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讲课
- 格式:ppt
- 大小:491.00 KB
- 文档页数:27
授课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熟悉人体测量和服装号型的基本知识。
4. 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绘制服装结构图,并理解其应用。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阐述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
3. 不同号型服装的制图特点。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起稿、放样、调整、完成。
3. 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分析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制图。
2. 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分析并修改给定服装结构图的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服装结构制图?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什么作用?2.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教师讲解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介绍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实例讲解。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教师讲解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详细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
3. 演示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教师展示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图。
2. 分析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教师布置作业: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修改结构图。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作业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服装制图的种类。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服装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服装制图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服装制图的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服装结构图。
服装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1、什么是放松量?2、服装放松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二章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一、效果图服装穿着在人体上的图成为服装效果图。
效果图根据设计的需要可分为彩色效果图和黑白效果图,它能够直接地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及穿着服装后的整体效果。
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二、款式图服装款式图是按服装的实际比例绘制的式样图,它以正视图为主,背面图比正面图略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部位,还应画出局部放大图,并作一些文字说明。
款式图比例要准确,省、褶裥、袋位、扣位及各部件的组合关系要表达清楚,分割位置、缉线要求等都要在图上标明。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三、结构图服装结构图也是服装裁剪图,是裁剪服装的依据,是在服装设计效果图或款式图的基础上,按照服装结构的组合原理,画出衣片的各个部件,并详细标明各部位线条的绘制方法及计算公式等。
1.服装结构图2.各服装图的特点。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小结巩固练习1.表现服装的图有哪些?2.什么是服装结构图?总结所讲内容教师布置作业。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人体各部位的具体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
人体各部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三节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一、测量工具(1)软尺是测量人体的主要工具。
(2)腰节带测量腰节所用。
(3)人体测高仪二、测量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测量,以防漏测或重复。
征求被测者的意见要求。
测量者要注意观察被测者的体型特点,并加以记录。
(2)被测者在测量时,服装厚薄要便于测量,保持自然站立,正常呼吸。
(3)测量时注意软尺松紧适宜,不松不紧。
(4)数据测量精确(净尺寸),根据款式在剪裁时适当加放放松量。
三、人体测量的部位1.垂直部位(1)身高(2)颈椎点高(3)颈椎点高(直线测量)(4)颈椎至膝弯长(5)颈椎至膝弯长(直线测量)(6)腰围高(7)腰至臀长(8)腿外侧长(9)膝高(10)坐姿颈椎点高(11)背腰长(12)前腰长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13)肩颈点至乳峰点长(14)上臂长(15)臂长(16)臂长(直线测量)(17)颈椎至腕长2.水平部位(18)头围(19)颈围(20)总肩宽(21)胸围(22)下胸围(23)乳距(24)腰围(25)臀围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教师分组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回答小结巩固练习1.测量方法。
2.人体测量的部位。
垂直部位水平部位人体测量有哪些主要的部位?总结所讲内容。
服装结构制图公开课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服装结构制图公开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某品牌服装结构制图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的测量、服装结构的基本原理、服装板式的绘制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并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服装结构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服装板式绘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服装结构图的绘制。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服装结构的理解和服装板式的绘制方法。
重点:服装测量方法的掌握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材、示范服装。
学具:测量工具(软尺)、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图纸、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件精美的服装,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件服装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产生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服装测量的基本方法,服装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服装板式的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以一件简单的服装为例,现场演示服装结构图的绘制过程,讲解每一步的绘制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作品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一件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板书设计(10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5分钟):(1)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件服装的结构图。
(2)分析一件自己喜欢的服装的结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服装结构制图电子教案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制图的定义和意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服装结构制图的步骤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和理解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工具与材料2.1 学习目标熟悉服装结构制图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2.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制图所需的主要工具和材料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2.4 教学评估学生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三章: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3.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测量人体尺寸了解服装尺寸的换算和计算方法3.2 教学内容人体的基本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服装尺寸的换算和计算方法3.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3.4 教学评估学生对人体测量和服装尺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四章:服装基础平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学会绘制服装基础平面图掌握服装基础平面图的绘制技巧4.2 教学内容服装基础平面图的定义和意义服装基础平面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4.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基础平面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五章:服装原型制图5.1 学习目标学会制作服装原型掌握服装原型的修改和调整技巧5.2 教学内容服装原型的定义和意义服装原型的制作步骤和技巧服装原型的修改和调整方法5.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5.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原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六章:服装部件制图6.1 学习目标学会绘制服装的各个部件掌握不同服装部件的制图方法6.2 教学内容服装各个主要部件的定义和特点不同服装部件的制图步骤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6.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部件制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七章:服装结构变化7.1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结构变化的方法和原则学会运用不同的结构变化制作服装7.2 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变化的方法和原则常见服装结构变化的制图和应用7.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7.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结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八章:服装制图的放码与裁剪8.1 学习目标学会服装制图的放码方法掌握服装裁剪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服装放码的定义和意义常见放码方法的步骤和技巧服装裁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8.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放码和裁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九章:服装设计制图9.1 学习目标学会根据设计理念进行服装设计制图掌握服装设计制图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制图的定义和意义服装设计制图的方法和技巧设计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9.4 教学评估学生对服装设计制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第十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学习目标学会将结构制图应用于实际服装制作掌握结构制图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结构制图在实际服装制作中的应用方法结构制图在服装产业中的重要作用10.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学生实践和练习10.4 教学评估学生对结构制图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实践作品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服装结构制图概述1. 服装结构制图的定义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服装结构制图》笔记学生:吴福苗班级: 14服工本三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一)测量部位: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3、胸围: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4、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围: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
6、总肩宽:从后脊左肩骨外端点,量至右肩骨外端点。
7、袖长:肩骨外端向下量至所需长度。
8、腰节长: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后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脊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脊长:由后领圈中点量至腰间最细处。
9、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10、裤长:由腰的侧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即腰宽)起,量至裤长所需长度。
11、胸高:由右颈肩点量至乳峰点。
12、乳距:两乳峰之间的距离。
13、臀高:由侧腰部骨宽骨处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
14、上裆长:由侧腰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处量至凳面的距离以上侧体部位可参照书上。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裤长:L 袖长:SL 肩宽:S 领围:N 胸高位:BP 前腰节长:WL制图工具(一)尺:1、直尺:基本工具,用于绘制直线条。
2、角尺:基本工具主要用于制图中垂直的绘制。
3、软尺:一般测量所用。
制图中用于测量各曲线,拼合部位的长度。
4、比例尺:用于按一定比例作图的工具。
(二)量角器:用于测量并确定某些部位的斜度。
如肩斜的倾斜的等。
(三)曲线板:用于服装制图中的弧线、弧形部位的绘制。
图线的形式、规定及用途见下表。
(单位:mm)注意:同一图纸中同类的宽度应一致。
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和间隔应各自相同,其首尾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服装结构制图》说课程文稿服装结构制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在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学生能够掌握服装的测量、剪裁和缝制等基本技能,提高服装设计与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的服装结构制图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服装的数码制图;2.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图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传统的剪纸和缝制技术;3. 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结合结构制图进行创新设计;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与他人紧密合作。
二、教学内容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量取与图纸比例: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量取身体各部位的尺寸,并将其转化为服装图纸上的比例;2. 剪裁与缝制技术: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剪裁与缝制的基本技术,如平缝、包缝、拼接等;3. 服装结构图的绘制: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设计图纸和尺寸数据进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包括各种裁片的形状与尺寸;4. 立体裁剪与变体:学生需要学习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上进行立体裁剪与变体处理,以实现设计图纸上的效果;5. 数码设计软件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专业的服装设计软件进行服装结构制图,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通过示范展示如何绘制服装结构图;2. 实践操作:学生将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和缝制实验;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和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网络资源利用:利用网络资源,展示服装结构制图相关的案例、技巧和作品,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视野。
四、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作业评价:定期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掌握情况;2.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 项目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如绘制服装结构图的准确度、对设计要求的理解等;4. 考试评测: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