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内审案例(4) ——谈谈在国外审计的感受

我的内审案例(4) ——谈谈在国外审计的感受

我的内审案例(4) ——谈谈在国外审计的感受
我的内审案例(4) ——谈谈在国外审计的感受

[本来想写一个案例,开篇有感而发说一说我在国外做内审的感想,没想到又写多了,先自成一篇,案例下一篇奉上]

前一阵子实在太忙,项目连轴转没有多来论坛报到。最近看到一篇帖子,让我有感而发,来论坛和大家讨论,顺道分享一个案例。

这个帖子说道中国内审到国外作审计,以及外国的内审来审计中国的子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文化冲突,水土不服——双方不能理解对方的真正用意,讨论(争论)的时候也是各说各的,最后审计的效率大打折扣。

我每年要在亚太地区的各个国家累计呆上5个月,主要时间是花在新加坡,悉尼,东京,孟买(悲剧吧……),以及一些其他中小国家。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内

审和西方内审更多的区别在审计的方法上:

1.西方内审大多数侧重内部控制和流程审计,所以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篇幅很

长(熟悉美国公司的人都知道,老美就是能“说”),但具体差错例证较少,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相对间接;

2.而中国的内审工作按照管理层的要求比较多样化,比如我们集团的内审对财

务报表的审核非常严苛(四大做的审计在我们眼里是很外行的),对费用及销售渠道的合规性审计也很详尽,审计报告有充分的差错例证支持,与财务相关的审计发现也有量化的财务影响。

我有时确实会思考造成中西审计方法差别的原因,结论之一是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已经规范化,而且业务增长慢,95%的业务都可能是重复性的同质业务,新业务不多,外加高等教育普及,公司里绝大多数人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处在同一水平上,因此审计的重点是看这些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合法,业务流程有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

而中国仍然在高速发展,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对公司操作流程的发展演进要求很高,公司流程3年不更新就会不适应管理需求。另外,中国各地教育水平差别较大,

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同,很难用统一的流程规范来约束所有的公司行为。有审计师会发现,在审计中,经常在花费九牛二虎的力气了解公司流程之后,开始做穿行测试和样本测试,却又发现了更多书面没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一问又都是允许的。所以,在中国完全依赖流程审计很难行得通,更多的需要大量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来了解业务和发现问题。

当然,这只是中西方审计方法差别的原因之一,大家有其他见解也希望多多交流。至于说

文化冲突,水土不服,个人觉得应该不是大问题,从我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审

计经验来看,所谓的水土不服很多时候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不是审计师的沟通技巧有

问题,就是英语水平有问题。排除这些因素后,基本的审计效率还是可以保证的。当然,

在有些国家,我会借用4大事务所在当地的员工,主要用途是翻译和当地法规咨询,因为

在韩国和印度这种国家,你对着一大堆凭证和上面小虫子一样的文字,实在是会有点力不

从心。

撇开沟通层面的因素,在具体的企业治理上,我觉得各国公司有一定的层次差异。

1.西方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和澳洲,企业和员工遵纪守法的观念最强,对内审的

工作比较配合,内审工作会比较顺畅,较少会发现严重的问题,有不少审计发现是因为人头紧张而导致的内控疏忽,但也不常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后果。有时也会查出合规性问题,但往往是因为公司内部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不能送客户超过价值

XX美元的礼物等)在当地还没有得到贯彻所造成的。很少有真正严重的合规性问

题会在内审过程中发现。记得在几年来的审计中,除了日本的一家公司因为收入舞弊(总经理/财务总监被双开)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审计结论外,其他的公司基本

上都是合格的审计结论。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日本人的公司治理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无出其右者(欧洲没去审过,不了解)。公司虽然大都不用SAP,Oracle之类的高级系统,但财务账做的很清晰,每一个员工都勤劳肯干,谦虚有礼,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没有发现过在报销中作假贪公司小便宜的员工。很多人说日本人阳奉阴违,表面彬彬有礼,背地里很自私。但我觉得在职场和社会上,能在表面做到彬彬有礼不就足够了么?私底下人家是怎么样的人管我们什么事呢?又有哪里的人没有私心呢,人本质上不都是自私的么?当然日本也有自己根深蒂固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因为国家小法规相对简易,企业层面的违法风险比较低,但员工诚信问题也经常存在。我就发现过不少报销乱来的新加坡人和韩国人,这种贪公司小便宜的思想,不知道是受大中华文化影响的人都有的,还是国家和人民生活水平发展阶段造成的。在新加坡、香港和韩国发现的报销违规的人,不乏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中高层,所以我个人感觉至少报销

诚信的问题和个人经济水平关联度不大。这些国家大都想学日本社会的那种高度和谐,但老百姓的水平放在这里,光表面学是学不像的,往往因为底蕴不足而轻易“被榨出皮袍下的那点小来”。

在这些地区,企业后勤管理人员(比如财务和人事)会尽可能撇清自己的责任,外表上清高不易接近,实质是非常的胆小怕事,估计是因为这种小地方找工作实在不易,好不容易有个位子先把自己保护牢。审计时只要保持自己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沟通,不被他们抓住不够professional的小辫子,审计还是能够顺畅进行,他们该怎么配合还得怎么配合,发现审计问题也会仔细纠正。以前有人说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比中国高很多,所以内审也发现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我这些年的经验总结下来,只要你认真仔细的查,他们的问题一样不比中国的少。

3.印度。之所以把印度和中国分开说,实在因为这两个国家和其他国家相比太特

殊了。印度自称为“Incredible India”。Incredible这个词被希望从正面理解,但印度

社会的现实往往让外来者作出反向的解释。我的理解是Incredibly 低效,狡辩,缺

乏诚信。去过孟买的人都知道国际机场往市区方向在修轻轨,这条轻轨的完工进度终于从09年的40%爬升到13年的70%,用爬一点也不为过。但工程留给社会的

是拥堵不堪的街道和肮脏的环境。而这仅仅是印度诸多Incredible的一个缩影。就

算是这样,南印度的人(孟买所在)总是嘲笑北印度(首都新德里所在)的人是多么的低效和懒惰,实在让旁观者无言以对。

体现在公司治理上,很多人会说印度成本低。我想告诉你,印度的公司管理成本其实并不低,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仅有中国2/3水平的工人收入,但看不到的是他们要2个工人才能做中国1个工人作的活。外加极度官僚的政府和复杂的税务体系,还有欠钱不还的信用陷阱,能在印度赚到钱的外国公司少之又少。审计师需要花比其他地方更多的精力来和管理层沟通了解事项,发现审计问题后,管理层找借口夸夸其谈的本事要远超我见过的其他国家的人,解决问题更是会一拖再拖。我和不同公司的人沟通过在印度出差的经历,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出负面评价。不是大家不愿意在那里履行公司职责,实在是觉得是一种浪费生命,对牛弹琴的差事。

印度人对中国的评价有好坏两种极端。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一个垃圾满地,空气中始终弥漫着异味的地方,实在不愿意跟他们多争辩什么。国际差旅人士大都住在他们为数不多的国际连锁5星级酒店里,吃喝都在其中,平时交通有专车接送,没有强烈的想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愿望。平时透过车窗看到街上的行人,更多流露出的是一种同情而不是鄙夷的神情。

4. 中国。中国近100年来对于西方资本都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这里有听话的员工,庞大的市场,数量众多的中产阶级还有崇洋媚外的地方ZF。这些基本要素100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可以预期的将来也不会变,这也让中国成为第二个综合水平最像美国的国家。另外,民族的高度统一和巨大的人口数量让这个国家有着比美国深远的多的潜力。

公司治理上,中国公司的体量较大,业务复杂而又多变,各种问题花样百出,给内部审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位坛友肯定都有自己的观点,在这里我就不赘言了。结合10多年的审计经验来看,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了巨大的进步。10年前,基本上不管国企还是民企都可以说没有内控,基本上公司里几个老大一言堂,与外企的管理水平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碰到4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简直就像小粉丝碰到了大明星,事务所里的毛头小子说什么都当作经典来遵守。时至今日,随着事务所服务质量的下降和国内企业实力的迅速上升,此消彼长间,更加对等的格局已然形成。

国外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风险管理不力、缺乏透明度和无效的公司治理是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的一种控制机制,以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作用点,以监督、评价和咨询为职能,促进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建设,确保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持续有效运行,这既是内部审计的职责,更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其发展 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是随着一国经济、文化、法律意识和公司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内部审计的职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947年至1999年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先后7次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进行了新的定义,[1]集中反映了国际组织对内部审计理论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反映了社会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不断深入挖掘。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监督和评价始终是内部审计的两大核心职责,但监督和评价的范围在不断拓展,层次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实践中迅速发展并不断适应组织的需要,逐渐站在管理层甚至整个组织的高度,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目的。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内部审计师已经从事包括财务检查与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以及遵纪守法审计在内的综合性审计工作。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所面临风险的日益增长,传统上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已不能满足

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新定义和新的专业实务框架(PPF),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被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1999年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但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内涵,同时还明确了内部审计发挥职能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 1.新增了咨询服务功能。强调要通过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 2.明确了内部审计、评价和咨询服务的着力点。抛弃了以前“经营业务”、“组织活动”等模糊的定义语言,明确了内部审计职能有效发挥的着力点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

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3篇

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3篇)20XX年,XXX省某国企总经理被指控贪污受贿近4亿人民币,被立案调查。该国企总经理张某在担任XXX国营某公司经理期间,假借企业改制之名,通过虚设债务、低估资产、隐瞒债券等手段,将公司所属的房产、土地及债权非法转至由其成立并实际控制的私人公司名下,并逐步使上述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贪污国有资产价值人民币近4亿元。此外,张某在任期间,在公司项目开发、招投标过程中,为相关单位、个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贿赂。近年来,在我国严格惩治贪官过程中,像上述类似国有企业腐败案例频繁发生,挪用公款,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人员招聘混乱更是违法乱纪的重灾区。这一方面体现了国有企业组织管理不规范,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有的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而有的虽然有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只是监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应声虫”,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一、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现代公司制度日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国有大型企业特有的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下,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弱。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工作限制因素较多,开展独立审计较难。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仅受企业上级的直接领导,同时又受到其他业务部门的牵制和干预,经常要对企业审计风险和复

杂的人际关系进行统筹协调;二是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有的是与企业财务机构合署办公,或者被当做企业的普通职能部门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职能未充分发挥 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基本都停留在发生过的经济业务,重点大部分都放在发现问题上,只重视企业各类项目程序和结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项目前期立项和项目实施过程的审计监督意识不强,对后续整改的跟踪与监督力度不够。此外,在审计内容上还只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招投标和工程预决算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无法及时预测和应对各种各样的经济风险,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会计、审计等财务专业背景,而现代内部审计业务不仅仅包括财务报告、会计账簿的审计,更是要对企业内部控制、项目招投标、企业经营决策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审计,同时还要求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现有审计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明显不足。此外,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审计部门和人员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被边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等晋升又受到企业上级领导的决定,审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审计队伍素质建设比较滞后。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

审计学(审计失败案例)5

普华永道对萨蒂扬审计失败的分析 一、萨蒂扬公司简介 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咨询与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它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旨在帮助客户重新策划与重新创造其业务,而软件外包就是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萨蒂扬的理念与产品导致了巨大的技术变革,满足了最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位于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球541家公司提供服务,其中158 家为财富全球500 强与财富美国500 强企业。萨蒂扬在六大洲55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二、萨蒂扬巨额财务造假丑闻事件 2009年1月7日,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的领军企业、行业排名第四的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拉贾突然宣布辞职。在长达5页的辞职信中,他承认曾在“几年”间操纵公司账户,大幅夸大公司的利润,虚报资产。他在辞职信中表示,他操纵公司账户,夸大了过去几年的公司利润和债权规模,少报了公司负债,事情最终发展到无法收场的地步。拉贾在向董事会提交的信中承认,最初公司的实际营运利润与账面上显示的数据差距并不大。但随着公

司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上升,缺口也越来越大。他担心,如果公司被发现表现不佳,则可能会引发其它企业发起收购,进而导致这一缺口曝光,因此便想方设法隐瞒事实。其中,他用他和其它公司支持者所持股票作抵押。在过去两年里为萨蒂扬总共筹集了2.5亿美元贷款,以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但随该公司财富的缩水,这种欺骗手法越来越难以隐瞒。拉贾在信中说,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季中,萨蒂扬的实际销售额为4.34亿美元,但公司公布的数据是5.55亿美元。萨蒂扬公布的利润是1.36亿美元,但实际利润只有1,250万美元。该公司还公布可用现金为11亿美元,但实际只有6,600万美元,恐怕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巴维形容该事件为“令人恐怖的大地震”。萨蒂扬财务欺诈案,也由此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最大的公司丑闻。该案的主角萨蒂扬是印度第四大IT及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商,审计师则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作为一家享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萨蒂扬连续六年的审计中,居然没有发现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造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还是同马林加·拉贾的合谋欺诈? 三、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原因 1.次贷危机蔓延 2008年融海啸席卷整个欧美,印度外包业也被迅速殃及。据估计,印度IT产业40%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其外包产品

我的内审案例(4) ——谈谈在国外审计的感受

[本来想写一个案例,开篇有感而发说一说我在国外做内审的感想,没想到又写多了,先自成一篇,案例下一篇奉上] 前一阵子实在太忙,项目连轴转没有多来论坛报到。最近看到一篇帖子,让我有感而发,来论坛和大家讨论,顺道分享一个案例。 这个帖子说道中国内审到国外作审计,以及外国的内审来审计中国的子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文化冲突,水土不服——双方不能理解对方的真正用意,讨论(争论)的时候也是各说各的,最后审计的效率大打折扣。 我每年要在亚太地区的各个国家累计呆上5个月,主要时间是花在新加坡,悉尼,东京,孟买(悲剧吧……),以及一些其他中小国家。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内 审和西方内审更多的区别在审计的方法上: 1.西方内审大多数侧重内部控制和流程审计,所以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篇幅很 长(熟悉美国公司的人都知道,老美就是能“说”),但具体差错例证较少,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相对间接; 2.而中国的内审工作按照管理层的要求比较多样化,比如我们集团的内审对财 务报表的审核非常严苛(四大做的审计在我们眼里是很外行的),对费用及销售渠道的合规性审计也很详尽,审计报告有充分的差错例证支持,与财务相关的审计发现也有量化的财务影响。 我有时确实会思考造成中西审计方法差别的原因,结论之一是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已经规范化,而且业务增长慢,95%的业务都可能是重复性的同质业务,新业务不多,外加高等教育普及,公司里绝大多数人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处在同一水平上,因此审计的重点是看这些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合法,业务流程有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 而中国仍然在高速发展,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对公司操作流程的发展演进要求很高,公司流程3年不更新就会不适应管理需求。另外,中国各地教育水平差别较大, 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同,很难用统一的流程规范来约束所有的公司行为。有审计师会发现,在审计中,经常在花费九牛二虎的力气了解公司流程之后,开始做穿行测试和样本测试,却又发现了更多书面没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一问又都是允许的。所以,在中国完全依赖流程审计很难行得通,更多的需要大量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来了解业务和发现问题。 当然,这只是中西方审计方法差别的原因之一,大家有其他见解也希望多多交流。至于说 文化冲突,水土不服,个人觉得应该不是大问题,从我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审 计经验来看,所谓的水土不服很多时候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不是审计师的沟通技巧有 问题,就是英语水平有问题。排除这些因素后,基本的审计效率还是可以保证的。当然, 在有些国家,我会借用4大事务所在当地的员工,主要用途是翻译和当地法规咨询,因为 在韩国和印度这种国家,你对着一大堆凭证和上面小虫子一样的文字,实在是会有点力不 从心。

通用公司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

通用公司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 财务中的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各个业务、控制进行遵循方针、有效使用资源等方面的评价,下面的这篇文章是关于通用公司内部审计成功案例分析! 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内部审计 GE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产业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公司。该公司有12大类产品和服务项目,包括家用电器、广播设备、航空机械、科技新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等。 (一)GE内部审计目标与内容 GE为其公司审计署规定了即使在美国公司中也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工作目标:超越账本、深入业务。这一措施的运用使得他们在检查和改善下属单位的经营状况、保证投资效果符合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方面开创了极为成功的范例。 GE的内部审计包括两类:首先是下属企业财务部门自己的审计,重点审查其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总

公司的规定;其次是总公司一级的审计。最能代表GE特色的是其公司审计署的审计。 (二)GE内部审计的特色 GE认为,要做好审计工作,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必须解决,一个是共同接受的会计标准和原则,另一个是双重报告系统。 总公司财务部保存有一套国家出版的会计标准和原则,每级财务部门的职责就是坚持贯彻这些原则。公司的财务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会计结构,各个企业围绕此结构运行。此结构有助于坚持共同的会计标准和原则,审计主要监督的就是各下属企业是否认真遵守了这些标准和原则。 处理审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双重报告原则。每个产业集团的财务负责人既要向本企业的负责人报告,还直接向总公司的财务副总裁报告。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首先从查账入手,但决不止步于单纯查账,而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可能有问题的业务,包括业务流程和有关策略、措施,意在从中发现经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 内部审计并非诞生于世纪初,它是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为适应 管理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几番更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也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产业和类型,为何内部审计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内部审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如何?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文章将作出详细解答。 在年月的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中,唯一获判无罪的高层管理人员就是安然的首席内审员。年月,世界通讯公司再度爆发财务丑闻,其虚构的近亿美元利润创下了财务舞弊的世界记录。与安然事件类似,世通的财务舞弊也是由三位内审人员在执行内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忠于职守、排除种种困扰、承受巨大的压力,毅然将世通的舞弊行为昭示于天下。 在上述各案中,尽管内审人员都恪尽职守,但为何仍阻挡不了此类弊案的发生?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是企业对绩效的追逐已 超过对高层主管道德价值和企业良心的关注?还是影响企业有效运作 的基础框架已年久失修、不堪重负呢?这对处于内审领先地位,向来对企业执行严格监管的美国及其相关监管单位,不啻于巨大的耻辱和一个当头棒喝;而全球企业也都开始重新思考内审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起到的作用,并且审视包含公司层面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应如何完善。《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此期间,

内审和审计委员会,似乎被企业和多数企业利益相关团体视为维护企业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国外内审产生的背景 世纪末、世纪初,托拉斯和康采恩等组织快速发展和扩张,逐渐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了垄断地位。例如,年,美国钢铁公司垄断了全国钢产量的。这些经营规模庞大的企业,经营地点分散,经营业务复杂,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像以前那样在所有的经营活动上亲历亲为,由此,分权管理和多级控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之一。然而这种营运模式要想运作有效,势必需要建立适当的制度和程序以规范员工在日常营运作业中的合规合理性。 除此之外,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专职部门去审查、评价和报告这些作业执行的结果,并做出适时的反馈。一个与业务控制并列但相对独立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便由此诞生。年,德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商蒂森克虏伯公司开始设置内审部门,美国则在铁路行业最先配备内审人员。 国外内审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控制和监督的需要也逐步提高。世纪初,内审在美国问世,并随即在英国和日本快速发展。数十年来,其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协助企业达成目标、提供咨询,并成为和不可或缺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究(一)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探究(一) 作者:李正楠王淑琴孙克新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成为客观要求。客观地研究和探讨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对于积极探索新的审计理论框架、防范审计风险、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新的审计理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探讨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并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组织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的冲击。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单位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使内部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当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各级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组织、推动和指导下,以及各部门、单位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内部审计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内部审计的必须性也得到广泛认同。审计监督制度的实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监督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保证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的审计事业恢复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缺少历史经历的积累,所以。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地位尤显薄弱 迄今为止。理论界始终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只要独立于他们所审计的经济活动之外。就可以处于超脱的地位,就能够在内部审计中做到客观、公正。然而。事实上有很多因素制约了审计独立性的发挥:1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强,审计工作也就最有效。但实际中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挂靠或隶属某个部门,即使单独设置。其地位也与单位里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加上内部审计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处理权,查出违纪违规的问题后,只能移交、建议或督促其他有决定权的部门处理。这就削弱了审计应有的监督职能。2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下行使职责,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领导人的牵制,被领导的长官意志左右。使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许多限制。3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单位职工,与其他职工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审计人员的工作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4内部审计人员的一切福利关系都在本单位,且掌握在有可能成为其审计对象的其他职能部门手中,客观上也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事项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因素,所以审计质量有时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在顺应形势变化方面较慢 1重监督、轻管理服务的思想仍然存在。 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一直是监督与服务并举,但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是监督职能,侧重的是对单位内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虽然初步开展了内部控制审计和管理审计,但过多强调的还是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内部审计的理解还停留在被动的“经济警察”这一监督功能层面,缺乏对审计的管理功能、增值功能的理解,从而忽略了它的管理服务作用。所以,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仍然集中在财务领域,很少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 2事后审计的缺陷日渐突出。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大都趋于事后审计。但很多经济活动事项的问题往往都发生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如果审计人员早期不能介入,只是到了招投标或要拍板决策时审计才参与监督,则这样的监督无异于走形式,根本起不到监督的目的。以史为鉴固然很有必要。这种审计方式也能帮助单位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亡羊补牢,然而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其对潜在的和未知的风险却难以发挥预警和规避、防范作用,造成的损失也很难挽回,远不如事前就

内地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0例

[案例01] 银广夏审计失败案 --案例主题:道德风险\专业判断\职业谨慎 一、案情简介 银广夏股份公司以“倒推”的方法,根据“成本”计算出“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并据此安排每个月的进料和出货单以及每月、每季度财务数据,同时采取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交纳税金)、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手法: (1)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 (2)2000年虚增利润5.2 亿元。 其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出具无保留意见,被移交司法机关侦察,2003年9月16日银川中级法院作出判决: 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注册会计师刘某某、徐某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2年3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二、法院审理 (一)公诉人起诉 1.明知YGX及天津GX的财务报告可能虚假,却未实施有效询证、认证及核查程序; 1)指派的审计人员在对天津GX进行审计时,严重违反审计规定,委托天津GX董博等人代替审计人员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询证,致使董博得以伪造询证结果; 2)两位会计师在不辨真伪、不履行三级复核有关要求的情况下,仍先后为银广夏出具了1999年度、2000年度“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银广夏虚假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2.具备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中介机构人员 2)主观要件:属于主观故意 3)客体要件:中介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 提供虚假证明 (二)会计师答辩 1.起诉书认定的注册会计师明知财务报表“可能虚假”就存在主观推定; 2.检察机关随意不能以“可能“为理由办案,否则严重当事人合法民权益; 3 .现有审计技术手段难以发现公司系统化造假; 4.会计师行为不具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1)没有明知行为 2)没有串通舞弊 3)没有证据证明“明知” (三)法院的判决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三、失败原因

国内外案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示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f1237147.html, 国内外案例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启示与思考 作者:陈新钱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些热点案例,笔者分析研究了诸多案例,发觉绝大部分案 例都有一定的共性,案例发生主体均不同程度存在内部控制缺失的问题。一方面,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甚至在设计上规避监督,有的案例大到制造世界骗局;另一方面,个别组织基本没有将重点放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上,出现问题,首先想尽办法掩盖问题,想侥幸通过应急公关来消除危机影响,不能正视内控危机,从消除内控隐患的方面去解决危机。而这些热点案例最终被揭露出来,一是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并揭开黑幕,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及其人员的重要性。一些案例的内部审计人员凭借出色的观察力、敏锐的职业敏感、不畏权势的勇气,揭开了惊天舞弊的黑幕。二是国内外舆论和普通民众的监督,促使公权部门的介入,查处舞弊案件。 关键词:内部控制;启示转型;人员素质 一、启示 (一)内部控制的评测是内部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国内外案例突显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实,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重要标志是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也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事实上,正因为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才从原来审计工作从以经济业务检查为基础的详细审计,发展成为现在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因此,内部审计最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做好内部控制评价,成为内部审计的看家本领,成为内部审计的执业秘诀。IIA年度调查表明最重要的三类审计业务是内部控制审计(85.6%)、业务审计(79%)、舞弊调查(56.3%)。我国内部审计不论如何发展,其业务范围不论变得多广,都不能抛弃内部控制审计这一内部审计的基本范畴。 (二)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现在,各种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手法多样,花样百出,审计人员应像好猎人一样,斗智斗勇,纠出“蛀虫”,审出审计的尊严与威信来。一些案例中,内审人员能够揭露弊案,就在于审计人员能够明察秋毫,凭借审计人员特有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坚持自身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审计值得尊敬和贺彩,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现实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地位不高,权威性还不够。甚至存在相关审计结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认可,专业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的现象。当然其中不排除一些项目特别是经济责任项目,当事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干扰,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但是,国内外揭露出的各种案例带给我们又一重要启示:内部审计人员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位而无为”借口的背后,可能是“无为而无位”。内部审计首先要有所作为,然后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 二、思考

内部审计案例与答案

案例一:大地电焊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业务是按照销售合同进行的,当生产车间产品完工后,填制产成品入库单,验收合格后入库。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仓库发货和运输部门办理托收手续。产品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后转来的发货通知单开具发票,并据以登记产成品明细账,运输部门将其与销售票一并送交财务部门,财务将其与销售合同核对后,开具运杂费清单,通知出纳人员办理货款结算,并进行账务处理。请点评此案例中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并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案例二:背景资料 某公司审计部于2009年3月派出审计组,对子公司H公司200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 1.审计组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情况,摘录如下: ⑴货币资金业务。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分管财务的总经理个人印章由其授权办公室主任梁某保管;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批准后,方可坐支现金;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员李某负责定期编制。 ⑵销售与收款业务。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会计张某不经手货币资金;负责赊销和审批的职员刘某不涉及销货业务的执行;销售价格、运费和折扣由销售人员何某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谈判决定;应收票据的保管和贴现由会计王某专门负责。 ⑶材料采购与领用。材料采购由仓库提出书面申请,由采购部门批准并发出订购单;采购的材料到货时,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验收入库;材料发出时,由生产部门经批准后填制一式四联的领料单,仓库发出材料后,将领料单分送生产部门、会计部门和仓库核存。期末的盘点由仓库保管人员林某和赖某共同负责进行。 ⑷设备采购与报废。设备采购由采购部门确定需要量并提出设备购置申请书;采购的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设备验收合格后,由采购部门开具付款通知书,交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设备报废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报废单,经批准报废后,通知财务部门注销相关账面记录。 2.该公司财务部门有3位员工要进行合理分工,以承担以下8项工作,分工结果要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⑴记录并保管总账;⑵记录并保管应付账款明细账;⑶记录并保管应收账款明细账;⑷记录货币资金日记账;⑸记录、填写支票;⑹发出销货退回及折让的贷项通知书;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⑻保管并送存现金收入。 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公司上述内部控制中的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 2.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就上述8项工作如何分配给3位员工提出审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案例三:资料 XX集团公司审计部于2003年6月派出审计组,对其子公司南华公司2002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 (一)审计人员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时,发现如下情况: 1、仓库发运商品出库时,由仓库管理员根据顾客订单,填制一式三联的销货单。在各联上签章后,第一联代发运单,由运输部门依单配货、包装,随货交顾客;第二联送会计部门记账;第三联按顺序连同订单一并留存仓库。 2、为了方便生产加工,验收后的一些材料货物直接堆放在车间机器旁准备加工。 3、财务部经理被授权签署支票,但由于其经常出差,出差时便将其支票留在出纳处。出纳经审核相关凭证后签署支票。审计人员进行了业务穿行测试,追查了两笔业务,未发现出纳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审计部廖安泰 今年以来,公司党组提出“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审计工作也必须按照公司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定位、完善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谋划工作、以实际行动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一、对近年来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估价 1、内部审计得到公司党组和各级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甘肃省电力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按照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落实“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不断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创英同志从审计的定位、职能、目标、任务、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审计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审计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主要问题,及时向总经理或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审计工作得到了公司党组的肯定。 2、审计基础管理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公司在完成各类审计项目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基础工作建设,在制度建设、体系完善、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注重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教育培训等方

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先后出台了《甘肃省电力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办法》等10个审计业务工作指南,修订和下发了《甘肃省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细则》及《甘肃省电力公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两个审计工作制度,制定了《甘肃省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争先创优”考评管理办法》,编制了公司的“十一五”审计发展规划,以制度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了审计基础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制度齐全、体系完整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为公司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注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的整训、交流和考核来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成效显著。一是采用举办专题讲座、远程培训、集中整训、外出考察多种方式强化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督促公司系统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技能、增强审计本领,初步提升了审计人员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控风险、提升质量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通过充实审计人员和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轮岗、培训、交流、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调整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年龄结构,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审计专业干部队伍。三是教育和要求广大审计人员逐步牢固树立了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形势、研究问题、谋划工作,树立了快速度、高效益、大服务、同受益的新理念,通过廉洁高效、真诚规范的工作作风塑造了良好的内部审计形象。 3、“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内部审计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也不断与国际接轨,更加趋于规范。但是,相较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而言,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仍是落后许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和标准,有必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分析内部审计的定义标准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一、内部审计的定位分析 ( 一) 初期定位 内部审计的初期定位主要是辅助国家进行审计的监督工作。早期关于内部审计并没有完整的法律配套文件,只出台了简单的标志性文件,但我国中央政府也先后采取了行政手段在国企和事业行政单位中实施内部审计。《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是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其本质定位仍是以辅助国家审计监督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及其监督职能为主。 ( 二) 定位发展 1、内部审计新定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转折点在于《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颁布。该规定的内容包括: 职责范围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到监督和评价本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目标更加明确,促进和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可见,内部审计在职能和目标方面均发生质的改变。从职能来看,其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传统的监督

而是转变为监督评价并行的职能,而在目标的定位上更是以企业的自身发展为主。由此可知,彼时的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企业。 2、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地位的界定。原先的审计工作以上级或国家审计部门为主导,内部审计行业只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在新的文献颁布之后,内部审计由学会转变为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由民政部批准成立,此后,内部审计协会成为行业内特有的自律组织,负责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而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可见,我国的内部审计有了较大的独立性,且不断朝着法制规范化发展,这也不断推进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发展。 ( 三) 未来定位 1、增加企业价值。从其定义上可明确地看出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服务企业为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偏差,因此,距离这个目标的实现仍有差距。如今,企业把实现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基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检查和监督,而应该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将监督和评估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应该不断改善监督问题,及时纠正内审人员的不良作风和现象。同时,要能够及时的找出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案。如此,才能够使国内的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定位更好更快实现。 2、引入咨询管理服务。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职能定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引入咨询管理服务和监督评价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及其答案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一、发现的问题 1、A公司财务核算没有真实反映其经营成果,存在虚假核算情况。具体如下:(1)明显已经收不回的应收账款200万元,仍在挂账中,没有核销。(2)已经收回的被核销的应收账款,没有入帐内核算。(3)虚列收入4000万元。(4)存货毁损100万元,没有在账内如实反映。 2、私设小金库。A公司对收回的被核销的应收账款不入账,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取得利息收入不入账等形式套取公司现金68万元,用来私设小金库。 3、A公司缺乏管理机制,公司管理漏洞较多。 (1)A公司因经营不善被骗200万元,没有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管理没有到位。(2)擅自开展期货业务,造成巨额亏损。(3)不重视产品质量管理,造成产品销售困难。(4)没有按期开展存货清查业务,致使存货质量不佳,存在损毁现象。(5)存货的出入库管理不严,容易被人冒领,存货损失的风险较高。(6)采购物资管理不严,只是采购物资质量不佳,同时对付款审核不严,没有留足质保金,只是索赔困难。 4、A公司技术开发工作落后,已经对企业发展构成较大的影响。 5、A公司负责人拒绝提供许多和其有关的一些经营业务,包括许多费用报销的情况,造成审计核实困难。 6、A公司营销部门独自成立P服务公司,截留公司收入,为少部分人谋福利,P服务公司的收入应该是A公司的收入,但被营销部门人为进行了分离,只是收入被截留。同时,P服务公司根据成立时资金的来源,实质上应属于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应按财务制度规定与P服务公司予以合并报表。 二、审计建议 1、A公司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立即将公司出纳和会计业务相分离,以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降低舞弊的风险。 2、A公司的开办费上市发行费报销混乱,而且A公司负责人拒绝提供有些情况,只是审计组无法全部摸清事实。建议公司由公司纪委对A公司的开办费、上市发行费展开专项调查,审查清楚事实真相。同时,对审计已查明的一些事实,如超标准报销手机话费8万元,虚开的发票22000元及白条报销650元等予以退回。 3、建议A公司对购入的没有列入帐内管理的10台笔记本电脑指派专人寻找其下落,如丢失,追究A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由于管理不严的责任。 4、建议A公司将套取的60万元现金的支出明细立即上报B集团公司,并采取措施,杜绝今后类似现象的发生。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国际审计学院 学年论文 13 级国审1 班级 题目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邓文哲学号13010403 指导教师陈丹萍职称教授 2016 年9 月1 日

国际审计学院学年论文指导记录、评语及成绩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自发展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其他各方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发展的道路上依旧面临不少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系统分析,总结以往的发展规律和经验,对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趋势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加之全球化的推动力,企业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主体,因而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范围、职能和影响都进一步扩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监督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都发挥了重要意义。同时,国际的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出了许多新的审计理念,审计范围已经由鉴证业务向评价业务拓展,使内部审计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至今,也开始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系统地分析当今的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后内审的发展脉络。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的大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权益变动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审计报告,维护所有者权益。同时,也为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1所以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内部审计的地位愈来愈得到重视,影响力度也愈来愈大,但由于受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和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企业的内审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会时刻影响着今后内审的发展道路,所以,详细地分析这些问题能给予我们内审发展的启示。 (一)形式上独立性受到限制 首先,我国企业内审的首要问题便是独立性依然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1张天姣,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对策,社科纵横,2013

国际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国际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多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充分肯定。IIA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内部审计的未来呈现下列十大发展趋势。 1、审计的模式从控制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在过去数十年中,控制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普遍使用的审计方法。它使审计人员容易将审计重点偏向于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忽视了单位本身的目标。在未检查本单位的目标和所处风险前直接评估控制程序,其结果意义不大,因为审计人员无法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控制,哪些控制对于风险而言是最重要的,以及缺少哪些控制。这一审计模式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多余的控制阻碍了组织程序的正常动作,沟通变得更加困难。由于控制的改变滞后于经营环境的迅猛变化,使得对过去形成的、与本单位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无关的控制进行审计变得缺乏意义。 没有风险就没有控制,控制只为管理风险而存在。不分析风险而想有效地评价控制是不可能的。最新的控制模型如美国的COSO报告、加拿大的COCO报告、英国的Cadbury 报告及南非的King报告,都将风险评估引入了内部控制并将其列为控制的核心。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人员开始关心组织所面临的风险,使审计人员必须根据风险评估的思路开展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使审计报告将目前的控制与策略计划和风险评估连接起来,审计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从着眼于风险到着眼于经营环境 经营环境是风险的根源,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它设计的。风险的来源——对单位产生威胁的危险和创造潜在收益的机遇,必须成为风险分析的焦点。这些条件、情况、危险和机遇就是可能影响单位经营的环境。 经营环境包括一组相关内容: (1)一般环境:国际的,经济的,法规的,政治的,环保的,知识的,科技的,社会的; (2)社会环境:社会的,私人的,非盈利性的,公共的,以及宗教的;

2009年内部审计情景案例精选

案例1: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 案例2:天机泄露——内审报告落入税务局之手 案例3:有所作为——不出差情况下,审计师在总部办公室做什么? 案例4:单文孤证——当事人质疑审计证据系伪造 案例5:风险权衡——尽职调查遭遇小金库 案例6:内审雷区——销售人员费用审计 案例7:黑脸白脸——内部审计师被指责咄咄逼人,怎么办? 案例8:隐形杀手——被审单位兴师问罪 案例9:任人不明——审计报告和审计人员遭到质疑 案例10:迷雾重重——对一起舞弊调查案例的探讨 案例11:亡羊补牢——已结算工程款,事后审计核减如何追讨 案例1、跨越雷池---人力资源审计引发大麻烦 某公司审计总监李由现在一筹莫展,桌子上醒目的文件是人力资源总监送来的关于公司工资信息泄密情况通报,李由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几次抓成一团,又几次摊开,眉宇一直未能展开。 半月前,公司薪酬委员会兼审计委员会主席,提请审计部做一份审计调查,了解公司中层人员薪资政策及其调整情况,供薪酬委员会讨论公司薪酬政策参考,同时指示,对薪资调整流程实施专项审计。 由于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审计部门从未做过薪酬福利方面的审计,原来人力资源审计仅限于人力资源招募、录用、晋升、考核和培训方面审计,且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都不列入审计范围,人员晋升流程中涉及晋升后薪资调整文件也不向审计部门提供。因此接到这个任务,李由立即想到了授权,审计通知书由董事长亲自签发,总经理也专门找了人力资源总监面谈。 李由派出了审计部最强的两员干将,并专门就此项审计单独签署了保密协议,明确要求对薪酬等敏感信息保密。审计见面会和结束沟通会议上,人力资源总监一直没有好脸色,尤其在结束沟通会议上对审计发现很是反感,将很多问题推说为出于保密要求。 现在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初稿已出,在人力资源部征求意见多日,人力资源部没有按期回复,却整来一份泄密情况通报。通报指出:公司一直实行薪酬保密制度,对工资信息实行不公开、不询问、不讨论的三不政策多年,员工对于薪酬从未有过攀比等。 疑:最近进行的审计泄露了薪酬机密。公司在这几天收到数份加薪申请,加薪申请人将自己的薪酬与多个自认为同岗、同档次应该同酬的员工进行了详细比较,所提数据相当准确,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人力资源部正在安抚加薪申请人,对其提供的其它员工薪酬信息不予承认,并要求其提供信息源,相关员工讳莫如深。通报还指出某加薪申请人入职时就是审计师王亮推荐的。让李由更头痛的是,通报提到的那位审计师王亮向他提出了离职申请,原因也来自于这次审计。王亮在审计中发现,公司薪资调整制度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审计部门的员工普遍低于公司其它部门,而且审计部每年加薪申请均被调减为按最低增资额调整,而其它部门还出现申请少,批得多的情况,而那些人往往是审计出问题被处罚的人,审计处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作业—案例分析题 2013年5月

审计失败的案例:麦科特欺诈上市审计失败案 背景资料: 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前身是1993年2月成立的麦科特集团机电开发总公司,这是一家联营公司,四家出资者为麦科特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新标志和光学仪器工业公司。1994年更名为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麦科特集团。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占有麦科特()光学机电75%的股份。 按照《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公司改制上市的有关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上市,需要达到以下条件:股份公司发起人至少为五家,连续三年盈利,资产要以历史成本计算,不能通过资产评估增加,否则就要按新设公司看待,需成立三年后才能申请上市。 造假事实: 不拥有厂房、土地和大多数设备的产权的麦科特()光机电公司,几乎不可能拥有巨额资产,也达不到上市条件。实际上,麦科特上市时1.1亿左右的净资产规模,是一个从目标倒推而来的数字。 造假手段一: 将麦科特()光学机电在1993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18日期间已进口的机器设备由原进口报关价格13450120港元提高到108086735.69港元,价格虚增94636615.69港元,由市海关出具了容虚假的《中华人民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进口货物解除监管证明》,从而确定上述进口机器设备产权归属麦科特()光学机电所有。 造假手段二: 采用倒制会计凭证等办法编造麦科特()光学机电虚假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使麦科特()光学机电从1996年到1998年底的会计报表累计虚增净利润84588058.32元人民币,1999年度麦科特()光学机电继续采用虚增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方法虚增了1999年度净利润40274410.92元人民币。因此,麦科特()光学机电1996年至1999年度累计虚增净利润达124862469.24元人民币,其控股母公司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根据麦科特()光学机电每年虚增的净利润增大本身的长期投资额和投资收益,从而使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截至1999年12月31日累计虚增了净利润113076143.10元人民币。 造假手段三: 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采用以“以表代账”的方法虚增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截至1998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累计虚增了总资产240083190.55元人民币,虚增了负债总额126735866.11元人民币,虚增了净资产113347324.44元人民币。1999年度公司继续虚假增加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后,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至1999年12月31日止累计虚增净资产123329920.49元人民币,虚增了应付股东利润22000000元人民币,与之对应虚增的资产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金额119309808.31元人民币。 造假手段四: 经上述会计处理后,麦科特()光学机电和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虚假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后的麦科特光电股份1996年至1999年末虚增了净资产118623122.72元人民币,虚增了应付股东利润23100000元人民币。1997年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