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卫生部关于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5]3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血液透析治疗,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应当遵照本《规范》执行。
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行《规范》情况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对不按《规范》要求复用的,要依照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对《规范》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地要及时反馈我部医政司。
二○○五年八月十一日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1 范围本规范描述了合理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基本要素,其目的是保证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范只适用于依法批准的有明确标识的可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
由具有复用及相关医学知识的主管血液透析的医师决定复用血液透析器,医疗单位应对规范复用血液透析器负责。
本规范可能未涵盖复用过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不能预知的危险因素。
本规范不涉及血液透析器首次使用的情况。
2 需说明的医疗问题复用前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说明复用的意义及可能遇到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可选择是否复用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在复用时应与其他患者的血液透析器隔离。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其他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对复用过程所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3 复用记录所有复用记录都应符合医学记录的标准,需注明记录日期及时间并签名。
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每个血液透析医疗单位须根据本规范设立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应包括有关规定、复用程序和复用设备说明等。
血液透析操作规操作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宽敞,操作前30分种不得清洁打扫,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间。
操作者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
在操作前按照六步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一、操作流程(一)血液透析治疗物品的准备1、物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冲洗管、14—17G穿刺针、无菌治疗巾、1L生理盐水、废液收集袋、消毒剂、止血钳、止血带、清洁手套等。
2、检查项目:按照医嘱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核对病人。
(二)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1、首先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或电路连接不牢固等问题;打开透析机电源总开关;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2、检查A、B浓缩透析液有效期及含钾、钙等离子的浓度,是否与医嘱的要求一致。
自配浓度的单位应现用现配,24小时使用。
3、检查A、B浓缩透析液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三)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1、打开外包装,将血液透析器固定在透析机架上;2、首先安装动脉管路,将动脉壶倒置后固定;3、安装驱动泵管,连接动脉监测;4、安装静脉管路、静脉壶,连接静脉监测;5、关闭管路中除静脉传感器、动脉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夹子;6、将1L袋装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把废液收集袋挂于输液架上。
将袋装生理盐水与动脉管路连接,将废液收集袋与静脉管路连接。
注意事项:1、按照血流方向顺序连接,一次操作到位;2、连接时按照操作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个接头,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四)预冲采用密闭式预冲法,从袋装或瓶装生理盐水→透析管路(动脉端)→透析器→透析管路(静脉端)→废液收集袋形成闭式体外循环系统。
不得逆向预冲。
预冲时,先冲膜,透析机启动泵速<100ml/min,排冲透析器膜气体后,将泵速提高,但<300ml/min,膜预冲完成后再连接旁路。
连接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管路,有下述三种方法:1、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头的透析管路时,将预冲管直接与动脉端管路连接。
2、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预冲液大针头的管路时,将动脉大针头与预冲液直接连接。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促进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血液透析器(下称透析器)的有效复用,特制定本规范。
一、透析器的复用对象1、未使用的透析器;2、已使用透析器未经消毒处理(观察到血迹、水垢);3、已使用透析器经过科学消毒处理(消毒剂有效期内,符合消毒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二、透析器的复用流程1、透析器复用前要进行检查,判断周围环境是否适宜透析器的处理及是否符合复用透析器的条件,若周围环境不适宜,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同时,透析器的使用情况要在病历上记录清楚。
2、对未使用的透析器,用纯净水冲洗10分钟,分类存放在有“未消毒透析器”标识的柜子里。
3、对已使用的透析器经过观察,符合复用条件,入库前逐个进行检查,确认透析器是否有破损及污染,并标注“已消毒透析器”标识。
4、对采用化学物理方法消毒的透析器,要仔细按照消毒剂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剂加量、温度、时间的正确。
5、化学洗消法消毒的透析器,先用热水冲洗、刷洗后,用专用消毒剂进行洗消,消毒剂使用浓度要达到标准,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少于15分钟,消毒后换用清水反复冲洗至消毒剂完全清除,清水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消毒后入库。
6、ガス洗消法消毒的透析器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气密性是否良好,消毒时间应根据消毒剂要求,标准为从温度达到40℃到气体抽取结束的时间不少于4小时,消毒后入库。
7、对未消毒的透析器、病人家属携带的私人透析器、依据消毒剂和时间不符合要求的透析器、被患者感染的透析器采取直接丢弃处理。
8、对复用透析器,要在病历中记录其复用次数、复用时间及就诊信息,每天有专人定期盘点,一旦发现透析器的污染或其他情况,要立即停用透析器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透析器的复用要求1、透析器的外观应清洁无污渍,不得有裂纹或其他破损。
2、透析器消毒标记要清晰鲜明,记录应真实、准确,注明消毒时间、消毒剂的浓度等关键性信息。
3、使用后透析器的清洗、消毒及分类存放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血液透析准则操作规程SOP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血液透析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医务人员。
3.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的透析适应症和禁忌症。
- 检查透析设备的完好性和功能。
- 准备透析液和透析器。
4. 透析操作步骤4.1. 透析设备设置- 将透析器连接到透析机并设置合适的透析模式。
- 检查透析器的渗漏情况。
4.2. 患者准备- 清洁透析入口部位,使用消毒剂消毒。
- 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操作技术。
4.3. 透析开始- 注入透析液,根据患者需要调整速度。
- 监测透析机的运行情况和透析过程中各项指标。
4.4. 透析过程中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体温。
- 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或并发症发生。
- 保持透析机和设备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4.5. 透析结束- 逐渐减少透析液的注入速度。
- 关闭透析机和透析器。
- 清洁和消毒透析入口部位。
5. 废弃物处理- 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将废弃的透析器和透析液等物品分类处理。
6. 记录和报告- 每次透析治疗都要详细记录透析机的参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透析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 如有异常情况或并发症发生,及时报告医生或上级。
7. 操作规程的质控- 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评审和更新。
- 培训医务人员,确保其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
8. 附则- 本操作规程的具体实施细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如有特殊情况或疑问,应咨询医生或技术人员。
以上是血液透析准则操作规程SOP的内容。
通过遵守该操作规程,能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卫生部关于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血液透析治疗,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应当遵照本《规范》执行。
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行《规范》情况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对不按《规范》要求复用的,要依照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对《规范》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地要及时反馈我部医政司。
附件: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二OO五年八月十一日附件: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目录内容页码1、范围—-—------—--——-----—-—-—---—------—---—--—12、需要说明的医疗问题------—--—----—--—---—-—--—-13、复用记录—-—----——----—-——————-—--——---—-—----—14、复用人员资格与培训-——---——----————------—----—15、复用设备及用水要求-———----—------——-—————----—26、复用间环境的安全要求-——---—---—-—-——————-——-—-37、透析器标识—-----—-————-----—----—--—--———-—--—38、透析器复用--—---—--—-—-—-—-—----—--————-——-—--39、透析器使用前检测-—------———---—-—---—-—--——-—-410、透析器使用中监测—-—-—-----—-——----—-—--—-—--—-511、透析结束后处理————---———---——---——--——-——-----612、质量控制—---—----—----—-————---—-—--——-----——-6附件1透析器半自动复用程序---------——----------—-—7附件2透析器自动复用程序-—-—--—----——-----—-—--——-9附件3名词解释—--—----—-—----—----—--—---—-—--—-—-101 范围本规范描述了合理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基本要素,其目的是保证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透析机操作手册一、简介血液透析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
本操作手册旨在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血液透析过程安全有效。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血液透析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指示灯正常亮起。
2. 验证血液透析滤器和输液管路的完整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3. 准备透析液,确保其质量合格,无异常气味或杂质。
4.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植入血管通路、清洁皮肤等。
三、操作步骤1. 将已经装入透析液的透析器与透析机连接好,并确保连接口紧密无松动。
2. 按照透析机提示,将患者的身份信息输入系统,确保数据准确。
3. 将透析器置于患者体内的血管通路上,注意不要过度拉扯或扭曲通路。
4. 启动透析机,等待其进行自检。
5. 在透析机显示器上确认患者的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设置,确保其适宜。
6. 按照设备提示,选择透析液温度,一般应保持在36-38摄氏度之间。
7. 开始血液透析过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透析机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8. 定期检查患者透析器与透析机连接口,防止漏液或滴漏。
9.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透析液流速和温度,以达到最佳疗效。
10. 在透析过程结束前,逐步减缓透析液流速,避免快速改变血液成分。
11. 关闭透析机,等待其自动排空透析器内残余透析液。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透析机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定期检查透析机的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转。
3. 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保持透析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4.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如遇停电或设备故障,应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五、操作示范1. 使用透析机前,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保持手部和设备的清洁。
2. 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透析器型号和大小。
3. 将透析器与透析机连接时,注意正确的方向和位置。
4. 在使用透析机前后,对透析器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或泄漏。
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1.开展儿童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新建的儿童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儿童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①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②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③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儿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儿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
(三)接诊室(区)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儿称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儿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融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儿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透析器和滤器复用原则1 .复用的透析器和滤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
2 .需复用的透析器或滤器下机后必须及时处理。
3 .透析器(滤器)是否复用由主管医师决定,医疗单位应对规范复用透析器和滤器行为负责。
4 .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的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5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复用。
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
6 .对复用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
二、复用透析器和滤器人员培训从事透析器、滤器复用的人员必须是护士、护士助理或技术人员。
复用人员经过培训,能正确掌握有关操作程序。
血液透析治疗单位负责人对复用人员的技术资格负责。
三、复用消毒程序(一)复用条件应具备专用复用室,内设反渗水接口、全自动或半自动复用机、复用透析器及滤器贮存柜。
(二)复用室环境与安全要求1 .环境要求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具备排气、排水设施。
2 .贮存区复用与贮存应分区。
3 .复用操作人员防护在复用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衣,应遵守感染控制规范,须佩戴眼罩及口罩。
(三)全自动复用机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应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进行。
具体要求包括:1 .血液透析单位须设立透析器和滤器复用手册,内容包括复用的相关规定、复用程序、复用记录等。
2 .透析器或滤器首次复用前应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透析器型号、复用日期、复用次数、操作人员姓名或编号。
(四)半自动复用程序1 .透析器或滤器首次复用前应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
内容同上。
2 .检测同全自动复用机操作程序。
(五)复用后检测1 .外观检查标签字迹清楚,牢固贴附于透析器上;透析器外观正常,无结构损坏和堵塞,端口封闭良好、无泄漏;存储时间在规定期限内。
2 .性能检测( l )容量检测:透析器容量至少应是原有初始容量的80%。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1.本规范是保证复用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规范适用于依法批准的有明确标识的可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
3.由具有相关血液透析医学知识的医师决定复用血液透析器,医疗单位对规范复用血液透析器负责。
4.本规范可能未涵盖复用过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不能预知的危险因素。
5.本规范不涉及透析器首次使用的情况。
6.需说明的问题:1)复用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复用的意义及可能遇到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可选择是否复用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及其他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透析器不能复用。
3)对复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使用过的透析器不能复用。
7.复用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血液透析器型号、每次复用的日期和时间、复用次数、复用工作人员的签名或编号、血液透析器的功能和安全性测试结果。
8.复用设备及用水要求:复用应使用反渗水。
供复用的反渗水必须符合水质的生物学标准,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速。
定期检测复用反渗水的细菌和内毒素的污染程度。
细菌水平不得超过200CFU/ml,干预值为50CFU/ml;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EU/ml,干预值为1EU/ml.细菌学检测每月一次,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
9.复用间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有通风排气设施,排水能力充足。
10.已处理的血液透析器应在指定的区域内存放,应与待处理的透析器分开放置。
11.个人防护:在复用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衣应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标准。
应设有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
12.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标签必须能够确认使用该透析器的患者,复用及透析后字迹应不受影响,血液透析器标签不应遮盖产品型号、批号、血液及透析液流向等相关信息。
13.透析器标签应标有患者的姓名、使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
14.血液透析器复用必须按复用程序操作。
15.废弃的血液透析器应毁形,并按医用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
16.复用后外观检查:外部无血迹和其他污物;外壳、血液和透析器端口无裂隙;中空纤维表面未见发黑、凝血的纤维;透析器纤维两端无血凝块;血液和透析液的出入口加盖、无渗漏;标签正确、字迹清晰。
血液透析机操作规范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帮助肾脏疾病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为了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正确操作血液透析机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血液透析机的操作规范,以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血液透析机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1 消毒操作首先,将双手彻底清洗,并佩戴洁净手套。
接下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机内和外部的所有设备和表面。
1.2 选用合适的透析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透析器。
透析器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体重、疾病程度和透析治疗的目标等因素。
1.3 检查管路和连接仔细检查透析机的管路和连接件,确保其完好无损,没有堵塞或松动。
同时,确保血液透析机的电源和水源连接正常。
二、操作步骤2.1 患者准备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我们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准备工作。
2.1.1 定位患者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确保其身体姿势正确,便于操作和监测。
通常,患者需要坐在专用的透析椅上,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
2.1.2 透析器连接将透析器的引血管和回血管与患者的血管连接,确保连接牢固且没有渗漏。
连接时应严格按照透析机的标记进行操作,以避免出错。
2.2 设置透析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透析机的参数。
参数包括透析液的流量、温度和质量,以及透析器的引血流量、回血流量和透析时间等。
2.3 监测透析过程在透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透析机的工作状态。
2.3.1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重变化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以评估透析治疗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及电解质和尿液的排泄情况。
2.3.2 监测透析机的工作状态全程监控透析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包括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和温度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和处理,以确保透析的安全进行。
三、结束透析3.1 透析时间的控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透析治疗的持续时间。
血液透析器/滤器复用原则
1.复用的血液透析器/滤器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滤器。
2.遵照2005年卫生部印发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医发〔2005〕330号)进行操作和管理。
3.需复用的血液透析器/滤器,下机后15~30min内或下机后立即处理,如遇特殊情况,2h内不能处理的可在冲洗后冷藏,但24h之内必须完成消毒和灭菌程序处理。
4.血液透析器/滤器是否复用由主管医师决定,医疗单位应对规范复用透析器和滤器行为负责。
5.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的风险,患者签署“血液透析器/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6.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禁止复用。
7.对复用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
8.透析管路(包括血液滤过的连接管路)不能复用。
透析器复用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凡要求可复用的血路管及透析器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一、透析结束后的血路管和透析器放入筒内,用反渗水没过并放入“84”原液 100ml,浸泡 20 分钟;
二、血路管和透析器分别与复用机上相应管道相连接;
三、透析器动脉端朝下,用反渗水(RO)冲洗,水压控制在
1.0---1.5Kg/cm2 之间,持续自动正反交替冲洗 15 分钟;
四、透析器自动灌注 0.3%过氧乙酸,血路管灌注 1%氢氧化钠,放置
12 小时;五、把血路管、透析器再分别接到复用机上冲洗 20 分钟,并检查有无破膜及血容量下降(一般血容量下降 20%应丢弃);
六、自动灌注 0.3%过氧乙酸消毒液,存放(室温25℃以下)6 小时备用。
七、如室内温度高于25℃时,应 24 小时后重新灌注 0.3%过氧乙酸消毒液。
八、过氧乙酸消毒液应现用现配。
透析器复用流程1复用间操作人员要穿防护服或围裙、专用鞋、戴帽子、口罩、橡胶手套、防水袖头、防目镜,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行操作;2严格区分普通病人与隔离病人水池,标识明显;严格区分各种物品的使用;3严格执行复用操作规程,下机后,普通病人可复用透析器要及时用反渗水冲洗,再按复用流程冲洗、测试、消毒灌注后放入专柜保存;透析器容积提示小于80%或破膜均应废弃; 4一次性透析器使用后按规定废弃,透析血路管、内瘘穿刺针均为一次性使用,按要求分离毁形,分别放置医疗垃圾袋和锐器盒内,由专人回收;5严格登记每个患者使用可复用透析器情况:包括姓名、时间、次数、容积压力测试、签名;6每天下机后及时冲刷清洗预冲液物,备好上机使用;7透析器储存柜,定时每天清洁、整理,透析器存放盒摆放整齐,定时每天擦拭,保持卫生整洁,固定存放,专人专用,专人专盒;8复用机使用消毒液和其他消毒液,配制浓度要精确,及时配制以免机器空吸,定时查看消毒液容器内的容量;9每天服用消毒操作结束后,彻底冲刷水池,保持复用间室内操作台面,仪器台面,物品柜整洁干净,地面清洁干爽,物品摆放整齐有序;10复用室人员编制2人,由一名护士负责,一名护工协助工作;11每周三、六更换不锈钢容器及容器内消毒剂;12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透析器复用管理制度透析器和滤器的重复使用涉及到医务人员的培训,复用设备和复用消毒程序,服用用水要求,复用室环境安全要求,复用质量检测,复用使用程序等条件;一、透析器和滤器复用原则(一)复用的滤析器和滤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并明确表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二)需复用透析器或滤器下机后必须及时处理;(三)透析器是否复用由主管医师决定,医疗单位应对规范复用透析器和滤器行为负责;(四)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的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五)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复用;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六)对复用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二、复用透析器和滤器人员培训从事透析器、滤器复用的人员必须是护士、护士助理或技术人员;复用人员经过培训,能正确掌握有关操作规程;血液透析治疗单位负责人员的技术资格负责;三、复用消毒程序(一)复用条件应具备专用复用室,内设反渗水接口、全自动或半自动复用机、复用透析器及滤器贮存柜;(二)复用室环境与安全要求1、环境要求: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具备排气、排水设施;2、贮存区:复用与贮存应分区;3、复用操作人员防护:在服用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衣,应遵守感染控制规范,须佩戴眼罩及口罩;(三)全自动复用机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应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进行;具体要求包括:1、血液透析单位须设立透析器和滤器复用手册,内容包括复用的相关规定,复用程序,服用记录等;2、透析器或滤器首次复用前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诊号、透析器型号、复用日期、复用次数、操作人员姓名或编号;(四)半自动复用程序1、透析器或滤器首次复用前贴上透析器复用标签;2、检测:同全自动复用机操作程序;(五)复用后检测1、外观检查:标签字迹清楚,牢固贴附于透析器上;透析器外观正常,无结构损坏和堵塞,端口封闭良好,无泄漏;存储时间在规定时限内;2、性能检测(1)容量检测:透析器容量至少应是原有初始容量的80%;(2)压力检测:维持透析器血室250mmHg正压30s,压力下降应小于秒;对高通量膜,压力下降应小于秒;(3)消毒剂残余量检测:可根据消毒剂产品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检测透析器消毒剂残余量,确保符合标准;残余消毒剂浓度要求如下:福尔马林小于5mg/L、过氧乙酸小于1mg/L、Renslin小于3mg/L、戊二醛小于1~3mg/L;(六)消毒剂的使用和贮存1、使用:将常用消毒剂灌入透析器皿室和透析液室,保证至少应有3个血室容量的消毒剂经过透析器,使消毒剂不被水稀释,并能维持原有浓度的90%以上;2、贮存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四.透析器或滤器服用用水要求五、复用所致不良事件的相关临床表现使用复用透析器后出现的不明原因的发热和或寒颤,以及血管通路侧上肢疼痛等,应注意是否与复用相关,并检测复用冲洗的反渗水内毒素含量及复用透析器消毒剂残余量;六、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的注意事宜一透析器或滤器只能同一患者使用,不得他人使用;二复用次数应根据透析器或滤器TCV、膜的完整性实验和外观检查来确定,三项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即应废弃;使用半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透析器复用次数不得超过5次,高通量透析器复用次数不得超过10次,使用全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透析器推荐复用次数不得超过10次,高通量透析器复用次数不得超过20次;。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1.本规范就是保证复用透析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本规范适用于依法批准的有明确标识的可重复使用的
血液透析器。
3.由具有相关血液透析医学知识的医师决定复用血液透
析器,医疗单位对规范复用血液透析器负责。
4.本规范可能未涵盖复用过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不能预
知的危险因素。
5.本规范不涉及透析器首次使用的情况。
6.需说明的问题:
1)复用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复用的意义及可能遇到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可选择就是否复用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及其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透析器不能复用。
3)对复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使用过的透析器不能复用。
7.复用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血液透析器型号、
每次复用的日期与时间、复用次数、复用工作人员的签名或编号、血液透析器的功能与安全性测试结果。
8.复用设备及用水要求:复用应使用反渗水。
供复用的反
渗水必须符合水质的生物学标准,有一定的压力与流
速。
定期检测复用反渗水的细菌与内毒素的污染程度。
细菌水平不得超过200CFU/ml,干预值为50CFU/ml;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EU/ml,干预值为1EU/ml、细菌学检测每月一次,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
9.复用间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有通风排气设施,排水能
力充足。
10.已处理的血液透析器应在指定的区域内存放,应与待
处理的透析器分开放置。
11.个人防护:在复用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口罩、防护手套
与防护衣应遵守感染控制预防标准。
应设有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
12.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标签必须能够确
认使用该透析器的患者,复用及透析后字迹应不受影响,血液透析器标签不应遮盖产品型号、批号、血液及透析液流向等相关信息。
13.透析器标签应标有患者的姓名、使用次数、每次复用
日期及时间。
14.血液透析器复用必须按复用程序操作。
15.废弃的血液透析器应毁形,并按医用废弃物处理规定
处理。
16.复用后外观检查:外部无血迹与其她污物;外壳、血液
与透析器端口无裂隙;中空纤维表面未见发黑、凝血的
纤维;透析器纤维两端无血凝块;血液与透析液的出入
口加盖、无渗漏;标签正确、字迹清晰。
17.复用次数:应根据血液透析器TVC、膜的完整性试验
与外观检查来决定透析器可否复用,三项中有任何一项
不符合要求,则废弃该透析器。
采用半自动复用程序,
低通量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5次,高通量透析器复用
不超过10次。
采用全自动复用程序,低通量透析器复用
次数不超过10次,高通量透析器复用次数不超过20次。
18.血液透析器使用前检测:
1)外观检查:标签字迹清楚;无结构损坏与堵塞;端口封闭良好、充满消毒液、无泄漏;储存时间在规定期限
内;透析器外观正常。
2)核对患者资料:确保透析器上的姓名与患者身份信息一致。
3) 消毒剂残余量检测:采用敏感的方法如试纸法,检测消毒剂残余量,确保消毒剂残余量低于允许的资格限度。
过氧乙酸〈1ppm(1ug/L)。
消毒剂残余量检测后15分钟内应开始透析。
19.透析中监测:体温高于37、5度,或出现寒战,应报告医
师。
不明原因的发热与/寒战常发生在透析开始时,应检
测透析用水或复用水的内毒素含量及消毒液残余量。
20.透析结束后处理:回冲生理盐水,使现有透析器中的残
留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21.质量控制:工作人员应监控所有复用物品、复用材料、
复用程序、复用操作与结果。
血液透析治疗单位应接
受有关机构对血液透析器复用过程及质量控制的监督
与检查。
附件:血液透析器自动复用程序
1.结束血液透析,5分钟内将卸下的透析器及管路送到复用
室。
2.用反渗水冲洗透析器的血路及旁路。
(正冲及反冲)。
3.将透析器血室及透析液室出口分别连接于复用机上。
4.选择复用机上的菜单至自动复用程序,启动即可。
5.将自动复用、检测、消毒好的透析器加盖,打印标签,存放
在指定的区域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