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7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第1课时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一)❶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❷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闻名世界,从遗传角度看,和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增产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结构改变C.基因突变D.人工诱变❸[2016·浙江台州中学高二期中] 为了用人工方法同时得到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四种纯合子,育种中应采用下列哪种基因型个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A.AaBB B.AabbC.AaBb D.AABB❹杂交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农民需要每年购买玉米杂交种。
农民不能自留种子来年再种的原因是()A.自留种子的发芽率低B.杂交种都具有杂种优势C.自留种子容易患病虫害D.杂交种的有性繁殖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❺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来诱发基因突变C.利用太空育种不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D.若要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植物品种,不宜采用太空育种❻用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染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时,检测基因型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自交B.连续测交C.与矮秆易染病小麦进行杂交D.显微镜观察❼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诱变育种的优点的是()A.提高基因突变率B.普遍提高产量C.创造新的变异类型D.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❽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性状一旦产生便能稳定遗传的是()A.优良性状B.相对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❾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自交得F1→选双隐性个体→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0与杂交育种比较,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A.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不发生性状分离C.单倍体高度不育,不发生性状分离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程序○11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约占()A.N/2 B.N/4C.N/8 D.0○12下列关于动植物杂交选种的操作中,不完全正确的是()A.在植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1代以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来选育新品种B.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代以后,再采用测交法鉴别选出纯合个体C.如果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那么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D.在植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代以后,即可通过测交检验选出的新品种○13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矮秆抗病的新品种。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1课时)【基础梳理】一、杂交育种1.概念:将 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 。
3.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通过 获得F 1,F 1连续 或杂交,从中筛选获得需要的类型。
4.应用: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培育优良的家畜、家禽。
5.实例: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变异,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2.原理: 和 。
亲本:抗病黄果肉 × 易感病红果肉(ssrr ) (SSRR )F 1: 易感病红果肉(SsRr ) F2: 抗病红果肉 抗病黄果肉 易感病红果肉 易病黄果肉) ) ( )F 3:(ssRR ) (ssRr ) (ssrr )优良品种 …3.特点:可以提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性。
4.应用:主要用于农作物育种、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其中在微生物育种方面,成效极为显著。
【核心突破】1.在杂交育种中,若生物以有性生殖繁殖后代,必须选育出优良性状的纯种,以免后代发生;若生物以无性生殖繁殖后代,如蕃薯、马铃薯等,只要通过杂交得到具有该优良性状的个体即可,不必纯合化。
2.在杂交育种中,目标性状不同,所需的育种年限也不同。
以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为例,育种年限最长的是获得双显性的目标性状,育种年限最短的是获得的目标性状。
3.诱变育种的遗传学原理除了基因突变外,还有。
【自主训练】1.用γ射线处理灿稻种子,选育出了新品种。
该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2.用辐射诱导家蚕常染色上的卵色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这种育种方式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转基因技术D.单倍体育种3.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A.高秆抗锈病小麦与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获得矮轩抗锈病的小麦B.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C.用离体花药培育小麦植株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4.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畸变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5.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的不同之处是A.能将多个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 B.能形成新的基因型C.能形成新基因 D.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6.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杂交育种两个或多个、基因重组、杂交、自交、ssR 、ssrr、S_R_、S_rr、诱变育种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突变率、抗逆性、核心突破性状分离、双隐性、染色体畸变。
专题(七)变异与进化明考点·析考情考点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生物变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5.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考情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1)变异常以实例辨析背后原理或以变异为基础考查育种的流程及背后的原理。
(2)进化多侧重基本观点考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命题点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1.突破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2.“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3.界定“三倍体”与“三体”4.几种常考类型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5.育种方式及原理辨析(1)诱变育种原理(2)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关系(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6.准确选取育种方案7.细胞癌变的原理和特征8.变异类型的分析推理与实验设计思路(1)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断(适于单基因突变)(2)一对基因突变和两对基因突变的判断①两种突变来自一对基因突变(隐性突变)②两种突变来自两对基因突变(隐性突变)(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 A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a X 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注:染色体缺失的纯合子致死)。
①观察法: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结构。
若染色体正常,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
②杂交法: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2∶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1.(2023·福建,9)无义突变是指基因中单个碱基替换导致出现终止密码子,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tRNA(sup—tRNA),能帮助A基因第401位碱基发生无义突变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出完整的A蛋白。
该sup—tRNA对其他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大。
过程如图。