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窗我是谁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0
人际交流的“约哈里窗”约瑟夫.鲁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 Ingram)提出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
是潜意识、潜在需要。
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你知我知(Open),你知我不知(Blind),你不知我知(Hidden),你我都不知(Unknown)。
这是分析人际冲突的一个方法:约哈里之窗。
图中两个椭圆代表两个人的全部特征。
椭圆中绿色和黄色的部分为自己所了解的自我。
两个椭圆相交的绿色部分代表两个人公开的想让对方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具有开放性和一致性,没有理由去防卫,所以沟通时几乎不会产生冲突,称之为安全区域。
同时,两个人都有自己了解,但不准备让别人知道的部分,这部分称为隐私区域。
你如果进入对方的隐私区域,就有冲突的可能。
不过,这部分由于属于自己了解的,一般冲突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椭圆中褐色和红色的区域代表自己所不了解的自我。
褐色区域是一个很特别的区域,该部分的个性特征属于自己不了解,但别人了解的部分。
你可能在无意中触怒别人,但由于他人了解你,可能会告诉你,但又担心伤害到你的感情,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冲突。
当然最危险的情况就是红色区域,该部分属于未发现的自我,就是自己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的部分。
该部分极易引起冲突。
理想的约哈里窗模型如图所示:理想情况下,自己应绝对多的了解自己,同时将自己的绝大多数自我暴露在他人面前,这样可以形成更大的安全区域,在该区域里,冲突是极其轻微的。
当然,也应该适当的保持部分自我,但该部分应绝对的最小化,能有多小就有多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从事一项组织动力学研究的时候,就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建立起一个以他俩的名字合并而成的“JoHari”--乔哈里模型,后来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型,用来分析以及训练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发展、组织动力以及组织间关系。
从乔哈里窗看沟通乔哈里模型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子,它有四个区域:公开区(Open Area):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资讯。
例如: 你的名字、发色,以及你有一只宠物狗的事实等。
隐藏区(Hidden Area):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例如:你的秘密、希望、心愿,以及你的好恶等.盲区(Blind Spot):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盲点. 例如:你的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感受等。
封闭区(Unknown Area):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资讯. 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先说公开区。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目的就是扩大公开区,因为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公开区内进行。
在公开区域内,双方交流的资讯是可以共享的,沟通的效果是会令双方满意的。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做法是提高个人信息的曝光率、主动征求反馈意见.但在现实生活中,团队建设中“见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同行是冤家”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促进团队成员中间的相互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就拿学校来说,同一个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是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但在不少学校,要实现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非常的困难,很多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去了解别人在做些什么,但对自己的东西看的很紧,谁也不给,在学校提出要求的时候也是随便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大家都可以看到的资料来搪塞.这样的一种心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缩小开放区,阻断沟通的渠道。
不一样的我学习内容:根据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思想,贯彻兵团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
二、学情分析: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尤其在中高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因此,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四年级小学生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不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有他人对我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这种方法进行自我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四、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使用乔哈里窗进行自我分析难点:认识自我的分析与判断。
五、教法学法:我将采用我校“五环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将以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议论展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学习。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六、教学具准备:七、学习过程:一、生活百态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和这么可爱聪明的你们一起探索心理的奥秘。
1、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
我们可以说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有时我们又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琴琴和我们有相同的困惑,我们一起来看看琴琴的烦恼,(播放视频)2、看完视频,老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你是否有过琴琴的经历,你有什么想法呢?(2名学生)3、师:看来要认识自己并不仅仅只从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来获得,还有其他人对于我们的评价,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体验一下通过自己和周围同学来认识自己的方法,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能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认识没所以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不一样的我”(板书课题)4、由于我们这堂课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那么课堂开始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和我一起来做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