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含量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金锡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氟化物析出EDTA络合滴定法试验报告(送审稿)二O一五年五月金锡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氟化物析出EDTA络合滴定法1.前言金锡合金具有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抗热疲劳和蠕变性能优良,熔点低,流动性好等特点,使其成为光电子封装的最佳焊料,随着光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对金锡焊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银合金中常量锡的测定采用容量法,文献[1、2]用加入氟化物的方法测定锡量;文献[3]用差减的方法测得锡量;复杂物料中锡的测定用碘酸钾滴定[4]。
银合金中锡量的测定,我国已有行标[1],标准适用于AgCuSn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5%~25%;锡铅焊料中锡量的测定【5】采用的是碘化钾滴定法,测定范围为0.40%~97.0%.;锡酸钠中锡量的测定【6】采用的是碘化钾滴定法,测定范围为35.00%~44.00%;二氧化锡中二氧化锡量的测定【7】采用的是碘化钾滴定法,测定范围为>95%;锡精矿、钨精矿中锡量的测定【8、9】也采用的是碘化钾滴定法。
碘化钾滴定锡量的方法是一氧化还原的分析方法,在含金合金中不适用。
金合金中常量锡的测定国内尚未见报道。
在络合测定方法中金的存在影响锡量的测定,因此需要分离金。
我们用亚硫酸还原金为金属金,消除金的干扰,采用氟化物容量分析法测定锡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拟定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金锡合金中15%~95%锡量的测定。
本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
本方法选择性好、易于掌握、操作简便。
2. 实验部分2.1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一次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1.1 六次甲基四胺。
2.1.2 盐酸(ρ1.19 g/mL)。
2.1.3 硝酸(ρ1.42 g/mL)。
2.1.4 亚硫酸(ρ1.03 g/mL)。
2.1.5 盐酸溶液(1+1)。
2.1.6 盐酸溶液(1+4)。
2.1.7 盐酸溶液(2+9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一、实验目的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含量。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法是根据原子的化学反应的特点,利用原子的光谱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从而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中含量未知的元素。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样品经灼烧成原子后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在某种谱仪内,测量发射光强度。
根据谱仪的读数,计算采样流水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即可得到定量结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利用石墨炉发射原子吸收光,从而定性或定量地分析物质中锡的含量。
锡光谱的原子吸收吸收系数高,因此可以精确测定质地较细的悬浮液或液相溶液中的含量,尤其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精确测定微量元素在土壤样品中的含量,准确度较高。
三、实验相关仪器(1)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可对样品中的样品子量元素成分进行分析;(2)干燥箱:用于样品干燥;(3)量筒:量取精密液体;(4)分液器:用于样品的分析;(5)精密天平:用于称取精密量的固体样品。
四、实验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采集少量土壤样品,一般100g~200g,然后用普通尘布擦洗并用缓冲液充分搅拌,然后用筛子筛洗,将筛子上的样品收集入量筒,加入等量的缓冲液混合,备用。
(2)样品制样与分析将缓冲液中的样品放入研磨器内,用研磨器将样品细化,用200mL量筒中缓冲液稀释成悬浮液,放入干燥箱中干燥,然后用精量天平将干燥的样品成粉状收集入无磁的小瓶中,放入石墨炉中分析。
按照实验要求经操作后,将原子吸收仪读取的数据控制电脑中进行计算,根据实验室验证中比较元素的标准组分及已知含量,可以准确求得样品中各元素的浓度或重量百分率。
五、实验结果实验在谱仪中读取数据特点曲线图如下:图:实验曲线图根据实验,土壤样品的锡的含量为0.6~1.6mg/kg。
六、实验结论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锡,可准确测定其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锡在土壤样品中的含量。
有机锡含量测定前言有机锡有机锡化合物(organoti ncom pounds)通常有一烃基锡、二烃基锡、三烃基锡和四烃基锡化合物四种类型。
通式为R-SnX4-。
,式中R代表烃基团,可为烷基或苯基等;n表)9<烃基数(。
为l一4);X可以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或氟、氯、溴、碘、氧等。
本类化合物多为油状液体或固体,具有腐败的青草气味和强烈的刺激性。
密度空气大,常温下易挥发。
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机体,但三苯基锡不易透过无损皮肤。
主要经肾脏和消化道排出,有的可经呼吸道、唾液、乳汁排出。
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在工业上用作电缆、油漆、造纸、木材、纺织品等的防腐三甲基锡(t rim eth yl t i n,TM T)化合物大多为液态,有异味。
曾被用作化学消毒剂和真菌、细菌、昆虫的杀灭剂。
近年来,甲基锡作为无铅塑料稳定剂的代用品得到广泛使用,二甲基氯化锡是主要成分,本身并无神经毒性,三甲基锡是主要的杂质之一。
三甲基锡受热时易挥发,在合成及使用甲基锡稳定剂过程中,均可发生中.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有机锡化合物,它最初是由格式试剂与锡的氯化物反应制备的,后来又发现了金属锡与卤代氢直接反应制备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并替代了前者为主要的合成方法. 20世纪40年代,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有机锡化合物在工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其产量逐年递增,从1965年的5千吨,到1985年即达到4万吨,5001年侧突破了20万吨.其用途日益广泛,目前大约有2/3的有机锡产品用于非毒性方面,其他的则用于生物杀伤剂.同时,一些在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环境中的有机锡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近20年来,环境中有机锡的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有机锡化合物已成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国家已将其列入优先污染控制的“黑名单”。
实验十二 罐头食品中锡含量的测定(苯芴酮比色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苯芴酮比色法测定重金属元素锡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2.了解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了解罐头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锡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样品经HNO 3-H 2SO 4消化后,破坏了有机化合物,并将部分Sn 2+→Sn 4+。
在弱酸性(pH1.0~1.2)溶液中,Sn 4+与苯芴酮生成微溶性的橙红色络合物(λmax =490nm ), 在保护性胶体(动物胶)存在下进行比色测定, 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反应式如下:橙红色络合物(λmax =490nm )干扰离子有Fe, Ge, Sb, Co, Ga 等,加入抗坏血酸和酒石酸均可掩蔽。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试剂—①消化试剂—浓HNO 3+浓H 2SO 4②调pH 试剂—1%酚酞(95%乙醇)+1:1氨水③保护试剂—0.5%动物胶(临用时配制)④掩蔽剂—1%抗坏血酸(临用时配制)+10%酒石酸⑤1:9 H 2SO 4⑥显色剂—0.01% 苯芴酮(甲醇配制):称取0.010g 苯芴酮(2,3,7-三羟基-6-荧光酮)加少量甲醇及1:9 H 2SO 4数滴溶解,以甲醇稀释至100ml 。
⑦Sn 标准溶液—10μg/ml (1:9 H 2SO 4稀释):精密称取0.1000g 金属锡(99.99%),置于50ml 烧杯中,加10ml H 2SO 4,盖上表面皿,加热至锡完全溶解,移去表面皿,继续加热至产生浓白烟,冷却,慢慢加5ml 水,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9 H 2SO 4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用1:9 H 2SO 4稀释至100ml ,混匀即含锡1mg/ml 。
使用时再以1:9 H 2SO 4稀释至含锡10μg/ml 。
O C 6H 5OH OH O H O +Sn 2 4+ pH1.0~1.2 Sn O C 6H 5O O O H O OC 6H 5O O OH O +4H +2.仪器—①可见光分光度计②具塞比色管,50ml③容量瓶及K 氏烧瓶等常规玻璃器皿四、测定方法—1.样品处理①将样品捣碎并搅拌均匀,称取适量样品 (5.00 g )入250~500mlK 氏烧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有机锡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有机锡的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鱼类㊁贝类㊁葡萄酒和酱油等样品中二甲基锡㊁三甲基锡㊁一丁基锡㊁二丁基锡㊁三丁基锡㊁一苯基锡㊁二苯基锡㊁三苯基锡的测定㊂2原理分别以一甲基锡为单取代有机锡的内标,三丙基锡为二㊁三取代有机锡的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㊂在试样中定量加入一甲基锡和三丙基锡内标,超声辅助将有机锡提取出来,有机溶剂萃取,提取后的样品溶液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㊁戊基格林试剂衍生㊁衍生化产物再经弗罗里硅土(F l o r i s i l)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 C-P F P D)测定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3.1试剂3.1.1正己烷(n-C6H14):重蒸㊂3.1.2四氢呋喃(C H2C H2O C H2C H2):重蒸㊂3.1.3乙酸乙酯(C H3C O O C2H5):重蒸㊂3.1.4环己烷(C6H12):重蒸㊂3.1.5甲醇(C H3O H)㊂3.1.6无水乙醚(C2H5O C2H5)㊂3.1.7溴代正戊烷(n-C5H12B r)㊂3.1.8无水硫酸钠(N a2S O4):将无水硫酸钠置干燥箱中,于120ħ干燥4h,冷却后,密闭保存㊂3.1.9氯化钠(N a C l)㊂3.1.10硫酸(H2S O4):优级纯㊂3.1.11盐酸(H C l):优级纯㊂3.1.12氢溴酸(H B r)㊂3.1.1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N a2)㊂3.1.14金属钠(N a)㊂3.1.15镁条(M g)㊂3.1.16环庚三烯酚酮(t r o p o l o n e):98%㊂3.1.17弗罗里硅土(F l o r i s i l):0.147mm~0.25mm(60目~100目),120ħ烘烤12h㊂3.1.18聚苯乙烯凝胶:0.075mm~0.147mm(100目~200目),或同类产品㊂3.2试剂配制3.2.1环庚三烯酚酮-正己烷溶液(0.03%):量取正己烷100m L,加入0.03g环庚三烯酚酮混匀㊂3.2.2氯化钠溶液(20g/L):称取氯化钠100g,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 L㊂3.2.3饱和氯化钠溶液:在100m L水中加入过量氯化钠,水浴使溶解,恢复室温后要求结晶析出㊂3.2.4甲醇-水溶液(4+1):取甲醇适量,制备甲醇-水(4+1)溶液,并根据每1m L甲醇加1μL盐酸的要求,加入盐酸,制得含盐酸的甲醇-水(4+1)溶液㊂3.2.5氢溴酸-四氢呋喃溶液(1+20):取氢溴酸和四氢呋喃各适量,按照1+20的比例制备成溶液㊂3.3标准品3.3.1有机锡标准品及其标准溶液:见附录A㊂除二甲基锡㊁三丁基锡纯度为95%外,其他标准品纯度均大于97%㊂3.3.2内标:一甲基锡(MMT)和三丙基锡(T P r T)标准品:纯度>98%㊂3.4标准溶液配制3.4.1有机锡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有机锡的标准品适量,置于10m L烧杯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2.4)溶解,转移到1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于-20ħ冰箱保存㊂3.4.2内标标准贮备溶液:准确称取内标适量,置于10m L烧杯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2.4)溶解,转移到10m 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㊂于-20ħ冰箱保存㊂3.4.3有机锡标准及内标中间溶液:量取有机锡标准或内标贮备液适量,用甲醇-水溶液(3.2.4)稀释100倍,质量浓度见附录A㊂于-20ħ冰箱保存㊂3.4.4有机锡标准及内标工作溶液:量取有机锡标准或内标中间液适量,置于10m 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2.4)并稀释至刻度,浓度见附录A㊂于-20ħ冰箱保存㊂4仪器和设备4.1气相色谱仪(G C):配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P F P D),硫滤光片㊂4.2色谱柱:D B-1毛细管柱或等效柱,柱长30m,膜厚0.25μm,内径0.25mm㊂4.3组织匀浆器㊂4.4振荡器㊂4.5超声波清洗器㊂4.6旋转蒸发仪㊂4.7氮气浓缩器㊂4.8三口瓶㊁分液漏斗和加热回流装置㊂4.9加热磁力搅拌装置㊂4.10玻璃层析柱㊂4.11分析天平:感量为1m g㊂4.12电加热套㊂5分析步骤5.1戊基格林试剂的合成5.1.1乙醚重蒸与除水:在35ħ下,采用全玻璃蒸馏装置重蒸两次㊂在蒸馏的乙醚中,加入光洁金属钠片,至不再产生明显气泡后,放置1h~2h,继续加入金属钠片,保存备用㊂5.1.2溴代正戊烷的重蒸:量取溴代正戊烷100m L,置于蒸馏瓶中,在140ħ下,采用全玻璃蒸馏装置重蒸两次,馏分避光收集㊂5.1.3镁屑的制备:取镁条,刮去表面氧化膜层,用剪刀剪成约0.3mm的碎屑,用正己烷洗涤2次~ 3次,挥干,保存备用㊂5.1.4戊基溴化镁的合成:称取镁屑10g,置500m L三口瓶中,加入重蒸乙醚100m L,加入搅拌子㊂在搅拌下,滴加重蒸溴代正戊烷60m L和重蒸乙醚50m L的混合溶液㊂反应发生后,停止搅拌㊂当反应速度减缓后,继续滴加上述溴代正戊烷和乙醚的混合溶液,并搅拌㊂调节滴加速度,使反应瓶中的乙醚保持微沸状态㊂当反应缓慢时,开始加热,保持反应发生,继续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得到戊基溴化镁溶液约200m L,溶液呈灰黑色混浊状态㊂将合成的戊基溴化镁分装至棕色小瓶中,封口,干燥器内保存㊂5.2试样制备鱼去皮及刺,制成肉糜;贝类试样取可食组织制成匀浆;葡萄酒和酱油试样混合均匀㊂鱼贝类试样制成匀浆后,可采用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末,置-20ħ以下低温保存㊂5.2.1试样提取5.2.1.1鱼类样品准确称取试样适量,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5g和20g/L氯化钠溶液5m L,摇匀,加入内标工作溶液50μL,加入氢溴酸-四氢呋喃溶液(1+20)(3.2.5)15m L,超声5m i n㊂如果为湿样,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1m L,摇匀,加入内标工作溶液50μL,加入氢溴酸-四氢呋喃溶液(1+20)(3.2.5)15m L,超声5m i n㊂5.2.1.2贝类样品准确称取试样适量,加入20%氯化钠溶液5m L,摇匀,加入内标工作溶液50μL,加入氢溴酸-四氢呋喃溶液(1+20)(3.2.5)15m L,超声5m i n㊂5.2.1.3葡萄酒等液体样品量取试样10m L,加入氯化钠2g,摇匀,加入内标工作溶液50μL,加入氢溴酸-四氢呋喃溶液(1+20)(3.2.5)15m L,超声5m i n㊂5.2.2试样溶液的净化在试样溶液中加入含0.03%环庚三烯酚酮的正己烷25m L,振荡萃取40m i n,离心10m i n (3000r/m i n),静置分层,吸取有机相转移至茄形瓶中,在残渣中加入正己烷10m L,振荡萃取10m i n,离心10m i n(3000r/m i n),静置分层,吸取有机相㊂合并至茄形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㊂5.2.3凝胶渗透色谱净化5.2.3.1凝胶柱的装填:取聚苯乙烯凝胶,用四氢呋喃-乙酸乙酯(1+1)溶液浸泡过夜㊂用玻璃棉封堵内径为1.7c m~1.8c m的玻璃层析柱底端,湿法加入浸泡好的凝胶,凝胶自然沉降,稳定后柱长约为15c m㊂5.2.3.2净化:在试样提取液的浓缩残渣中加入四氢呋喃-乙酸乙酯(1+1)溶液1m L,将此溶液全部转移至层析柱上,用1m L 四氢呋喃-乙酸乙酯(1+1)溶液洗涤茄形瓶㊂待层析柱中试液溶液的液面降至接近凝胶时,将洗液转移至柱上㊂用四氢呋喃-乙酸乙酯(1+1)溶液洗脱,弃去0m L~18m L 流分,收集18m L ~33m L 流分,收集流出体积15m L ㊂5.2.4 戊基溴化镁格林试剂衍生将5.2.3.2收集的净化溶液旋转蒸发浓缩近干,加入环己烷10m L ,继续旋转蒸发浓缩至约1m L ,转移至10m L 离心管中,用环己烷洗涤茄形瓶,合并在离心管中,并定容至2m L ㊂用1m L 注射器加取上述合成的戊基溴化镁格林试剂0.8m L ,涡旋振荡混匀,超声反应15m i n 后,逐滴加入0.5m o l /L 硫酸约3m L ,振摇,终止衍生反应,涡旋振摇,静置使上层溶液澄清㊂5.2.5 弗罗里硅土(F l o r i s i l)柱净化5.2.5.1 层析柱装填:用玻璃棉封堵玻璃柱底端后,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装入活化弗罗里硅土(F l o r i s i l)1.5g ㊁无水硫酸钠2g ,用正己烷10m L 预淋洗㊂5.2.5.2 净化:将5.2.4衍生溶液的上层有机相全部转移至弗罗里硅土柱上,当柱中溶液的液面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用正己烷洗脱,收集洗脱液5m L ,在氮气流下浓缩至约1m L 后,转移至另一根填以1.5g 弗罗里硅土(F l o r i s i l )和2g 无水硫酸钠的层析柱上,用正己烷-甲苯(5+1)溶液10m L 预淋洗,用正己烷-甲苯(5+1)溶液洗脱,收集10m L 流分㊂5.2.6 浓缩在氮气流下,将5.2.5.2净化的试样溶液浓缩定容至1.0m L ,转移进进样小瓶中,待G C 测定㊂5.3 仪器参考条件气相色谱参考条件:a ) 色谱柱1):D B -1柱(或等效柱),柱长30m ,膜厚0.25μm ,内径0.25mm ㊂1) 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的产品㊂b ) 采用不分流方式,进样口温度280ħ㊂c ) 柱温程序:开始温度为50ħ,保持1m i n ;以10ħ/m i n 升温至120ħ;5ħ/m i n 升温至200ħ;10ħ/m i n 升温至280ħ,保持5m i n㊂d ) 载气为高纯氮气(纯度>99.999%)㊂e ) 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参考条件:模式:硫滤光片;温度:350ħ;燃气和助燃气流速:空气121m L /m i n ,氢气22m L /m i n ,空气211m L /m i n ;光电倍增管电压:550V ;门槛时间:4m s;门延迟时间:5m s ;激发电压:100m V ㊂5.4 标准曲线制作准确称取不含有机锡的对应食物样品作为空白基质适量,加入5m L20%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有机锡混合标准溶液0μL ㊁10μL ㊁30μL ㊁50μL ㊁100μL ㊁200μL ㊁400μL 及内标工作溶液50μL ,按试样提取与净化过程要求同步操作㊂吸取标准系列溶液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图(参见附录B .1及附录B .2),以保留时间定性㊂5.5 试样溶液的测定吸取试样溶液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得到色谱图(参见附录B .3),以保留时间定性㊂计算目标化合物与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比,以标准系列溶液中目标有机锡的进样量(n g)与对应的目标有机锡与内标的峰面积或峰高比绘制线性曲线,根据线性曲线计算试样中有机锡含量㊂6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目标有机锡含量(以S n计)的质量分数按式(1)计算:(1)X=Aˑfm式中:X 试样中目标有机锡含量(以S n计),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 g)或微克每升(μg/L);A 试样色谱峰与内标色谱峰的峰高比值对应的目标有机锡质量(以S n计),单位为纳克(n g);f 试样稀释因子;m 试样称样量,单位为克(g)或毫升(m L)㊂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㊂7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㊂8其他本方法定量限(以S n计)为:二甲基锡0.5μg/k g㊁三甲基锡1.2μg/k g㊁一丁基锡1.5μg/k g㊁二丁基锡0.5μg/k g㊁三丁基锡0.6μg/k g㊁一苯基锡1.7μg/k g㊁二苯基锡0.8μg/k g㊁三苯基锡0.8μg/k g㊂。
实验六罐头食品中锡含量的测定——苯芴酮比色法(本法参照GB/T 5009·16-2003)――蘑菇罐头一、原理在强酸条件下,使食品中的C、H、O、S等非欲测组分完全氧化,并以气(汽)态逸出,重金属元素形成高价态的离子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样品经消化后,在弱酸介质中四价锡离子与苯芴酮生成微溶性橙红色络合物,在保护性胶体存在下,溶解的橙红色络合物的浓度与锡的含量成正比(即反应液颜色的深浅与锡的含量成正比),因而可用比色法测定。
加入抗坏血酸(Vc),酒石酸作为掩蔽剂,可消除铁的干扰。
显色反应式:二、样品、试剂和仪器(一)样品品名:厂家:(二)试剂1.消化试剂:浓硫酸浓硝酸2.10%酒石酸溶液。
每组配40ml50ml/2组3.1%抗坏血酸溶液,临用时配制。
每二组配50ml4.0.5%动物胶溶液,临用时配制。
每二组配40ml。
配制动物胶溶液,应加热搅拌,防止糊底。
5.酚酞指示液:1%乙醇溶液。
6.1:1氨水。
7.1:9硫酸:量取10ml硫酸,倒入90ml水内,混匀。
每二组配200ml8.0.01%苯芴酮溶液:称取0.010g苯芴酮(1,3,7-三羟基-9-苯基蒽醌)加少量甲醇及1:9硫酸数滴溶解,以甲醇稀释至100ml。
9.锡标准溶液: 精密称取0.1000g金属锡(99.99%),置于小烧杯中,加10ml硫酸,盖以表面皿,加热至锡完全溶解,移去表面皿,继续加热至发生浓白烟,冷却,慢慢加50ml 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1:9硫酸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锡。
10.锡标准使用液: 吸取10.0ml锡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1:9硫酸稀释至刻度,混匀。
如此再次稀释至每毫升相当于10μg锡。
(已配完,公用)(三)仪器分光光度计。
三、测定步骤1.试样消化称取5.00~10.00g捣碎试样于小烧杯中,用10ml硝酸将样品移入250~500mL凯氏烧瓶中,加数粒玻璃珠,放置片刻后,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
FCLYSSn0016锡合金 锡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F_CL_YS_ Sn0016锡合金—锡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锡合金中锡的测定,测定范围:1%~92%。
2原理试料以HCl 、H 2O 2或H 2SO 4、KHSO 4溶解。
在HCl 溶液中,用铝片将Sn 4+还原为Sn 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KIO 3标准溶液滴定。
3试剂3.1锡标准溶液:称取0.4000g 纯金属锡(99.99%),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60mL 盐酸(ρ1.19g/mL ),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盐酸(1+9)将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 含0.0008g 锡。
3.2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1/6KIO3)=0.01mol/L 〕。
配制:称取1.2g 碘酸钾、9g 碘化钾、0.3g 氢氧化钠,置于500mL 烧杯中,加入200mL 水,加热至完全溶解,用玻璃棉将溶液过滤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仪器设备还原装置5操作步骤5.1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2 测定5.2.1称取约0.1~0.3g 的试样,精确至0.0001g 。
将试料置于于烧杯中,加10mLHCl 、1mL H 2O 2,加热溶解完全,煮沸,用HCl(1+1)稀释至50mL ,加入1~1.5g 还原铁粉,加热煮沸至沉淀凝聚并残留少量铁粉,用快速滤纸过滤,滤液以锥形瓶承接,用HCl(1+1)洗涤数次,控制总体积约100mL 。
5.2.2用还原装置图中的橡皮塞(a)塞紧瓶口,通入纯二氧化碳气(市售)15s ,加入1~2g 铝片(4.2),充分摇动锥形瓶,待剧烈反应过后剩余少量铝时,加热煮沸至大气泡产生,在二氧化碳气保护下,将锥形瓶置于流水中冷却至室温。
5.2.3取下还原装置的橡皮塞(a)。
立即于试液中加入5mL 淀粉指示剂(5g/L),空白溶液中加入5mL 淀粉;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液呈浅蓝色即为终点。
实验六 粗锡中锡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酸分解-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粗锡中的锡量2. 掌握启普发生器及滴定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用盐酸、三氯化铁分解试样,以金属铝还原锡(IV )为锡(II ),铁(II )消除溶解氧的影响,淀粉为指示剂,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紫色为终点。
IO 3-+5I -+6H +=3I 2+3H 2OSn 2++I 2=Sn 4++2I -由于锡(II )不稳定,与空气接触容易氧化为锡(IV ),所以在还原与滴定过程中要避免与空气接触。
本法适用于粗锡、粗焊锡、富渣、贫渣等锡冶炼中间产品试样中0.1~99.5%锡量的测定。
三、操作步骤(1)溶解试样:称取0.1200~0.1210g 试样于300ml 锥形瓶中,同时做空白试样,加入10ml 50%的三氯化铁溶液,90ml 盐酸(1+1),加热微沸至试样完全溶解。
(2)还原试样:冷却,连接于还原台上,通入二氧化碳气体10s ,加入2.5g 铝,摇动至绝大部分铝溶解,再加入1g 铝,摇动至绝大部分铝溶解,加热煮沸至小气泡消失,大气泡产生。
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流水中冷却至室温。
(3)滴定分析试样:停止通二氧化碳气,取下锥形瓶,塞好橡皮塞并移至滴定台。
立即加入5ml 淀粉溶液,选用0.042mol/L 的碘酸钾标准溶液,在连续摇动下滴定至浅蓝紫色为终点,平行测定2次。
四、数据处理根据消耗减去空白值的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计算锡的质量百分数。
锡量以锡的质量分数w (Sn )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3120()59.35102()100V V c V w Sn m -+⋅-⨯⨯=⨯式中:c- 碘酸钾标液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mol/L;V 1, V 2- 测定时,滴定试料溶液所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V 01- 测定时,滴定空白试液所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g;59.35-(1/2)锡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锡的含量测定方法锡(Sn)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电子、制造业和化学工业。
因此,准确测定锡的含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锡含量测定方法。
1. 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锡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加入萃取剂与锡形成络合物。
通过萃取液中锡的浓度来计算锡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
然而,溶剂萃取法的准确性受到萃取剂选择、溶剂选择和样品矩阵的影响。
2.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锡的含量。
该方法利用金属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测定其浓度。
首先,将待测样品转化为气态,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锡的吸收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灵敏,并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样品。
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并且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锡的含量。
该方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类似,但是使用火焰扩散金属原子,以提高灵敏度。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并在火焰中雾化,形成金属原子。
然后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锡的吸收值,从而计算锡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灵敏,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
然而,该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并且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 比重法(Specific Gravity Method)比重法是一种简便的锡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锡的密度差异,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锡的含量。
首先,测量样品的质量,并将其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测量水位变化来计算锡的体积。
最后,通过样品质量和体积计算锡的含量。
锡含量的测定
1.标准仪器:
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
马弗炉:800±5℃
坩埚:30ml
2.试剂:
浓硫酸:分析纯
浓硝酸:分析纯
混酸制备:浓硝酸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1混合
3.操作步骤:
3.1称量洁净、干燥至恒重的坩埚重量,记为W 1
3.2从混合均匀的样品中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1000~0.2000g 置于洁净干燥的坩埚内,总重量记为W 2。
3.3慢慢向坩埚中滴加混酸,将样品刚润湿为止。
3.4将坩埚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样品分解变黑后,继续小火加热以除去过量的酸,当不再有酸雾产生时,将坩埚移至马弗炉中,在800±5℃下煅烧2小时。
3.5两小时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坩埚,待坩埚稍冷后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坩埚重量,记为W 3,按下式计算有机锡化合物中锡含量的百分含量。
3.6计算公式:
%1007877.0)(n%1
213⨯-⨯-=W W W W S 式中:
W 1——坩埚的质量,g
W 2——样品和坩埚的总质量,g
W 3——煅烧2小时后样品和坩埚的总质量,g
0.7877——换算系数
4.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同一操作人员,重复测定两次平行结果的差值不超过0.001。
直接碘量法测定锡反应原理:在盐酸溶液中,Sn 4+被铝片还原为Sn 2+,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由于Sn 2+不稳定,与空气接触氧化成Sn 4+所以在还原与滴定过程中要避免与空气接触。
其反应式如下:++++=+234n 32n 3S Al S AlO 3H + I + 3Sn = 6H + IO + 3Sn 2-+4+-3+2一、锡水(一)、试剂1、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2、盐酸3、铝片4、淀粉指示剂5、0.1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二)、测定方法称取约1.0g 的试样置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0ml 盐酸和100ml 蒸馏水,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剩余溶液约为100ml 时把电炉关闭,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g 金属铝片,铝片溶解产生大气泡,盖上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盖氏漏斗。
溶液澄清,否则继续加热,使黑色消失。
在二氧化碳的保护下置流水中冷却至室温,拿下盖氏漏斗时立即加入3ml 淀粉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
(三)、分析结果锡含量W (%)100⨯⨯⨯=试样m M c V Sn 式中:V------样品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C------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锡摩尔质量g/mol [M(35.59)]21=Sn m------样品质量g二、锡泥(一)试剂(同锡水)(二)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三)盐酸(四)铝片(五)淀粉指示剂(六)0.1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七)测定方法称取适量锡泥m 1放入烘箱烘干后,称其质量m 2。
粉碎后称取约0.2g 的试样置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0ml 盐酸和100ml 蒸馏水,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剩余溶液约为100ml 时把电炉关闭,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g 金属铝片,铝片溶解产生大气泡,盖上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盖氏漏斗。
溶液澄清,否则继续加热,使黑色消失。
在二氧化碳的保护下置流水中冷却至室温,拿下盖氏漏斗时立即加入3ml 淀粉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
锌粉—氢氧化钠分解碘量法原理:试样分解后,锡转化为金属锡、锌锡合金及其他可溶锡化合物。
用盐酸溶解,以还原铁粉及铝片还原少量Sn(Ⅳ)成Sn(Ⅱ),最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完成测定。
硫化氢耗碘使结果偏高。
焙烧过程硫被除去大部分,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利用二氧化碳气流排除。
砷在焙烧和分解过程中几乎除完,余下少量砷不干扰测定。
锑含量不高时,经焙烧和分解排除后几乎不干扰测定。
若含量高时,的按铍载—过氧化钠熔融碘量法处理。
含钨较高的试样需按锌粉—硼砂—硼酸分解碘量法处理。
测定范围:大于0.1%锡的矿石。
试剂配制盐酸工业纯[不含锡,配成相当于市售AR浓盐酸(1+1)]淀粉溶液3% 3g淀粉,溶于100mL沸水,冷却,加碳酸钠0.5g,碘化钾20g,摇匀备用。
锡标准溶液称取纯金属锡(1.0000÷锡标准中锡的含量,置于250mL,加盐酸50mL盖表面,待锡溶解完全(必要时可稍加热)后,再加盐酸15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溶液1mL=1.0000mgSn。
碘酸钾标准溶液(甲)17.9g碘酸钾溶于含有3g氢氧化钾的500mL水中,加碘化钾89.5g。
溶解完全后,水稀释至于10升。
滴定度的允许差为0.00001g/mL。
碘酸钾标准溶液(乙)碘酸钾3g,溶于含有氢氧化钾2g的300mL毫升水中,加碘化钾11.7g,搅拌至溶解完全,以水稀释至10L。
标定量取锡标准溶液20.00mL(相当于Sn=0.0200g)于300mL锥形瓶中,加工业盐酸100mL,加还原铁1g,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进行还原、滴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分析步骤试样0.2000g,置于5mL刚玉坩埚中,送入预先升温至500℃的马弗炉中,焙烧15min,取出冷却,加锌粉2g,用玻棒搅匀,用毛刷扫净玻棒,加氢氧化钠0.6~1g,加锌粉盖面(约1g),再加入氯化钠2g覆盖表面,送入750℃,的马弗炉中分解15min,取出冷却,放入预先装有盐酸(1+1)120mL,还原铁粉1g的300mL锥形瓶中。
1.方法提要试样经碱熔融分解,在硫酸介质中,用酒石酸、柠檬酸、草酸掩蔽钨、钼等干扰元素(二氧化硅应控制在25mg以内),锡与苯基荧光酮、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生成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15nm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锡的含量。
本法适用试样中ω(Sn)/10-2<2的测定。
2.试剂2·1.过氧化钠,分析纯。
2·2.硫酸(p1. 84g/mL),分析纯。
2.3.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2.4.柠檬酸-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g乳酸和2g抗坏血酸溶于100mL 水中。
2.5.酒石酸溶液:称取20g酒石酸溶于100mL水中。
2·6.草酸溶液:称取1g草酸溶于100mL水中。
2·7.OP溶液:移取4mLOP溶于100mL水中。
2·8.CTMAB溶液:称取0.4gCTMAB溶于100mL乙醇中。
2·9.苯基荧光酮溶液:称取0.04g苯基荧光酮溶于100mL乙醇中。
2·10.锡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锡(纯度99.99%)于500mL烧杯中,加入60mLH2SO4,加热溶解后,取下冷却,补加160mLH2SO4(1+1),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800mL,摇匀,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为C(Sn)=1000ug/mL。
2·11.锡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锡标准贮存溶液(2·10)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硫酸(10+90)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为C(Sn)=10ug/mL。
3.分析步骤称取0.2000g(视含量而定)在105℃烘2h的试样于高铝坩埚中,加2g过氧化钠,混匀,再覆盖一层(约1g)过氧化钠,将坩埚放入700~750℃马弗炉中熔融至暗红色(约1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置于250mL 烧杯中,加20mL水浸取熔块,同时盖上表面皿,待熔块溶解后,洗净坩埚。
锡含量的测定方法锡含量的测定方法因样品的性质和要求的准确度不同而不同,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锡含量测定方法:1. 高浓度锡溶液的测定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锡溶液的锡含量高于1g/L的情况。
可以使用位移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位移滴定法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锡溶液中的锡离子从溶液中转移至滴定剂中,并通过滴定剂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电位滴定法则利用电化学法测定溶液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2. 低浓度锡溶液的测定方法:当锡溶液的锡含量较低(小于1g/L)时,可以使用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光度法利用锡溶液中锡的某种化合物或络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进行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利用锡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束照射下吸收特定能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3. 粉末样品的测定方法:对于锡粉末或其他锡样品,可以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
FAAS利用锡样品在火焰中的原子化过程中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原理进行测定。
ICP-MS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锡样品中锡的快速测定。
4. 锡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于锡合金样品,可以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
ICP-OES是一种常用的多元素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含量。
通过将锡合金样品溶解后,使用ICP-OES仪器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锡含量的准确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为常用的几种锡含量测定方法,具体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测定要求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在进行锡含量测定时,还应注意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如溶解方法、稀释方法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中锡的测定土壤中的锡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生存及繁殖的必要条件。
然而,现代化的农业活动和大量的人类活动已经导致了土壤中大量重金属的污染,其中包括锡。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锡含量变得特别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土壤中锡的准确测定的方法。
总的来说,土壤中锡的准确测定包括两个主要步骤:样品准备和测定。
在样品准备阶段,土壤样品应由专业人员采集,以确保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土壤中锡的实际含量。
采集完成后,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后续可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样品处理常常需要进行筛选、磨细、干燥、烘干等处理,以便取得样品中锡元素的准确测定。
土壤中锡的测定方法,多是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质谱分析法、碳素-14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火花发射光谱(ICP-OES)等方法。
在分光光度法中,将样品中的锡元素用荧光染料吸附剂吸附,并评估它们的光谱峰的强度。
原子吸收法应用等离子体激发源把样品中的锡元素激发至一定高能状态,然后测定某个特定电离能级的发射强度,从而得出锡元素的含量。
而质谱分析法则是利用差离子发射技术,辐射样品后以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放射性折射系数等参数来测定反应体系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其中也包括锡元素。
最后,在碳素-14法中,土壤中的锡电离后产生放射性碳-14,然后采用放射性折射技术测定放射性碳-14的活度,从而测定土壤中锡元素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OES)是一种精密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许多重金属,包括锡在内。
本方法利用质谱分析仪,结合等离子体发射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虽然土壤中的锡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以上各种方法,但是要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还需要注意一些额外的因素。
首先,样品的采集需要提前计划,以确保土壤中的锡元素反映的是真实的含量;其次,各种测试方法需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准确测定土壤中锡元素的含量还需要使用专业仪器,以便取得准确的结果。
直接碘量法测定锡
反应原理:
在盐酸溶液中,Sn 4+被铝片还原为Sn 2+,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由于Sn 2+不稳定,与空气接触氧化成Sn 4+所以在还原与滴定过程中要避免与空气接触。
其反应式如下:
++++=+234n 32n 3S Al S Al
O 3H + I + 3Sn = 6H + IO + 3Sn 2-+4+-3+2
一、锡水
(一)、试剂
1、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2、盐酸
3、铝片
4、淀粉指示剂
5、0.1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
(二)、测定方法
称取约1.0g 的试样置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0ml 盐酸和100ml 蒸馏水,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剩余溶液约为100ml 时把电炉关闭,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g 金属铝片,铝片溶解产生大气泡,盖上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盖氏漏斗。
溶液澄清,否则继续加热,使黑色消失。
在二氧化碳的保护下置流水中冷却至室温,拿下盖氏漏斗时立即加入3ml 淀粉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
(三)、分析结果
锡含量W (%)100⨯⨯⨯=试样
m M c V Sn 式中:
V------样品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锡摩尔质量g/mol [M(
35.59)]2
1=Sn m------样品质量g
二、锡泥
(一)试剂(同锡水)
(二)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三)盐酸
(四)铝片
(五)淀粉指示剂
(六)0.1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
(七)测定方法
称取适量锡泥m 1放入烘箱烘干后,称其质量m 2。
粉碎后称取约0.2g 的试样置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0ml 盐酸和100ml 蒸馏水,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剩余溶液约为100ml 时把电炉关闭,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g 金属铝片,铝片溶解产生大气泡,盖上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盖氏漏斗。
溶液澄清,否则继续加热,使黑色消失。
在二氧化碳的保护下置流水中冷却至室温,拿下盖氏漏斗时立即加入3ml 淀粉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
(八)分析结果
锡(干品)质量分数W (%)100⨯⨯⨯=试样
m M c V Sn 式中:
V------样品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锡摩尔质量g/mol [M(
35.59)]21=Sn m------样品质量g
水分的质量分数(含水率)1221m m W -
= m 1-----烘干前锡泥的质量g
m 2-----烘干后锡泥的质量g
锡的质量分数(自然度))100
1((%)21W W W -
⨯= W (%)-----锡(干品)质量分数% 2W -----水分的质量分数%(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