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操作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0
血液透析室护士操作规范透析前准备1、环境整齐干净,地面清洁干燥。
2、护士操作前准备,洗手、着装整齐、戴手套。
3、检查透析用品是否齐全,生理盐水(1000-2000ml),冲洗管,透析器、透析管路、内瘘针、治疗巾、胶布、棉球、止血钳,浓缩透析液(A.B液),废液桶,消毒剂等。
4、核对病人姓名,透析器型号及管路型号,有效期,泵管内径。
5、将A、B液管分别插入A、B液桶中,按机器自检键,机器进行自检。
透析操作要求6、安装透析器及管路。
(机器自检完厉后,打开透析器包装,静脉端向上,固定在机器上)7、打开管路包装。
(静脉管路,一端接透析器的静脉端,出口固定在污物桶的夹子上,静脉壶倒置)(动脉管路,一端固定于透析器外侧的小夹子上,并连接透析器的动脉端,动脉壶倒置)(管路的所有侧枝必须夹住)。
8、若用瓶装盐水:瓶口碘酒、酒精消毒后在连清洗管,另一端接透析管路的动脉羰的冲洗接口。
9、连接透析器膜外,并第一文库网排出膜外的气体(透析液流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固定。
)10、启动血泵,预生理盐水,注意排净管路及透析器膜外的气体,盐水瓶中剩200-250ml时关泵,将静脉壶放入空气探测器中。
11、治疗参数设定(透析时间、超滤目标、温度、电导度)12、穿刺(助病人选择合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铺治疗巾常规消毒皮肤,穿刺血管)(穿刺部位:动脉穿刺点尽量远离瘘口;动静脉穿刺点在一条血管上时,穿刺点之间的距离最好大于10cm,以减少血液再循环。
)13、与病人连接,给首剂肝素量,设定肝素维持量。
14、再次检查机器设置状态,将血泵流速缓慢调至目标流速。
15、固定好病人的内瘘针及管路。
16、测量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填写透析记录单。
17、整理用物,要求分类放置。
透析过程中18、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压、脉搏、呼吸、内瘘针有无脱出、有无渗血等);透皙器、管路情况;监测透析机能数,至少每小时记录一次。
结束透析19、使用内瘘的患者:将血流速度调至100ml/min,将患者动脉针眼用按压止血带系好,按压10分钟左右,穿刺针头部位戴帽。
血液透析患者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营养不良是透析重要并发症,也是贫血、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病因。
相当一部分的透析患者存在蛋白质-能量消(protein-energy wasting,PEW),加重各种代谢紊乱,与患者死亡和住院事件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营养治疗是改善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一)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1、摄食减少和厌食症。
2、高分解代谢状态。
3、炎症和共存疾病。
4、胰岛素抵抗。
5、代谢性酸中毒。
6、血液透析相关原因透析不充分、透析丢失等。
7、膳食限制。
8、药物。
(二)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与治疗应综合患者年龄、生理需求及原发疾病等因素,在充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水电解质等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并通过定期监测进行调整。
二、容量管理容量超负荷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
透析间期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患者高血压、心力衰竭,同时导致血液透析治疗时单位时间脱水量增加,易引起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心律失常、透析不充分等,长期容量超负荷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容量超负荷和营养不良相互关联和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是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目标通过容量管理达到最佳目标干体重。
最佳干体重的定义为:透析后可耐受的最低体重,此时患者仅有极轻微的低血容量或血容量过多的症状或体征。
采取个体化措施,以保持血容量过多与透析时低血容量之间的平衡。
(二)透析患者容量的评估内容1、病史和体格检查透析间期是否出现提示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目眩),透析中是否出现提示目标干体重过低的症状(如肌肉痉挛)。
注意体重与血压测定,透析前颈静脉搏动、外周或肺部听诊及水肿体征检查。
2、临床检验血清钠、血清钙及血浆钠尿肽浓度测定。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械和人工方法去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1.患者评估和监测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透析方案和监测指标。
透析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体重、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体征和症状,如头痛、呕吐、低血压等。
2.透析器选择和准备透析器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透析需求来确定。
透析器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清洗和灭菌处理。
透析器安装后,应检查连接件是否牢固,并排除气泡。
3.血流通路建立和护理血液透析需要建立静脉通路,常见的包括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外瘘和中心静脉导管等。
在建立通路时要遵循无菌原则,保持通路畅通和无渗漏。
透析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通路的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感染和导管相关并发症。
4.血液透析方案和时间透析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电解负荷及其他病因进行调整。
透析时间一般为每周3次,每次4-6小时。
对于特殊病情,可考虑增加透析频次或时间。
5.透析液配置和监测透析液的配置应符合要求,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高低容量透析,并监测透析液的渗透浓度、pH值、电导率、温度等。
6.透析中的并发症处理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抽搐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低血压需要调整透析机的血液流速和超滤率,考虑给予升压药物。
对于心律失常和抽搐,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7.透析后护理和观察透析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恢复时间、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尿量和颜色等。
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等,以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给药和护理。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熟悉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和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教育和指导患者和家属,提高他们的透析自理能力,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血液透析机操作规范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帮助肾脏疾病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为了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正确操作血液透析机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血液透析机的操作规范,以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血液透析机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1 消毒操作首先,将双手彻底清洗,并佩戴洁净手套。
接下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机内和外部的所有设备和表面。
1.2 选用合适的透析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透析器。
透析器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体重、疾病程度和透析治疗的目标等因素。
1.3 检查管路和连接仔细检查透析机的管路和连接件,确保其完好无损,没有堵塞或松动。
同时,确保血液透析机的电源和水源连接正常。
二、操作步骤2.1 患者准备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我们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准备工作。
2.1.1 定位患者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确保其身体姿势正确,便于操作和监测。
通常,患者需要坐在专用的透析椅上,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
2.1.2 透析器连接将透析器的引血管和回血管与患者的血管连接,确保连接牢固且没有渗漏。
连接时应严格按照透析机的标记进行操作,以避免出错。
2.2 设置透析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透析机的参数。
参数包括透析液的流量、温度和质量,以及透析器的引血流量、回血流量和透析时间等。
2.3 监测透析过程在透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透析机的工作状态。
2.3.1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重变化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以评估透析治疗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及电解质和尿液的排泄情况。
2.3.2 监测透析机的工作状态全程监控透析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包括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和温度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和处理,以确保透析的安全进行。
三、结束透析3.1 透析时间的控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透析治疗的持续时间。
血液透析治疗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血液透析治疗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效果,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院全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
第三条【定义】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通过机器替换人体肾脏进行滤过,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代谢产物的治疗方法。
2.透析治疗患者:被医生评估并确认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3.透析治疗科/区:本院负责血液透析治疗的专科/区域。
4.透析治疗室:用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定场合。
第二章透析治疗前准备第四条【透析治疗评估】1.对每位患者进行认真评估,包含肾功能状态、血液透析是否适用、透析治疗模式等,并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和效果,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五条【医护人员培训】1.透析治疗科/区应定期进行透析治疗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培训。
2.相关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参加透析治疗操作。
3.每位参加透析治疗操作的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能考核。
第六条【透析治疗设备检查与维护】1.透析治疗室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2.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透析治疗操作第七条【透析治疗前准备】1.患者应在透析治疗前30分钟排空膀胱,并佩戴透析治疗所需的血管通道。
2.透析治疗科/区应准备好所需的透析治疗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完整、无菌。
第八条【透析治疗操作步骤】1.医护人员应事先准备好透析机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医护人员应正确连接患者的血管通道至透析机器,并确保连接稳定。
3.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4.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体温等监测。
第九条【透析治疗结束处理】1.透析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应断开患者的血管通道,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妥当处理,保证治疗室的清洁与卫生。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操作规范旨在规范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 背景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其中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操作对于透析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3. 术前准备在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操作之前,务必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清洁术前准备,包括手部消毒、佩戴无菌手套等;- 检查透析器和相关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确认患者身份和透析处方,与患者核对透析处方并解释操作过程。
4. 操作步骤4.1 血管通路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血管状况、年龄、透析需求等),选择适合的血管通路,常见的包括动静脉内瘘(AVF)、动脉内瘘(AVG)和血管插管等。
4.2 术中操作在术中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操作区域清洁,避免感染;-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 准确测量血流量和透析时间,避免过度或不足的透析治疗。
4.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停止透析过程,按照规范拆除透析管路;- 确保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处理出血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情况,评估透析疗效。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操作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感染;- 避免血栓形成,定期检查通路通畅性;- 注意透析治疗的时间和血流量,避免过度透析;- 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医生。
6. 结论本操作规范详细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的操作规程,通过遵循操作规范,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血透室操作技术规程及应急预案
操作技术规程:
1. 患者安全培训:新入血透室的患者应接受相关的血透操作安全培训,包括透析原理、穿
刺部位护理、健康饮食指导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配合治疗过程。
2. 洗手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血透室前必须进行洗手,并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
括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消毒操作:操作人员应按照血透室的消毒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透析机、床位等设备的清
洁和无菌。
4. 筛选和管理透析器:操作人员要仔细检查透析器的质量,确保无漏血、无泄漏等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检查透析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符合要求。
5. 透析穿刺技术:操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透析穿刺技术,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并在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穿刺部位的无菌状态。
应急预案:
1. 紧急抢救培训:血透室的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紧急抢救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血
透室内常见急症的应对方法。
2. 应急设备准备:血透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呼吸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氧气瓶等,并确保设备的运转和有效性。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血透室内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熟悉应急
预案的执行流程。
4. 信息沟通与联络:建立血透室与医院急诊科、肾内科的信息沟通与联络机制,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取支持和援助。
以上是血透室操作技术规程及应急预案的要点。
血透室操作的规范和应急预案的准备是为
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高血透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血液透析诊疗规范[适应症](1)急性肾功能衰竭:①无尿或少尿2天(48h)以上.伴有高血压、水中毒、肺水肿、脑水肿之一者;②BUN≥35.7mmoI/L(100mg/dl)或每日升高>10.7mmoI/L(30mg/dl);③ScY≥530.4μmol/L;④高钾血症.K+≥6.5mmoI/L;⑤代谢性酸中毒.CO2—CP≤13 mmoI/L.纠正无效。
(2)慢性肾功能衰竭:①Scr≥844μmol/L(10mg/dl); ②BUN≥35.7mmoI/L(100mg/dl); ③Ccr≤5Ml/min。
并伴有下列情况者:①出现心力衰竭或尿毒症性心包炎;②难以控制的高磷血症.临床及X线检查发现软组织钙化;③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代谢性酸中毒.如K+≥6.5mmoI/L.CO2—CP≤13 mmoI/L;④明显的水钠潴留.如高度浮肿和较高的血压;⑤严重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毒物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且毒物剂量不大与毒物作用速度不太快的可进行透析.应争取在服毒后8—16小时以内进行.以下情况应行紧急透析;①经常规方法处理后.病情仍恶化.如出现昏迷.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暂停.难治性低血压等;②已知进入体内的毒物或测知血液中毒物浓度已达致死剂量;③正常排泄毒物的脏器因有原发疾病或已受毒物损害而功能明显减退;④合并肺部或其他感染。
(4)其他:①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②肝胆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③水电解质紊乱.如各种原因稀释性低钠血症与高钾血症;④精神分裂症;⑤牛皮癣。
[禁忌症]1、休克或低血压(血压低于80mmHg)2、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
3、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5、晚期恶性肿瘤。
6、极度衰竭患者。
7、精神病不合作患者或家属及本人不同意血透者。
[操作程序]一、透前准备1、个人仪容仪表准备:衣帽整洁.淡妆上岗.精神饱满.仪表端庄。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是一种用来清除体内废物和人体无法排除的毒素的治疗方法,它常常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遵守正确的透析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无菌技术措施有效进行,以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测量体重。
在透析前和透析后需要测量患者的体重,这有助于确定透析治疗的目标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3. 确保透析器清洁。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清洁度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保证透析器的清洁度和透析液的质量。
4. 注意检查透析器连接。
透析器连接部位需要经常检查,确保透析器与输液管路紧密连接,以防止漏水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5. 监测监护。
透析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 满足透析液需求。
透析液的生产和供应需要符合规范,确保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透析液。
7. 保持通畅的透析通路。
透析管路的通畅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保持透析通路的通畅,并及时处理管路堵塞或者其他异常情况。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涉及到很多细节,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准则操作规程SOP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血液透析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医务人员。
3.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的透析适应症和禁忌症。
- 检查透析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
- 准备透析液和透析器。
4. 透析操作步骤4.1. 透析设备设置- 将透析器连接到透析机并设置合适的透析模式。
- 检查透析器的渗漏情况。
4.2. 患者准备- 清洁透析入口部位,使用消毒剂消毒。
-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操作技术。
4.3. 透析开始- 注入透析液,根据患者需要调整速度。
- 监测透析机的运行情况和透析过程中各项指标。
4.4. 透析过程中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体温。
-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或并发症发生。
- 保持透析机和设备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4.5. 透析结束- 逐渐减少透析液的注入速度。
- 关闭透析机和透析器。
- 清洁和消毒透析入口部位。
5. 废弃物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将废弃的透析器和透析液等物品分类处理。
6. 记录和报告- 每次透析治疗都要详细记录透析机的参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透析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 如有异常情况或并发症发生,及时报告医生或上级。
7. 操作规程的质控- 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评审和更新。
- 培训医务人员,确保其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
8. 附则- 本操作规程的具体实施细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如有特殊情况或疑问,应咨询医生或技术人员。
以上是血液透析准则操作规程SOP的内容。
通过遵守该操作规程,能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生血液透析操作规范化方案血液透析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肾脏功能衰竭患者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透析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医生应该遵循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生血液透析操作规范化方案。
一、患者评估和准备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液化验结果、透析前生命体征等。
准备工作包括为患者插入透析插管、准备透析器和透析液,以及确保透析机的正常运行。
二、透析操作过程1. 插管操作插管是透析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位置,并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插管前需要进行皮肤消毒,并确保透析插管的材质和尺寸符合要求。
2. 透析器准备透析器是透析操作中的核心部分,医生需要事先准备好透析器,并确保其无损坏和污染。
透析器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透析需求来确定。
3. 透析液配置透析液的配置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质量进行,以确保透析液的成分符合患者的需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透析液的浓度来合理配置透析液。
4. 透析过程监测在透析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透析液流速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透析液的温度、压力、透析器的通路状况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确保透析操作的正常进行。
5. 透析结束和后续处理透析操作结束后,医生需要及时拆除透析插管,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整理。
同时,医生还需要记录透析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透析后的护理指导。
三、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的无菌和安全性。
2. 遵循透析操作的标准流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规范化、标准化。
3. 做好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协助患者理解透析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1.开展儿童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新建的儿童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儿童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①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②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③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儿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儿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
(三)接诊室(区)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儿称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儿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融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儿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规范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清除人体内的毒素和废弃物,帮助维持血液平衡,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上机操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规范的上机操作能够确保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规范。
一、前期准备1.熟悉血透机器功能、参数设置和检查操作人员应该充分熟悉所使用的血透机器的功能、参数设置和检查方法,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检查透析器和消毒液的状态操作人员需要检查透析器是否有损坏、污染和泄漏等情况,确保透析器的正常使用。
同时,还要检查消毒液的浓度、过期时间和充足性,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用品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用品,如输液管、针头、胶带、抗凝剂、生理盐水等,确保透析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二、上机操作1.建立输液通路先将消毒过的输液管连接到血透机的输液口和透析器的引出口,然后将另一侧连接到患者的血管通路,同时注意消毒和防止空气进入。
2.设置透析机参数设置透析机的参数,包括透析液流速、超滤量、抗凝剂量等。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透析过程的需要进行调整。
3.排气和注液在进行透析治疗前,需要先将透析器内的空气排出,并注入相应的透析液。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造成输液通路的污染。
4.启动透析机正确设置完参数并排气注液后,启动透析机,待透析过程结束后停止机器。
在透析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随时观察透析器和输液通路是否正常,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5.监测和调整透析过程在透析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透析过程的需要,随时监测和调整透析液流速、超滤量、抗凝剂量等参数,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三、术后处理1.停止透析机透析过程结束后,需要及时停止透析机,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拆除输液通路,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2.观察患者情况术后操作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检查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记录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操作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宽敞,操作前30分种内不得清洁打扫,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间。
操作者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
在操作前按照六步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一、操作流程(一)血液透析治疗物品的准备1、物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冲洗管、14—17G穿刺针、无菌治疗巾、1L生理盐水、废液收集袋、消毒剂、止血钳、止血带、清洁手套等。
2、检查项目:按照医嘱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核对病人姓名。
(二)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1、首先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或电路连接不牢固等问题;打开透析机电源总开关;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2、检查A、B浓缩透析液有效期及含钾、钙等离子的浓度,是否与医嘱的要求一致。
自配浓度的单位应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3、检查A、B浓缩透析液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三)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1、打开外包装,将血液透析器固定在透析机架上;2、首先安装动脉管路,将动脉壶倒置后固定;3、安装驱动泵管,连接动脉监测;4、安装静脉管路、静脉壶,连接静脉监测;5、关闭管路中除静脉传感器、动脉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夹子;6、将1L袋装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把废液收集袋挂于输液架上。
将袋装生理盐水与动脉管路连接,将废液收集袋与静脉管路连接。
注意事项:1、按照血流方向顺序连接,一次操作到位;2、连接时按照操作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个接头,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四)预冲采用密闭式预冲法,从袋装或瓶装生理盐水→透析管路(动脉端)→透析器→透析管路(静脉端)→废液收集袋形成闭式体外循环系统。
不得逆向预冲。
预冲时,先冲膜内,透析机启动泵速<100ml/min,排冲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将泵速提高,但<300ml/min,膜内预冲完成后再连接旁路。
连接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管路,有下述三种方法:1、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头的透析管路时,将预冲管直接与动脉端管路连接。
2、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预冲液大针头的管路时,将动脉大针头与预冲液直接连接。
3、当使用湿膜透析器和灌流器时,首先将动脉端管路排气,充满液体后,停血泵,与灌流器或滤器连接,再打开血泵,继续预冲。
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合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预冲。
(五)连接病人在为病人操作前应按要求洗手,当手部没有污染时可用杀菌酒精凝胶搓手,然后戴一次性清洁手套,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该带眼罩。
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更换手套前应按要求洗手或用杀菌酒精凝胶搓手。
操作完毕离开透析站时应接下手套并洗手。
二、不同血管通路的操作(一)自体动脉内瘘视诊:有无红肿,渗血,硬结;触诊: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听诊:杂音,震颤。
2、确定穿刺点动脉穿刺点至少离吻合口5cm以上;静脉穿刺点尽量选择在同侧手臂,以便于患者活动、进食。
静脉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的距离一般在5-10cm以上,以减少通路再循环。
通常静脉穿刺点在近心端,顺血方向穿刺;动脉穿刺点在近瘘口侧,逆血方向穿刺。
3、上机操作(1)准备粘贴用胶布;(2)打开透析穿刺包(无菌治疗巾、止血钳、棉球),将穿刺针两支、肝素盐水、生理盐水针备好放在打开的透析穿刺包中;(3)戴清洁手套,将生理盐水针与动脉穿刺针连接,肝素盐水针与静脉穿刺针连接,排空气体;(4)将治疗巾铺于患者刺侧肢体下面,用安尔碘(碘伏)消毒、静脉穿刺点,待干;(5)穿刺静脉(顺血流方向);固定后推注首剂量肝素;(6)穿刺动脉(逆血流方向或顺血流方向),以合适的角度穿刺,可采用绳梯法、钮扣法等,固定;(7)不预冲连接方法:将透析动脉管路与动脉穿刺针连接,打开血泵以<100ml/min的泵速运行,将管路、透析器中的生理盐水排出,待病人血液流入透析管路静脉除泡器(即静脉小壶)时,停血泵,将透析静脉管路与静脉穿刺针连接;(8)预冲连接方法:将透析静脉管路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将透析动脉管路与动脉穿刺针连接,打开血泵,以<100ml/min的泵速运行;(9)按连接顺序进行自我查对;(10)按照医嘱要求,调节血泵流速,确定超滤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温度、肝素输注率及输注时间、超滤曲线、钠曲线;(11)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记录治疗参数;(12)进行二人查对,检查设置参数是否与医嘱要求一致。
注意事项(1)连接病人前要确保透析管路内无气泡,管路无扭曲;(2)连接管路的接头不能被污染;(3)透析管路动脉小壶给药口、静脉小壶给药口夹好夹子,盖好保护帽。
4、回血下机(1)当透析机发出完成透析警报,提示治疗结束,调整血流速<100ml/min,戴手套;(2)首先关闭动脉穿刺针和动脉管路夹子,打开生理盐水预冲液和预冲侧管开关,将残侧管内的血液回输至透析管路的动脉除泡器(即动脉小壶)外,停血泵;(3)打开动脉穿刺针夹子和动脉管路夹子,用自然重力回输动脉管血液,可用手揉搓管路,动脉端回输干净后,关闭动脉穿刺夹子和动脉管路夹子;(4)开血泵,全程用生理盐水回血干净后,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夹子,拔动脉穿刺针,加压止血,再拔静脉穿刺逃走,压迫止血。
(二)中心静脉导管1、操作前准备操作用品:安尔碘消毒液、消毒棉签(棉球)、无菌治疗巾、无菌治疗纱布和敷料、无菌镊子、注射器、肝素盐水、清洁手套、肝素溶液、肝素帽。
护士:按要求着装,六步法洗手、戴帽子、口罩和清洁手套。
患者:戴口罩,头偏向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对侧。
2、上机操作(1)打开导管外层敷米,确认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2)打开透析穿刺包(无菌治疗巾、止血钳、棉球),消毒导管外周(包括管夹);(3)铺无菌治疗巾于导管下,去除导管的肝素帽,用安尔碘棉签(棉球)消毒动静脉管口各两遍;(4)用无菌注射器抽出保留在导管支、静脉端的肝素和部分混有肝素的血液,检查是否有凝血块。
抽取适量参志导管支、静脉端容积,一般为2ml 左右。
操作时注意避免打开的管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减少污染机会;(5)将首剂肝素从静脉端缓慢推入,将导管动脉、静脉端分别与透析管路连接;(6)开启血泵,血流束<100ml/min;(7)固定好管路,将治疗巾覆盖导管连接处;(8)按连接顺序进行自我查对;(9)按照医嘱要求,调节血泵流速,确定超滤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温度、肝素输注率及输注时间、超滤曲线、钠曲线等;(10)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记录治疗参数;(11)进行二人查对,检查设置治疗参数是否与医嘱要求一致。
3、下机操作(1)当透析机发出完成透析警报,提示治疗结束,戴清洁手套,确认并进入回水状态后调整血流速<100ml/min;(2)首先关闭动脉穿刺针和动脉管路夹子,打开生理盐水预冲液开关和预冲侧管开关,将残侧管内的血液回输,停泵;(3)打开动脉穿刺针夹子和动脉管路夹子,用自然重力回输动脉管血液,可用手揉搓管路,动脉端回输干净后,关闭动脉穿刺夹子和动脉管路夹子;(4)开血泵,用双手滚动透析器(5)全程用生理盐水回血干净后,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夹子;(6)将导管动、静脉端分别与透析管路分离;(7)用安尔碘棉签(棉球)消毒动静脉管口各两遍;(8)先将导管中分别注入10ml生理盐水后,按导管动、静脉管腔容积抽取肝素,以脉冲式方法注入动、静脉管腔,关闭夹子,将无菌肝素帽旋紧;(9)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套包裹导管动、静脉端,妥善固定导管。
注意事项肝素封管时,采用脉冲式方法注入肝素达到规定剂量时,先夹闭夹子,后停止注入,保持管腔中呈正压状态,避免血液反流,形成凝血块。
(三)移植物动静脉内瘘1、注意事项(1)一般于术后6-8周待血清性肿基本消退后,开始应用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2)首次穿刺时,医护共同确认动脉血流方向,确认穿刺点。
2、穿刺前对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进行评估望诊: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痛,有无皮肤破溃、感染征象。
触诊:内瘘吻合口处应有明显的搏动感和震颤。
听诊:内瘘吻合口处应有明显的血管杂音。
3、上机操作方法同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
注意事项(1)移植物内瘘,操作中避免使用止血带;(2)对U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动静脉穿刺在袢的两侧分别向心方向穿刺(3)对其他吻合方式的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如J型,动脉穿刺可以同动脉血流方向,也可以相反方向穿刺;静脉穿刺方向应与静脉血流方向一致;(4)穿刺点应距动静脉吻合口至少3cm以上;(5)动静脉穿刺点水平方向相距1-2cm;(6)采用阶梯穿刺,每次穿刺应距上一次穿刺点至少0.5cm;(7)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10cm直径范围,用安尔碘消毒皮肤两遍;(8)应以45度角进针,针尖斜面向上,刺入皮肤有钝感时即触及人造血管,刺入血管后可有穿洞感。
见回血放低针头角度将针头全部送入,固定。
4、下机操作同自体动静脉内瘘操作。
穿刺点压迫注意事项:拔出穿刺针时用消毒棉球、纱布压迫穿刺点,压迫止血的力度以不出血和能触及到震颤为好。
三、血液透析机的清洁、消毒1、透析机外部清洁、消毒每人次透析结束后,应对机器外部进行清洁与消毒擦拭。
操作要求:分别准备清洁毛巾和消毒毛巾;机器屏幕用清洁软毛巾轻轻擦拭;其它部位用有效氯(0.1%)消毒软毛巾擦拭。
擦拭机器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对于难以接进部位,可以用软毛刷给予清洁,必要时拆卸开进行消毒擦拭。
2、透析机的内部消毒按照设备要求,透析结束后进行有效的透析机内部消毒。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