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二下学期高二化学第2次月考试卷.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02.07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6每小题2分,17-20每小题3分,共44分)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C2H2 B.HCHO C.C6H6 D.C2H62、支持固态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A.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B.铵离子不能单独存在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D.氨极易溶于水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己烯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己烯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4、2008年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H6B.所有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冷水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6、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A.12 B.16 C.20 D.246.关于下式表示的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7 mol NaOH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7.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做烹调的香料。
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从八角茴香中可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也是合成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种药物“达菲”的前体。
莽草酸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莽草酸的分子之间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B .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 7H 10O 5 C .莽草酸中含有苯环 D .莽草酸不能使溴水褪色8、在己烷C 6H 14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 ,其一氯代产物可能的结构数目最多的为 A .3—甲基戊烷 B .2—甲基戊烷 C .2,3—二甲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丁烷9、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原子团之间,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 ) 内的羟基与醛基之间即存在氢键(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分子( )之间存在氢键(分子间氢键)。
【高二】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在化学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化学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l.下列物质中,没有固定沸点的是A.聚乙烯B.氯仿C.甲苯D.异丁烷2.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叁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A.卤代羧酸B.酯C.氨基酸D.醇钠3.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 ( )A.4-甲基一2一乙基戊烷B.2、5-二甲基戊烷C.2-乙基-4-甲基戊烷D.2、4-二甲基己烷4.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 ( )( )5. 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气跟足量的O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生成13.2 g CO2和5.4 gH2O,该有机物能跟Na反应放出H2,又能跟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6.盐酸乙哌立松片是一种骨骼肌松弛剂,能改善由肩周炎、腰痛症等引起的肌紧张其结构简式如下:关于盐酸乙哌立松片有下列说法:① 是芳香族化合物,② 含有N原子的六元环上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③ 能发生还原反应的官能团有两种,④ 是一种有机盐。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 == 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 Cu2++2CH3COO-+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2C6H5OH+CO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 CO +2NH +2Ag+6NH3+2H2O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有两种C. 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D. 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9.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药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10.通式为CnH2n-2的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里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变(温度为150℃)此烃分子中的n值是( )A.2B.3C.4D.511.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I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
202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共40分)1. 已知复数满足,( )z ()()31i 1i z --=+z=A.B.C.D.【答案】D 【解析】【分析】先求出复数的代数形式,再求模即可. z 【详解】由得()()31i 1i z --=+,()()()()1i 1i 1i333i 1i 1i 1i z +++=+=+=+--+.z ∴==故选:D.2. 某地政府调查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与家庭年收入高低的关系时,随机调查了当地3000名育龄妇女,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处理数据,并计算得,则根据这一数据以及临界值表,判断育龄妇女生育意27.326χ=愿与家庭年收入高低有关系的可信度( )参考数据如下:,()()()22210.8280.001,7.8790.005, 6.6350.01P P P χχχ≥≈≥≈≥≈.()()223.8410.05, 2.7060.1P P χχ≥≈≥≈A. 低于 B. 低于 C. 高于 D. 高于1%0.5%99%99.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临界值表求得正确答案.【详解】由于,()27.326 6.635,7.879χ=∈而,()()227.8790.005, 6.6350.01P P χχ≥≈≥≈所以可信度高于. 99%故选:C3. 已知向量满足,且,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10a b ⋅= ()3,4b =- a b A. B.C.D. ()6,8-()6,8-68,55⎛⎫- ⎪⎝⎭68,55⎛⎫-⎪⎝⎭【答案】C 【解析】【分析】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定义计算即可.a b【详解】解:因为向量,且,那么,()3,4b =- 10a b ⋅=5b == 所以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3468cos ,555b a b a a b b b-⋅⎛⎫⋅=⋅=- ⎪⎝⎭ ,,故选:C.4.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若,则( ){}n a n S 153n n S t -=⨯+t =A. B. 5C.D.5-53-5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得到,,,从而求出,,,再由数列是等比数列得到,1S 2S 3S 1a 2a 3a {}n a 3212a a a a =即可得到.t 【详解】由题意得:,,, 115S a t ==+21215S a a t =+=+312345S a a a t =++=+即,,, 15a t =+210a =330a =因为数列是等比数列,所以, {}n a 3212a a a a =即,解得:,1030510t =+53t =-故选:C .5. 如图,八面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三角形,并且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下列结论:①,,,A B C D AE平面;②平面平面;③;④平面平面,正确命题的个数//CDF ABE //CDF AB AD ⊥ACE ⊥BDF 为( )A. 1B. 2C. 3D. 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以正八面体的中心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O ,,OB OC OE ,,x y z 角坐标系,由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法向量,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以正八面体的中心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O ,,OB OC OE ,,x y z 设正八面体的边长为,则2()(()()(0,,,,,0,0,A E C D F 所以,,(()(,,0,AE CD CF ===设面的法向量为,则,解得,取,即CDF (),,n x y z =CD n CF n ⎧⋅==⎪⎨⋅==⎪⎩x z x y =⎧⎨=-⎩1x =()1,1,1n =-又,所以,面,即面,①正确;0AE n ⋅== AE n ⊥AE ⊄CDF AE //CDF 因为,所以,AE CF =- AE //CF 又,面,面,则面,//AB CD AB ⊄CDF CD ⊂CDF //AB CDF 由,平面,所以平面平面,②正确; AB AE A = ,AE AB ⊂ABE AEB //CDF 因为,则,所以,③正确;))(),,BAB AD ==0AB AD ⋅=u u u r u u u rAB AD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ACE ()11,0,0n =u r BDF ()20,1,0n =u u r因为,所以平面平面,④正确;120n n ⋅=ACE ⊥BDF 故选:D6. 如图,在正三角形的12个点中任取三个点构成三角形,能构成三角形的数量为( )A. 220B. 200C. 190D. 170【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间接法,用总数减去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即可.【详解】任取三个点有种,其中三点共线的有种,故能构成三角形个, 312C 353C 33125C 3C 190-=故选:C .7. 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左、1F 2F ()2222:10,0x y a b a bΓ-=>>1F 右两支于A ,B 两点,点C 在x 轴上,,平分,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3CB F A =2BF 1F BC ∠ΓA.B.C.D.【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可知,再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得到的关系,再根据双曲线定23CB F A =2//CB F A 1,BF BC 义分别把图中所有线段用表示出来,根据边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出离心率.,,a b c 【详解】因为,所以∽,23CB F A =12F AF 1F BC △设,则,设,则,. 122FF c =24F C c =1AF t =13BF t =2AB t =因为平分,由角平分线定理可知,, 2BF 1F BC ∠11222142BF F F c BC F C c ===所以,所以, 126BC BF t ==2123AF BC t ==由双曲线定义知,即,,① 212AF AF a -=22t t a -=2t a =又由得,122B F B F a -=2322BF t a t =-=所以,即是等边三角形, 222BF AB AF t ===2ABF △所以.2260F BC ABF ∠=∠=︒在中,由余弦定理知,12F BF 22212121212cos 2BF BF F F F BF BF BF +-∠=⋅⋅即,化简得, 22214942223t t ct t+-=⋅⋅2274t c =把①代入上式得. ce a==故选:A .8.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他名字定义的函数称为高斯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已知数列满足,,()[]f x x =[]x {}n a 12a =26a =,若,为数列的前n 项和,则( )2156n n n a a a +++=[]51log n n b a +=n S 11000n n b b +⎧⎫⎨⎬⋅⎩⎭[]2023S =A. 999 B. 749 C. 499 D. 24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递推关系可得为等比数列,进而可得,由累加法可求解{}1n n a a +-1145n n n a a -+=⨯-,进而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根据裂项求和即可求解.151n n a +=+[]51log n n b a n +==【详解】由得,因此数列为公比为5,2156n n n a a a +++=()2115n n n n a a a a +++-=-{}1n n a a +-首项为的等比数列,故,进而根据累加法214a a -=1145n n n a a -+=⨯-得,()()()()1111112024555251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由于,又,()515log log 51nn a +=+()()()5555log 5log 51log 55log 511nnnnn n <+<⨯⇒<+<+因此,则,故[]51log n n b a n +==()11000100011100011n n n c b b n n n n +⎛⎫===- ⎪⋅⋅++⎝⎭,12110001n n S c c c n ⎛⎫=+++=- ⎪⎝⎭所以, []20231100010001100099920232023S ⎡⎤⎛⎫⎡⎤=-=-= ⎪⎢⎥⎢⎥⎝⎭⎣⎦⎣⎦故选:A【点睛】方法点睛:常见的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公式法即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组求和类似于,其中和分别为特殊数列,裂项相消法类似于,错位相减法类似于n n n c a b =+{}n a {}n b ()11n a n n =+,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等. n n n c a b =⋅{}n a {}n b 二、多选题(共20分)9. 已知方程表示椭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1124x y m m +=--A. m 的取值范围为 B. 若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则 ()4,12()8,12m∈C. 若,则该椭圆的焦距为4 D. 若,则该椭圆经过点6m =10m =(【答案】BC 【解析】【分析】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依次判断选项即可.【详解】A :因为方程表示椭圆,221124x y m m +=--所以,解得,且,故A 错误;12040124m m m m ->⎧⎪->⎨⎪-≠-⎩412m <<8m ≠B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221124x y m m +=--所以,解得,故B 正确;4120m m ->->812m <<C :若,则椭圆方程为,6m =22162x y +=所以,从而,故C 正确;222624c a b =-=-=24c =D :若,则椭圆方程为,10m =22126x y +=点的坐标不满足方程,即该椭圆不经过点,故D错误. ((故选:BC.10.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n a n n S 10a >d 890a a +>90a <( ) A.0d <B. 当时,取得最大值 8n =n S C.45180a a a ++<D. 使得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是15 0n S >n 【答案】ABC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判断,,然后可判断AB ;利用通项公式将转化为可判80a >90a <4518a a a ++9a 断C ;利用下标和性质表示出可判断D.1617,S S 【详解】解:因为等差数列中,,, {}n a 890a a +>90a <所以,,,A 正确; 80a >90a <980d a a =-<当时,取得最大值,B 正确;8n =n S ,C 正确; ()45181193243830a a a a d a d a ++=+=+=<,,()()1611689880S a a a a =+=+>11717917()1702a a S a +==<故成立的最大自然数,D 错误. 0n S >16n =故选:ABC .11. 已知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 ()1nx +A.8n =B. 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56 ()1nx +2x C. 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128 D. 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56()21nx y +-2xy 【答案】AC 【解析】【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求得的展开通项公式,从而得到关于的方程,解出的值判断AB ,()1nx +n n 利用所有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判断C ,根据二项式定理判断D.12n -【详解】因为的展开式通项为,()1nx +1C C k k k kr n n T x x +==所以的展开式的第项的二项式系数为,()1nx +1k +C kn 所以,解得,A 正确; 26C C n n =8n =的系数为,B 错误;2x 28C 28=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C 正确; 1722128n -==根据二项式定理,表示8个相乘,()821x y +-()21x y+-所以中有1个选择,1个选择,6个选择,()21x y+-x 2y-1所以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D 错误;()21nx y +-2xy ()71187C C 156-=-故选:AC12. 已知小李每天在上班路上都要经过甲、乙两个路口,且他在甲、乙两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3,p .记小李在星期一到星期五这5天每天上班路上在甲路口遇到红灯个数之和为,在甲、乙这两个路X 口遇到红灯个数之和为,则( ) Y A. ()54243P X ==B. ()109D X =C. 当时,小李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路上恰有3天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为25p =216625D. 当时, 25p =()443E Y =【答案】BC 【解析】【分析】对于AB ,确定,即可求出和,对于C ,表示一天至少遇到红灯15,3X B ⎛⎫ ⎪⎝⎭()4P X =()D X 的概率为,可求出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路上恰有3天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的表达式,再将1233p +代入即可求得结果,对于D ,记为周一到周五这五天在乙路口遇到红灯的个数,则25p =ξ()5,B p ξ~,,即可求出.Y X ξ=+()E Y 【详解】对于AB ,小李在星期一到星期五这5天每天上班路上在甲路口遇到红灯个数之和为,且他X 在甲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 13则,15,3X B ⎛⎫ ⎪⎝⎭所以,, ()44511104C 133243P X ⎛⎫⎛⎫==-= ⎪ ⎪⎝⎭⎝⎭()111051339D X ⎛⎫=⨯⨯-= ⎪⎝⎭所以A 错误,B 正确,对于C ,由题意可知一天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为, ()112111333p p ⎛⎫---=+ ⎪⎝⎭则小李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路上恰有3天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为, 32351212C 13333p p ⎛⎫⎛⎫+--⎪ ⎪⎝⎭⎝⎭当时,, 25p =323233551212122122216C 1C 13333335335625p p ⎛⎫⎛⎫⎛⎫⎛⎫+--=+⨯--⨯= ⎪ ⎪⎪ ⎪⎝⎭⎝⎭⎝⎭⎝⎭所以C 正确,对于D ,记为周一到周五这五天在乙路口遇到红灯的个数,则,, ξ()5,B p ξ~Y X ξ=+所以, ()()()()1553E Y E X E X E p ξξ=+=+=⨯+当时,,所以D 错误, 25p =()121155353E Y =⨯+⨯=故选:BC三、填空题(共20分)13. 圆心在直线上,且与直线相切于点的圆的方程为______. 2x =-20x +-=(-【答案】 ()2224x y ++=【解析】【分析】设圆心为,记点为,由已知直线与直线垂直,由此可()2,C t -(-A AC 20x -=求,再求可得圆的半径,由此可得圆的方程. t AC【详解】记圆心为点,点为点,C (-A 因为圆心在直线上,故可设圆心的坐标为, C 2x =-C ()2,t -因为圆与直线相切于点, C 20x -=(A -所以直线与直线垂直, CA 20x +-=直线的斜率为 CA 20x +-=, 1⎛=- ⎝所以,0=t 所以圆心为, ()2,0C -圆的半径为,2CA r ===所以圆的方程为. ()2224x y ++=故答案为:.()2224x y ++=14. 已知随机变量,且,若,则的最小()21N ξσ ,()()0P P a ξξ≤=≥()00x y a x y +=>>,12x y+值为_________.【答案】 32+【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可求,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答案. 2a =【详解】,可得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为,()21,N ξσ1x =又,,即. ()()0P P a ξξ≤=≥12a∴=2a =则()(121121213332222y x x y x y x y x y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y=2,4x y ==-故答案为:. 32+15.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并且,,若将,,,去掉一项后,剩{}n a 1476a a a ++=60a =2a 3a 4a 5a 下三项依次为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则为__________. {}n b 4b 【答案】## 120.5【解析】【分析】先求得,进而求得,,,,根据等比数列的知识求得. n a 2a 3a 4a 5a 4b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n a d 依题意,则,147660a a a a ++=⎧⎨=⎩1139650a d a d +=⎧⎨+=⎩解得,所以,151a d =⎧⎨=-⎩6n a n =-+所以, 23454,3,2,1a a a a ====通过观察可知,去掉后,3a 成等比数列,2454,2,1a a a ===所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n b 412所以.3411422b ⎛⎫=⨯= ⎪⎝⎭故答案为:1216. 设奇函数在上为单调递减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f x (0,)+∞()20f =3()2()05f x f x x--≤为___________【答案】 [)(]2,00,2-U 【解析】【分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取值范围,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由题意,,x ∈R 在中,为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减,()y f x =()f x ()0,∞+()20f =∴,,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减,()()f x f x =--()()220f f -==(),0∞-()0,∞+∴当和时,;当和时,. (),2-∞-()0,2()0f x >()2,0-()2,+∞()0f x >∵,3()2()05f x f x x--≤∴,即,3()2()3()2()()055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0f x x≥当时,解得:;当时,解得:, 0x <20x -≤<0x >02x <≤∴不等式解集为:,3()2()05f x fx x--≤[)(]2,00,2-U 故答案为:.[)(]2,00,2-U 四、解答题(共70分)17. 已知向量,,且函数.()cos ,1m x =)2,cos n x x =()f x m n =⋅(1)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f x (2)若中,分别为角对的边,,求的取值范围. ABC ,,a b c ,,A B C ()2cos cos -=a c B b C π26A f ⎛⎫+ ⎪⎝⎭【答案】(1)πππ,π,Z 36k k k ⎡⎤-++∈⎢⎥⎣⎦(2) 30,2⎛⎫ ⎪⎝⎭【解析】【分析】(1)由题知,再根据三角函数性质求解即可; ()1sin 262πf x x ⎛⎫=++ ⎪⎝⎭(2)由正弦定理边角互化,结合恒等变换得,进而得,,再根据三角函数1cos 2B =π3B =2π0,3A ⎛⎫∈ ⎪⎝⎭的性质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因为向量,,且函数()cos ,1m x =)2,cos n x x =()f x m n =⋅所以 ()211π1cos cos cos2sin 22262f x m n x x x x x x ⎛⎫=⋅=+=++=++ ⎪⎝⎭ 令,解得, πππ2π22π262k x k -+≤+≤+ππππ,Z 36k x k k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f x πππ,π,Z 36k k k ⎡⎤-++∈⎢⎥⎣⎦【小问2详解】因为,()2cos cos -=a c B b C由正弦定理可得:, 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A B C B B C -=即,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A B C B B C =+因为,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 B B C B C A +=+=所以,2sin cos sin A B A =因为,所以, ()0,π,sin 0A A ∈≠1cos 2B =因为,所以,所以, ()0,πB ∈π3B =2π0,3A ⎛⎫∈ ⎪⎝⎭所以, πππ11sin cos 263622A f A A ⎛⎫⎛⎫+=+++=+ ⎪ ⎪⎝⎭⎝⎭所以;π13cos 0,2622A f A ⎛⎫⎛⎫+=+∈⎪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π26A f ⎛⎫+⎪⎝⎭30,2⎛⎫⎪⎝⎭18. 已知正项数列中,.{}n a 2113,223(2)n n n a S S a n -=+=-≥(1)求的通项公式; {}n a (2)若,求的前n 项和. 2nn na b ={}n b n T 【答案】(1) 21n a n =+(2) 2552n nn T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即可得解;11,1,2n n n S n a S S n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当时,,2n =2212212222324212,0S S a a a a a +=-=+=+>解得,25a =由当时,, 2n ≥21223n n n S S a -+=-得当时,,3n ≥2121223n n n S S a ---+=-两式相减得,即,()22112n n n n a a a a --+=-()()()111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又,所以,0n a >()123n n a a n --=≥又适合上式,212a a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 a 32所以; 21n a n =+【小问2详解】, 2122n n n n a n b +==则, 1223521222n n n n T b b b +=+++=+++ , 231135212122222n n n n n T +-+=++++ 两式相减得 2311322221222222n n n n T ++=++++- 211111121122222n n n -++⎛⎫=+++++- ⎪⎝⎭111121212212n n n +-+=+--, 152522n n ++=-所以. 2552n nn T +=-19. 如图,在四棱锥中,侧面底面,,底面是平行四边形,S ABCD -SCD ⊥ABCD SC SD =ABCD ,,,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π3BAD ∠=2AB =1AD =,MN ,CD AB(1)证明:平面;BD ⊥SMN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SA ABCD π6C SB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面面垂直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可证得,,由线面垂直BD MN ⊥SM BD ⊥的判定可证得结论;(2)根据线面角的定义可知,设,取中点,根据垂直关系可以为π6SAM ∠=MN BD O = SN F O 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二面角的向量求法可求得结果. 【小问1详解】,,,, 2AB = 1AD =π3BAD ∠=2222cos 3BD AB AD AB AD BAD ∴=+-⋅∠=即,,,BD =222AD BD AB ∴+=AD BD ∴⊥分别为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M N ,CD AB ABCD //MN AD ∴BD MN ∴⊥,为中点,,SC SD = M CD SM CD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SCD ⊥ABCD SCD ABCD CD =SM ⊂SCD 平面,又平面,;SM ∴⊥ABCD BD ⊂ABCD SM BD ∴⊥,平面,平面.SM MN M = ,SM MN ⊂SMN BD ∴⊥SMN 【小问2详解】 连接,AM 由(1)知:平面,则与平面所成角为,即, SM ⊥ABCD SA ABCD SAM ∠π6SAM ∠=在中,,, ADM △1AD DM ==2ππ3ADC BAD ∠=-∠=,解得:2222cos 3AM AD DM AD DM ADC ∴=+-⋅∠=AM =,; 2πcos 6AMSA ∴==πtan 16SM AM ==设,取中点,连接,MN BD O = SN F OF 分别为中点,,又平面,,O F ,MN SN //OF SM ∴SM ⊥ABCD 平面,又,OF ∴⊥ABCD MN BD ⊥则以为坐标原点,正方向为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O ,,OM OB OF,,x y z则,,,,C ⎛⎫- ⎪⎝⎭1,0,12S ⎛⎫- ⎪⎝⎭B ⎛⎫ ⎪ ⎪⎝⎭0,D ⎛⎫ ⎪ ⎪⎝⎭,,,112SB ⎛⎫∴=- ⎪ ⎪⎝⎭()1,0,0CB =()DB = 设平面的法向量,SBC (),,n x y z =则,令,解得:,,;1020SB n x y z CB n x ⎧⋅=+-=⎪⎨⎪⋅==⎩2y =0x=z=(0,n ∴= 设平面的法向量,SBD (),,m a b c =则,令,解得:,,;1020SB m a c DB m ⎧⋅=+-=⎪⎨⎪⋅==⎩2a =0b =1c =()2,0,1m ∴= ,cos m n m n m n⋅∴<⋅>===⋅ 二面角为钝二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为C SBD --∴C SB D --20. 2023年1月26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 )支线赛多哈站结束,中国队包揽了五个单项冠军,乒乓球单打规则是首先由发球员发球2次,再由接发球员发球2次,两者交替,胜者得1分.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胜方至少比对方多2分),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甲在一次发球中,得1分的概率为,乙在一次发球中,得1分35的概率为,如果在一局比赛中,由乙队员先发球.12(1)甲、乙的比分暂时为8:8,求最终甲以11:9赢得比赛的概率; (2)求发球3次后,甲的累计得分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答案】(1)625(2)分布列见详解, 85【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甲以11:9赢得比赛,则甲再得到3分,乙得到1分,且甲得到最后一分,再根据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求概率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X 的可能取值为0,1,2,3,求出相应的概率列出分布列,再求其数学期望即可. 【小问1详解】甲以11:9赢得比赛,共计20次发球,在后4次发球中,需甲在最后一次获胜,最终甲以11:9赢得比赛的概率为:. 22212131236C 2525525P ⎛⎫⎛⎫⎛⎫=⨯⨯+⨯⨯=⎪ ⎪ ⎪⎝⎭⎝⎭⎝⎭【小问2详解】设甲累计得分为随机变量X ,X 的可能取值为0,1,2,3.,()212102510P X ⎛⎫==⨯= ⎪⎝⎭, ()2212121371C 252520P X ⎛⎫⎛⎫==⨯⨯+⨯=⎪ ⎪⎝⎭⎝⎭,()2212131222C 25255P X ⎛⎫⎛⎫==⨯⨯+⨯= ⎪ ⎪⎝⎭⎝⎭,()213332520P X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X 0123P110 720 25 320∴. ()17238012310205205E X =⨯+⨯+⨯+⨯=21. 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单位:元)和需求量(单位: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下表是试营业期间记录的数据(对应的需求量因污损缺失): 24x =价格x16 17 18 192024需求量y 5549424036经计算得,,,由前组数据计算出的关于的线性回归5211630i ix==∑52110086ii y ==∑513949i i i x y ==∑5y x 方程为. 4710y x a=-+(1)估计对应的需求量y (结果保留整数);24x =(2)若对应的需求量恰为(1)中的估计值,求组数据的相关系数(结果保留三位小数).24x =6r 附:相关系数. r ==328.8769≈【答案】(1)16(2) 0.575-【解析】【分析】(1)计算前五组数据价格、需求量,,代入回归直线方程求出值,再代入18x =2225y =a 即可;24x =(2)求出六组数据价格、需求量的平均值,,以及与相关系数有关的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x 'y '【小问1详解】记前五组数据价格、需求量的平均值分别为,,x y 由题设知,. 511185i i x x ===∑51122255i i y y ===∑因为回归直线经过样本中心,所以,解得. (),x y 2224718510a =-⨯+129a =即, 4712910x y -+=所以时对应的需求量(件). 24x =47241291610y =-⨯+≈【小问2详解】设六组数据价格、需求量的平均值分别为,,则,,x 'y '611196i i x x ===∑61111963i i y y ===∑,,.6212206ii x==∑62110342i i y ==∑514333i i i xy ==∑所以相关系数. 0.575r ==≈-22. 已知点,经过轴右侧一动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且.记动点的(1,0)F y A y M ||||1AF AM -=A 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的方程;C (2)设经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经过点,且为常数)的直(1,0)B -C P Q (1,)((0,2)D t t ∈t 线与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求证:直线恒过定点. PD C N QN 【答案】(1)()240y x x =>(2)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设,根据距离公式得到方程,整理即可;()(),0A x y x >(2)设、、,表示出直线的方程,由点在直线上,代()11,P x y ()22,Q x y ()33,N x y PQ ()1,0B -PQ 入可得,同理可得,再表示出直线,代入可得124y y =()13231y y ty y y ++=QN ,即可得到直线过定点坐标.()()()131441y y ty y x +-=-QN 【小问1详解】解:设,则, ()(),0A x y x >()0,M y 因为,||||1AF AM -=又,整理得.0x >1x =+()240y x x =>【小问2详解】证明:设、、,()11,P x y ()22,Q x y ()33,N x y 所以, 121222121212444PQ y y y y k y y x x y y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PQ ()11124y y x x y y -=-+因为点在直线上,()1,0B -PQ 所以,即,解得①, ()111241y x y y -=--+21112414y y y y ⎛⎫-=-- ⎪+⎝⎭124y y =同理可得直线的方程为,PN ()11134y y x x y y -=-+又在直线上,所以,易得, ()1,D t PN ()111341t y x y y -=-+1y t ≠解得②,()13231y y ty y y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③,QN ()22234y y x x y y -=-+()23234y y y x y y +=+将②式代入③式化简得,又, ()1311234y y ty y x y y y +=+124y y =即, ()131344y y ty y x y +=+即, ()()()131441y y ty y x +-=-所以直线恒过定点.QN 41,t ⎛⎫ ⎪⎝⎭。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鼎尚出品*********鼎尚图文2019学年度高二第2学期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NH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B. σ键和π键比例为7:1C. C与O互为等电子体,1 mol O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 AD. 已知反应N2O4(l)+2N2H4(l)===3N2(g)+4H2O(l),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3N A2.下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①乙醚的沸点②冰的密度比液态水小③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④水分子在高温下很稳定⑤氢化镁的晶格能高⑥DNA的双螺旋结构⑦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高A. ④⑥②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③⑤⑦3.化合物中,稀土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3 ,但也有少数的稀土元素可以显示+4价,观察下面四种稀土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4价的稀土元素是(几种稀土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ol))元素I1I2I3I4A.Se(钪) 633 1235 2389 7019B.Y(铱) 616 1181 1980 5963(镧) 538 1067 1850 4819D.Ce(铈) 527 1047 1949 3547A. AB. BC. CD. D4.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H2O2+I-= 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期高二月考(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套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第Ⅱ卷的方框内。
2.化学试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化 学 试 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 22s 22p 63s 23p 4; ②1s 22s 22p 63s 23p 3;③1s 22s 22p 3; ④1s 22s 22p 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 .原子半径:②>①>④>③C .电负性:④>③>②>①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①>③=② 2、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 .甲烷的电子式:B .氮原子的L 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C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262412233s s p s pD .碳—12原子126C3、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 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A .(3)(2)(1)E s E s E s >>B .(3)(3)(3)E s E p E d >>C .(4)(4)(5)E f E s E d >>D .(5)(4)(4)E s E s E f >> 4、电子构型为[]5234Ar d s 的元素是A .ds 区元素B .过渡元素C .主族元素D .卤族元素 5、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关于R 、W 、X 、Y 、ZH‥H‥ H: :H C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W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 .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 对应的酸性强于WD .P 亚层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 元素7.S 2Cl 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S 2Cl 2是一种橙黄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其结构与H 2O 2类似。
高二化学下册第二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A .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水的量大B .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 .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 变大D .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2、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 .HCO 3-、Al 3+、Na +、SO 42-B .I -、NO 3-、K +、NH 4+C .MnO 4-、Cl -、SO 42-、K +D .SiO 32-、SO 32-、Na +、Cl -3、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 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 值变大B .AgNO 3溶液与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 (Ag +)=c (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 (Ag +)×c (Cl -)=K sp 时,此溶液为AgCl 的饱和溶液D .将固体AgCl 加入到较浓的KI 溶液中,部分AgCl 转化为AgI ,AgCl 溶解度小于AgI4、25℃时,将pH =x 的H 2SO 4溶液与pH =y 的NaOH 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 =7。
若x =31y ,则x 值为 A .2 B .3 C .4 D .55、将一元酸HA 的溶液与一元碱BOH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若混合前酸、碱pH 之和等于14,则HA 肯定是弱酸B .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HA 肯定是弱酸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纯水>BOH 溶液D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 (B +)> c (A -)> c (H +)> c (OH -)6、已知某温度下,在100 mL 浓度为0.01 mol/L 的NaHB 强电解质溶液中,c(H +)>(OH -),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 .溶液的pH=2B .c(Na +)=0.01 mol/L ≥c(B 2-)C .c(H +)·c(OH -)=10-14D .c(Na +)+c(H +)=c(HB -)+c(B 2-)+c(OH -)7、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24。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0学年第一学期任岩松中学高二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2010.12)(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有机化学基础》命题:管家元审核:张存琴)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三组混合液:(1)苯酚钠和苯;(2)乙酸乙酯和丁醇;(3)溴化钠和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此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分液、蒸馏C.萃取、蒸馏、分液 D.分液、蒸馏、萃取2.将COONaOCOCH3转变为COONaOH的方法为: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都是丙三醇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⑤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A.只有③ B.①③ C.①④⑤ D.②③4.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水层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甲苯制三硝基甲苯 D.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六氯环已烷5.下面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B.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C.2CH3CH2OH 浓硫酸140℃CH3CH2OCH2CH3 + H2OD.6.能够鉴定氯乙烷中存在氯元素的实验是A.在氯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B.在氯乙烷中加入乙醇,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C.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D.在氯乙烷中加蒸馏水,然后加入AgNO3溶液7.有4种有机物:①②③④ 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如下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能够把苯酚、乙醇、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银氨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酚酞溶液 D.FeCl3 溶液9.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①以肽键形成多肽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以氢键结合④氨基酸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④①③⑤10、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A. (CH3)2OB. HCHOC.CH3CHOD.CH3OCH311.下列有机物在适量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A.乙酸乙酯溶液 B.乙醇溶液 C.乙酸溶液 D.苯酚溶液12.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A. B.C. D.13.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A. OH B.CH2(CHO)-CH2-CH(OH)-COOHCH(Cl)COOHC.CH3—CH=CH—COOH D.CH3CH(OH)CH2CHO14.化合物A(C4H8Br2)可由下列反应制得,C4H10O−−−−−→−浓硫酸、加热C4H8−−−−−−→−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4H8Br2,则A的结构简式不可能的是A.CH3CH2CHBrCH2Br B.CH3CHBrCHBrCH3C.CH3CH(CH2Br)2 D.(CH3)2CBrCH2Br15.下列有机合成中,不能在碳原子上引入羟基的是FA.卤代烃与NaOH溶液反应B.酯的水解反应C.乙烯的水化反应 D.卤代烃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16.BaCl2剧毒,致死量0.3g,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的解毒剂,此解毒剂应是 A.MgSO4B.CuSO4C.AgNO3 D.NaCl17.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D.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18.向淀粉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新制氢氧化铜浊液③碘水④BaCl2溶液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9.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 1. 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v 正(N 2)=v 正(H 2) B. v 正(N 2)=v 逆(NH 3) C. 2v 正(H 2)=3v 逆(NH 3) D. v 正(N 2)=3v 逆(H 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进行时,用不同的物质表示速率,数值不同,可它们的比值是固定的。
如用N 2、H 2、NH 3分别表示同一正反应速率时,应有如下关系v 正(N 2)∶v 正(H 2)∶v 正(NH 3)=1∶3∶2。
如果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则v(正)=v(逆)。
若用具体物质表示,则速率值应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且必须指明的是正、逆两个方向,即v 正(H 2)∶v 逆(NH 3)=3∶2,v 正(N 2)∶v 逆(NH 3)=1∶2,v 正(N 2)∶v 逆(H 2)=1∶3。
选项A 只表示一个方向,选项B 、D 不符合化学计量数关系。
选项C 符合要求。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能提高转化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
A .催化剂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A 错误;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B 正确;C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降低化学反应速率,C 错误;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不能提高转化率,D 错误,答案选B 。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 △H<0B.2CO(g)=2C(s)+O2(g) △H>0C.N2(g)+3H2(g)=2NH3△H<0D.CaCO3(s)=CaO(s)+CO2(g) △H>02.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2-3、K+、Cl-、Na+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1的溶液中:NO-3、Mg2+、Na+、SO42-C.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4、Fe2+、Cl-、NO-3D.=10-10mol·L-1的溶液中:Na+、HCO-3、Cl-、K+3.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4.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Cl-、NH+4、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B.若溶液中c(NH+4)>c(Cl-)>c(OH-)>c(H+),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l和NH3·H2O[来源:学,科,网]C.若溶液中c(Cl-)>c(NH+4)>c(H+)>c(O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l或可能含有NH4Cl和HClD.若溶液中c(Cl-)>c(H+)>c(NH+4)>c(OH-),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Cl和少量的HCl5.对于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B.在该盐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C.若HY-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HY-+H2OY2-+H3O+D.若HY-能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Y-+H2OY2-+H3O+6.在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5-2016学年剑河县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I 卷(客观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顺意,每题2分,共48分)1.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 CH2+Br2CH3CHBrCH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 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与乙烯共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H2O为2molB.光照下,异丁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三种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聚乙烯、蛋白质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6.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B.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已知CH4+H2OCH3OH+H2,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D.C(CH3)4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7. 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乙烯的制备试剂X 试剂Y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KMnO4酸性溶液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Br2的CCl4溶液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8. 食用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B.油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1mol油酸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D.1mol甘油可与3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9.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催化氧化得到的有机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醇有( )A.8种B.7种C.5种D.3种10. 下列每项中的三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D.乙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11. 酯X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X水解可得酸甲和醇乙,醇氧化后可得酸丙,且甲和丙是同分异构体,则X是()A. CH3CH2COOCH=CH2B. CH3CH2COOCH2CH2CH3C. CH2=CHCH2COOCH2CH2CH=CH2D. CH3CH2CH2COOCH2CH(CH3)212.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示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反应②还原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中和反应⑦与稀盐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④⑥C. ③⑤⑦D. ⑦13.NM-3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分子结构如图。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华美实验学校2014-2015下学期高二化学第2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1.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CH 2O C R 1O2O CR 1O CH O C R 2O+ 3 R'OHR'O CR 1OR'O CR 2O R'O CR 3O +CH 2OH2OHCH OH 动物油脂短链醇生物柴油甘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 .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8.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 溶液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④②③①⑤C .②④①⑤③D .②④⑤③① 9.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苯的实验式: C 6H 6B .乙醇的分子式: CH 3CH 2OHC .甲醛的结构式:D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 2CH 210.分子式为C n H 2n O 2的羧酸和某醇酯化生成分子式为C n+2H 2n+4O 2的酯,反应所需羧酸和醇的质量比为1∶1,则该羧酸是A .乙酸B .甲酸C .丙酸D .乙二酸1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 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B .分子式为C 3H 8与C 6H 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C .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D .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2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未选、错选0分;全对给4分;2个答案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22.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Cl,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D.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23.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也不变。
X、Y可能是A. C2H2、C6H6B. C2H4、C2H6OC. CH2O、C3H6O2D. CH4、C2H4O2三、非选择题(4大题,共64分)30.(18分)Ⅰ、分子式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种不同的结构,这些物质有广泛用途。
(1)C8H8O3的某一同分异构体尼泊金酯的结构简式如右图:①下列对尼泊金酯的判断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尼泊金酯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8H8O3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甲如右图:①请写出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②甲在一定条件下跟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甲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2)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3)1,3-丁二烯的与Br2的1、4加成反应:。
(4)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312.(14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 3CH 2CH 2CH 2OH 227H2SO 4CH 3CH 2CH 2CHO沸点/℃ 密度/(g ·cm -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将6.0 g Na 2Cr 2O 7放入100 mL 烧杯中,加30 mL 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 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 中。
在A 中加入4.0 g 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 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 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将Na 2Cr 2O 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3)上述装置图中,B 仪器的名称是 ,D 仪器的名称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 ℃,其原因是 。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323.(14分)化合物Ⅰ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分子式为:(C 11H 12O 3),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
Ⅰ可以用E 和H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① A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A (C 4H 9ClB (C 4H 8) CD (C 4H 8O) ENaOH C 2H 5OH Δ ①B 2H 6②H 2O 2/OH ― O 2,Cu Δ①Cu(OH)2/Δ②H +F(C 7H 8O)Cl 2 光照G (C 7H 6OCl 2) H(C 7H 6O 2)NaOH/H 2O H + 一定 条件I②R—CH=CH2① B2H6② H2O2/OH- R—CH2CH2OH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 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1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J的一个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8分)有机化合物G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G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请回谷下列问题:(1)G的分子式是;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4)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O―;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华美实验学校2014-2015下学期高二化学第2次月考试卷答案7.D 8.D 9.C 10.B 11.D 12.A 22.AC 23.BD30. (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Ⅰ、(1)① abd (2分)②(2分) (2)①羟基,羧基(各1分)②(2分)③(2分)Ⅱ、(1)(2分)(2)(2分)(3)(2分)(4)CH 2OH(CHOH) 4 CHO+2Ag(NH 3) 2OH CH 2OH(CHOH) 4COONH 4+ 2Ag↓+3NH 3+H 2 O(2分)31. (14分)(1)不能,液体易迸溅(各1分)(2)防止暴沸冷却后再加(各1分)(3)分液漏斗直形冷凝管(各1分)(4)C (2分)(5)下(2分)(6)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2分)(7)51 (2分)32. (14分)(1)2-甲基-2-氯丙烷(2分)(2)(CH3)2CHCHO (2分)(3)C4H8O2 (2分)(4)CH3OH+ 2 Cl2光照CHCl2OH+ 2HCl(2分)取代反应(2分)(5)CH3CHCH3COO CHO(2分)(6)HOOC CH2CH2CHO(2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3.(18分)(1)①C6H10O3 (2分)②酯基、羟基(4分)(2)(2分)(3)②⑤(2分)(4)(2分)(5)CH3COOCH2CH2OOCCH3、(2分)CH3OOCCH2CH2COOCH3、(2分)CH3CH2OOCCOOCH2CH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