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1
最新公务员考试常识900题4、评剧起源于: (中级题) 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8、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 (中级题) 1: 1946年13、欧洲最大的半岛在: (低级题) 2: 北欧15、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 (低级题) 1: 由许多块布补缀而成19、现在的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奖杯定名为什么: (低级题) 3: 国际足联世界杯20、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是: (低级题) 2: 羊八井(西藏)21、被称作"法国号"的乐器是: (高级题) A: 圆号24、称"榨菜"为"榨"是否因腌制过程中榨去水分是一道重要工序? (低级题) 1: 是26、汇入大西洋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吗? (低级题) 2: 是28、黄酒名品"加饭酒"的产地在哪? (高级题) 1: 浙江29、下面四种珍珠哪一种最珍贵? (中级题) B: 天然海水珠30、我国宋代邢窑出白釉瓷、越窑出青釉瓷,所以有: (高级题) 1)"南青北白"之称31、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 (低级题) 新闻、文化32、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 (低级题) 紫外线最弱33、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是: (低级题) 行政机关34、成都的市花是: (低级题) 2)芙蓉花39、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高级题) 3: 加利弗尼亚州40、眉毛的生长周期有多久? (中级题) 3: 二个月41、快攻型乒乓球运动员一般都选用什么胶皮结合海绵的球拍? (低级题) 正贴42、下列影片中,以歌颂少数民族新生活为题材的是: (高级题) 《达吉和她的父亲》46、"泾渭分明"指的是: (低级题) 1: 泾水清,渭水浊49、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高级题) 3: 滑石50、《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 (低级题) 2: 4万8千多首诗52、迫击炮的弹道是否弯曲? (低级题) B: 是57、摄影中用得最多的是: (低级题) 2: 可见光60、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 (低级题) C: 商人不因折本不买卖61、人体中最先衰老的器官是: (高级题) D: 胸腺62、最耐日晒的织品是哪一种? (低级题) A: 腈纶63、欧元什么时候正式诞生? (中级题) 2)1999年1月1日6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高级题) 1)睛雯6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语出: (高级题) 4)雪莱66、下面干果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高级题) 5: 核桃仁68、以下哪些果实是核果? (中级题) 2)樱桃69、生铁又硬又脆是因为它含碳: (低级题) 多71、玛瑙上的一圈圈花纹形成于: (低级题) 1)不同时期72、"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与"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是什么关系? (高级题) 5)父子73、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 (中级题) 2: 白色74、舞蛇者表演时,蛇随舞蛇者舞动是因为: (低级题) A: 舞蛇者动作的影响75、骨折时伴随休克发生,应先治: (低级题) A: 休克76、为了便于让望远镜观测天体,天文台的房子屋顶被设计成: (中级题) 1: 圆顶77、传说中的斑竹是怎样形成的? (低级题) 舜的妃子的眼泪染成80、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高级题) 钨丝升华81、花茶的种类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低级题) 加入的鲜花82、国际马拉松跑的赛程是: (低级题) 42,195米85、为什么说"运动不宜饮酒"? (中级题) 2: 饮酒会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88、八佰拜W AP网站将提供什么服务功能? (低级题) 1: 价位提醒90、最早的血压计用于测量谁的血压? (高级题) 马92、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高级题) 哈佛大学93、"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山水"甲桂林" (低级题) 1)阳朔94、西印度群岛位于: (中级题) 4)大西洋西部97、"印象派"一词源于: (中级题) A: 莫奈《日出?印象》98、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 (高级题) A: 日本100、真丝衣服能不能与樟脑丸放在一起? (低级题) 2: 不能102、看见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表明闪电离你有: (低级题) 3: 1公里左右104、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 (低级题) 2: 静物、风景、人物105、"欧?亨利式的结尾"是指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结局: (低级题) 2: 出乎意料、耐人寻味106、引起人体休克的原因很多,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低级题) 2: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107、《奥赛罗》出自谁手? (高级题) 4: 莎士比亚108、较早使用的活字是: (高级题) 2: 陶活字109、金庸的籍贯是: (中级题) 2: 浙江海宁110、蕨类植物比苔藓类植物进化的根据是: (低级题) 2)有维管组织111、企鹅一般在几月份产卵? (高级题) 5月112、户枢不蠹"的"不蠹"是什么意思? (低级题) 1: 不生虫113、月亮老是一面朝着地球的原因是: (中级题) 2: 月亮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同116、地球的年龄约有: (中级题) 46亿年117、玉米受潮后产生的致癌物质是: (低级题) 2: 黄曲霉毒素118、中岳嵩山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汕头市2OO7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
共8页,满分l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C 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A 宋太祖的话明显的表达了他所选派的“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同时,题干中显露出宋太祖了解到“武臣”危害之大,他当然不可能再派军事将领到地方当行政长官;A项的“文臣”和署理行政事务的“知州“与题干相对应,所以选A。
3.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
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报告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2007年6月13日至19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评卷组经过7天时间的紧张工作,完成了81,111份试卷的评改工作。
现把评卷的情况和学生答题的情况简述如下:2007年广东省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本着“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充分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说来,本年度的历史科试题体现了以下十方面的特点:第一,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观的转变,考查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二是学习观点转变,既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也考查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三是历史价值观的转变,在命题中体现了史学观念的更新、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历史教材版本并存而带来的命题上的困难。
命题者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
试卷70%以上的选择题、100%的非选择题使用了各种版本教材均未出现过的新素材,其载体包括考古资料、报纸、统计图表、研究著述等,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也相应解决了应教科书版本差异所造成的矛盾。
第三,较好地解决了选修课程的考查问题。
选修课的开设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内容所具有的选择性的特点,但同时也给高考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艺术体操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艺术体操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1.劈叉<1)测试方法:在地板或地毯上进行左、右腿纵叉、横叉三种测试,前腿架高40cm,前后腿分开成一条直线,要求上体直立,脚尖、膝盖伸直,姿态准确。
测量胯部离地面的高度。
<2)评分标准:三种劈叉分别按表5-1计算得分,取平均分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表5-1 劈叉评分表2.下桥<1)测试方法:两腿与肩同宽,站立开始下桥。
要求两臂和腿尽量伸直,髋充分向上顶起,全脚掌着地。
测量手中指指尖与脚后跟之间的距离。
<2)评分标准<表5-2)表5-2 下桥评分表3.转肩<1)测试方法:站立,两腿与肩同宽,上体直立,两手握住绳,做向后、向前转肩各一次。
要求两臂充分伸直。
测量两手之间的距离。
<2)评分标准<表5-3)表5-3 转肩评分表4.踢腿<1)测试方法:单手扶把杆站立,做左、右腿向前、向侧、向后踢腿各一次。
要求身体正直,髋正,腿直,两腿之间开度大。
<2)评分标准:六次踢腿分别按表5-4、表5-5计算得分,取平均分为该指标最后得分。
表5-4 前<侧)踢腿评分表表5-5 后踢腿评分表<二)专项技术1.身体动作技术<1)跳步动作<自选跳步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空中姿态固定并且准确、腾空高,落地技术正确,动作幅度大。
<2)转体动作<自选转体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足尖完成,提踵高,重心稳,身体姿态正确,转体度数准确。
<3)平衡动作<自选平衡动作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足尖或单膝完成,平衡动作保持1秒以上的停留,身体姿态固定并且正确。
<4)柔韧及波浪动作<自选柔韧及波浪动作3个,不得重复)测试要求:用单脚、双脚或身体的另一部分支撑来完成身体柔韧与波浪动作,身体姿态准确,动作幅度大。
评分标准:每项动作5分,考评员参照专项技术评分表<表5-6),独立对四项动作分别给予评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峥.嵘狰.狞慎.重缜.密周全 B.诅.咒趔趄.狙.击神情沮.丧C.讥诮.眉梢.俏.丽峭.拔刚劲 D.辍.笔啜.泣拙.劣相形见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生物(三模)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查获中山市东升镇某豆腐加工店使用非食用原料碱性橙Ⅱ,浸染豆腐皮,碱性橙Ⅱ是一种偶氮类碱性染料,俗名“王金黄”,为致癌物,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
若用药物抑制癌细胞,关键是抑制()的形成A 染色体 B.四分体C.运载体D.溶酶体2.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甲基绿使DNA变红,吡罗红是RNA变绿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3.日前因食用有毒福寿螺,首现群体性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集体入院治疗事件,引起市民对生吃海鲜制品的极大关注。
2007年广东广州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解答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6页,满分150分,考题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填写考区考场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将对应的两个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解答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答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修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解答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答,然后再写上新的解答;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题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5分)本部分包括3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0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东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2.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
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A.积累财富 B.安享晚年C.交出兵权 D.享受生活3.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唐朝 B.北宋C.明朝 D.清朝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同盟会C.国民党 D.义和团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的召开C.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D.北伐战争的开始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主席是A B C D9.20世纪70年代,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关键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中日外交关系的建立10.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2.二战后,为了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美国建立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13.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多极格局 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 D.强强相争14.清朝康熙年间,工匠用进口的原料画在瓷胎上,这样烧制的瓷器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广东卷)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历史单科试题历史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3.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4.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成为“盗贼”。
这反映当时朝廷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6.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7.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应是A.4.6 B.3个 C. 2.5个 D. 0.55个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2007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模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1.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
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2、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3.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5、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选择题答案1 C 【解析】A项反映了奴隶的悲惨命运;B项属于西汉时期;D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1.C 注意题中限定条件:“商朝”和“农耕生产”。
A项是商朝的刑具;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依据图中所示,应为唐朝出现的曲辕犁;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
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井田制的内容,故C项正确。
2.A 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政”,志在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3.C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A项与统一不符;B项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D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
4.D 【解析】“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指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宰相的权利;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利。
二者都有利于加强君权。
5.A【解析】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渐兴起历史。
日益平民化,反映平民的生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6.B 【解析】首先判断“民国九年”是1920年。
C项发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D项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故可排除。
依据“报纸广告”中所给提示,可知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故B项正确,排除A项。
7.D【解析】所谓“地底陈土”指的是封建势力的残余力量。
1912年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A项错误;中华民国已经建立,B项可排除。
C项虽也属于“地底陈土”,但与破坏民主政治不符,可排除。
故D项正确。
8.C 【解析】 1937-1945年是八年抗战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的是全民抗战,故1942年若“逃兵役”则会被“骂为冷血运动”。
C项符合题意。
9.A 【解析】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道路;一是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内战,黑暗的道路。
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代表了中国“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的心声,即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10.B 【解析】“一品香”是中国人在上海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开办于19世纪60年代。
材料反映了近代时期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的影响,地点限定在上海,依据上海被迫开放的事实可以判断B项正确。
11.A 【解析】《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即确立了中国的国家性质。
12.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提出,它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它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它的提出说明新中国在实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同时,还注意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3.D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与时代背景相联系。
1959-1961年是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而此时国家采取相关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14.A 【解析】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整个世界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朝代的主题。
B项表述不符事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C 项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
15.B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时间的把握。
A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结束之后;C项提出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D项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
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1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对近现代社会法律制订所起到的作用。
故A项为正确答案。
17.D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把握传播宗教和获取黄金与新航路开辟的之间。
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高额利润的追求驱使欧洲人开始了远洋探险。
故D项符合题干。
A项的正确的表述应为借传播基督教之名来寻找黄金;B项殖民扩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取而不是输出黄金;C项表述错误。
18.C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A项17世纪时“新英格兰”还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不是一个法制国家;B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以“光荣革命”的形式,英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D项文艺复兴开始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16世纪时就已影响到英国。
故A、B、D三项皆可排除。
B项符合史实。
评析:法国政治思想家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决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
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
这些基本原则已被新英格兰采用和大加发展,而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至今还未敢去尝试。
”19.A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呈递减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项工业化。
20.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故正确答案为D项英法德。
2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同时带来的就是企业倒闭,失业剧增。
因而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历史事实,为正确答案。
22.C 【解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地位相对23.B 【解析】自二战结束,1945年至19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依据题意可知美元的地位已不再高于其他国家的货币,B 项与题意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西欧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但两者关系并未“严重”恶化;C项欧元正式启动的时间是在2002年;D项表述不符事实。
23 B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24.D 【解析】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普及时间应比1954年稍早一些,且“车主集中洗车”的结论不具备科学依据;互联网问世的时间是在1969年;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经营者革命”,管理企业的是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的可能性不大;故只有D项最有可能发生。
25.B 【解析】注意时间的限制。
电的发明和利用是在19世纪中期;经典力学的发展是在17世纪末;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
只有量子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
2008年历史答案1、B宗法制2、D宋简析:本题图片有两个信息点:一是文字标注“江水”,二是发布在江水上、中、下游的三处主要农业区。
现在有两种答案判断:“A西周”或“D宋”。
选A 的理由是:“江水”主要是先秦时期对长江的称呼,图片上农业的分布分布区域性明显,且分布区域面积有限,说明农业发展还不发达,由此推断是较早期的西周。
选D的理由是:图中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大致在江浙一代,根据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熟”,可推断此图为宋代的农业分布图。
3、C专制主义制度简析:“非为一姓”,明显反对皇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材料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他是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要代表人物。
4、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简析:本题仅提供一个材料,孤证不立;而且也是管仲对农商发展的论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说“材料不充分”;精耕农业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确实与专制国家的重农政策相关,所以理解是准确的,结论是合理的。
5、D6、A康有为简析:根据“自戊戌以来”,排除D,C严复于1921年逝世;B梁启超曾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
A康有为先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后又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成为“保皇派”,在革命派眼中是“太旧”。
故选A7、B宣传排满革命8、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9、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10、A民族主义者11、B辛亥革命时期简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五色旗”。
五色旗含五族共和之意,被定为中华民国(1912.1.10―1928.12.17),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1935年后的各种政权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权外)。
由此可见,最早应该是辛亥革命时期。
此题在人教版选、必修教材中均无依托。
12、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13、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简析:A“三个面向”是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C项重视工业,发展专门学院,照应的是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D反对的是“封建、买办、法西斯”三座大山,照应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革时期的突出阶段特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故选B。
14、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15、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16、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17、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18、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19、C批准征收新税简析:本题考查了选修二第五单元教材内容。
1789年5月,路易十六为解决危机特别是解决征税问题,召开三级会议,使三级会议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20、B空想社会主义者简析:材料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上下文是“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故选B21、C爱因斯坦简析:C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与题干中要求的“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不符合。
22、A②①④③23、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简析:用排除法。
A不符合史实且与题干无关;C欧共体在1967年成立,经济全球化加强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D发生在二战后初期(1945-1955),西欧国家不是衰落而是逐渐走向联合,开始冲击美国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