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中钢轨的选型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5.24 KB
- 文档页数:1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摘要: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2.轨枕3.道床4.轨道几何参数5.轨道连接方式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2.曲线轨道3.过渡轨道四、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维护与管理正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路轨道的组成及结构对于运行安全、舒适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大家对轨道交通的认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是承载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钢轨、轨枕、道床等部分。
轨道的各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承载部分,承担着列车的荷载,并通过轨枕传递到道床上。
钢轨通常采用热轧、冷轧等方式制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2.轨枕:轨枕是钢轨的支撑结构,起到固定钢轨位置、传递荷载和缓解钢轨变形的作用。
轨枕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木质和复合材料等,不同类型的轨枕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性能特点。
3.道床:道床是轨道的基础结构,承担着轨枕和钢轨的荷载,并将其分散到地基。
道床材料有碎石、道砟等,其性能要求是稳定、排水良好、抗冻胀。
4.轨道几何参数:轨道几何参数包括轨距、轨高、轨向等,这些参数决定了轨道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
合理的轨道几何参数有助于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声、振动和磨损。
5.轨道连接方式:轨道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等。
焊接连接具有连接牢固、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螺栓连接则便于拆卸和调整,适用于轻型轨道交通。
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直线轨道是最简单的轨道结构,适用于直线段。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2.曲线轨道:曲线轨道用于轨道交通的曲线段,特点是轨距加大、轨向弯曲。
曲线轨道需要考虑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3.过渡轨道:过渡轨道用于连接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使列车能平滑地从一种轨道结构过渡到另一种轨道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钢轨技术分析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日益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与钢轨技术密不可分,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钢轨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1. 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对交通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高效、便捷和环保等优势,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继续快速发展。
2. 多式联运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更紧密的衔接和联运,形成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络。
这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3.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将提高列车运行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提供更高的出行效率。
4. 无人驾驶列车的兴起: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革新,无人驾驶列车将逐渐成为现实。
无人驾驶列车不仅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还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错误和事故发生率。
5. 环境友好型交通的追求: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扮演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色。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交通的建设,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的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二、钢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 高强度钢轨的使用: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负荷的增加,钢轨的强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高强度钢轨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高强度运营需求。
2. 高速钢轨的研究和开发: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速度的提升,对钢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高速钢轨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适应高速列车的运行需求。
3. 钢轨轨道的维护和修复技术:钢轨轨道的维护和修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技术的进步,钢轨维护和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包括热喷涂技术、焊接技术和声学检测技术等。
城市轨道交通曲线钢轨轨底坡调整摘要:简述了钢轨轨底坡合理设置的重要性,并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小半径曲线地段轨底坡设置不合理情况提出了调整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说明其轨底坡的调整方案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轨底坡;调整方案一、概述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有一定的斜度,轨道铺设时需将钢轨向内侧倾斜,使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横向坡度,即为轨底坡。
轨底坡取值适当,能使轮轨接触集中于轨顶的中部,钢轨轴心受力,横向偏压受力较小,轨腰部位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较小,提高钢轨的横向稳定性,减少钢轨疲劳损伤和不均匀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二、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轨底坡情况(1)2号线一期正线主要设计标准设计最高速度:80 km/h;最小曲线半径:300 m;最大线路坡度30‰;轨距:1435 mm标准轨距;钢轨:60 kg/m、U75V钢轨;轨底坡:1/40。
(2)轨底坡情况运营工务部门在设备检修中发现个别区间光带位置异常,通过现场检查确认2号线一期藕池站-客运中心站上下行K8+500-K8+617、栎社国际机场站-栎社站上下行K1+442.2-K1+701.4轨底坡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3)原因分析通过对轨底坡测量数据对比分析,造成轨底坡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如下: 1、在新线施工中,钢轨扣压力大于短轨枕重力,轨排在起吊、运输、架轨(支轨架)及调整轨道几何尺寸等工序中,轨排钢轨不受轨排架和支轨架的约束发生变形,致使轨底坡发生变化。
2、施工过程中,轨底坡未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卡控到位,未进行施工后的测量检查,以至于造成轨底坡不足。
3、以往施工中主要采用钢轨支撑架预设轨底坡来控制钢轨的轨底坡,若不能严格按照钢轨支撑架法施工工艺,易造成轨底坡不足。
三、轨底坡调整本文针对藕池站-客运中心站上行K8+500-K8+617线路地段进行轨底坡调整,该地段处于曲线地段,曲线半径310m,超高120mm。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案例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钢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长时间使用后,钢轨表面常会出现磨损和损坏,这不仅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还会增加列车运行的噪音和能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钢轨在线打磨列车应运而生。
本文将根据任务要求,介绍钢轨在线打磨列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案例。
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简介钢轨在线打磨列车是一种特殊的列车,其主要功能是在运行过程中对钢轨进行打磨和修复。
它通常由一辆或多辆自走式车辆组成,每辆车上都安装有磨轮、磨组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通过控制系统,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钢轨的磨损情况,并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地修复。
案例一:某市地铁钢轨在线打磨列车的应用某市地铁系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出行。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部分地铁线路上的钢轨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磨损和破损,使得列车运行时噪音增加,乘客的乘坐体验也显著下降。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地铁公司引入了钢轨在线打磨列车。
这些列车通过每日运行、连续打磨的方式,对地铁路线上的钢轨进行维护和修复。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列车能够自动检测和定位钢轨的磨损区域,并进行相应的打磨和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乘客们发现列车运行的噪音明显降低,乘坐体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案例二:某市有轨电车线路的钢轨在线打磨列车方案某市有轨电车线路是该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每天承载着大量的市民出行。
然而,随着线路运营时间的不断增长,钢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磨损、损坏、铁屑积聚等。
这不仅影响了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还增加了列车运行的噪音,给市民带来了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市有轨电车公司引进了先进的钢轨在线打磨列车方案。
这些列车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钢轨的磨损情况,并对磨损严重的区域进行打磨和修复。
通过定期运行和针对性的维护,有轨电车线路上的钢轨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市民们感受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有所增加,噪音也明显降低,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出行舒适度。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强度与刚度分析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而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中,钢轨作为承载行车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和刚度的分析对于轨道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轨的强度分析1. 强度概念在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中,钢轨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有轴重荷载和速度荷载。
钢轨的强度即指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两部分。
2. 强度设计标准钢轨的强度设计需符合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以中国为例,轨道交通钢轨的设计标准主要参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钢轨技术条件》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钢轨材料的选择、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等参数,以满足预期的静动载荷要求。
3. 强度分析方法钢轨的强度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通过将钢轨模型分割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在各单元上进行受力分析,得到钢轨各部位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
同时,根据钢轨的应力应变特性,可以计算出钢轨的刚度和应力集中位置,为后续的轨道维护和轴重限制提供理论依据。
三、钢轨的刚度分析1. 刚度概念钢轨的刚度指的是其对应力的抵抗能力,即在受到荷载作用时,钢轨的变形能力。
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轨道的平整度和行车的平稳性。
2. 刚度设计标准刚度设计标准主要考虑了钢轨的垂直刚度、水平刚度和纵向刚度。
这些刚度指标的设计需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保证轨道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3. 刚度分析方法刚度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或试验方法。
有限元分析方法可通过建立钢轨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个部位的刚度,进而确定整体刚度。
试验方法则通过实际加载和测量来获取钢轨的刚度参数。
四、强度和刚度的关系钢轨的强度和刚度是密切相关的。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钢轨的强度可以提高其刚度,但同时也会增加轨道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在设计钢轨时需要综合考虑强度和刚度的平衡,既要保证轨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要考虑到经济可行性。
五、钢轨的强度与刚度分析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强度与刚度分析对于轨道交通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合理的强度和刚度设计可以确保钢轨在各种荷载条件下不发生断裂、塑性变形等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轨距与轨面高度控制策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和环保的交通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钢轨的轨距和轨面高度的控制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舒适性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轨距和轨面高度控制策略,并介绍其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
首先,钢轨的轨距是指两条钢轨的内缘距离,通常为1435毫米。
轨距的控制对于列车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合适的轨距可以确保列车在弯道上的平稳通过,并减少由于曲线半径导致的横向力。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弯道的数量较多,因此对轨距的控制至关重要。
轨距的调整主要通过轨游进行,轨游的作用是调整钢轨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合适的轨距。
合适的轨距将确保列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
其次,轨面高度是指钢轨顶部与轨道基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合适的轨面高度能够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减少列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
不同地区的轨道基底可能存在高度差异,因此需要对轨面高度进行调整。
轨面高度的控制主要通过在轨道基底上增加或减少垫板来实现。
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由于车辆质量的影响,轨道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沉。
因此,及时的轨道维护和监测也是确保合适轨面高度的关键。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的轨距和轨面高度控制策略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要考虑列车的速度和运行方式。
高速列车通常需要更严格的轨距和轨面高度要求,以确保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对于地铁等大客流量的轨道交通系统,还需考虑轨道的磨损和疲劳。
定期的轨道检查和维护是确保轨距和轨面高度的关键措施。
最后,还需要考虑轨距和轨面高度与站台的对接问题。
不同站台的高度差异会影响乘客上下车的安全和便利,因此需要对轨道进行调整,以确保与站台的无缝对接。
在轨距和轨面高度的控制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各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轨距和轨面高度的控制符合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轨距偏差、轨面高度变化等指标的要求,并以监测和检测的形式进行实施。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中小运量系统制式选择研究针对三四线城市发展状况,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为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尤为重要。
以通辽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从城市空间发展、人口、经济等方面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前题下,横向比选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提出适应于通辽市轨道交通的合理制式系统。
标签:城轨;中小运量;改造设计1 项目背景1.1 城市概况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南与辽宁省毗邻,西与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交界,北与兴安盟相连,总面积59535km2。
通辽市地处东北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我国西部地区结合部,是沿海发达地区辐射内蒙古的重要转接点。
自2005年至今,通辽市启动辽河以北新城区建设工作,确立了城市向北跨河发展态势,目前已形成沿西辽河南北两岸发展基本格局。
通辽市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313.32万人,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通辽中心城区人口常住人口56.6万人。
根据通辽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辽中心城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10万人,远景2050年城市人口为140~150万人,存在巨大的交通需求。
201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3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03亿元,增长7.13%。
1.2 通辽市轨道交通发展总体政策优先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逐步建立以南北快线为核心,常规线路为基础,市郊铁路、城际快轨为辅助的便捷、高效的都会区轨道交通运输网,形成支持并引导城市发展的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SOD(以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结合常规公交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向公共交通依赖型转变,推动城市空间拓展与人口疏散。
1.3 通辽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根据通辽市规划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完成编制的《通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5条线组成,线路总长97.1km,线路间换乘车站6处,轨道线网密度为0.58km/km2。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应用徐可桢ꎬ许㊀程ꎬ周㊀晶摘㊀要: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如火如荼的建设着ꎬ此外ꎬ许多城市已经基本构建了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地铁站操作系统软件ꎮ在特定的工作中ꎬ对打磨的预期效果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ꎮ在这个过程中ꎬ我们必须在两个层面上做好ꎮ一个是及时检查打磨的实际效果ꎬ另一个是根据其特定条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ꎮ关键词:钢轨ꎻ打磨技术ꎻ钢轨打磨㊀㊀如今ꎬ在我国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提高ꎬ城市化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ꎮ在此过程中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发展趋势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ꎮ一方面ꎬ选择具有高性能和成本效益的铁路型材ꎬ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确保安全性能本身得到充分利用ꎬ而且还可以减少大修过程中的资金分配ꎬ并减少性能和使用寿命ꎮ轨道本身也将获得很好保证ꎮ一㊁城市轨道钢轨打磨的必要性笔者将特定的工作经验整合到ˑˑ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中ꎬ以对城市轨道交通打磨技术进行简要分析ꎮ打磨新建地铁站路线的重要性ꎮ打磨新建的地铁站路线可以调整铁路生产的尺寸公差ꎬ并确定工程施工错误ꎬ并改善轮轨接触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要求确定钢轨底坡度的公差为1/50~1/30ꎬ与钢轨底坡度相匹配的偏斜角为1/50~1/30为1ʎ8ᶄ45ᵡ~1ʎ54ᶄ33ᵡꎬ根据车轮特定组胎面表面光洁度ꎬ选择合适的打磨方法ꎬ以及适当地选择砂轮ꎬ其罐的偏移角和输出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种工程构造的确定误差ꎬ使轨道表面获得相对性不变的轨道坡度ꎬ从而改善轮轨接触相关性ꎮ钢轨已经存在某些质量缺陷ꎬ则同样的疾病将在短时间内发展并蔓延ꎬ特别是在波纹地区ꎮ火车的不断晃动将导致更严重的隧道施工路基疾病和铁路脚手架紧固件ꎮ二㊁钢轨打磨技术的分类平稳的轨道是火车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ꎮ铁路不规则分为长波不规则和短波不规则ꎮ长波不规则性通常是轨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残余变形ꎬ例如规则ꎬ水平ꎬ高度和扭矩等几何图形的变化ꎮ导轨还将在原始制造工厂中发生几何变化ꎮ前者可以通过更改生产线来消除ꎬ而后者可以在原始铁路工厂之前消除ꎮ短波不规则分为周期性不规则和非周期性不规则:周期性不规则是波摩擦系数和波摩擦系数ꎮ轨道的研磨和打磨通常是指为消除轨道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短波不规则性而进行的工作ꎮ铁路的平整度对于能否完成高速行驶至关重要ꎬ并且铁路的打磨和打磨似乎至关重要ꎮ根据不同的维护目的和不同的时间进行分类: (一)准备磨抛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工程施工确定误差ꎬ从而改善轮轨接触相关性ꎮ可调节轨道制造尺寸公差和工程施工确定误差ꎬ减少轮轨磨合时间ꎬ延长轮轨使用寿命ꎮ它可以消除新的钢轨表面缺陷ꎬ例如在钢轨表面上的毛刺和锈蚀ꎬ可改善钢轨表面的光滑度并改善新的钢轨表面ꎮ(二)预防性打磨ˑˑ城市轨道的现有线上的轨道ꎬ经过长期运行后ꎬ部分路段会掉落ꎬ焊接的鞍座磨损ꎬ油脂边缘ꎬ划痕ꎬ以及轨道头的表面会被金属材料破坏ꎮ轨道表面由于冷硬底部而导致的其他缺点ꎬ特别是在图形区域将继续出现波纹ꎬ此处采用了这种打磨方法ꎮ定期打磨可以减轻波纹的发展趋势ꎮ通常情况下ꎬ预防性打磨更适合在0.2毫米范围内使用ꎮ预防性打磨也是防止和消除波浪状和波浪状磨损的合理方法ꎮ磨光周期短ꎬ发芽时去除了轨道表面的裂纹ꎮ与预防性打磨和修复性打磨相比ꎬ打磨的频率高ꎬ但轨道打磨的总产量小ꎬ可以增加轨道的使用寿命ꎮ(三)修理性打磨客观打磨是为了打磨钢轨的表面疾病和害虫ꎮ重型铁路专注于打磨和去除铁路表面的各种损伤以延长铁路寿命ꎮ所有正常的地铁路线都着重于使用保护性打磨和打磨ꎬ以去除不平坦的铁路表面并提高旅客列车的稳定性ꎮ三㊁应用分析(一)ˑˑ轨道交通线网内波磨形式现在ˑˑ轨道交通线网内1㊁2㊁3㊁4号线的钢轨波磨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ꎬ一是1号线以及4号线中的波磨形式ꎬ即曲线上股存在剥落掉块ꎬ曲线下股存在波磨ꎬ波长在35mm至100mm之间ꎬ光带的表现形式为曲线上股光带位置偏向内侧ꎬ曲线下股的光带位置偏向外侧ꎬ上股光带宽度25mm左右ꎬ下股光带宽度为30mm至35mm左右ꎮ以现场实际调查结果ꎬ1号线㊁4号线共计四条曲线的钢轨表面的磨耗分布情况来看ꎬ钢轨磨耗上股钢轨普遍轨角处磨耗较为严重ꎬ内侧30度至内侧15度磨耗基本达到1.5mm至2mm不等ꎬ下股钢轨0度至-15度基本达到0.5mm至0.8mm不等ꎬ具体情况如下ꎮ二是2号线普遍存在的波磨形式ꎬ上股钢轨基本无波磨以及剥落掉块情况ꎬ下股钢轨波磨较为严重ꎬ波磨深度基本达到0.2mm以上ꎬ光带宽度50mm左右ꎮ三是3号线全线存在的波磨形式ꎬ上股钢轨基本无波磨以及剥落掉块情况ꎬ下股钢轨存在轻微波磨波磨ꎬ波长在35mm至60mm之间ꎬ短波引起的噪声较大ꎮ(二)钢轨的廓形变化情况ˑˑ轨道交通线网经过多年的运营情况来看ꎬ钢轨表面的廓形随着线路的运行逐年变化ꎬ趋向于上股钢轨内侧磨耗偏大ꎬ下股钢轨外侧磨耗偏大ꎬ钢轨表面的廓形发生了改变ꎬ导致光带位置内移ꎬ波磨产生较为频繁ꎮ(三)钢轨打磨方式通过近两年的打磨调查分析以及查阅资料ꎬ我们发现钢轨廓形的变化情况对于延缓侧磨发展及波磨产生周期有着密切联系ꎬ所以目前我们打磨的方向是将现有的钢轨廓形与现阶段铁路中使用较多的60N廓形相匹配ꎮ将控制钢轨与车轮的接触位置ꎬ尽量将钢轨光带调整为上股光带位置于钢轨上方偏内侧5度ꎬ下股钢轨为偏外侧5度ꎬ光带宽度约25mm左右ꎮ三号线钢轨打磨后上股光带的宽度控制在25mm左右ꎬ下股钢轨光带宽度控制在30mm左右ꎬ基本达到调整光带位置的目的ꎮ㊀㊀㊀(下转第175页)可靠ꎮ基于此ꎬ必须对化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内容进行完善ꎬ优化评价体系ꎮ首先ꎬ需对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内容进行优化ꎬ将其作为主要评价内容ꎬ有效评价化工设备化工材料的稳定性ꎬ一旦发生问题ꎬ第一时间予以解决ꎮ其次ꎬ将反应较为激烈的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中ꎬ尽可能选择反应较小的工艺ꎬ同时评价该反应参数是否正常范围值ꎬ一旦发现该反应超出正常范围ꎬ需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ꎬ并有效控制各类原料的投放量ꎮ最后ꎬ应将工作人员防护工具的安全性ꎬ纳入评价体系中ꎬ有效评价各类防护工具的安全性以及磨损度ꎬ避免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ꎮ(三)提升风险与安全评价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ꎬ众多新型管理设备出现在化工行业中ꎮ化工领导者亟须重视生产工艺的革新ꎬ有效利用信息化评价技术ꎮ首先ꎬ利用信息化安全评价对化工工艺安全性进行量化分析ꎬ通过信息化设备有效计算出各类工艺的具体安全参数ꎬ从而保障操作人员直观了解该工艺的安全性ꎮ其次ꎬ利用计算机设备ꎬ模拟该工艺流程ꎬ将工艺参数输入其中ꎬ通过观察模拟结果来预测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ꎬ并对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环节进行控制ꎬ进而提升化工工艺的安全性ꎮ五㊁结论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ꎬ政府部门对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ꎬ在当前社会发展前提下ꎬ我国政府部门出台多项关于推动化工行业发展进程的政策性意见ꎬ其最终目的是保障我国能够有效实施工业强国这一目标ꎮ但经过实践证明ꎬ在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ꎬ因化工工艺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ꎬ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工风险识别工作质量差ꎬ并未全面对化工流程以及工业设备进行评价ꎮ因此若想保障现在化工工艺快速发展ꎬ必须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ꎬ将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作为日常工作重心ꎬ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ꎬ降低事故发生率ꎬ推动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稳定发展ꎮ参考文献:[1]赵梁燕.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工管理ꎬ2019(28):65-66.[2]张洪武.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ꎬ2019ꎬ46(4):132+152.[3]焦聪ꎬ郭鹏韡.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工设计通讯ꎬ2019ꎬ45(9):62-63.作者简介:杨倩ꎬ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ꎻ薛云龙ꎬ王睿智ꎬ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南京分公司ꎮ(上接第173页)(四)钢轨打磨的噪声变化情况以ˑˑ地铁4号线红庄-蠡墅区间为例ꎮ通过前期调查ꎬ解决了该区段存在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ꎬ部分调高垫片存在的空吊情况ꎬ提高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对预期铺设线路时的减震㊁降噪效果ꎮ改善了道床的受力情况着手ꎬ改善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受力ꎮ再针对线路质量状况ꎬ以钢轨打磨的方式ꎬ对4号线支线红庄-蠡墅的上行区间共打磨四次ꎬ下行区间共打磨两次ꎮ持续监测区间产生的噪声下降明显ꎬ基本降低至80dB左右ꎬ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ꎮ从3号线波磨表现形式来看ꎬ钢轨表面的光带位置均处于行车一侧ꎮ而光带位置的成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ꎬ通过对3号线网轨动态检测数据分析ꎬ发现普遍存在的轨距超限(轨距偏大)问题ꎬ轨距超限导致上下股轮轨接触位置始终处于钢轨工作边一侧ꎻ第二个方面ꎬ新线路钢轨线路铺设时ꎬ轨底坡未按照钢轨预铺设的1ʒ40进行铺设ꎮ从5月份以来ꎬˑˑ地铁相关车间在3号线共计完成21次ꎬ通过采用60N这样的廓形处理方式产生的廓形变化数据如图所示ꎬ钢轨打磨后的光带位置处于较为良好的位置ꎬ噪声数据下降明显ꎮ(五)打磨案例分析1.2020年ꎬˑˑ轨道交通2号线盘蠡-新家桥下行k22+132-k22+530曲线下股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曲线上股存在侧磨ꎬ该曲线半径R=700mꎬ超高为75mmꎬ缓和曲线长60/60米ꎬ道床类型为混凝土整体道床ꎬ扣件类型为Ⅲ型减震扣件ꎮ2.整治过程:使用RGH-20C型钢轨打磨车进行打磨ꎮ3.打磨流程:打磨前上股钢轨存在侧磨ꎬ轻微波磨ꎬ下股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光带位置欠佳ꎬ方案设计考虑消除既有病害的同时修正钢轨廓形ꎮ上股钢轨遍数为2遍ꎬ修正廓形遍数为6遍ꎬ下股钢轨打磨遍数为3遍ꎬ修正廓形遍数为6遍ꎮ4.整治效果:打磨前曲线上股存在轻微波磨ꎬ如图1所示ꎬ波磨深度在0.05mm左右ꎬ下股钢轨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如图2所示ꎬ波磨深度在0.2mm左右ꎮ打磨后波磨得到了有效消除ꎬ接触光带在15~33mm之间ꎬ使用至今钢轨状态及廓形保持良好ꎮ图1㊀曲线下股打磨前㊀图2㊀曲线下股打磨后四㊁结论当前ꎬˑˑ地铁已经从以往的修理打磨向计划性打磨㊁预防性打磨方向转变ꎮ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车间已按照既有经验做好打磨前的维修和打磨后的检查ꎬ将线路动态数据㊁钢轨廓形数据ꎬ噪声㊁轨底坡综合考虑ꎬ降低线路波磨对噪声产生的影响ꎮ也证明了通过钢轨打磨确实可有效降低区间噪声(在噪声区段90dB至100dB区间内最为明显)ꎬ其中预防性打磨更能有效减缓钢轨侧磨㊁疲劳和波磨的发展速度ꎬ从而改善轮轨接触状况ꎬ降低轮轨噪声ꎬ提高乘坐舒适度ꎮ参考文献:[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Z].2004-04-01.作者简介:徐可桢ꎬ许程ꎬ周晶ꎬ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ꎮ。
钢轨选型手册钢轨作为铁路重要的承载部件,其选型至关重要。
钢轨选型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轨道几何形态,运营条件,所需的轨道净高,所需的轨道质量,铁路线路条件,预算限制和其他特殊条件。
1. 轨道几何形态轨道几何形态应考虑到线路的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和倾角。
曲线半径越小,要求的轨道横向曲度越大。
运行速度越高,要求轨道的纵向和横向上的平直度就越高。
而倾角则影响轨道的内力,要求轨道的横向和纵向强度越高。
常见的钢轨型号有:50kg/m,60kg/m,75kg/m,80kg/m等。
2. 运营条件钢轨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线路的运营条件。
例如:重载运输需要使用更高强度的钢轨,轻载和高速运输则需要使用更高强度和更平直的钢轨。
3. 所需的轨道净高轨道净高是指轨道顶部到土层表面的垂直距离,对于架空电气化铁路和隧道,轨道净高需求比较高。
而城市轨道交通则需要使用较低的轨道净高。
因此,钢轨的高度往往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设计。
4. 所需的轨道质量钢轨的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的韧性和耐久性。
对于不同的线路,所要求的耐久性也不同,例如高速铁路运营需要钢轨的寿命更长、更持久。
5. 铁路线路条件不同地理环境和线路状况需要使用不同的钢轨型号。
例如,若处于寒冷的地区,需要考虑到木寒程度,钢轨应选用低温冲击韧性高的钢材;若线路穿越山岭草地等多样的地形地貌,需要选用更加耐磨损、更坚实的钢轨。
6. 预算限制和其他特殊条件预算限制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限制预算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高端钢轨。
其他特殊条件包括轨道净高、轨道的噪声限制、轨道弹性等方面的条件。
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以选择有特殊功能的金属材料。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钢轨是确保铁路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营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选择最优秀的钢轨,以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固、安全、高效。
工业用钢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是连接线路和车辆的关键部分,因此,选用高质量的工业用钢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探讨工业用钢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 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其线路总长超过600公里。
在北京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工业用钢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地铁使用的工业用钢轨具有高强度、耐磨损和抗变形的特点,确保了地铁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工业用钢轨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减少电流传输的损失,提高地铁的能源利用效率。
3. 东京地铁东京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每天运送数百万乘客。
工业用钢轨在东京地铁的建设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由于东京地铁的车辆运行速度较高,要求轨道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因此,工业用钢轨必须具有高度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高速列车的冲击和振动。
通过使用工业用钢轨,东京地铁在保证安全和舒适乘坐的同时,提高了线路的运行效率。
4. 纽约地铁纽约地铁是美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其年乘客量位居全美首位。
纽约地铁系统需要应对高强度的使用压力,因此,工业用钢轨的选择至关重要。
纽约地铁使用的工业用钢轨采用了特殊合金制造,具有高度的耐磨性和强度。
这些工业用钢轨能够长时间承受沉重的车辆冲击,并保持较低的磨损率和噪音水平,保证了地铁线路的可靠性和乘坐舒适度。
5. 上海磁浮列车上海磁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系统,其列车运行速度高达约430公里/小时。
考虑到运行速度的要求,上海磁浮列车使用了高强度、耐磨损的工业用钢轨。
这些工业用钢轨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列车的高速运行所带来的压力。
通过使用工业用钢轨,上海磁浮列车系统实现了高速、安全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6.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工业用钢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性探讨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多制式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从不同制式分类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优缺点和适用性等方面了对比分析,对我国当前轨道交通是将地铁为主的发展结构进行了明确,最后,提出了我国轨道交通制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适用性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受到不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也相差较大。
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应性进行明确,为构建符合城市发展的制式交通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对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发展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明确。
一、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一)城市地铁系统城市地铁系统是城市交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地铁系统能够按照其分类及车辆的运行特点等,对其适用的范围进行明确。
地铁车辆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地铁车辆的客运能力及车厢内部安装设备的相关数据来确定,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地铁车辆的分类运行较为常见。
地铁车辆运行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车辆的客运频次较高,因此,总体上客运总量较大,对于大城市来说,能够有效的承载城市对客流量的控制,从而为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支持。
但是地铁车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地铁车辆运行期间产生的噪音较大,对周围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地铁车辆的爬坡能力和推动力不足,在特殊路段无法快速的通车,因此,地铁车辆的运行对地形条件要求较高,需具有一定的平坦性。
地铁是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通行方式,能够在地下和高架上进行使用。
(二)城市轻轨系统轻轨车辆的分类特点主要依据车辆的长度和车宽等数据,轻轨采用钢轮钢轨体系,1435 mm标准轨距,主要在城市街道路面或高架桥上运行,线路采用地面专用轨道或高架轨道,在大城市的繁华街区,也可进入地下或与地铁接轨。
钢轨及其选型1)钢轨的作用及分类钢轨是轨道上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引导车辆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且承受来自车轮的压力、冲击力和纵向的惯性力、横向和离心力,并经轨枕将载荷传递给道床及巷道底板(轨道的下部结构),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的踏面。
在使用架线式电机车和“信集闭”的区段还兼作回流线。
钢轨的类型是以它每米长重量(kg/m)来表示的。
钢轨每米长重量越大,则抗冲击、弯曲、振动的能力越强,承载力也越大。
矿井轨道所用的钢轨有轻轨和重轨之分。
煤矿使用的有15kg/m、18kg/m、22kg/m、24kg/m、30kg/m、38kg/m、43kg/m等几种轨型,最常用的是22kg/m、24kg/m、30kg/m三种轨型。
表3—1 钢轨的主要技术参数2)如何选择钢轨:选用钢轨时,主要应考虑电机车和矿车重量、行车的速度和行车的密度等。
车辆载重量越大,车速越快,行车密度越高,采用钢轨型号就越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新建或扩建的矿井中,对运行7吨及其以上机车或3吨及其以上矿车的轨道,应采用不低于30kg/m的钢轨。
井巷轨道轨型的选择,应根据运输设备的类型、使用地点和提升方式来确定。
四、钢轨的固联零件钢轨的固联零件包括道钉(钢筋混凝土轨枕、钢轨枕为螺栓)、垫板、鱼尾板等。
见图3—5。
1.道钉道钉的作用是把钢轨固定在木轨枕上,使钢轨与轨枕连接成整体,增强轨道框架的钢度。
道钉钉头为鸭嘴形,钉杆为方形钉尖楔形刃角。
道钉一般采用有足够韧性的钢料锻制而成,应保证弯曲180度而不折断。
2.垫板垫板的作用是增加轨枕受压面积,以减少木枕的机械磨损。
垫板有平板形和楔形两种,楔形板可使钢轨有一定的内倾角,用于弯曲线路的外轨,使运行中的车轮中心始终在钢轨中心线上,减少钢轨的不均匀磨损。
3.鱼尾板鱼尾板的作用是通过固定螺栓夹紧两根钢轨使其连接,制止轨端错位。
鱼尾板上、下端面均为斜面,与轨顶下方和轨底上方的斜度一致,以使鱼尾板与钢轨密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