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水分蒸发速率测试方法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95.79 KB
- 文档页数:3
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纺织品的含水率对于其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准确测量纺织品的含水率对于纺织品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纺织品含水率的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本文将对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传统的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称重法、质量差法和体积法。
称重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在不同湿度下的质量差异来计算含水率。
质量差法则是通过称重纺织品在不同湿度下的重量差异来计算含水率。
体积法是通过测量纺织品吸水前后的体积变化来计算含水率。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也得到了新的突破。
纳米材料的应用使得测量纺织品含水率变得更加精确和敏感。
通过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品中,可以实现对纺织品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的精确测量。
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和电子湿态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
红外光谱法通过分析纺织品在不同湿度下的红外光谱图来计算含水率。
核磁共振法则是通过测量纺织品中水分子的核磁共振信号来计算含水率。
电子湿态法则是利用电子能量的差异来测量纺织品含水率。
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扫描技术也被应用于纺织品含水率测量。
超声波检测利用声波在纺织品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来测量含水率。
红外热像仪则是通过测量纺织品表面的红外辐射来计算含水率。
激光扫描技术则是通过测量纺织品表面的激光反射来计算含水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测量方法仍然是主流,但纳米技术、新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使得纺织品含水率的测量更加准确、精确和敏感。
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
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引言纺织品的含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纺织品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它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性能、外观和使用寿命。
准确测量纺织品的含水率对于纺织品行业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含水率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纺织品行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传统含水率测量方法1. 平衡法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水率测量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纺织品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的平衡箱中,使样品中的水分得以平衡分布,然后根据样品的初始质量和平衡后的质量差异计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较长的测试时间,并且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2. 干燥法干燥法是通过将纺织品样品置于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根据样品的初始质量和干燥后的质量差异计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需要精确控制干燥条件,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纺织品样品,可能会造成质量损失。
3.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纺织品中的水分与其他成分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需要较为严格的实验条件和专业的化学分析人员,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
传统含水率测量方法存在测试时间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操作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纺织品行业的应用。
开发新的含水率测量方法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电子天平法是利用高精度电子天平对纺织品样品的质量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纱线的质量变化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测试时间短、精度高、操作简便,已在纺织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纺织品样品在红外光谱区域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含水率。
这种方法无需样品改性处理,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各类纺织品的含水率测量。
3. 电容法电容法是利用电容原理测定纺织品样品的含水率,其原理是随着纺织品样品含水率的增加,其介电常数也随之变化,通过测量介电常数的变化得出含水率。
这种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测试,测试速度快,准确性高。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户外运动服装,从家居用品到工作制服。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吸湿排汗性能,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一性能不仅决定了我们在穿着时是否能保持干爽舒适,还关系到纺织品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吸湿排汗性能,简单来说,就是纺织品吸收和排出水分的能力。
当我们出汗时,好的吸湿排汗纺织品能够迅速将汗水吸收,并快速将其扩散和蒸发,让我们的皮肤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的状态。
相反,如果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不佳,汗水就会积聚在皮肤表面,导致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科学家和相关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
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吸湿性测试1、回潮率测定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比。
通过精确称量纺织品在不同状态下(干燥和吸湿后)的重量,计算出回潮率。
这一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较为精密的称量设备,且测试过程较为繁琐。
2、毛细效应测试将纺织品的一端垂直浸入水中,观察水在织物中的上升高度和速度。
毛细效应强的纺织品,水上升得快且高,表明其吸湿性较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但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纺织品,可能会存在误差。
二、排汗性测试1、蒸发速率测试将含有一定量水分的纺织品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水分蒸发的速率。
蒸发速率越快,说明纺织品的排汗性能越好。
然而,这一测试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条件。
2、透湿量测试使用透湿杯法或出汗热板法等,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透过纺织品的水蒸气量。
透湿量越大,排汗性能越优。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排汗能力,但设备成本较高。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
同时,测试条件的标准化也至关重要,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结果才有可比性。
影响纺织品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众多。
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标准摘要:一、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标准概述二、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方法1.实验室环境要求2.样品处理与制备3.蒸发率测试步骤4.数据处理与分析三、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四、检测标准的应用与意义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标准概述纺织品蒸发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纺织品中所含水分蒸发的速率。
蒸发率是衡量纺织品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使用寿命、舒适度和耐用性。
为保证纺织品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蒸发率检测标准,旨在对纺织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二、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方法1.实验室环境要求在进行纺织品蒸发率检测前,需确保实验室环境满足以下条件: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65%±5%。
此外,实验室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风良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处理与制备首先,从纺织品成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置24小时,以达到平衡水分的效果。
接下来,用精确度为0.1g的电子天平称量样品重量,记录数据。
3.蒸发率测试步骤将准备好的纺织品样品放置在蒸发皿中,放入恒温恒湿箱中。
箱内温度设定为40℃,开启加热装置,使蒸发皿中的水份逐渐蒸发。
在测试过程中,定时观察蒸发皿中水分减少情况,并记录样品重量变化。
根据测试数据,计算纺织品蒸发率。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纺织品蒸发率,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对蒸发率的分析,评估纺织品的质量性能。
此外,可对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纺织品进行对比分析,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三、检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为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首先,定期检查电子天平、加热装置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准确无误。
其次,对恒温恒湿箱进行清洁,防止污染。
同时,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检测标准的应用与意义纺织品蒸发率检测标准为纺织品生产、销售、检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关键词:吸湿速干;水分蒸发速率;滴水扩散;吸水率;透湿量;芯吸高度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服装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服装纺织品的使用性能,通过提高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能优化人们的穿着体验。
因此,如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纺织品吸水性和速干性,提升服装品质,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影响因素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纺织品的组织结构等要素都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存在明显影响。
纤维材料表面的亲水基团越多极性越强,则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
动物纤维当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组成肽链,因此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大部分合成纤维是由多种非极性高分子的材料所组成,因此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
纺织品纤维形态结构若存在异形截面,纺织品表面积和纤维沟槽表面积越大,纺织品的速干性越好。
天然植物纤维表面的果胶会对吸水性产生影响,果胶含量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起着反向促进作用。
果胶含量越高,纺织品的吸水性越差。
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对于纺织品的透湿、导湿以及保湿效果存在影响。
当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结构相同时,纤维的吸水速率和速干性能会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棉毛和网眼结构的纺织品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机织的平纹组织纺织品吸水速率较低。
速干性能最强的为机织平纹的纺织品,针织网眼、针织棉毛和针织条纹的纺织品速干能力依次减弱[1]。
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纺织品含水率是指纺织品中所含水分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纺织品行业的不断发展,纺织品含水率的准确测量方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关于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与方法探讨、传统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情况、新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等方面。
纺织品含水率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干燥法、电导率法、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测量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光电子技术等也开始应用于纺织品含水率的测量中,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随着纺织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
需要继续加强国内外研究合作,共同推动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研究,为纺织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测量方法。
2. 正文2.1 基本原理与方法探讨纺织品含水率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含水率测量时,需要考虑到纺织品的材质、结构和特性等因素。
基本原理包括吸附法、热重分析法、红外光谱法等多种方法。
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水率测量方法,它利用纺织品与空气中水汽的吸附作用来测量含水率。
通过控制湿度和温度条件,可以准确地获取纺织品中的含水率。
热重分析法则是利用纺织品在加热过程中失去水分的重量变化来测量含水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红外光谱法则是利用红外光谱仪来测量纺织品中水分的含量,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性、快速、准确的特点。
在方法探讨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精确度。
不同的纺织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含水率测量结果。
吸湿速干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价纺织品吸湿和速干性能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纺织品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和芯吸高度等指标的测试和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吸湿速干标准GB/T 21655.1-202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该标准将于2023年12月1日实施,代替原有的GB/T 21655.1-2008标准。
相较于GB/T 21655.1-2008标准,GB/T 21655.1-2023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1. 删除了透湿量这一指标;
2. 将“蒸发速率”更改为“干燥速率”,并更改了定义;
3. 删除了“蒸发时间”的术语、定义和测试;
4. 测试样品数量减少: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测试样品数量分别变为3块试样;
5. 增加了试验用标准大气风速的要求:试验应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和无风的位置下(风速不超过0.1m/s)进行;
6. 规定了洗涤次数:至少进行5次洗涤;
7. 更改了吸湿速干性能评定的技术要求,并增加了标识的要求。
此外,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对测试水量、滴管角度、测试位置等细节也进行了调整。
总之,新标准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评价更加严格和细致,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具有良好吸湿速干性能的产品。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吸湿性功能类纺织品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能而使得纺织品具有特殊的功效,因此此类功能性纺织品也一直是研究的方向。
在此驱动下,评价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标准需求也随之增大。
本文主要探讨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1测试方法和评价1.1吸湿速干性[1,2]吸湿速干织物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因此人们通过对纤维原料、结构设计、后加工整理等方法来改善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将体表的剧烈运动和“无感蒸泄”释放,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通过“吸湿-传导-蒸发”过程向外界传送,使皮肤感觉干爽凉快。
测试吸湿速干类产品性能用吸湿性和速干性这2个指标来评价,其测试标准有GB/T21655.1单项组合试验法、GB/T21655.2动态水分传递法及AATCC195纺织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等。
以GB/T21655为例,GB/T21655.1方法标准中以织物的吸水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种指标来表示织物的吸湿性能;同时以织物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来表示产品的速干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单项组合试验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21655.2方法评价织物吸湿和速干性所采用的是动态水分传递法,即将试样浸水面滴入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情况,从而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指标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动态水分传递法的评定收稿日期:2012-11-25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任志萍陈明(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分析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测试方法:吸湿速干性、吸湿发热性、防水透湿气性,就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改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建立完善的吸湿类功能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