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概预算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21
土木工程概预算1. 引言概预算是土木工程项目进行初步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项目的预算范围和预计成本。
它涵盖了土木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和外部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概预算的基本概念、编制流程以及一些关键要素。
2. 概念和定义2.1 概念土木工程概预算是一种初步估算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
它是在项目初期,根据项目的概念性设计和参数,进行初步成本预测的过程。
概预算能够为项目管理者和业主提供一个大致的预算范围,以便进行后续的详细设计和项目控制。
2.2 定义土木工程概预算是指在项目的初期阶段,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和已知的工程参数,对项目的建筑、结构、设备和外部工程等进行初步估算,确定项目的大致成本的过程。
概预算通常包括建筑材料、人工费用、设备费用、施工费用、杂项费用等各个方面。
3. 土木工程概预算编制流程土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收集项目信息在编制概预算之前,需要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项目的设计方案、图纸、技术规范、工程参数等。
这些信息将为概预算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
3.2 制定预算框架在收集到项目信息之后,需要制定一个预算框架,确定各个成本项的范围和分工。
预算框架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
3.3 估算成本根据项目信息和预算框架,估算各个成本项的预计费用。
这包括建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施工费用等。
通常可以使用历史数据、市场行情以及专业经验来进行估算。
3.4 汇总和分析将各个成本项的预计费用汇总,并进行分析,比对预算范围和要求。
如果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预算可行性。
3.5 输出预算报告最后,将概预算的结果整理成预算报告,并进行输出。
预算报告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预算框架、成本项估算结果等内容,以便项目管理者和业主进行评审和决策。
4. 土木工程概预算的关键要素4.1 建筑材料费用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成本项,包括水泥、钢筋、混凝土等。
土木工程概预算
土木工程概预算是指在进行土木工程项目时所需的预估花费。
土木工程概预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费用:包括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等方面的费用,用于完成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
2. 设计费用:土木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前需要进行工程勘察、测量、设计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支付设计师的费用。
3. 管理费用:土木工程项目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和监督,这
些工作需要支付项目管理人员的费用。
4. 土地征用费用:如果土木工程项目需要占用土地,需要
支付土地征用费用。
5. 设备购置费用:土木工程项目中可能需要购置一些特殊
设备或机械,这些设备的购置费用也包括在概预算中。
6. 环境保护费用:土木工程项目在进行时需要遵守环境保
护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因此需要支付相关的环境保护费用。
7. 建设管理费用:土木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建
设管理,包括人员培训、文档管理等,这些费用也包括在
概预算中。
以上是土木工程概预算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预算还需
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规模和要求进行确定。
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编制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第三稿-201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13目录1 总则 (1)2 概(预)算编制 (1)2.1 编制说明 (1)2.2 编制依据 (1)2.3 文件组成 (2)3 项目划分 (3)3.1 支挡工程 (3)3.2 排水护坡工程 (3)3.3 拦挡工程 (4)3.4 排导工程 (4)3.5 施工临时工程 (4)4 费用构成 (4)4.1 概述 (4)4.2 工程施工费 (6)4.3 设备费 (10)4.4 独立费用 (11)4.5 预备费 (12)5 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13)5.1 基础单价编制 (13)5.2 工程施工费单价编制 (16)5.3 施工临时工程 (20)5.4 独立费用 (20)5.5 预备费 (23)6 概(预)算表格 (24)6.1 工程概算表 (24)6.2 工程预算表 (28)1 总则(1)为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规范我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确保治理工程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云南省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支持的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中型及以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概(预)算管理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州、市主管部门参照本规定拟定。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应按编制年的政策及价格水平进行编制。
(4)本规定是《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配套管理文件,对治理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审查做出规定。
(5)本规定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财政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2 概(预)算编制2.1 编制说明本规定所称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指的是为抑制致灾地质体活动、保护受威胁对象而采取的永久性工程措施,以及植被护坡、“生态谷坊坝”类生态措施;区域性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不列入工程概(预)算。
2.2 编制依据(1)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省颁发的有关法令、制度、规定。
均质土坝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均质土坝是一种主要由土石材料组成的人工堤坝,用于防洪、蓄水、灌溉等水利工程。
本工程的目的是修建一座高度50米的均质土坝,总体长度为2000米,用于蓄水和灌溉。
二、施工准备1.调查设计:进行工地现场勘测,确定坝址、坝型和坝高等设计参数。
2.打桩: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打桩机对坝基进行打桩处理。
桩的间距为1米,长度为5米。
3.清理坝基:利用挖掘机等设备清理坝址上的杂草、灌木和表层土壤,确保坝基平整。
4.设备采购:根据施工需求购买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挖掘机、推土机、输土车、压路机等。
三、施工步骤1.坝基铺垫层施工:在坝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50厘米的砂石料进行垫层施工,通过压路机对砂石料进行夯实。
2.紧固墙施工:在坝两侧设立一层厚度为1米的紧固墙,用以支撑土坝的侧向稳定。
墙体采用混凝土浇筑,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加劲墩,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3.砼基础施工:在坝底设置一层厚度为0.5米的混凝土基础层,用以加固坝的基础。
基础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坝身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挖掘机对坝身进行土方开挖,开挖深度为土坝高度的60%。
开挖后使用水进行浇灌,使土壤充分饱和。
5.底部土方回填:将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对坝底的填筑层进行逐层夯实,确保填土的密实度。
6.坝面土方回填:在坝底逐层夯实后,开始进行坝面的土方回填,采用多次夯实的方式,确保填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7.土石料铺装:在坝面回填完成后,对坝面进行土石料铺装,每层厚度为30厘米,夯实一层后再铺设下一层,直到达到设计高度。
8.坝面防渗处理:在坝面土石料铺装完成后,进行防渗处理,采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覆盖,以防止水渗漏。
9.表面覆盖层施工:在坝面防渗处理完成后,进行表面覆盖层施工,采用适合的材料,如砂石料或草皮,用以保护坝面。
10.边坡修整:对土坝边坡进行修整处理,使其保持平整和稳定。
四、施工周期与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均质土坝的施工周期和预算会有所变化。
土坝粘土充填灌浆概预
算补充定额使用说明-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补充定额使用说明
一、找到水利软件的安装目录,进入DATA文件夹
1、在桌面找到水利图标
2、鼠标右键属性-查找目标,进入安装目录
二、解压下载后的压缩包
1、解压后文件夹中有两个定额库文件
三、复制压缩包中的两个文件,覆盖到data文件夹中
1、复制两个定额库文件
2、在安装目录的data文件夹中粘贴,弹出是否覆盖的提示,选择确定。
四、启动软件使用
1、启动软件后,在定额库第六章增加了最后一节:土坝粘土充填灌浆。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总则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管理,统一概(估)算编制办法,提高概(估)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投资,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它是编制和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的依据。
2.本规定适用于中央投资、中央补助、地方投资或其他投资的矿业开采、工矿企业建设、交通运输、水工程建设、电力建设、荒地开垦、林木采伐及城镇建设等一切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
3.本规定应与《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配套使用。
4.工程概(估)算应按编制年国家政策及价格水平进行编制,开工前如设计方案有重大变更、国家政策及物价有较大变化时,应根据开工年的国家政策及价格水平重新编制,并报原审批单位审批。
5.本规定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管理和解释。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编制说明1.本规定所称的“水土保持工程”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所指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机械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植物措施工程”等。
2.工程项目可划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共四部分。
3.工程各部分下设一级、二级、三级项目第二节概算文件编制依据1.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有关法令、制度、规定。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规定。
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定额。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5.有关合同、协议及资金筹措方案。
6.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节概算文件组成内容一、概算编制说明1.水土保持工程概况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地点、工程布置形式、工程措施工程量、植物措施工程量、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施工总工时、施工平均人数等。
2.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主要指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指标主要包括工程总投资、静态总投资、年度价格指数、预备费及其占总投资百分比等。
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说明,其中图纸内排渗系统和观测设施工程未进入本预算。
2、采用现行的标准图集、施工规范、工艺标准、材料做法以及实时市场价格进行单位估价。
3、使用现行的陕西省一九九九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执行一般土建四类取费文件和有关的补充说明解释等。
4、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实际情况以及市场信息价格进行了材料补差;本预算未考虑隧洞开拓超挖部分的回填灌浆及其它处理做法。
5、排洪主隧洞、支隧洞的岩石洞身爆破开挖工程费用未进入本预算。
6、上游拦洪坝工程因图纸中坝高尺寸不详,本预算依据图中比例尺及高程暂定为6米高,如实际施工成型有出入,可根据实际发生
工程量另行结算。
图纸外的发生工程量双方按照现场实际隐蔽签证后期据实结算。
7、图中设计要求的砼为耐酸、抗渗,本预算仍为普通砼;耐酸、抗渗掺和物料可由甲方提供。
二、工程总造价合计:263.27万元
三、各分部工程造价目录
1、排洪主隧洞衬砌工程:178.82万元。
2、排洪支隧洞衬砌工程:24.19万元。
3、上游拦洪坝工程:19.88万元。
4、环形实用堰工程:6.8万元。
5、消力池工程:10.55万元。
6、排水井架工程:23.03万元。
详见后附资料
编制单位:编制人:
2009年9月6日。
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完整版)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完整版)⒈固定资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生产或生活较长时间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2、定额:在正常施工条件、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每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质量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及价值等的数量指标。
3、建筑工程定额: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
4、施工定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产品所必须的劳动力、机械台时、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5、预算定额:是确定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时消耗的数量指标,它是国家和各地区负责编制的。
6、概算定额: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和标准图等资料,经过适当地综合、扩大以及合并而成。
7、人工预算单价的定义: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工作单位时间(一个工作日或一个工作时)在工程概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
8、基础处理工程: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改善和加强防渗性能及整体坚固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9、工程综合单价:一般指工程造价中包括人、材、机、管理费、利润及风险费的实体工程量清单单价。
10、工程单价:是指建筑工程单位产品的基本直接费。
通常是指分部分项工程的预算单价。
11、计量单位:土方开挖及运输定额,均按自然方为计量单位。
填筑压实定额均以压实方为计量单位。
自然方:指未经扰动的自然状态的上方。
松方:指自然方经人力或机械开挖而松动过的土方。
压实方:指填筑、回填并经过压实后的成品方。
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简明适用、严谨准确原则。
2、2、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平均先进原则、简明实用原则。
1、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3、定额的表现形式:实物量式、价目表式、百分率式、综合式。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案一、编制目的水利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水利工程立项前的初步预算,用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效益,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因此,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评估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需求,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编制原则1. 确定性原则:水利工程概预算应尽可能按照确定的工程规模、工程数量、工程材料和人工成本等因素进行编制,以确保预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综合性原则:水利工程概预算应综合考虑项目规模、地理条件、市场行情等因素,做出合理合理预算。
3. 比较性原则: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行业标准、地区行情等因素的比较,以使预算更具有可比性和参考价值。
4. 灵活性原则:水利工程概预算应允许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
5. 涵盖性原则: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费用,确保预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三、编制内容水利工程概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规模及数量预算:根据工程设计方案,预估工程规模和数量,确定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2. 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包括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征用、规划设计、勘察测量、规划设计、拆迁补偿等基本建设费用。
3. 工程设备预算:根据工程类别和规模,预估所需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仪器设备等投资费用。
4. 工程材料及人工成本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设计要求,预估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运输等费用和工程施工人工成本。
5. 工程建设管理费用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建设周期,预估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管理费用。
6. 工程建设保证金预算:根据地方政府规定,预估工程建设保证金的金额,并编制保证金的预算。
7. 工程建设期利息与费用预算:根据工程建设的时间进度和资金需求,预估工程建设期内的利息与费用。
8. 其他相关费用预算:根据实际情况,预估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如税费、港口费、运输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