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9
掌握控制理论的自我学习方法当我们想掌握某个学科或领域,如机器人控制、生产线优化等,控制理论会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
然而,学习控制理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精力。
对于那些没有受到专业教育背景影响的学生和工程师来说,学习控制理论就更加困难了。
因为在正式的教育学科体系中,控制理论大多数是在中高等级别的课程讲授。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掌握控制理论。
根据个人经验,我总结出以下自学控制理论的方法:一、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必须掌握数学和物理等基本理论。
这些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学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控制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二、了解控制理论的类型控制理论涉及许多不同类型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等。
在学习控制理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控制方法和技术,以便能够选择正确的控制方法并学习它们。
三、选择正确的学习资源掌握控制理论需要有好的学习资源。
有很多教科书和视频教程、网络课程可以选择。
我们应该寻找那些清晰、准确、易于理解的资源。
四、尝试解决问题掌握控制理论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尝试。
我们应该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将所学的控制理论应用于缓解这些问题。
这种实践是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技能的重要途径。
五、交流加强学习学习控制理论并不意味着从书本中学到了一切,我们需要找到人和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些人和机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和技术,并为我们提供建议和支持。
总之,掌握控制理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但是,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上述方法,总体上不涉及特别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不管你是专业出身、爱好者还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安排和目的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
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点总结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能够使系统产生特定性能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控制理论涉及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控制理论在工程、经济、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和改进各种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1. 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它是将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系统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等形式。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输入、输出、状态变量以及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通过系统建模,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仿真和控制器设计。
2.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器,从而调节系统的输入信号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精确控制,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是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3.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一种最常用的控制器,它由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
比例控制器负责根据当前误差调节控制信号,积分控制器负责根据过去的误差累积调节控制信号,微分控制器负责根据误差的变化率调节控制信号。
PID控制器简单易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控制中。
4.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和判据。
系统的稳定性分为渐近稳定和有界稳定两种。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设计出稳定的控制器,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系统优化系统优化是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如何设计最优的控制器以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
系统优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
通过系统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降低系统的成本和能耗。
6. 鲁棒控制鲁棒控制是一种能够在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存在时保持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控制方法。
鲁棒控制方法包括H∞控制、小波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某种近似的和(或)试探的基础上的、控制对象一般是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则无能为力。
经典抑制理论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等。
控制策略仅局限于反馈控制、PID控制等。
这种控制不能实现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数学模型主要是状态方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精确的。
控制对象可以是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多输人多输出控制系统,可以是线件定常控制系统,也可以是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可以是连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离散和(或)数字控制系统。
因此,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主要的控制策略有极点配置、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等。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精确性,因此,现代控制可以得到最优控制。
但这些控制策略大多是建立在已知系统的基础之上的。
严格来说.大部分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完全未知或部分未知系统,这里包括系统本身参数未知、系统状态未知两个方面,同时被控制对象还受外界干扰、环境变化等的因素影响。
智能控制是一种能更好地模仿人类智能的、非传统的控制方法,它采用的理论方法则主要来自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等学科分支。
内容包括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仿人控制等。
其控制对象可以是已知系统也可以是未知系统,大多数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抑制外界干扰、环境变化、参数变化的影响,还能有效地消除模型化误差的影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控制理论是研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性能分析的科学。
它以控制工程为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电力、机械、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以及控制工程在现实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第一篇: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和期望运行的科学。
它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系统、信号、控制器和反馈。
系统指的是需要控制的对象或过程,信号是用来传递信息或驱动系统的输入,控制器是根据输入信号和系统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的设备或算法,反馈是指将系统的状态或输出信息返回给控制器进行分析和调整。
在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仅依赖于输入信号,而不考虑系统的反馈信息。
它简单直接,应用广泛,但对于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较为敏感。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会根据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控和稳定控制。
闭环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但较为复杂,需要考虑控制器设计和系统模型的各项指标。
控制理论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和最优控制方法。
传递函数是用来描述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它基于拉普拉斯变换,能够方便地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响应。
状态空间是描述系统状态变量的方程和参数的一组关联方程,它能够全面地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稳定性,并能够适应非线性和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最优控制方法则是在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算法寻求最佳控制方案,以实现系统的最优性能。
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离不开数学和工程的支持。
数学提供了分析和求解控制问题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最优化理论等。
工程提供了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数据,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和改进控制理论的方法和算法。
第二篇:控制工程在现实应用中的具体案例控制工程是将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工程领域。
先进的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控制理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的重要支撑,一直是自动化学科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前沿研究进行探讨,为读者呈现一幅现代控制理论的全貌。
一、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自动控制理论主要以传统的反馈控制为主,其特点是线性、时不变和基于电气传递函数。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和许多实际控制问题的发展,出现了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在传统控制基础上采用了新的数学工具如矩阵论、状态空间分析、最优控制等,可以处理非线性、时变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并且可以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
此外,现代控制理论还弥补了传统控制理论的不足,例如可以处理多约束问题、较高的鲁棒性、可扩展性和实时可变控制等。
二、控制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控制理论已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必然选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飞行器和航空飞行行业等领域。
以下将介绍控制理论在几个典型应用领域的应用。
1、工业过程自动化领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生产线的控制,在保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现代工业生产线上的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直接控制,还要通过传感器,进行过程反馈,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控和测量。
特别是在石化、电力、水泥等能源行业领域,控制系统更是必不可少,这些领域的独特特点和复杂性要求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产工艺技术,传感器监控以及计算和通讯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2、交通运输领域控制理论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现代控制理论被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车辆跟随控制等。
而且,现代控制理论还能够应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使其按时或按需进行开关,优化城市交通流量,以及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3、生态环境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而现代的控制理论在此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水质监测领域,控制理论被应用于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经典控制理论知识点总结1、自动控制: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或控制装置来控制机器、设备或者生产过程等,使其受控物理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以达到控制目的。
2、开环控制系统定义:被控装置和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无反向作用特点: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调整方便;控制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3、闭环控制系统定义:把输出量直接或者间接的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形成闭环特点:输出量参与系统的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4、自动控制系统分类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5、受控对象:指接收控制量并输出被控制量的装备或设备参考输入量(设定值、给定值):系统的给定输入信号,或称希望值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6、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
7、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为:(1)确定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依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化学等定律,列写各变量之间的动态方程,一般为微分方程组(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输入变量、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4)标准化拉氏反变换:留数法。
8、传递函数的定义: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在时间域,传递函数在复数域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传递函数可以有量纲;传递函数表示系统的端口关系;传递函数描述了系统的固有特性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有理分式形式(特征多项式型)零、极点形式(首一型)时间常数形式(尾一型)。
9、动态性能的五个指标延迟时间(稳态值50%);上升时间(稳态值10%-90%,非一阶0-稳态值);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或最大超调量)。
10、一阶单位阶跃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调节时间t=3T(5%误差带),t=4T(2%误差带)延迟时间t=0.69T上升时间t=2.20T峰值时间,超调量不存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P72)一对靠的很近或相等的零、极点,彼此将相互抵消,其结果使留数等于零,此类零、极点称为偶极子闭环主导极点,它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在s平面上,距离虚轴比较近,且附近没有其他的零点和极点(2)其实部的绝对值比其他极点实部的绝对值小5倍以上。
工程学中的控制理论及其现代应用工程学是一门既有理论也有实践的学科,其中控制理论是关键的部分。
控制理论在工程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和构建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应用于汽车,飞机,船只,机器人等等领域。
控制理论也在许多现代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自动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控制一个系统并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的学科。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调节输出来保持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例如,汽车的巡航控制系统会监测车速计和加速度计的数值,并通过调整油门使车速保持在预定的速度范围内。
这种控制系统被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因为它通过反馈检测到的系统状态来调整系统输出。
控制理论的核心是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为控制系统提供了处理从传感器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和生成控制信号所需的数学工具。
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通常是从传感器中获取的,其中包括标准的电气或机械信号。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用来操纵要控制的系统的,例如调节引擎气门或转动机器人关节的电动机。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从自动驾驶汽车到空调控制系统。
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使用多个传感器来实时检测交通状况和道路状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它需要可靠的软件和硬件,以及高精度的图像和传感器。
现代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也需要大量的控制理论知识。
这些技术利用大量数据来构建性能优异的预测和决策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理论的目标是确定如何最大化系统性能并达到最优解。
例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控制理论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文本分类和语音识别算法,以及如何在声音和图像信号处理方面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之,控制理论是工程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设计和开发各种工程领域所需的控制系统所必需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更为高精准、智能的支持。
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一、引言控制理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工程领域中,其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控制理论不仅可以优化工程系统的运行,而且可以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消耗、保证质量以及提高效率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二、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理论是一种科学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控制一些重要的变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状态。
控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基本概念基础上,包括控制对象、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反馈等。
控制对象是被控制的物理系统,可以是一个机械设备、一个自动化生产线或者一个工业过程。
控制器指的是用来控制控制对象的设备或软件程序。
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系统的状态变量,比如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
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指令来执行特定的控制动作。
反馈是在输出信号与预期信号之间的比较,并在这两个信号之间进行自我调节。
三、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在工程领域中,控制理论可以应用于机械、电力、汽车等领域,目的是为了优化系统的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系统故障率等。
下面将就几个典型的工程领域,探讨控制理论的应用。
1. 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控制理论可以用来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这包括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变量,例如温度、压力和转速等。
通过与控制器的反馈,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以便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数控机床中,控制器可以准确控制旋转速度和切割深度,从而实现产品的高速、高精度生产。
2.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控制理论可以用来实现电力的负载平衡和发电厂的调速。
电力负载平衡是指在动态电力系统中,通过对负载进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保持稳态。
机器的转速和加速度、高电压开关的状态和负载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控制器进行监测和控制。
而在电力发电站中,控制理论可以通过调整发电机的转速,实现电量输出的控制和调节。
3.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控制理论可以用于生产线上的控制和优化。
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对系统的准确控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如何设计和实施各种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在给定的目标下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机器人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在控制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系统。
系统可以是实际物理系统,如飞机、机器人,也可以是数学模型或者软件系统。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系统,控制理论都需要对其进行建模和分析,以便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策略。
常见的控制理论方法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基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假设,采用传统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懂、计算量小的优点,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系统。
然而,对于复杂系统,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现代控制理论的帮助。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括状态空间方法和优化控制方法。
状态空间方法基于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建模和控制,可以有效地处理多变量和非线性系统。
而优化控制方法则通过优化算法来寻找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性能。
控制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制造领域,控制理论被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控制理论被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以优化交通流量和减少交通拥堵。
在航空航天领域,控制理论被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和稳定控制,以确保飞行安全和顺利。
此外,控制理论还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技术、能源系统、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在机器人技术中,控制理论被用于设计自主导航算法,以使机器人能够准确地感知和响应环境。
在能源系统中,控制理论被用于智能电网的控制与管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在环境保护领域,控制理论被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控制,以确保废水处理的效果达标。
总结而言,控制理论是一门关乎如何实现对系统准确控制的学科,它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从工业制造到航空航天,从机器人技术到能源系统,都离不开控制理论的支持和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介绍现代控制理论是控制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系统控制的方法和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并且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在控制理论中,系统指的是需要被控制或调节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物理系统、一个工艺流程或是一个经济系统等。
系统可以被描述为由输入和输出组成的黑箱模型,通过对输入信号的调节,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控制。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控制算法组成的一系列组件的集合。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调节,使得系统的输出达到预期的目标。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输出的实时反馈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然后根据反馈误差调节输入信号,使得输出信号逼近预期目标。
反馈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
常用的控制方法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它根据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部分来计算控制信号。
比例部分根据当前误差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来计算控制信号,积分部分根据误差的累积值来计算控制信号,微分部分根据误差变化的速率来计算控制信号。
PID控制具有简单易实现、鲁棒性好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线性二次调节(LQR)LQR是一种优化控制方法,它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二次代价函数来设计控制器。
LQR控制器的设计需要事先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将负反馈控制信号与系统状态进行线性组合。
LQR控制具有精确、快速、稳定的特点,在许多复杂系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控制理论》课程作业第一章1-1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
1-2 分析一个控制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
1-3 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开环控制系统 和 闭环控制系统 。
1-4 负正反馈如何定义?输入量和反馈量相减作为控制器的输入称为负反馈,输入量和反馈量相加作为控制器的输入称为正反馈。
1-5 若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都具有线性特性 ,则称为线性控制系统。
1-6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若都是时间t 的连续函数 ,则称为连续控制系统。
1-7 控制系统中各部分的信号中只要有一个是时间t 的离散信号 ,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控制系统。
1-8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结构: 开环系统 、 闭环系统 ;控制系统可进行不同的分类:线性系统与 非线性系统 _; 恒值控制系统 与随动系统;连续系统与 离散系统 。
1-9请画出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并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误差检测器:将输入量与反馈进行比较输入量 偏差量 控制量 输出量控制器:进行幅值和功率的放大,并将它转换成适合执行器工作的信号。
被控对象:指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它能完成特定的动作和工作任务。
反馈装置:将被控量转换成主反馈量1-10 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一般有 稳定 、 快速 和 准确 ;常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有 具有齐次性 和 适用叠加原理。
第二章作业2-1 如图1所示,分别用方框图简化法或梅逊公式计算传递函数()()C s R s (写出推导过程)。
解:见课本P33或P37.2-2 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te e t c --+-=221)(,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
解 单位阶跃输入时,有ss R 1)(=,依题意 s s s s s s s s C 1)2)(1(2311221)(⋅+++=+++-=∴ )2)(1(23)()()(+++==s s s s R s C s G []t te e s s L s G L t k -----=⎥⎦⎤⎢⎣⎡+++-==21142411)()(2-3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232)()(2++=s s s R s C ,且初始条件为1)0(-=c ,0)0(=c,试求系统在输入)(1)(t t r =作用下的输出)(t c 。
解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图1)(2)(2)(3)(22t r t c dt t dc dtt c d =++ (1) 考虑初始条件,对式(1)进行拉氏变换,得 ss C s sC s s C s 2)(23)(3)(2=++++ (2) 22141)23(23)(22+++-=++-+-=s s s s s s s s s C ∴ t t e e t c 2241)(--+-=2-4 飞机俯仰角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s s Q r c 。
图2 飞机俯仰角控制系统结构图解 经结构图等效变换可得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68.0)42.018.1()7.09.0()6.0(7.0)()(23++++++=s K s K s s s Q s Q r c5 试绘制图3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
图 3解2-6 试绘制图5所示信号流图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图 5解2-7 如图7所示,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3)G s s s =+且初始条件为(0)1c =-,(0)0c =。
试求:(1) 系统在()1()r t t =作用下的输出响应()c t ; (2) 系统在()2()2r t t t =+作用下的静态误差ss e图 71. 初始条件为0时,21()()31()C s H s s s R s ==++ 现2()(0)(0)3()3(0)()()s c s sc c sc s c c s R s --+-+=代入(0)1c =-,(0)0c =:2()3()()3()s c s sc s c s s R s ++++= 当()1()r t t =,()1/R s s =则23231()3s s C s s s s--+=++()1()C t t =2. 6ss e =2-8 某系统方块图如下图8所示,试画出其信号流图并用梅逊公式计算()C s 与()R s 之间的传递函数。
图8解:信号流图系统有一条前向通道,三个单回路,一对互不接触回路 由图得:1123P G G G = ,11∆=33113322111H G H G H G H G H G ++++=∆ 3311332211321111)()(H G H G H G H G H G G G G P s R s C ++++=∆∆=第三章作业3-1 已知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369362++=s s G B 。
试求单位阶跃响应的t r , t m ,δ% , t s 的数值?解:当输入信号r (t )为单位脉冲函数时,则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c (s )为:C (s )=2222nn n w s w s w ++ζ可知2n w =36 n w ζ2=9 得n w =6 ζ=0.75 σ=n w ζ=4.5 d w =3.97 β=arctan σdw =arctan (6/4.5)=0.93 r t =dw βπ-=(3.14-0.93)/4=0.55(s)p t =dw π=3.14/3.97=0.79(s) δ%=σp=πζζ)1(2--e =14.3)13.1(-e=0.029对于2%允许误差标准,调整时间为s t =4/σ=4/4.5=0.89(s) 对于5%允许误差标准,调整时间为s t =3/σ=3/4.5=0.67(s) 3-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s s s G K试求系统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解:闭环传递函数11)(1)()(2++=+=s s s G s G s C由公式C (s )=2222nn n w w s w ++ζ可知2n w =1 n w ζ2=1 得n w =1 ζ=0.5 σ=n w ζ=0.5 d w =0.87峰值时间p t =dw π=3.14/0.87=15.1(s) 超调量σp==πζζ)1(2--e =14.3)87.0/5.0(-e=0.167对于2%允许误差标准,调整时间为s t =4/σ=4/0.5=8(s)对于5%允许误差标准,调整时间为s t =3/σ=3/0.5=6(s)3-3 如图1所示系统,假设该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中的超调量%δ=25%,峰值时间m t =0.5秒,试确定K 和τ的值。
图1闭环传递:)1()1(1)1()(+⨯+++=Φs s s k s s k s τ=K s k s K+++)1(2τ由公式C (s )=2222n n n w w s w ++ζ得n w =k n w ζ2= τk +1 得ζ=n w k 21+τ=kk 21+τ δ% =πζζ)1(2--e =25% 可得ζ=0.4p t =d w π=2114.3ς-n w =2114.3ς-k =915.014.3k =0.5 得:k =6.865 K=47.13 带入ζ=n w k 21+τ=kk 21+τ得τ=0.0953-4 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若)(12)(t t x ⨯= 时,试求:(1) 当τ=0时,系统的t r , t m , t s 的值。
(2) 当τ≠0时,若使δ%=20%,τ应为多大。
图2解:(1) 由结构图可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50250)()()(2++==s s s X s Y s G B 可得 )/(07.750秒弧度==n ω弧度43.195.811;14.02221=︒=-===-ζζθωζtgn由于ss X 2)(=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22222)(nn ns s Y ωζωω++⋅=则拉氏反变换为[]%)2(71.307.714.044%)5(78.207.714.03345.099.007.714.3124.099.007.743.114.31%64%100%100%)95.817sin(01.112)sin(112)(2299.044.01995.022秒秒秒秒=⨯===⨯===⨯=-==⨯-=-⋅-==⨯=⨯=︒+-=⎥⎥⎦⎤⎢⎢⎣⎡+⋅--=-----ns ns n m n r d tt t t t eet e t e t y n ζωζωζωπζωθπδθωζζζωζ(2) 当τ≠0时,闭环传递函数50)5.02(50)()()(2+++==s s s X s Y s G B τ )/(07.750秒弧度==n ω5.0)1(25.022-=+=n n ζωττζω得由 %20%100%21=⨯=--ζζπδe2.021=--ζζπe两边取自然对数 61.12.0ln 12-==--ζζπ, 可得46.061.161.122=+=πζ故 73.85.)107.746.0(2=-⨯=o τ%)2(92.007.746.033秒=⨯==ns t ζω3-5(1) 什么叫时间响应答:系统在外加作用的激励下,其输出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叫时间响应。
(2) 时间响应由哪几部份组成?各部份的定义是什么?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后,系统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称瞬态响应或者动态响应或称过渡过程。
稳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后,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状态或称稳态。
(3)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各部分反映系统哪些方面的性能?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瞬态响应反映系统的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及响应的快速性;稳态响应反映系统的准确性或稳态误差。
(4) 时域瞬态响应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们反映系统哪些方面的性能?答:延迟时间d t ;上升时间r t ;峰值时间m t ;调节时间s t ;最大超调量%δ.d t ,r t ,m t ,s t 反映系统的快速性,即灵敏度,%δ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3-6设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0611126234=++++s s s s 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列出劳斯表:161216116610116612101234s s ss s -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列各数值都为正值,故系统稳定。
3-7设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02223=+++s s s列劳斯表212210123εs s s s将特征方程式因式分解为 0)2)(1(2=++s s根为 2,132,1-=±=s j s系统等幅振荡,所以系统临界稳定3-8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5.0)(11.0()(++=s s s Ks G k试求k 的稳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