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32.84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知识梳理】

一、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者,……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也

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者,……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④秦,虎狼之国。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⑦此亡秦之续耳。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⑤梁文即楚将项燕。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略讲)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略讲)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

例: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例: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辨析:

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例: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③恐为操所先。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⑧不者,皆且为所虏。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

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例: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②兵不克,执至白下。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⑥帝感其诚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感斯人言。

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语序:

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一)宾语前置

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

(二)介词结构后置

1、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

(三)定语后置

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之+定)

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赤壁之战》)(中+定+者)

C.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

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

(四)主谓倒置

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译文:“梁惠王不仁!”

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用“之”“是”提宾

介词宾语中,宾语放介词前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于……”或“以……”结构放谓语之前。

“中+之+定”

定语后置“中+定+者”

“中+之/而+定+者”

“中+数量词”

谓语前置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