出在整个平移过程中,△ABC扫过的面积.25.(10分)如图,在△ABC中,点D、F在BC边上,点E在AB边上,点G在AC边上,EF与GD的延长线交于点H,∠CDG=∠B,∠1+∠FEA=180°.求证:(1)EH∥AD;(2)∠BAD=∠H.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C2.D3.A4.B5.B6.D7.B8.B9.C10.A11.B12.B;二、填空题(共6小题)13.4014.80°15.20°1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7.6518.30°或110°;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证明:∵∠1=52°,∠2=128°,∴∠1+∠2=180°,∴BD∥CE,∴∠C=∠ABD,又∵∠C=∠D,∴∠ABD=∠D,∵AC∥DF,∴∠A=∠F.20.解:(1)GD∥CA.理由:∵EF∥CD,∴∠1+∠ACD=180°,又∵∠1+∠2=180°,∴∠ACD=∠2,∴GD∥CA;(2)∵GD∥CA,∴∠2=∠ACD=40°,∵DG平分∠CDB,∴∠BDG=∠2=40°,∵GD∥CA,∴∠A=∠BDG=40°.21.解:(1)∵∠AON:∠NOD=2:3,设∠AON=2x,∠NOD=3x,∴∠AOD=5x,∵∠BOC=75°,∴∠AOD=5x=75°,∴x=15°,∴∠AON=30°;(2)OB是∠COM的平分线,理由如下:∵∠AON=30°,∴∠BON=180°﹣∠AON=150°,∵OM平分∠BON,∴∠BOM=75°,∴∠BOM=∠BOC,∴OB是∠COM的角平分线.22.(1)证明:∵EF∥CD,∴∠1+∠ECD=180°,又∵∠1+∠2=180°,∴∠2=∠ECD,∴GD∥CA.(2)解:由(1)得:GD∥CA,∴∠BDG=∠A=40°,∠ACD=∠2,∵DG平分∠CDB,∴∠2=∠BDG=40°,∴∠ACD=∠2=40°,∵CD平分∠ACB,∴∠ACB=2∠ACD=80°,∵GD∥CA,∴∠ACB+∠CGD=180°,∴∠CGD=180°﹣∠ACB=180°﹣80°=100°.23.解:(1)如图所示:△BDE即为所求;(2)△ADE的面积为:4×8−12×2×6−12×2×4−12×2×8=14.24.解:(1)平移后的△A′B′C′如图所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5)、(﹣4,0)、(﹣1,0);(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AA′B′B是平行四边形,∴△ABC扫过的面积=S四边形AA'B'B +S△ABC=B′B•AC+12BC•AC=5×5+12×3×5=25+152=652.25.证明:(1)∵∠CDG=∠B,∴DG∥AB,∴∠1=∠BAD,∵∠1+∠FEA=180°,∴∠BAD+∠FEA=180°,∴EH∥AD;(2)由(1)得:∠1=∠BAD,EH∥AD,∴∠1=∠H,∴∠BAD=∠H.。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填空题(共6小题)1.如图,直线DE经过三角形ABC的顶点A,则∠DAC与∠C的关系是.(填“内错角”或“同旁内角”)2.如图,AB∥CD,CF交AB于点E,∠AEC与∠C互余,则∠CEB是度.3.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5.在体育课上某同学立定跳远的情况如图所示,l表示起跳线,在测量该同学的实际立定跳远成绩时,应测量图中线段PC的长,理由是.6.如图,AB,CD相交于点O,∠BOE=90°,有以下结论:①∠AOC与∠COE互为余角;②∠BOD与∠COE互为余角;③∠AOC=∠BOD;④∠COE与∠DOE互为补角;⑤∠AOC与∠DOE互为补角;⑥∠AOC=∠COE其中错误的有(填序号).二.选择题(共10小题)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15′.则∠AOD的度数为()A.55°15′B.65°15′C.125°15′D.165°15′8.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A.B.C.D.9.在下列图形中,由条件∠1+∠2=180°不能得到AB∥CD的是()A.B.C.D.10.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等角的补角相等D.过任意一点P,都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A.∠ABE=3∠D B.∠ABE+∠D=90°C.∠ABE+3∠D=180°D.∠ABE=2∠D12.如图,BC∥DE,∠1=110°,∠AED=70°,则∠A的大小是()A.25°B.35°C.40°D.60°1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BAC=∠ADE=90°,∠E=45°,∠B=60°,若AE∥BC,则∠AFD=()A.75°B.85°C.90°D.65°14.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15.下列现象是平移的是()A.电梯从底楼升到顶楼B.卫星绕地球运动C.碟片在光驱中运行D.树叶从树上落下16.如图,将△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2 B.96 C.84 D.48三.解答题(共6小题)17.如图,OD是∠AOB的平分线,∠AOC=2∠BOC.(1)若AO⊥CO,求∠BOD的度数;(2)若∠COD=21°,求∠AOB的度数.18.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若∠COF=120°,∠AOD=100°,求∠AOF的度数;(2)若∠BOC-∠BOD=20°,求∠AOC的度数.19.填空或批注理由:如图,已知∠1=∠2,∠A=∠D,试说明:AE∥BD证明:∵∠1=∠2(已知)∴AB∥CD ( )∴∠A=()( )∵∠A=∠D(已知)∴=∠D ( )∴AE∥BD ( )20.如图,已知AC⊥AE,BD⊥BF,∠1=15°,∠2=15°,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21.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D、E、F、M、N、P均为格点(格点是指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1)利用图①中的网格,过P点画直线MN的平行线和垂线.(2)把图②网格中的三条线段AB、CD、EF通过平移使之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在图②中画出三角形).(3)第(2)小题中线段AB、CD、EF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2.如图,已知点D、E、B、C分别是直线m、n上的点,且m∥n,延长BD、CE交于点A,DF 平分∠ADE,若∠A=40°,∠ACB=80°.求:∠DFE的度数.23.问题情境:(1)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作PE∥AB,请你接着完成解答;问题迁移:如图3,点A、B在射线OM上,点C、D在射线ON上,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点P与A、B、O三点不重合).(2)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B外运动时,试判断∠CPD与∠ADP、∠BC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同旁内角2.1353.154.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余角相等5. 垂线段最短6. ⑤⑥7-11 CADDD12-16 CACAD17. 解:(1)∵AO⊥CO,∴∠AOC=90°,∵∠AOC=2∠BOC,∴∠BOC=45°,∴∠AOB=∠AOC+∠BOC=135°,∵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67.5°;(2)∵∠AOC=2∠BOC,∴∠AOB=3∠BOC,∵OD是∠AOB的平分线,∴∠BOD=∠AOB=∠BOC,∵∠COD=21°,∴21°+∠BOC=∠BOC,∴∠BOC=42°,∴∠AOB=3∠BOC=126°.18.解:(1)∵∠COF=120°,∴∠2=180°-120°=60°,∴∠DOF=∠2=60°,∵∠AOD=100°,∴∠AOF=100°-60°=40°;(2)∵∠BOC+∠BOD=180°,∠BOC-∠BOD=20°,∴∠BOC=100°,∠BOD=80°,∴∠AOC=∠BOD=80°.19.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解:AE∥BF.理由如下:因为AC⊥AE,BD⊥BF(已知),所以∠EAC=∠FBD=90°(垂直的定义).因为∠1=∠2(已知),所以∠EAC+∠1=∠FBD+∠2(等式的性质),即∠EAB=∠FBG,所以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 解:(1)如图①,PQ∥MN,PN⊥MN;(2)如图②,△EFG或△EFH即为所求;(3)三角形的面积为:3×3-×1×2-×1×3-×2×3=9-1-1.5-3=3.5,22.解:∵m∥n,∠ACB=80°∴∠AED=∠ACB=80°,∵∠A=40°,∴△ADE中,∠ADE=180°-(∠A+∠AED)=180°-(40°+80°)=60°,又∵DF平分∠ADE,∴∠EDF=∠ADE=30°,∴△DEF中,∠DFE=180°-∠EDF-∠DEF=180°-30°-80°=70°.23.解:(1)∵AB∥CD,∴PE∥AB∥CD,∴∠APE=180°-∠A=50°,∠CPE=180°-∠C=60°,∴∠APC=50°+60°=110°;(2)∠CPD=∠ADP +∠BCP,理由如下: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点E,图3∵AD∥BC,∴AD∥PE∥BC,∴∠DPE=∠ADP,∠CPE=∠BCP,∴∠CPD=∠DPE+∠CPE=∠ADP +∠BCP;(3)①当点P在射线AM上时,∠CPD=∠BCP-∠ADP;理由:如图4,过点P作PE∥AD交ON于点E,∵AD∥BC,∴AD∥PE∥BC,∴∠DPE=∠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如图,已知OA⊥OB,OC⊥OD,∠AOC=27°,则∠BOD的度数是 153°.2.“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两个角是直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3.如图,点A在直线DE上,当∠BAC=___57_____°时,DE∥BC.4. 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内错角 .5.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相加等于180°.6.如图,AB∥CD,则∠1+∠3—∠2的度数等于 ___180° 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7.如图,已知∠1=120°,则∠2的度数是( A )A.120°B.90°C.60°D.30°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C )A.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如果甲看乙的方向是北偏东6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南偏西30°C.3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最多有6对D.与同一条直线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9.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3=∠4;②∠1=∠2;③EF∥CD,且∠D=∠4;④∠3+∠5=180°.其中,能推出AD∥BC的条件为( C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如图,OA⊥OB,若∠1=55°,则∠2=( A )A.35°B.40°C.45°D.60°11 .经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相交B.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C.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D.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 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 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13. 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CO⊥AB于点O, OD在∠COB内,若∠COD=50°,则∠AOD的度数是( D )A.100°B.110°C.120°D.140°14. 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C )15. 如图,已知OA⊥OC,OB⊥OD, ∠BOC=50°,则∠AOD的度数为( C )A.100°B.120°C.130°D.140°16 .a、b、c是平面上的任意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可以有( B )A.1个或2个或3个B.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C.1个或2个D.以上都不正确三、解答题(共36分)17.(共7分)根据图形填空:(1)若直线ED,BC被直线AB所截,则∠1和____是同位角;(2)若直线ED,BC被直线AF所截,则∠3和_____是内错角;(3)∠1和∠3是直线AB,AF被直线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角;(4)∠2和∠4是直线____,______被直线BC所截构成的_____角.17.(1) ∠2(2) ∠4(3) ED内错(4) AB, AF同位18. (共4分)如图,直线AB、CD是一条河的两岸,并且AB∥CD,E为直线AB、CD 外一点,现想过点E画岸CD的平行线,只需过点E画岸AB的平行线即可.画图,并说明理由.图略理由: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9. (共4分)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解:∵∠A=∠F(已知),∴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D=∠CEF(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共6分)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如图1,过点P画AB的垂线;(2)如图2,过点P画OA,OB的垂线;(3)如图3,过点A画BC的垂线.答案:(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21. (共7分)如图所示,∠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问CE 与DF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1.不等式()2533x x ->-的解集为( )A .4x <-B .4x >C .4x <D .4x >- 2.不等式()31x -≤5x -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不等式组3114x x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5 B .0 C .-1 D .-24.已知点()121M m 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对于实数x ,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1.2]=1,[﹣2.5]=﹣3,若[x ﹣2]=﹣1,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0<x ≤1B .0≤x <1C .1<x ≤2D .1≤x <26.如果不等式组5x x m <⎧⎨>⎩有解,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5 B .m≥5 C .m <5 D .m≤87.若关于x 的方程 332x a += 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3a <B .23a >C .a 为任何实数D .a 为大于0的数 8.如果点P(m ,1m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B .01m <<C .1m <D .1m 9.爆破员要爆破一座旧桥,根据爆破情况,安全距离是70米(人员要撤到70米及以外的地方).已知人员撤离速度是7米/秒,导火索燃烧速度是10.3厘米/秒,为了确保安全,这次爆破的导火索至少为( )A .100厘米B .101厘米C .102厘米D .103厘米10.不等式组32153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是( ) A . B .C .D .11.下列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21x >B .22x y -<-C .23<D .29x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263a x x x --=-的解是非正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值有( )种.A .3B .2C .1D .0二、填空题13.对于实数x ,我们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1.2]1,[3]3,[ 2.5]3==-=-,若4510x +⎡⎤=⎢⎥⎣⎦,则x 的取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14.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5x a≤⎧⎨>⎩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不等式组351231148x x x x ⎧+>-⎪⎪⎨⎪--⎪⎩的解集是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P a b 的“变换点”Q 的坐标定义如下:当a b 时,Q点坐标为(,)b a -;当a b <时,Q 点坐标为(,)a b -.(1)(2,3)-的变换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2)若(,0.52)a a -+的变换点坐标是(,)m n ,则m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17.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3420x a x ⎧->⎪⎨⎪-≥⎩无解,a 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8.若不等式25123x x +-≤-的解集中x 的每一个值,都能使关于x 的不等式3(1)552()x x m x -+>++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9.为改善教学条件,学校准备对现有多媒体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已知购买3个键盘和1个鼠标需要190元;购买2个键盘和3个鼠标需要220元.经过与经销商洽谈,键盘打八折,鼠标打八五折,若学校计划购买键盘和鼠标共50件,且总费用不超过1820元,则最多可购买键盘_____个.20.如果不等式组324x a x a +⎧⎨-⎩<<的解集是x <a ﹣4,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点()39,210A m m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决问题:(1)点A 在x 轴上,求m 的值;(2)点A 在第四象限,且m 为整数,求点A 的坐标.22.某班班主任对在某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进行表彰.她到商场购买了甲、乙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若购买甲种笔记本15个,乙种笔记本20个,共花费250元;若购买甲种笔记本10个,乙种笔记本25个,共花费225元.(1)求购买一个甲种、一个乙种笔记本各需多少元?(2)班主任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共35个,如果班主任此次购买甲、乙两种笔记本的总费用不超过300元,求至多需要购买多少个甲种笔记本?23.某商店有A 商品和B 商品,已知A 商品的单价比B 商品单价多12元,若购买400件B 商品与购买100件A 商品所用钱数相等.(1)求A ,B 两种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已知该商店购买B 商品的件数比购买A 商品的件数的2倍少4,如果需要购买A ,B 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且该商店购买的A ,B 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那么该商店有哪几种购买方案?说明理由.24.解下列不等式(组)(1)5261x x -<+;(2)2151132513(1)x x x x -+⎧-≤⎪⎨⎪-<+⎩. 25.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1)35318x x +≥⎧⎨-<⎩; (2)()1212235x x x x ⎧+<-⎪⎪⎨+⎪>⎪⎩. 26.解不等式组:()324112x x 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去括号,得2539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 ->-,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得4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是关键.2.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3(x-1)≤5-x3x-3≤5-x ,则4x≤8,解得:x≤2,故不等式3(x-1)≤5-x 的正整数解有:1,2共2个.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写出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即可.【详解】解:3114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 x >-2,解不等式②得 x≤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由点()121M m m --,在第四象限,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点()121M m m --,在第四象限,得1-2010m m >⎧⎨-<⎩, ∴0.51m m <⎧⎨<⎩即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5m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象限及点的坐标的有关性质、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需要综合掌握其性质5.D解析:D【详解】由题意得2021x x -<⎧⎨-≥-⎩解之得12x ≤<故选D .6.C解析:C【解析】∵不等式组有解, ∴m <5.故选C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的解集,依据口诀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7.A解析:A【分析】先解方程,再结合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3x+3a=2,∴x=233a - , 又∵方程的解为正数,∴233a ->0, ∴a <23. 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运用,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意义及熟练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点P(m ,1m -)在第四象限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之可得.【详解】∵点P(m ,1m -)在第四象限,∴010m m >⎧⎨-<⎩, 解得m >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点的坐标,正确把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9.D解析:D【分析】设这次爆破的导火索需要xcm 才能确保安全,安全距离是70米(人员要撤到70米以外),根据人员速度是7米/秒,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10.3厘米/秒,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次爆破的导火索为x 厘米才能确保安全.根据安全距离是70米(人员要撤到70米及以外的地方),可列不等式:77010.3x ⨯≥ 解得:103x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理解导火索燃尽时人撤离的距离要大于等于70米. 10.C解析:C【分析】先解不等式组求出其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对不等式组32153x x ->⎧⎨-<-⎩, 解不等式3x -2>1,得x >1,解不等式x -5<﹣3,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2,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A解析:A【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21x >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等于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本选项正确;B 、22x y -<-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C 、23<中不含有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D 、29x <中含有一个未知数,但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等于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即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12.A解析:A【分析】先用含a 的式子表示出原方程的解,再根据解为非正整数,即可求得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详解】解:24263a x x x --=- ()264212--=-x a x x264+212-=-x a x x ()24+8=-a x 284+=-x a ∵方程的解是非正整数, ∴2804+-≤a∴2804+≥a ∴24+=1a 或2或4或8∴a=0或2或-2,共3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解不等式,根据方程的解为非正整数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0(答案不唯一)【分析】由于规定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接下来根据可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又可列不等式组x 的取值可以是范围内 解析:50(答案不唯一)【分析】由于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410x +⎡⎤⎢⎥⎣⎦表示不大于410x +的最大整数,接下来根据4510x +⎡⎤=⎢⎥⎣⎦,可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 解:[]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 ∴410x +⎡⎤⎢⎥⎣⎦表示不大于410x +的最大整数, 又4510x +⎡⎤=⎢⎥⎣⎦,∴可列不等式组45104610xx+⎧≥⎪⎪⎨+⎪<⎪⎩,450460xx+≥⎧⎨+<⎩,∴4656xx≥⎧⎨<⎩,∴4656≤<x,∴x的取值可以是范围内的任何实数.故答案为:50(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列出不等式组.14.【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确定解集的方法:大大小小无解了解答即可【详解】∵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解析:a5≥【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确定解集的方法:大大小小无解了解答即可.【详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x5x a≤⎧⎨>⎩无解,∴a5≥,故答案为:a5≥.【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15.【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解析:87 52x-<【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解:351231148x xx 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85x >-, 解不等式②得:72x ,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8752x -<, 故答案为:8752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掌握“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1)-2<3满足时点的坐标为据此写出即可;(2)分和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详解】(1)∵-2<3满足∴的变换点坐标是故填::(2)当≥时≥此时该点的变换点坐标是≤;当<时<此时该点的变换点坐标解析:()2,3--43 【分析】(1)-2<3,满足a b <时,点的坐标为(,)a b -,据此写出即可;(2)分a b 和a b <,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详解】(1)∵-2<3,满足a b <,∴(2,3)-的变换点坐标是()2,3--,故填:()2,3--:(2)当a ≥0.52a -+时,a ≥43,此时该点的变换点坐标是(0.52,)a a -+-, 0.52m a =-+≤43; 当a <0.52a -+时,a <43,此时该点的变换点坐标是(,0.52)a a -, m a =<43, 故m 的最大值是43, 故填:43.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应用、点的坐标特征,读懂“变换点”的坐标定义是关键.17.【分析】先解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可得关于a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得答案【详解】解:对不等式组解不等式①得解不等式②得∵原不等式组无解∴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不等式 解析:23a ≥【分析】先解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无解可得关于a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得答案.【详解】 解:对不等式组103420x a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3x a >,解不等式②,得2x ≤,∵原不等式组无解,∴32a ≥, 解得:23a ≥. 故答案为:23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不等式组,根据求不等式的无解,遵循“大大小小解不了”原则,得出关于a 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8.【分析】首先通过解不等式得出的解集和的解集然后根据题意建立一个关于m 的不等式从而确定m 的范围即可【详解】解得解得∵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每一个值都能使关于的不等式成立解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集掌 解析:35m <- 【分析】 首先通过解不等式得出25123x x +-≤-的解集和3(1)552()x x m x -+>++的解集,然后根据题意建立一个关于m 的不等式,从而确定m 的范围即可.【详解】 25123x x +-≤-, 解得45x ≤. 3(1)552()x x m x -+>++,解得12m x -<. ∵不等式25123x x +-≤-的解集中x 的每一个值,都能使关于x 的不等式3(1)552()x x m x -+>++成立,1425m -∴>, 解得35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集,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20【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键盘与鼠标的单价再利用总费用不超过1820元得出不等式求出答案【详解】解:设键盘每个价格为x 元鼠标每个价格为y 元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则设购买键盘a 个则鼠解析:20【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键盘与鼠标的单价,再利用总费用不超过1820元,得出不等式求出答案.【详解】解:设键盘每个价格为x 元,鼠标每个价格为y 元,根据题意可得:319023220x y x y +=⎧⎨+=⎩, 解得:5040x y =⎧⎨=⎩, 则设购买键盘a 个,则鼠标(50﹣a )个,根据题意可得:50×0.8a +40×0.85(50﹣a )≤1820,解得:a ≤20,故最多可购买键盘20个.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咔嚓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题意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20.a≥﹣3【分析】根据口诀同小取小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解这个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这个不等式组为x <a ﹣4则3a+2≥a ﹣4解这个不等式得a≥﹣3故答案a≥﹣3【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运算法解析:a ≥﹣3.【分析】根据口诀“同小取小”可知不等式组32{4x a x a +-<<的解集,解这个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这个不等式组为x <a ﹣4,则3a +2≥a ﹣4,解这个不等式得a ≥﹣3故答案a ≥﹣3.【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m=5;(2)()3,2A -【分析】(1)根据点A 在x 轴上可知点A 的纵坐标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点A 在第四象限,并且m 为整数,从而可以求得点A 的坐标;【详解】解:根据题意,∵点()39,210A m m --在x 轴上,∴2100m -=,解得:5m =;()2点()39,210A m m --在第四象限.390,2100,m m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m >,解不等式②得5m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35m << m 为整数4m ∴=,()3,2A ∴-;【点睛】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每一问提供的信息,能正确知道与坐标之间的关系,灵活变化,求出所求问题的答案.22.(1)一个甲种笔记本需10元,一个乙种笔记本需5元;(2)25个【分析】(1)设购买一个甲种笔记本需x 元,一个乙种笔记本需y 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2)设需要购买a 个甲种笔记本,列不等式解答.【详解】解:(1)设购买一个甲种笔记本需x 元,一个乙种笔记本需y 元,15202501025225x y x y +=⎧⎨+=⎩,解得105x y =⎧⎨=⎩, 答:购买一个甲种笔记本需10元,一个乙种笔记本需5元.(2)设需要购买a 个甲种笔记本,105(35)300a a +-≤,解得:25a ≤,答:至多需要购买25个甲种笔记本.【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3.(1)A 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2)有两种方案:方案(1):m =12,2m ﹣4=20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 =13,2m ﹣4=22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2件.【分析】(1)设B 种商品的单价为x 元,A 种商品的单价为(x -12)元,根据等量关系:购买400件A 商品与购买100件B 商品所用钱数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m 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m ﹣4)件,根据不等关系:①购买A 、B 两种商品的总件数不少于32件,②购买的A 、B 两种商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96元可分别列出不等式,联立求解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进而讨论各方案即可.【详解】设B 种商品的单价为x 元,则A 种商品的单价为(x +12)元,由题意得:400100(12)x x =+ ,解得x =4,则x +12=16(元),答:A 种商品的单价为16元、B 种商品的单价为4元.设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m 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m ﹣4)件,由题意得:2432164(24)296m m m m +-≥⎧⎨+-≤⎩, 解得:12≤m ≤13,∵m 是整数,∴m =12或13,故有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m =12,2m ﹣4=20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2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0件;方案(2):m =13,2m ﹣4=22 即购买A 商品的件数为13件,则购买B 商品的件数为22件.【点睛】本题考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注意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重点.24.(1)x >﹣3;(2)﹣1≤x <2【分析】(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即可;(2)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解答.【详解】解:(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3,化系数为1,得:x >﹣3,∴不等式的解集为x >﹣3;(2)2151132513(1)x x x x -+⎧-≤⎪⎨⎪-<+⎩①②, 解①得:x≥﹣1,解②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2.【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求解时注意不等号的方向.25.(1)23x ≤<;(2)3x >【分析】(1)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2)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1)解不等式35x +≥得2x ≥解不等式318x -<得3x <∴不等式的解集为23x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解不等式()1212x x +<-得2x >, 解不等式235x x +>得3x >, ∴不等式的解集为3x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26.﹣1≤x<3.【分析】先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详解】解:不等式组3(2)4?11?2x 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3,故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基础题.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210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C .a >3D .a ≤3 2.程序员编辑了一个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 到结果是否7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要程序运行两次后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18x >B .37x <C .1837x <<D .1837x <≤ 3.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 ”到“结果是否26>”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1次后就停止,则x 最小整数值取多少( )A .7B .8C .9D .104.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 .若a>b ,则a+3>b+3B .若a>b ,则13a>13bC .若a<b ,则-a<-bD .若a<b ,则-2a>-2b. 5.不等式组111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33a b ->-B .33a b ->-C .33a b > D .22a b -+<-+ 7.若|65|56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56x >B .56x <C .56x ≥D .56x ≤ 8.不等式组43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C .D .9.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22x a x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B .a ≤-2C .a >-2D .a ≥-2 10.下列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21x > B .22x y -<- C .23< D .29x < 11.下列不等式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2x y y >>,则2x >B .若x y >,则22x y -<-C .若x y >,则22x y >D .若x y >,则2222x y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2x 1x 3x a +<-⎧⎨>⎩无解,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A .a 4<- B .a 4=-C .a 4?≥-D . a 4>- 二、填空题13.不等式组2173112x x x -<⎧⎪⎨+-≥⎪⎩的解集是____. 14.不等式组2x a x >⎧⎨>⎩的解为2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整数解是________,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1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若关于x 的不等式2310a x -->的最大整数解为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8.在实数范围内规定一种新的运算“☆”,其规则是:a ☆b=3a+b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m>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则m 的值是________ .19.方程组24x y k x y +=⎧⎨-=⎩的解满足1x >,1y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122x a x x ->⎧⎨->-⎩的解集是21x -<<,则a 的取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用一张面积为2400cm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纸片(裁剪方式见示意图)该长方形纸片的面积可能是2300cm吗?请通过计算说明.22.解下列不等式组:(1)3(1)51124x xx x-<+⎧⎨-≥-⎩(2)3(2)4 21152x xx x--≥⎧⎪-+⎨>⎪⎩23.解方程组或解不等式组.(1)解方程组:54332x yx y-=⎧⎨-=⎩(2)解不等式组:3(2)41213x xx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4.解不等式组:124(3)21223x xxx--≥⎧⎪-⎨+>⎪⎩.25.(1)解方程组:35427x yx y-=⎧⎨+=⎩;(2)解不等式组:()3121318xxx x-⎧≥+⎪⎨⎪--<-⎩.26.不等式组3(2)4,21152x xx x--≥⎧⎪-+⎨<⎪⎩的解集为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无解确定a 的范围.【详解】解:5210x x a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x ≤;解不等式②,得x a >;∵不等式组无解,∴3a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D解析:D【分析】根据运行程序,第一次运算结果小于等于75,第二次运算结果大于75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175221175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7x ≤,解不等式②得:18x >,∴1837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读懂题目信息,理解运行程序并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根据程序操作进行了1次后就停止,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x 的取值范围,再取其中最小的整数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依题意,得:3126x ->,解得:9x >.∵x 为整数,∴x 的最小值为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详解:A .在不等式a >b 的两边同时加3,不等式仍成立,即a +3>b +3.故A 正确; B .在不等式a >b 的两边同时乘以13,不等式仍成立,即13a >13b .故B 正确; C .在不等式a <b 的两边同时乘以﹣1,不等号方向改变,即﹣a >﹣b .故C 错误; D .在不等式a <b 的两边同时乘以﹣2,不等式仍成立,即-2a >-2b .故D 正确;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睛: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5.B解析:B【分析】先根据不等式组求出解集,然后在数轴上准确的表示出来即可.【详解】111x x -<⎧⎨-⎩①② 由不等式①组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x x ⎧⎨≥-⎩< 其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为,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6.A解析:A【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乘以(-3),可得-3a <-3b ,故A 不成立; B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减去3,可得a-3>b-3,故B 成立;C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乘以13,可得33a b >,故C 成立; D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乘以(-1),可得-a <-b ,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加2,可得-a+2<-b+2,故D 成立.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7.D解析:D【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出65x -的符号,再求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 ∵6556x x -=-,∴650x -≤, ∴56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4x >;B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4x -≤<;C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x ≤;D 选项中,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34x ≤<;∵不等式组43x x ⎧⎨≥⎩<的解集是34x ≤<, ∴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知:“小于向左,大于向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D解析:D【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无解,即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解即可求得.【详解】解:3122x a x x ->⎧⎨->-⎩①② 解①得:x >a+3,解②得:x <1.根据题意得:a+3≥1,解得:a≥-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 >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 介于两数之间.10.A解析:A【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21x >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等于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本选项正确;B 、22x y -<-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C 、23<中不含有未知数,故本选项错误;D 、29x <中含有一个未知数,但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等于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即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11.B解析:B【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2x y y >>∴2x >,∴选项A 不符合题意;∵x y >,∴22x y ->-,∴选项B 符合题意;∵x y >,∴22x y >,∴选项C 不符合题意;∵x y >,∴22x y -<-,∴2222x y --<--∴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12.C解析:C【分析】先解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题意确定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2x 1x 3x a +<-⎧⎨>⎩①②解①的:x ﹤﹣4,∵此不等式组无解,∴a≥﹣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知不等式组解集应遵循的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13.1≤x <4【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到公共部分即可得【详解】解:解不等式①得x <4解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故答案为:1≤x <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元一次不解析:1≤x <4.【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到公共部分即可得.【详解】 解:217? 311?2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4,解不等式②得,x≥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故答案为:1≤x <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即可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不等式组的解为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 解析:2a ≤【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即可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不等式组2x a x >⎧⎨>⎩的解为2x >, 可得2a ≤.故答案为:2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5.3456【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利用m 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即可求得m 的范围【详解】由①得:由②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4个∴整数解为3456∴m 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345解析:3,4,5,6 67m <≤【分析】首先解不等式组,利用m 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即可求得m 的范围.【详解】0721x m x -<⎧⎨-≤⎩①②, 由①得:x m <,由②得:26x ≥,3x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4个,∴整数解为3,4,5,6,∴m 取值范围为67m <≤.故答案为:3,4,5,6;67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6.【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整数解有3个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详解】不等式组整理得:即由不等式组整数解有3个得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 解析:32a -<≤【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整数解有3个,确定出a 的范围即可.【详解】不等式组整理得:1x a x ≥⎧⎨<⎩,即1a x ≤<, 由不等式组整数解有3个,得到32a -<≤-,故答案为:32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再根据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确定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解得∵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为∴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解正确的解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512a -<≤-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再根据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确定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解2310a x -->, 得213<-a x , ∵不等式2310a x -->的最大整数解为2-, ∴21-2-13<-≤a , 解得:512a -<≤-; 故答案为:512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解,正确的解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8.-2【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3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的值【详解】∵☆∴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本题 解析:-2【分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到不等式31x m +>,通过解不等式即可求m 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可以求得m 的值.【详解】∵x ☆ 31m x m =+>, ∴13m x ->, 根据图示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1x >, ∴113m -=, 故答案为: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的运算方法. 19.【分析】先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解方程组得:∵关于xy 的方程组的解满足∴解得:-1<k <3故答案为-1<k <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解析:13k -<<【分析】先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解方程组得:22x k y k +⎧⎨-⎩==, ∵关于xy 的方程组24x y k x y +⎧⎨-⎩==的解满足1x >,1y <, ∴2121k k +⎧⎨-⎩><, 解得:-1<k <3,故答案为-1<k <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得出关于k 的不等式组是解此题的关键.20.【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根据x 的范围确定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和已知得出关于的 解析:5a =-【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根据x 的范围确定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不等式21x a ->得12a x +>, 解不等式122x x ->-得1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x -<<,122a +=-, 解得:5a =-.故答案为:5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和已知得出关于a 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不可能,理由见解析【分析】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列不等式组确定x 的取值范围,再确定长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3x cm 、2x cm ,∵正方形的面积为2400cm ,∴正方形边长为20cm ,3202200x x x ≤⎧⎪∴≤⎨⎪>⎩, 解得2003x <≤, 22202400236630039S x x x ⎛⎫∴=⋅=≤⨯=< ⎪⎝⎭长方形, ∴不可能.【点睛】本题考查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等式组的应用,确定长方形边长及面积的取值范围是得出答案的关键.22.(1)-2<x≤3;(2)x <-7.【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后根据解集确定口诀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1)由3(1)51124x x x x -<+⎧⎨-≥-⎩①②, 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 >-2,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3,∴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2)由3(2)421152x x x x --≥⎧⎪⎨-+>⎪⎩①②, 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1,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 <-7,∴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7.【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3.(1)5717x y ⎧=⎪⎪⎨⎪=⎪⎩; (2)不等式组无解,画图见解析. 【分析】(1)①-②4⨯求出57x =,把57x =代入①求出y 即可; (2)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1)54332x y x y -=⎧⎨-=⎩①②, 由①-②4⨯得:51238x x -=-,75x -=-, 57x =,把57x =代入①得:17y =, ∴方程组的解为5717x y ⎧=⎪⎪⎨⎪=⎪⎩. (2)3(2)41213x x x x --≥⎧⎪⎨+<-⎪⎩①②,由①得:364x x -+≥,1x ≤,由②得:2331x x +<-,4x >,∴不等式组无解.表示在数轴上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2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分析】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详解】124(3)2(1)122(2)3x x x x --≥⎧⎪-⎨+>⎪⎩, (1)去括号得,12−4x +12≥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24,解得,x≤4;(2)去分母得,3(x+2)>1−2x ,去括号得,3x+6>1−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5,化系数为1得,x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点睛】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25.(1)31x y =⎧⎨=⎩;(2)无. 【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得;(2)先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再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详解】(1)35427x y x y -=⎧⎨+=⎩①②, 由①5+⨯②得:310435x x +=+,解得3x =,将3x =代入②得:67y +=,解得1y =,则方程组的解为31x y =⎧⎨=⎩; (2)()3121318x x 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5x ≤-,解不等式②得:2x >-,则不等式组无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题关键.26.71x -<≤【分析】首先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3(2)4 21152x xx 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7∴不等式组的解集为:-7<x≤1.故答案为:-7<x≤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解集的取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1)、(2)B .(1)、(3)C .(2)、(3)D .(2)、(4)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75AOC ∠=︒,125∠=︒,则2∠的度数是( )A .25°B .30°C .40°D .50° 3.如图,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18α=︒',则β的度数是( )A .5542'︒B .4542'︒C .'4552︒D .4642'︒ 4.如图,两条直线交于点O ,若1280∠+∠=︒,则3∠的度数为( )A .40︒B .80︒C .100D .140︒ 5.如图,,AB CD BC EF ∥∥.若158∠=︒,则2∠的大小为( )A .120︒B .122︒C .132︒D .148︒ 6.如图,直线a ∥b ,将三角尺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50°,则∠2的度数是( )A .20°B .30°C .40°D .50° 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13∠=∠;∠2180CAD ∠+∠=︒;∠如果235∠=︒,则有BC AD ∥;∠4275∠+∠=︒.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A .∠∠∠∠B .∠∠∠C .∠∠∠D .∠∠∠ 8.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3=4∠∠B .12∠=∠C .B DCE ∠=∠D .13180D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 .画出两个相等的角B .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吗C .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BC BA =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0.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 CE ∥的是( )A .∠B =∠ACE B .∠B =∠ACBC .∠A =∠ECD D .∠A =∠ACE=180°;∠∠7=∠5.其中能够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B .∠∠C .∠∠D .∠∠ 1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EF AB ⊥于点E ,若20FEC AEC ∠-∠=︒,那么AED ∠的度数为( )A .125°B .135°C .140°D .145°二、填空题 1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1l 、2l 、3l 交于一点,则∠1+∠2+∠3=_________.14.如图,要把池水引到C 处,可作CD AB ⊥于点D ,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依据是______.1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16.如图,AB CD ∥,若40A ∠=︒,26C ∠=︒,则∠E =______.17.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F 为C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F ,交BC 于点G ,交AD 于点H ,若12∠=∠,A C ∠=∠,求证:E F ∠=∠.证明:13∠=∠( ),12∠=∠(已知). ∠ = (等量代换).∴AD BC ∥( )4180A ∴∠+∠=( ), A C ∠=∠(已知),4180C ∴∠+∠=(等量代换). ∠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如图直线AD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B ∠,130∠=︒,则EO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平分∠COE .(1)若∠AOC =76°,求∠BOF 的度数;(2)若∠BOF =36°,求∠AOC 的度数;21.如图,已知AD BC ⊥,EF BC ⊥,12∠=∠.(1)求证:EF AD ∥;(2)求证:180BAC AGD ∠+∠=︒.22.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OE CD ⊥,142EOF ∠=︒,13BOD BOF ∠∠=::,求AOF ∠的度数.2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AOC :∠AOD =7:11.(1)求∠COE 的度数;(2)若OF ∠OE ,求∠COF 的度数.24.如图,直线CD 、EF 交于点O ,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已知1290∠+∠=︒,且2:32:5∠∠=.(1)求BOF ∠的度数;(2)试说明AB CD 的理由.参考答案1.B2.D解:由题可知75BOD AOC ∠=∠=︒,125∠=︒,217525BOD ∴∠=∠-∠=︒-︒=50︒.3.B解:由题意得90180αβ++︒=︒,∠180904542βα'=︒-︒-=︒,4.D解:12∠=∠,1280∠+∠=︒,140∴∠=︒,13180∠+∠=︒,31801140∴∠=︒-∠=︒.5.B解:设CD 与EF 交于G ,∠AB ∠CD∠∠1=∠C =58°∠BC ∠FE ,∠∠C +∠CGE =180°,∠∠CGE =180°-58°=122°,∠∠2=∠CGE =122°,6.C解:如图,由题意得:∠3=180°-90°-∠1=40°,∠a ∥b ,∠∠2=∠3=40°,7.B解:∠1290CAB ∠=∠+∠=︒,3290EAD ∠=∠+∠=︒,∠13∠=∠,故∠正确;∠212329090180CAD ∠+∠=∠+∠+∠+∠=︒+︒=︒故∠正确;∠235∠=︒,∠3902903565∠=︒-∠=︒-︒=︒,1(18090)452B ∠=︒-︒=︒, ∠BC 与AD 不平行,故∠错误;∠43CBA EDA ∠+∠=∠+∠,即445330∠+︒=∠+︒,又∠2+3=90∠∠︒,∠44590230∠+︒=︒∠+︒-42=75∠+∠︒,故∠正确;综上,∠∠∠正确,8.A解:A 、∠3=4∠∠,∠//AD BC ,故选项A 不能判定//AB CD ,符合题意;B 、∠12∠=∠,∠//AB CD ,故选项B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C 、∠B DCE ∠=∠,∠//AB CD ,故选项C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D 、∠13180D ∠+∠+∠=︒,即180D DAB ∠+∠︒=,∠//AB CD ,故选项D 能判定//AB CD ,不符合题意;9.D解:A 、画出两个相等的角,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B 、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吗,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C 、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BC BA =,没有做错判断,不是命题;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命题;10.DA . ∠B =∠ACE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B . ∠B =∠ACB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C . ∠A =∠ECD ,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不能判定AB CE ∥,不符合题意; D . ∠A =∠AC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AB CE ∥,符合题意;11.A∠∠∠1=∠5,∠a ∥b ,故正确;∠∠∠5=∠7,∠1=∠7,∠∠1=∠5,∠a ∥b ,故正确;∠∠2+∠3=180°,∠2和∠3是邻补角,不能说明任何一组直线平行,故错误; ∠∠7=∠5,∠7和∠5是对顶角,不能说明任何一组直线平行,故错误.12.D设AEC ∠为x ,则+20FEC x ∠=︒,∠EF AB ⊥,∠90AEF ∠=︒,∠90AEC FEC ∠+∠=︒,∠2090x x ++︒=︒,解得35x =︒,即35AEC ∠=︒,∠18035145AED ∠=︒-︒=︒.13.180°解:如图,14∠=∠,123423180∴∠+∠+∠=∠+∠+∠=︒.故答案为:180︒.14.垂线段最短15.48°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如图,∠AC∠BD ,∠1=48°,∠∠2=∠1=48°,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可知,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48°.16.66︒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AB ∥,∠EF AB AB CD ∥,∥,∠AB CD EF ∥∥,∠4026AEF A CEF C ==︒==︒∠∠,∠∠,∠66AEC AEF CEF =+=︒∠∠∠,故答案为:66︒.17.20cm解:∠∠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DF =AE ,∠四边形ABFD 的周长=AB +BE +DF +AD +EF ,=AB +BE +AE +AD +EF ,=∠ABE 的周长+AD +EF ,∠平移距离为2cm ,∠AD =EF =2cm ,∠∠ABE 的周长是16cm ,∠四边形ABFD 的周长=16+2+2=20cm .故答案为:20cm .18.对顶角相等;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F ,E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明:13∠=∠(对顶角相等),12∠=∠(已知), 23∴∠=∠(等量代换),∴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180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C ∠=∠(已知),4180C ∴∠+∠=(等量代换), ∴CF E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E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F ,E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105解:∠130∠=︒,∠180118030150AOB ∠=︒-∠=︒-︒=︒,∠OE 平分AOB ∠, ∠111507522BOE AOB ∠=∠=⨯︒=︒, ∠2130∠=∠=︒,∠27530105EOD BOE ∠=∠+∠=︒+︒=︒故答案为:10520.(1)∠BOF =33°(2)∠AOC =72°(1)∠∠AOC 、∠BOD 是对顶角,∠∠BOD=∠AOC=76°,∠OE 平分∠BOD , ∠∠DOE=∠BOE=12∠BOD=38°∠∠COE=142°,∠OF 平分∠COE . ∠∠EOF=12∠COE=71°,又∠BOE+∠BOF=∠EOF ,∠∠BOF=∠EOF−∠BOE=71°−38°=33°,(2)∠OE 平分∠BOD ,OF 平分∠COE ,∠BOE EOD COF FOE ∠=∠∠=∠,,∠设BOE x ∠=,则EOD x ∠=,故2COA x ∠=,36EOF COF x ∠=∠=+︒, 则23636180AOC COF BOF x x ∠+∠+∠=++︒+︒=︒, 解得36x =︒,故∠AOC =72°.21.(1)见解析(2)见解析(1)证明:∠AD BC ⊥,EF BC ⊥, ∠90EFB ∠=︒,90ADB ∠=︒(垂直的定义), ∠∠=∠EFB ADB (等量代换),∠EF 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证明:∠EF AD ∥,∠1B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已知),∠2BAD ∠=∠(等量代换),∠DG B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0BAC AG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2.102AOF ∠=︒解:∠OE CD ⊥,∠90EOD ∠=︒,∠142EOF ∠=︒,∠1429052DOF ∠=︒-︒=︒,∠13BOD BOF ∠∠=::, ∠1262BOD DOF ∠=∠=︒, ∠78BOF BOD DOF ∠=∠+∠=︒,∠180AOF BOF ∠+∠=︒,∠180********AOF BOF ∠=︒-∠=︒-︒=︒. ∠102AOF ∠=︒.23.(1)145︒(2)125︒1)解:∠711180AOC AOD AOC AOD ∠∠=∠+∠=︒::,, ∠∠AOC =71818070⨯︒=︒, ∠∠DOB =∠AOC =70°,又∠OE 平分∠BOD ,∠DOE ∠=12DOB ∠=127035⨯︒=︒,∠180********COE DOE ∠=︒-∠=︒-︒=︒, (2)∠OF OE ⊥,∠90EOF ∠=︒,∠90903555FOD DOE ∠=︒-∠=︒-︒=︒, ∠180********COF FOD ∠=︒-∠=︒-︒=︒. 24.(1)BOF ∠的度数为140︒(2)见解析(1)解:∠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 ∠12AOE AOC COE ∠=∠=∠,122BOE DOE ∠=∠=∠, ∠180COE DOE ∠+∠=°,∠290AOC ∠+∠=︒,∠3COE ∠=∠, ∠132AOC ∠=∠, ∠123902∠+∠=︒,∠2:32:5∠∠=, ∠5322∠=∠, ∠15229022∠+⨯∠=︒,∠240∠=︒,∠3100∠=︒,∠23140BOF ∠=∠+∠=︒;(2)解:1290∠+∠=︒,290AOC ∠+∠=︒, ∠1AOC ∠=∠,∠AB CD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1.如图,将直线乙沿四的方向得到直线b若N『50° ,则N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
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N1的度数是(A. 30°B. 20°C.3.如图,Zl+Z2=180°90 a15° D. 14°\一 1,Z3=100° 则N4 等于()A. 70°B. 80°C.90°D. 100°4.如图々〃处等边△板的顶点£在直线r上,Zl= 20° ,则N2的度数为()上BA. 60°B. 45°5.如图,已知直线a〃8, N如131° oo o oC. 40°D.30°,则N2等于()则N2的度数是()7.如图,AB〃CD,EF交AB、CD于点E、F,EG平分NBEF,交CD于点G.若如1=40° , 则NEGF=()8.如图,4?是/见。
的平分线,AD//BC. ZB=30° ,则为()C. 70°D. 110°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80°D. 120°)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N2的度数是()NE=3(T ,则NA的度数为(A. 30°B. °C. 35°D. ° 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左6、。
12
3
(第三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34
5
6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A B
O
F D
E C (第18题)
水面
运动员
(第14题)
第17题A B C D M
N 1
2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长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
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三 、(每题8分,共24分)
17、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
∠BOF 的度数。
19,已知如图: ∠BCP+∠ACD=180°, ∠1=∠2; 求证:∠AEG=∠F
A B
D G F
E H C (第18题)A
B C
D E
F 1
42
3第19题)
20,已知D A ⊥AB,DE 平分∠ADC,CE 平分∠BCD,且∠1+∠2=90°,问:B C ⊥AB 吗?说明理由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10cm ,BC =6cm ,若此长方形以2cm/S 的速度沿着A →B 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
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
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
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 =55°,求∠1和∠2的度数。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
23、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
∵∠1=∠2,∠2=∠3 ,∠1=∠4( )
∴∠3=∠4( )
∴________∥_______ ( )
B A
C D E F G M
N
1
2
1 2 3 4 5
A
O
D
B
E C
∴∠C=∠ABD()∵∠C=∠D()∴∠D=∠ABD()∴DF∥AC()24、如图,DO平分∠AOC,OE平分∠BOC,若OA⊥OB,(1)当∠BOC=30°,∠DOE=_______________
当∠BOC=60°,∠DOE=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的度数与∠AOB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