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3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说,“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居委会是我国

A.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C.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D.基层政权组织

2.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通过村民直选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这反映了

A.村民通过选举基层政府,参与民主管理

B.行使基层民主选举权利,是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村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农村全体村民通过直接的方式选举村委会

3. 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枫桥经验”的精髓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利于

①创新基层政权社会管理的方式

②拓宽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③发展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④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热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日前,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美丽乡村。这要求我们

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②大胆推进乡村村级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

③尊重广大村民在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④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德治智慧破解治理难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8年12月,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

在立约方面,确立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和备案公布等关键步骤;在监督落实方面,强调发挥村(居)“两委”成员、新乡贤和群众性组织的协同作用。这是基于

①村民广泛参与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村民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主体

③协同监督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拓宽村民参与渠道能汇聚群众意愿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6.“社区通”是一款集交流、互动、便民服务、社区宣传、物业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掌上社区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快节奏、多渠道的方式开启“互联网+”社区治理微时代,成为居民和居委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新媒体平台。“社区通”的使用

①拉近了基层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②提升了居民的责任感与参与度

③创造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新体系

④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益实践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近半年来,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掀起一场“社区风暴很多居委会”“动起真格”决心把垃圾分类推行到底,

纷纷根据实际摸索“妙招”狠招在这场攻坚战中,制定“妙招”“狠招”需要

①居委会承担更多的行政管理责任

②社区居民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贵

③居委会征求民意,切实落实社区大事居民定

④社区居民献计献策,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M市开展了以“提、议、定、办、评”为核心的“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村民说事点”,召开“群众说事会”,由驻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包片领导组成工作组,定期与群众“说事”。村里重大事项都在说事会上决策,议定的事项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监督。“村民说事”制度

①有助于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②突显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③发挥了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领导作用

④有利于发挥村委会在基层政权中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日前我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功换届选举。该村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以来,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不合规支出“零入账”。这说明

A.村务监督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B.村务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C.村务监督有利于村委会依法行政

D.村务监督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10.“政社互动”全称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内核是“凡村(居)自治事务,放手其自主管理”;“政府部门行政事务不得随意下派”。这表明

A.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上下级关系

B.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产生它的政府负责

C.政社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基层民主发展

D.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司其职互不干预

二、主观题

11.读图表,回答问题。

某县利民村村民参政行为表

(1)结合图表说明利民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状况。

(2)村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扎实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规范选举程序,配强自治组织。完善社区(村)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全国27个省份实现了居(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统一届期、统一部署、统一指导、统一实施。二是创新协商形式,凝聚最大共识。深入推进社区协商,健全重要事项协商机制,有序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三是用好自律规范,加强自我约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社区(村)普遍制订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成为指导居民群众言行最具自发性和先导性的规范。四是健全监督机制,保障民主权利,将居(村)务决策等纳入监督范围,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议事协商情况评议。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知识。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正确;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社区居委会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基层政权组织,A、

C、D均不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反映了村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C符合题意;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A错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B错误;有选举权的村民才能选举村委会,D错误。

3. 【答案】C

【解析】枫桥经验体现的是推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因此“基层政权”的说法错误,故排除①。把“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枫桥经验有利于更好推动基层群众参与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创新了民主管理的方式,故题肢②③正确。上述材料应该是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而不是民主监督的热情,故④排除。答案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管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说明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①正确。我国村级不设行政机关,不涉及行政管理体系,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尊重广大村民在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导地位,③不符合题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这些显示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德治智慧破解治理难题,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①不选;材料中无论是立约(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需要征集民意,还是监督落实发挥群众的协同,都体现了村民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主体,②入选;本题设问要求回答村民作为基层民主自治的主体的原因(是基于),协同监督的作用与此无关,③不选;确立征集民意拟定草案等关键步骤,说明了村民委员会发挥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能找到群众意愿的最大公约数,④入选。故本题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自治组织,而不是我国的基层政府,可见,材料体现的是拉近了基层自治

组织与群众的距离,而不是拉近了基层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故①错误;“社区通”平台以快节奏、多渠道的方式开启“互联网+”社区治理微时代,成为居民和居委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可见,“社区通”的使用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益实践,提升了居民的责任感与参与度,故②④正确;我国基层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创造基层民主自治的新体系,故③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在这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攻坚战中,各地制定“妙招”“狠招”需要居委会征求民意, 社区居民献计献策,切实落实社区大事居民定,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③④符合题意。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不承担行政管理责任,①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②与题意不符。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所以不具有国家机关性质,④错误;“村民说事”制度有助于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突显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①②符合题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③错误,排除。

9.【答案】D

【解析】村民的民主权利就包含了民主监督的内容,因此村务监督并没有扩大村民的民主权利,A错误;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B错误;依法行政的机构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即我国的政府,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C错误;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D正确。

10.【答案】C

【解析】A观点错误,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不是上下级关系,故排除;B观点错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由人民选举产生,而不是由政府产生,对人民负责,而不是对政府负责,故排除;C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政社互动”,有利于促进基层民主发展,故入选;D观点错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不是国家机关,并不能各司其职,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之间也不是互不干涉,故排除。

二、主观题

11.

【答案】(1)利民村村民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但是总体上政治参与水平还比较低。

(2)①村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培养、锻炼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素养,使其逐步成为政治上更加成熟的公民。

②村民的政治参与可以对村干部和各级党政部门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有助于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政治素

质和业务素质。

③村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农村政策,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④村民的政治参与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总之,我国村民的政治参与对我国农村政治的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有着积极影响。

【解析】(1)图表信息题,由图表可知该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较多、较齐全,但是不充分利用这些途径的村民比例比较大,说明村民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水平较低,将这些信息分条阐述即可。(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村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从总体上来看,村民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性、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12.

【答案】①民主选举,人民直接选举自己信赖的社会贤达人士担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员,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带领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②民主协商,充分开展基层协商,凝聚社会共识,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划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主决策,通过村(居)民会议等形式讨论涉及村(居)民利益的大事小情,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

④民主管理,制定自治章程获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⑤民主监督,通过村(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基层自治组织干部等形式,使基层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从材料可以看出,近年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扎实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取得了积极成效。可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方面,说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为基层社会治理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带领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需要充分开展基层协商,凝聚社会共识,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划出最大同心圆。需要通过村(居)民会议等形式讨论涉及村(居)民利益的大事小情,形成有利于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需

要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