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文献的我国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计量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7.12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是指使用计量学方法和技术对科学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融合了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对科学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如下:
文献产出与增长:通过统计分析科学文献的产出数量和增长趋势,可以了解某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和动态变化。
作者与合著网络:分析科学文献中的作者和合著关系,可以揭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评估研究团队的合作情况和影响力。
文献引用与影响力: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情况,可以评估文献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了解某个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和知名学者。
主题与热点分析:通过关键词和共词分析等方法,可以发现研究领域的主题和热点,揭示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学术期刊评价:通过计量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衡量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搜集与整理、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和模型建立等。
研究者可以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大规模的文献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发现规律和趋势,为科学研究和学术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综述・评介・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综述兰东明(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CNKI提供的数据,对近年来“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论文从年代、期刊、著者、主题四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主题分布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80【2009)05—0074—03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
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内容。
运用文献计量学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发现图书馆研究方面规律性的内容,对以后图书馆方面的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国内较多的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图书馆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统计、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人手,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1研究方法本文的数据取自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因此通过CNKI所得到的数据较具准确性和说服力。
本人应用CNKI网络版作为统计源,使用“图书馆文献计量”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设定为1994—2008年,检索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得到相关论文136篇,然后使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再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
由于本人在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工作,所以不对医学类图书馆文献计量的论文进行研究,特此说明。
2统计结果2.1论文发表时间分布从表l可以看出,对于“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比较早的是在1994年。
其中2007年发表的此类论文最多,共计30篇,占发文总量的22.06%。
截止到2008年12月1日已经发文136篇。
74表1“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年代论文篇数所占比例%199421.74199532.2l199621.47199721.47199821.47199975.15200064.4l200l42.94200264.41200342.94200464.4120051611.7520062417.6420cr73022.0620082115.43合计136100.002.2论文发表期刊分布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有利于了解该主题的分布特点,同时掌握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我国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硏究成果综述**本文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分析”(项目编号:20YQN-08)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CNKI 的计量分析柏艺莹(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天津300191)[摘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求。
云计算新兴技术的 应用,是现代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以我国有关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 为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总体特征、作者合著现象、高频关键词耦合现象3个方面 进行计量分析,以期揭示我国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研究成果的现状、焦点以及未来发展 方向。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计量分析[分类号JG252.8大型计算机于20世纪80年代一次巨大变革 后,客户端-服务器服务形式也同时岀现,云计算 技术产生是对于信息技术软件领域又一次重大的 创新。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应用激发出信息技 术的创新与革命,并对计算机、传媒、通信等现有 网络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图书馆作为满足公众知 识信息资源获取的重要平台,实现图书馆数字化 信息管理以及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是云计算进 入图书馆领域的价值体现。
目前,学术界对云计 算并没有确切而完整的定义,结合云计算的功能特征,笔者在此处借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 院(NIST )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 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便捷、按需的网络访问资 源,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 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及服务),这些资源能 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 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叭云计算应用于图书 馆服务过程中,对图书馆服务模式产生较大影 响戮相关主题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且有学 者开展持续性研究,而大数据环境驱动下,云计算 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 点之一。
因此,借助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研 究现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 值。
社会民生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侯硕严吴耀宏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大学评价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呈现研究总体进展。
在大学评价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目的-过程-结果”三方面分析与阐述大学评价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评价研究重点多关注大学学科与科研评价、大学教育质量与绩效评价、大学综合性评价等主题,呈现大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客体化、评价体化的趋势。
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系统梳理大学评价理论研究,以期为实践高质量发展导向的大学评价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评价;大学评价;文献计量―、弓I言大学评价作为推动大学教育改进与提高的重要力量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叫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政文的岀台,推我国大学评价的与发展寸,新的模式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也断对大学评价进与重代大学评价受政的高关注,也大量学的关注。
我国对大学评价的来于该领域学入,阶段的教学与学等视发在变的中大学评价程高论与用确的叫大学评价与重为此文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评价研究进行与进为大学评价的论与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基于关键文献通常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刊上叫因此选取CNKI 中的CSSCI数据库作为研究文的数据来源。
本文聚焦于大学评价的相关旨在探究其研究重点问题与因此“大学评价”“大学评估”“高校评价”“高校评估”为主题词在CNKI的CSSCI数据库中进检索,共检索到4206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文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文于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如“高校图书馆”(600余篇)主题并非文主要对象,将此类相关性较低的文及非相关文进行剔除,最终共获得3415篇效文作为样三、我国大学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作者简介:侯硕严(1996-),男,河北邢台人,2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于CNKI的数字经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概况发布时间:2021-10-15T06:16:04.892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月15期作者:廖寿丰[导读] 1997年在国内“数字经济”提出至今已有25年,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研究也不断丰富,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25年来学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成果廖寿丰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湖南 410006)摘要:1997年在国内“数字经济”提出至今已有25年,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研究也不断丰富,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25年来学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成果,以期客观呈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框架体系、研究方向、热点趋势及学术发展路线的总体概况。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献计量学;Citespace;量化研究;有序聚类分析;Fisher最优分割法;实证研究;互联网+;1996年数字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唐.泰普史考特在《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专著中提出,而国内中国知网有据可查的第一篇关于“数字经济”提法的文献视乎是陶德言的《五种新的经济理论概述》[1],且这篇文章又是转摘的,从文中可知摘自“《沿海经济》1998年第2期” [1]。
但是从维普网检索,“数字经济”这个名词引入最早的是《互联网的美好前景》[2],然而这则消息同样又是转载,摘自1997.06.02报刊《计算机世界》[2],还有陈朗滨等在《21世纪理工科院校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的趋势及对策》指出当时“数字经济”正以超过整个经济一倍的速度增长,相当于美国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8%,数字经济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3]。
由于数据局限,不能再往前考证。
因此,在国内尽管陶德言不是最早提出这一名词,但是陶德言应该是国内最早以“新的经济理论”形式阐述“数字经济”的新闻工作者(或学者),同时也表明国外新的理念往往是国内新闻业界记者较早捕捉到。
现在,我们对数字经济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不再是对美国,而是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收稿日期:2009-06-28作者简介:宋丽华(1962-),女,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服务,发表论文多篇。
・数字图书馆技术・基于CNKI 文献的我国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计量分析宋丽华1 伍若梅2(1.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00; 2.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 要〕论文通过收集中国期刊网上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献,对其时间分布、期刊源分布、作者分布以及关键词频次进行分析,说明当前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个人数字图书馆;M y library ;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G 250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1-0076-05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ersonal Digital Libraryin China B ased on the CNKI πs DocumentsS ong Limei 1 Wu Ruomei 2(1.Library ,N ortheast N 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China ;2.School of Media Science ,N ortheast N 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collecting research papers about pers onal digital library literature from the net of C NKI ,the authors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ocument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ime distribution ,original journals distribution ,unit distribu 2tion of authors and frequency of key w ords ,and have explained the status quo of pers onal digital library in China.〔K ey w ords 〕pers onal digital library ;my library ;statistical analysis 信息社会的兴起,产生了信息服务的需求,而随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兴起,个人数字图书馆也因此而产生了。
个人数字图书馆产生于国外,对其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一经推出,其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个人数字图书馆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
对其的理解国内有3种看法;①认为它是一个由网络连接的“互联空间”或“信息空间”,它利用IE 浏览器中的书签功能,收集适合个人信息需求的网址并分类归档,目的是便于直接调用和查询网络资源。
②相当于主动服务主页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在公共信息平台上为用户开辟个人信息区,利用信息推送技术向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并按用户要求定制的特殊用户界面。
③认为它是在个人计算机上采用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成为有组织的知识信息集合,以供个人利用的数字图书馆[1]。
本文的研究没有区分这几种含义的不同,直接以检索系统C NKI 为统计源,对我国有关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期望能够对读者了解我国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有所帮助。
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献的外部特征。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及其规律与科学文献的增长及其规律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文献的数量等特征直接反映了科学知识量的变化情况[2]。
所以,文献计量方法的应用能够从某些角度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研究主要考查以下特征:①论文年代。
论文时间分布可以反映研究纵向的发展状况。
②来源。
一般而言,来源指文献的载体,包括报纸、期刊、科技报告、学位论文、—67—Journal of M odern In formation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等。
而本研究立足于C NKI 上的数据,因此此处来源主要指各种期刊、报纸以及学位论文等。
③词汇。
科学文献是由自然词汇科学排列而成的,文献存储与检索又都是人工语言进行,因此词汇在情报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成为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具有某些情报特性的词汇有:关键词、叙词、导引词、限定词等。
为了研究方便,本次研究的词汇对象是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
④论文作者。
作者是研究领域的灵魂,某一领域的研究成熟与否可以看该领域是否形成了核心研究群体。
确定核心研究者的意义,对研究者来说,可以对自己进行较科学的定位;对阅读者来说,指导其选择所需文献。
2 数据获取数据源抽取策略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报研究的质量。
不同的文献数据库在数据的表现形式、收录范围、主题表达、数据加工质量程度上都有所差别。
应根据项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数据库[3]。
鉴于C NKI 数据库的收录范围的全面性及数据库更新的及时性,本研究选取了该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
在C NKI 上,截止2008年12月26日,分别以“个人数字图书馆”为关键词或题名(精确检索),检索到92篇文章。
以“My library ”为关键词或题名(精确检索),同样,检索到论文87篇。
共179篇。
剔除内容上相关度不大的,以及一稿多投和误检,共有106篇(不包括9篇硕士论文)。
选取这106篇文献,利用Excel 对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统计与分析对选择文献的信息从以下几个特征进行简要的统计与分析。
311 论文的年代分布表1 CNKI 文献时间———数量表年代发文篇数百分比%年代发文篇数百分比%20001019420052927136200110194200617610420025417220071091432003871552008191719320041615109合计106100图1 论文的年代分布趋势图 表1及图1表明:从数量上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刚刚起步。
且在这一年发表的惟一一篇文章是介绍国外的个人数字图书馆[4]。
9年来我国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论文在数量上,2005年是个分界点,2005年以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之后数量下降,到2008年又有所回升。
这种年代分布反映了2000年以来,网络和信息环境的形成给个人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发展契机,并成为图书情报界信息服务机构的研究热点。
2005年可以看作是成熟期,数量很大。
312 论文的期刊分布笔者对论文的期刊分布作了统计,发表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章的期刊共有42种。
其中,2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7种学报,9种其他种类的期刊。
除106篇论文以外,还有8所大学的硕士论文(见表4)。
表2 论文期刊种类分布序号刊 名发文数序号刊 名发文数1现代情报1323科技信息12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824黑龙江科技信息13图书馆杂志825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4图书馆论坛626晋图学刊15现代图书情报技术627技术与创新管理16图书馆学研究428科技经济市场17情报杂志429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8图书情报工作430文教资料19农业图书情报学刊331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10江西图书馆学刊332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11情报资料工作333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12中国图书馆学报334中国信息导报113图书馆理论与实践335图书情报知识114情报科学236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15图书与情报237科技资讯116图书馆238广西工学院学报1 续表2序号刊 名发文数序号刊 名发文数17情报探索239情报理论与实践118情报学报240甘肃科技11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41中国计算机用户120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42图书馆建设121郑州大学学报2合 计10622图书馆学刊2表3 期刊类别分布期刊种类发文总量百分比%图书情报类期刊8883102学报 87155其他 109143图2 发文量排在前13位的期刊表4 硕文单位分布硕文单位发文量硕文单位发文量武汉大学1湘潭大学1华东师范大学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四川大学1天津工业大学1东北师范大学2天津师范大学1从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章大多数还是发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上,发表在学报上和其他期刊上的还很少。
在106篇文章中,有88篇发表在图书情报学刊物上,占总量的83102%。
其他类期刊发文量占总量的百分比不到17%。
这说明图书馆情报学刊物是个人数字图书馆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的主要场所,在国内的研究群体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界。
My library 还没有引起其他领域人员很大的关注,特别是技术领域。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种现象也表明,尽管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量在2005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但是这不说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在国内已经走向成熟。
因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实现需要技术支撑,技术是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虽然图情界有技术人员的存在,但毕竟是少数。
所以,图情界需要与技术领域的人员合作才能真正使个人数字图书馆得以实现。
图2显示了,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期刊的种类。
这13种期刊都属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
发文量在前三位的是《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和《图书馆杂志》,这三种期刊(排除其他因素在外),可以看作是研究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期刊。
其中,《现代情报》的发文量遥遥领先,有13篇,占总量的12126%,占图书情报类期刊发文总量的14177%,可以看出该刊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视。
而《图书馆杂志》最先发表了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文章,说明该刊对图书馆界动态关注的很及时。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发文量排在第五,这也说明了个人数字图书馆需要技术的支撑,而且也说明了图书馆学情报界对其的研究开始从理论上的探讨转向技术实践。
313 论文的作者分析31311 作者统计表5 出现2次及2次以上的作者表作 者出现次数作 者出现次数陈光祚5齐华伟2张银犬4王 2朱庆华3梁 娜2李 昕3刘小兵2石德方3姜恩波2李 军3张晓林2李书宁2王晓清2李亚子2肖 雪2王立贤2杨 琨2李 莉2孙 平2盖明媚2臧国全2蔡翠盟2李 芳2王 军2合 计59对论文的作者进行统计,包括第二、第三等所有作者在内,参与发表文献的作者有125人,其中不计算重复。
—87—Journal of M odern In formation出现2次的有19人,占总人数的1512%,出现3次的有4人(朱庆华、李昕、石德方和李军),占312%;出现4次的有1人(张银犬),占018%;出现5次的有1人(陈光祚教授),占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