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管理规则(改)
- 格式:ppt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124
2023年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____年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轨道车辆的统一管理,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运营效率,根据《铁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铁道部所属各铁路局负责管理的所有运营中的轨道车辆。
第三条轨道车辆的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客户至上、服务为本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服务品质。
第四条铁道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轨道车辆的管理工作,并对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技术状态和服务质量负责。
第二章轨道车辆的分类与定义第五条轨道车辆按照用途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旅客列车车辆、货物列车车辆、特种列车车辆等。
第六条旅客列车车辆包括客车、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
第七条货物列车车辆包括货车、机车和机车车辆等。
第八条特种列车车辆包括检测车、维修车、救援车等。
第三章轨道车辆的使用和维护第九条轨道车辆的使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营规定,确保安全运行和车辆正常使用。
第十条轨道车辆的维护应按照厂家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保障车辆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轨道车辆在运营中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及时报修和处理,保障车辆运营安全。
第十二条轨道车辆的维护和修理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章轨道车辆的检查和评估第十三条轨道车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评估,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和技术状态。
第十四条轨道车辆的安全检查应包括车体、车内设施、制动系统、轮对、连挂装置等方面内容。
第十五条轨道车辆的技术评估应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等方面内容。
第十六条轨道车辆的安全检查和技术评估由专业机构或铁路局组织实施,结果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第五章轨道车辆的保养和更新第十七条轨道车辆的保养应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保障车辆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八条轨道车辆的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等,具体细则由铁路局制定。
第十九条轨道车辆的更新应根据技术发展和运营需求进行,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快捷、便利。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和管理,包括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等。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行车组织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应注重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乘客安全,及时对行车组织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章行车权限和信号控制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应遵守相关交通法规和信号控制规定,按照优先级顺序发放行车权限。
第六条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和资格证,对车辆操作熟悉,掌握相关行车组织规则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七条行车权限根据车辆类型、载客量、运行速度等因素进行分类,严禁非法侵占行车权限。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应配备信号系统,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行车速度。
信号系统应具备准确、可靠、快速的功能。
第九条行车组织应根据信号系统的指示进行,驾驶员不得擅自更改或忽视信号指示。
第十条发生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根据信号和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乘客的安全疏散和及时救援。
第十二条乘客应遵守相关车辆乘坐规定,有序排队上下车,不得混乱拥挤,保持良好的出行秩序。
第十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配备安全设施,包括摄像头、报警系统、防滑扶手等,确保乘客安全出行。
第十四条乘客应遵守车厢内的秩序,不得随意吐痰、乱扔垃圾,不得在车厢内吸烟、饮食。
第十五条乘客在车厢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播放声音过大的音乐。
第四章应急处理和事故处理第十六条遇到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迅速判断和处理,并及时报告调度中心。
第十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的水平和效率。
第十八条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乘客。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第十九条驾驶员违反行车组织规则,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等措施。
轨道线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轨道线路的管理和运营,确保乘客的乘车安全和运营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轨道线路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有轨电车等。
第二章轨道线路的划分和命名第三条轨道线路根据运营区域和功能划分,命名规则如下:1. 城市轨道交通:以城市名称缩写+线路功能类型+序号进行命名,例如:A线、B线、C线等。
2. 地铁:以地理位置或特定区域+线路功能类型+序号进行命名,例如:1号线、2号线、环线等。
3. 有轨电车:以城市名称缩写+线路功能类型+序号进行命名,例如:A线、B线、循环线等。
第四条轨道线路的划分和命名应当与城市规划相一致,统一命名,不得混淆和重复。
第三章轨道线路的运营管理第五条轨道线路的运营管理包括列车运行、车站管理、设备维护等。
第六条列车运行的管理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列车应当按照定时发车的方式运营,确保乘客的出行需求。
2. 列车应当按照设定的速度运行,不得超速或低速运行,确保行车安全。
3. 列车驾驶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列车开车和停车,确保运营秩序。
第七条车站管理的规定如下:1. 车站应当保持干净整洁,维护好车站设施设备,确保乘客的乘车环境。
2. 车站应当设置明确的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并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3. 车站应当配备足够的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方便乘客购票。
第八条设备维护的规定如下:1. 对于轨道线路上的电气设备、信号设备等,应当按照规定的维护和检修周期进行维护。
2. 设备维护应当采取科学的维修方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维护应当及时响应,对于设备故障应当及时处理,避免对运营影响。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九条轨道线路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2. 预防为主,采取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 综合管理,各部门进行联合管理。
第十条轨道线路的安全管理包括乘客安全、设备安全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0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保障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管理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依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
第五条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的,可以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可以进行试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
安全设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得投入运营。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则和设施保养维护办法,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营。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执行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票价,不得擅自调整。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保证车站、车厢整洁,出入口、通道畅通,保持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等标志醒目。
第九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态度文明、服务规范。
驾驶员、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在车站配备急救箱,车站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城市轨道管理安全规章制度
一、车辆管理规定
1. 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保障
(1)车辆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车辆的运行状况良好。
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维修。
(2)司机应具有相关资质,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车辆安全驾驶。
2. 车辆运行规定
(1)严格按照运行时刻表进行行驶,不得擅自改变车辆运行路线。
(2)行驶过程中应注意避让行人和其他车辆,确保车辆安全。
3. 车辆事故处理规定
(1)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2)对于事故责任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事故的责任能够追究到位。
二、站点管理规定
1. 站点设施维护规定
(1)各个站点应定期检查站点设施的安全性,并做好维护工作。
(2)如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站点设施的完好。
2. 乘客安全规定
(1)站点应设置保安人员,确保乘客的安全。
(2)但发现有可疑人员或者危险品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安全管理制度
1. 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2. 针对不同情况,应制定应急预案,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理及乘客的安全。
3. 应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责任追究制度
1. 对于违反规定和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方,应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其应有责任。
2. 对于监管不力导致的事故,相关部门也应追究相应责任。
以上为城市轨道管理安全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有效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第一章综合管理 (3)1.1 组织架构 (3)1.1.1 组织架构的组成 (4)1.1.2 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 (4)1.2 管理制度 (4)1.2.1 管理制度的分类 (4)1.2.2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则 (4)第二章车辆与设备管理 (5)2.1 车辆维护保养 (5)2.1.1 定期检查 (5)2.1.2 更换零部件 (5)2.1.3 润滑保养 (5)2.2 设备更新与改造 (5)2.2.1 技术升级 (5)2.2.2 设备换代 (6)2.2.3 自动化改造 (6)2.3 车辆与设备安全检测 (6)2.3.1 车辆安全检测 (6)2.3.2 设备安全检测 (6)2.3.3 定期安全培训 (6)第三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6)3.1 员工招聘与选拔 (6)3.2 员工培训与发展 (7)3.3 员工福利与激励 (7)第四章营运计划与调度 (7)4.1 营运计划编制 (8)4.1.1 营运计划编制方法 (8)4.1.2 营运计划编制流程 (8)4.2 调度指挥 (8)4.2.1 调度指挥职责 (8)4.2.2 调度指挥方法 (9)4.2.3 调度指挥流程 (9)4.3 营运数据分析 (9)4.3.1 数据收集 (9)4.3.2 数据整理 (9)4.3.3 数据分析 (10)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 (10)5.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0)5.2 安全风险防控 (10)5.3 应急预案与处理 (11)第六章客户服务与管理 (11)6.1.1 服务理念 (11)6.1.2 服务内容 (11)6.1.3 服务流程 (11)6.1.4 服务质量标准 (12)6.2 客户投诉处理 (12)6.2.1 投诉接收 (12)6.2.2 投诉分类 (12)6.2.3 投诉处理流程 (12)6.3 客户满意度调查 (12)6.3.1 调查对象 (12)6.3.2 调查内容 (12)6.3.3 调查方式 (13)6.3.4 调查周期 (13)第七章财务与成本管理 (13)7.1 财务预算与控制 (13)7.1.1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13)7.1.2 预算控制的意义 (13)7.1.3 预算调整的策略 (13)7.2 成本核算与控制 (14)7.2.1 成本核算的方法 (14)7.2.2 成本控制的意义 (14)7.2.3 成本控制措施 (14)7.3 资金管理 (14)7.3.1 资金管理的内容 (14)7.3.2 资金管理的目标 (15)7.3.3 资金管理措施 (15)第八章票务管理 (15)8.1 票务制度与规定 (15)8.1.1 票务管理制度 (15)8.1.2 票务规定 (15)8.2 票务操作流程 (16)8.2.1 购票流程 (16)8.2.2 退票、改签流程 (16)8.2.3 票务查询与统计 (16)8.3 票务数据分析 (16)8.3.1 旅客出行需求分析 (16)8.3.2 票务销售数据分析 (16)8.3.3 票务服务评价分析 (17)第九章车站与设施管理 (17)9.1 车站设施维护 (17)9.2 车站安全管理 (17)9.3 车站环境整治 (17)第十章线路与运行管理 (18)10.2 运行时间管理 (18)10.3 运行安全监控 (19)第十一章信息与通信管理 (19)11.1 信息资源管理 (19)11.1.1 信息资源规划 (19)11.1.2 信息资源组织 (19)11.1.3 信息资源质量控制 (19)11.1.4 信息资源安全 (19)11.2 通信网络管理 (20)11.2.1 网络规划与设计 (20)11.2.2 网络监控与维护 (20)11.2.3 网络安全 (20)11.2.4 网络升级与扩展 (20)11.3 信息安全与保密 (20)11.3.1 信息安全政策 (20)11.3.2 数据加密 (20)11.3.3 访问控制 (20)11.3.4 风险管理 (21)11.3.5 应急响应计划 (21)第十二章法规与政策 (21)12.1 法律法规遵守 (21)12.1.1 法律法规的含义与作用 (21)12.1.2 法律法规遵守的必要性 (21)12.2 政策制定与执行 (22)12.2.1 政策制定的原则 (22)12.2.2 政策执行的要点 (22)12.3 政策宣传与解读 (22)12.3.1 政策宣传的方式 (22)12.3.2 政策解读的要点 (23)第一章综合管理现代社会的发展,综合管理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号 2604)A.重型地铁 B.轻型地铁 C.大型地铁 D.微型地铁 2. ()是指贯通所有车站、区间,供列车载客运营的路线。
B.折返线 A.渡线 C.正线 D.区间 3. ()主要对影响安全行车的车辆重要部件(如转向架、制动机、机电悬挂部件、收电弓等)系统功能进行重点检查,查看故障诊断系统,对空调系统、主变流器核制动电阻进风口滤尘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A.列检 B.定修 C.月检 D.架修 4. ()主要是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监督和控制,辅助行车调度人员对全线列车运行进行管理。
A.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 B.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 C.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 D.计算机联锁子系统 5.救援列车应距被救援列车()米处停车,听候救援列车司机的指挥连挂。
A.10B.15C.20D.256.混合折返兼有()的特点,有利于行车组织调整,合用于对折返能力要求较高的终端站。
A.站后折返 B.站后折返与站前折返 C.站前折返 D.环形线折返7.列车进路的办理主要是通过()完成的,它是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重要信号设备。
A.联锁设备 B.信号设备 C.交路设备 D.岔道设备 8. ()通常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最大,可能造成供电系统跳闸,设备损坏。
A.暴雨 B.暴雪 C.雷暴 D.地震 9.车站行车组织由车站当班值班站长统一负责,行车值班员具体负责。
值班站长必须服从()的统一指挥,执行其命令。
A.站长 B.主任调度 C.安全管理人员 D.行车调度员 10.在安全管理手段中, ()是运营安全管理最时常运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思想教育 D.法律手段 11.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通过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实施指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使各个环节协调运作,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A.行车组织指挥体系 B.供电指挥体系 C.应急指挥体系 D.信号指挥体系 12.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常规()有摇枕和无摇枕两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