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模板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746.31 KB
- 文档页数:18
涡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3. 学生了解减速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作用,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和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涡轮蜗杆减速器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简单的仿真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涡轮蜗杆减速器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减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的机械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减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对机械原理有一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欲望,但需加强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涡轮蜗杆减速器原理及结构- 介绍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涡轮蜗杆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解释减速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作用2.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学习减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 了解减速器选型原则及注意事项3.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CAD建模与仿真- 学习使用CAD软件绘制涡轮蜗杆减速器三维模型- 掌握简单的仿真分析方法- 分析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4. 简易涡轮蜗杆减速器模型制作- 学习制作简易涡轮蜗杆减速器模型的步骤和技巧- 了解模型制作中的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涡轮蜗杆减速器模型的制作5. 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分析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案例- 探讨减速器在工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了解减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均与教材中关于减速器的章节相关,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蜗轮蜗杆减速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英文回答:Internship Reflection on Worm Gear Reducer.During my internship at a manufacturing company,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worm gear reducers. This experience has been invaluable in terms of gaining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Firstly, I learned ab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mponents of worm gear reducers. Worm gear reducers consist of a worm gear and a worm wheel. The worm gear is a screw-like gear that meshes with the teeth of the worm wheel. This design allows for high gear reduction ratios and torque output. I also learned about the various types of worm gear reducers, including single enveloping, double enveloping, and cylindrical worm gear reducers.Secondly, I had the chance to observe and participatein the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worm gear reducers. I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lubr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ensure smooth operation and longevity of the reducers. I also gained hands-on experience in aligning the gears and adjusting the backlash to optimize performance.Furthermore, I was involved in troubleshooting and repairing faulty worm gear reducers. This required me to analyze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come up with effective solutions. It was a challenging yet rewarding experience as I was able to appl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 gained in my engineering courses to real-world situations.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I also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in a professional setting. I worked closely with experienced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who guided me throughout the internship. Their expertise and willingness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my learning experience.Overall, my internship experience with worm gearreducers has been incredibly beneficial. It has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enhanced my problem-solving skills.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my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apractical setting and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experience will greatly benefit my future career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中文回答:蜗轮蜗杆减速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减速器个人总结一、背景在本次机械课程设计中,我负责设计一款减速器。
减速器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传动装置,主要用于降低转速、增加扭矩,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工作需求。
通过本次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设计过程1.明确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减速器的设计要求,明确了设计目标和使用条件。
这包括减速比、输入输出轴的直径、工作温度范围等。
2.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了合适的传动方案,包括齿轮类型、布置方式、润滑方式等。
在选择过程中,我综合考虑了效率、成本和可行性。
3.设计计算:根据选定方案,我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
这包括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变位系数等参数的计算,以及轴的直径、长度、轴承类型和尺寸等。
4.绘制图纸:根据计算结果,我绘制了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在绘制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机械制图标准进行,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校核与优化:完成初步设计后,我对减速器进行了强度、刚度和寿命等方面的校核。
根据校核结果,我对设计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设计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齿轮重合度不足、轴的刚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调整齿轮参数、优化轴的截面尺寸等方式进行解决。
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些计算上的困难,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老师,最终解决了问题。
四、收获与展望通过本次设计,我不仅掌握了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未来,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减速器的设计技术,提高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机械设备的优化和发展做出贡献。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本节“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旨在让八年级学生在已有机械知识基础上,深入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 知识目标:- 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学会分析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了解其设计原则;- 了解减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重要性。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减速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减速器设计计算;- 能够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出改进措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使其关注工程伦理,为我国机械工程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深入的机械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机械传动”相关内容进行组织。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 减速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减速器的分类及各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2. 减速器的设计原则:- 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减速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方法;- 减速器设计中的力学计算。
3. 减速器的实际应用:- 减速器在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减速器在工程中的优化设计。
4. 减速器课程设计实践:- 分组进行减速器设计,制定设计任务书;- 完成减速器设计计算,绘制图纸;- 制作减速器模型,进行性能测试。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讲解减速器的设计原则;第三课时:分析减速器的实际应用;第四课时:进行减速器课程设计实践。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减速器的分类、原理和应用;(2)掌握减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熟悉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了解减速器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能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减速器的设计;(3)能够进行减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4)能够对减速器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减速器行业的认知和兴趣;(3)培养学生关注减速器技术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速器的分类、原理和应用;2.减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减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5.减速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6.减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减速器的分类、原理和应用;第二课时:减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第三课时: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第四课时:减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第五课时:减速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第六课时:减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减速器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减速器的设计和应用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减速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减速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减速器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减速器原理动画、实际操作视频等;4.实验设备:准备减速器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一级蜗轮蜗杆
减速器)
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一、设计过程回顾。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负责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在设计过程中,我首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调研,了解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设计要求。
然后,我进行了传动比的计算和齿轮参数的确定,选择了适当的材料,并进行了零部件的设计和装配。
二、设计结果分析。
经过设计和计算,我得到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传动比的合理性、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传动效率等因素,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零部件加工难度较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优化零部件结构,提高装配精度要求,简化加工工艺,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和可行性。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在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中的自查报告,谢谢!。
涡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能够准确描述其各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涡轮蜗杆减速器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能够分析其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效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涡轮蜗杆减速器进行选型、计算和设计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获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减速器的安装、调试等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节能减排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介绍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 分析涡轮、蜗杆、轴承、箱体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及结构特点2.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阐述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介绍减速器的性能参数,如传动比、效率、扭矩等3.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选型与计算- 讲解减速器选型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减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蜗杆直径、传动比等4.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与制作- 分析减速器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引导学生进行减速器结构设计,并了解其加工工艺5. 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介绍减速器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讲解减速器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减速器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6. 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涡轮蜗杆减速器在各类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了解减速器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安排,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_设计工作小结本次学生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主要对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的开展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减速器的选型和参数计算,通过实验得到了减速器的实际工作性能。
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课堂上所学的减速器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加深了对减速器工作性能的认识。
在实践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掌握了减速器的组装和调试技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传动系统噪音过大、传动效率低等,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根据理论知识进行修正和优化,最终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
这些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学会了相互帮助和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评价和总结环节中,我通过考试、报告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减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评价也发现了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团队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会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一起来看看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范文吧!减速器课程设计小结【1】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做的还是很成功的,功能全部基本都实现了,课程设计实训小结。
在做的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搞了很长时间才做通的。
做完这次课设之后,回顾起来,数据库课设其实挺简单的。
只不过以为我们以往的不深入的探究,只看表面一堆堆的代码就感觉很难很难,实际上代码不要我们写,照着模板做,一通百通,就ok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这种畏惧的敬而远之的心态导致我们数据库课程始终都是初学状态,没有一点长进,我想经过这次系统的做了这个企业进销存数据库,部分的数据库结构、功能、使用等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知道的依然很少,但有进步都是可喜的。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全面实践一个面向数据库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学习了很多有关的知识。
这样的项目对我学过的数据库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实践。
一些以前没有学得很杂实的课程的内容,由于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
但回过头再去看教科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对与这些知识点的相关的背景,概念和解决方案理解得更透彻了,学习起来也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轻松。
差不多熟悉了数据库设计的每一个过程。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了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需要特别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一点都马虎不得。
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必须十分的注意,如果不认真思考决策,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如果早期的错误隐藏下来,对后面的工作影响就会很大,甚至有时要推倒很多前面做的工作重来。
有时候,我自己觉得我写的程序非常的正确,但是就是编译通不过,在查找错误的过程中,面临着否认自己的过程,非常的痛苦,只有不断地向老师提问,有时提问的问题特幼稚,可就是不懂,很是郁闷,实习总结《课程设计实训小结》。
在反反复复的学习及询问之下,我的辛勤努力有了回报,终于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软件,虽然这个软件的功能非常的简单,而且我想,在实际的运用中,还有些不足。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自查报告内容:一、设计理念的合理性。
在设计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时,我们首先确定了设计理念,即以提高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减速器的紧凑性和稳定性。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对设计理念进行了再次审视,确认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设计参数的准确性。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确定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各项参数,包括传动比、轴承选型、材料选择等。
在自查中,我们对这些参数进行了详细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以确保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零部件的合理搭配。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对减速器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和匹配,以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协调配合,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在自查中,我们对零部件的搭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工艺制造的可行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工艺制造过程,确保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在自查中,我们对工艺制造方案进行了再次审视,确认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自查中,我们对这些措施进行了再次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设计成本的合理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成本,力求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在自查中,我们对设计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和分析,确认其合理性和经济性。
通过以上自查过程,我们确认了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信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某带式传输机中的蜗杆减速器工作条件:工作时不逆转,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年限为10年,二班制。
已知条件:滚筒圆周力F=4400N;带速V=0.75m/s;滚筒直径D=450mm。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与分析由于本课程设计传动方案已给:要求设计单级蜗杆下置式减速器。
它与蜗杆上置式减速器相比具有搅油损失小,润滑条件好等优点,适用于传动V≤4-5 m/s,这正符合本课题的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全封闭自散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型号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23ηηηηη=⨯⨯⨯总蜗杆联轴器轴承滚筒230.990.990.720.960.657 =⨯⨯⨯=2)电机所需的功率:0.657η=总2300 1.24.38100010000.657FV P KW η⨯===⨯电机总 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滚筒工作转速:601000601000 1.263.69/min 360V r D ηππ⨯⨯⨯===⨯滚筒按《机械设计》教材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一级蜗杆减速器传动比范围580i = 减速器,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 总=5~8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5~80)63.69318.45~5095.2/min n i n r =⨯=⨯=总电动机滚筒。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和30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4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3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1-2。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2920r/min ;额定转矩2.2。
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1、总传动比292045.8563.69n i n ===电动机总滚筒五、动力学参数计算1、计算各轴转速 002920/min2920/min 292063.69/min 45.8563.6963.69/min 1n n r n n r n n r i n n r i I I II II III ==========电动机减速器2、计算各轴的功率 P 0=P 电机 =4.38 KW P Ⅰ=P 0×η联=4.336KWP Ⅱ=P Ⅰ×η轴承×η蜗杆=3.09KW4.38P KW =电机63.69/min n r =滚筒860~10320/min n r =电动机电动机型号: Y132S1-245.85i =总02920/min 2920/min 63.69/min 63.69/min n r n r n r n r I II III ====P 0=4.38KW P I =4.336KW P II =3.09KW P III =3.03KWP Ⅲ=P Ⅱ×η轴承×η联=3.03KW 3、计算各轴扭矩T 0=9.55×106P 0/n 0=9.55×106×4.38/2920=14.325 N·m T Ⅰ=9.55×106P II /n Ⅰ=9.55×106×4.3362/2920=14.1818N·m T Ⅱ=9.55×106P III /n Ⅱ=9.55×106×3.09/63.69=463.33 N·m T Ⅲ=9.55×106P III /n Ⅱ=9.55×106×3.03/63.69=454.33N·m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1、选择蜗杆传动类型根据GB/T10085—1988的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ZI) 。
2、选择材料考虑到蜗杆传动功率不大,速度只是中等,故蜗杆采用45钢;因希望效率高些,耐磨性好些,故蜗杆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HRC 。
蜗轮用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
为了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青铜制造,而轮芯用灰铸铁HT100制造。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教材P254式(11—12),传动中心距 []322)(H P E KT a σZ Z ≥ (1)确定作用在蜗杆上的转矩2T按11Z =,估取效率η=0.72,则II T =66 3.099.55109.551063.69p n II II ⨯=⨯⨯=468667N.mm (2)确定载荷系数K因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故由教材P253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βK =1;由教材P253表11—5选取使用系数 1.0A K =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取动载系数05.1=K v ;则由教材P2521.01 1.05 1.05v βA K =K K K =⨯⨯≈(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E Z因选用的是铸锡磷青铜蜗轮和钢蜗杆相配,故E Z =16021a MP 。
T 0=14.325N·m T I =14.1818N·m T II =463.33N·m T III =454.33N·mK=1.21(4)确定接触系数P Z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1d 和传动中心距a 的比值ad 1=0.35从教材P253图11—18中可查得P Z =2.9。
(5)确定许用接触应力[]H σ根据蜗轮材料为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 蜗杆螺旋齿面硬度>45HRC,可从从教材P254表11—7查得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H σ=268a MP 。
由教材P254应力循环次数26060163.69365241033475460h jn L N ==⨯⨯⨯⨯⨯≈ 寿命系数78100.6448334754640HNK == 则[][]0.6448268173H HN H a σσ'=K ∙=⨯=MP(6)计算中心距23160 2.91.05468667152.405173a mm ⨯⎛⎫≥⨯⨯= ⎪⎝⎭(6)取中心距a=180mm,因i=45.85,故从教材P245表11—2中取模数m=6.3mm, 蜗轮分度圆直径1d =63mm 这时ad1=0.35从教材P253图11—18中可查得接触系数'Z P =2.9因为'Z P =P Z ,因此以上计算结果可用。
4、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 蜗杆轴向尺距 3.14 6.319.792a m πP ==⨯=mm;直径系数10=q ;齿顶圆直径1126321 6.375.6a a d d h m mm *=+=+⨯⨯=; 齿根圆直径()11247.25f ad d h m c mm *=-+=; 分度圆导程角54838γ'''= ;蜗杆轴向齿厚3.14 6.39.89622a mS π⨯===mm 。
(2) 蜗轮蜗轮齿数48;变位系数20.4286X =-mm;19.792a P = 175.6a d mm =147.25f d mm =演算传动比2148481z i z ===mm,这时传动误差比为4845.85 4.7%45.85-=,是允许的。
蜗轮分度圆直径22 6.348302.4d mz ==⨯=mm 蜗轮喉圆直径2222a a h d d +==315mm 蜗轮齿根圆直径2222281.25f f d d h mm =-=蜗轮咽喉母圆半径221118032522.522g a r a d =-=-⨯=mm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F Fa F Y Y md d KT σσβ≤=221253.1 当量齿数()22334848.24cos cos5.71v γZ Z ===根据220.4286,48.24v X =-Z =从教材P255图11—19中可查得齿形系数2 2.717Fa Y =螺旋角系数 5.71110.9592140140Y βγ=-=-=从教材P255知许用弯曲应力[][]FN F F K ∙'=σσ从教材P256表11—8查得由ZCuSn10P1制造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F σ=56MPa 。
由教材P255寿命系数669910100.67733475460FN K N ===[]560.67737.912F MPa σ=⨯=1.53 1.054686672.7170.959216.34963302.4 6.3F MPa σ⨯⨯=⨯⨯=⨯⨯可见弯曲强度是满足的。
6、验算效率η()()v ~ ϕγγη+=tan tan 96.095.02302.4d =2315a d =2281.25f d =222.5g r =248.24v Z =2 2.717Fa Y =[]37.912F MPa σ=已知γ=5.71 ;v v f arctan =ϕ;v f 与相对滑动速度s V 有关。
116329209.68/601000cos 601000cos5.71s d n V m s ππγ⨯⨯===⨯⨯⨯从教材P264表11—18中用插值法查得v f =0.01632,'5388v φ=⋅代入式中得η=0.824,大于原估计值,因此不用重算。
7、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考虑到所设计的蜗杆传动是动力传动,属于通用机械减速器,从GB/T10089—1988圆柱蜗杆、蜗轮精度中选择9级精度,侧隙种类为f,标注为8f GB/T10089—1988。
然后由参考文献[5]P187查得蜗杆的齿厚公差为1s T =71μm, 蜗轮的齿厚公差为2s T =130μm;蜗杆的齿面和顶圆的表面粗糙度均为 1.6μm, 蜗轮的齿面和顶圆的表面粗糙度为1.6μm 和3.2μm 。
8.热平衡核算 初步估计散热面积: 1.75 1.751800.330.330.92100100a S ⎛⎫⎛⎫=== ⎪ ⎪⎝⎭⎝⎭取a t (周围空气的温度)为20︒c 。
22(8.15~17.45)/(),17/()1000(1)1000 4.3366(10.824)(20S 170.9268.885S 0.92d a d w m c w m c p t t c c ααηα︒︒︒=∙∙-⨯⨯-=+=+⨯=<∴= 取油的工作温度)合格。
七、轴的设计计算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按扭矩初算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217~255HBS 根据教材P370(15-2)式,并查表15-3,取A0=115 d ≥115 (5.9/1500)1/3mm=18.1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d=18.1×(1+5%)mm=19.1mm ∴选d=30mm 2、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蜗杆蜗齿部分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布置,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轴承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